闻仲会了云中子之后,落座在了太师椅之上。
各路王公贵族作陪,歌舞升平,尽显天家风范。
宴会过半,却见姜文焕举着酒杯来到了商容近前,拱手道:“久闻丞相乃三朝元老,时至今日本可告老归乡,却一手督建太学院,可谓老当益壮。”
商容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道:“小侯爷谬赞了。”
姜文焕道:“昔年圣人老子入人族传道,故传金丹之道已定人道之根业,三皇五帝之今,黄老之学早已经深谙人心。”
“天下八百家各奉其行,奉领其道,以成如今盛世,只是小侄有一问,这太学之太,可也是奉听太上仙尊之太?”
姜文焕此言,让众人将目光全部看了过来。
以姜文焕的身份,如此去问商容,显然有几分失礼,可周国日渐强大,能与殷商分庭抗礼,各路诸侯摇摆不定,也在其中斡旋,姜文焕代表的是鲁地二百镇诸侯,故而他有这个依仗与胆色。
周国奉行天子之治,各路诸侯自领封地,可称之为国。
而在殷商之下,需尊人皇之统,不仅需要缴纳赋税,而且还需要俯首称臣。
故而各路诸侯之间,早已经生出了嫌隙。
商容何等的老练,当即道:“小侄,今日老夫便与你说道说道,这太学自古便有之,五帝时期称为成均,夏朝为东序,昔殷商初立称之为右学。”
“太学之易,乃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教化人伦,九州同辙。”
“至于你言那太上圣人,正所谓百家勿用,圣人对吾人道的确有教化之恩,可纵观人族遂人引火、缁衣制衣、有巢立穴,更何况之前还有女娲娘娘造人。”
“偏执于一伦之地,倒是有一些坐井观天的意思,所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商容侃侃而言,却将姜文焕说得当场红温,将那老子所传之道比作鬼神之流,暗骂其数典忘祖,忘了自己的出身。
这不仅是在骂姜文焕,更是暗中意指伯邑考等人不尊礼法,不知敬畏。
得一道不尊一道,反而以道一逞强行凶。
商容稳坐当场,在场之人自然没有一人胆敢轻视。
崇应彪拿着酒樽,道:“姜文焕,你何等身份竟敢在臣相面前放肆,你那黄老之学莫不是都学到了屁眼里去了。”
崇侯虎与帝辛关系匪浅,早些年帝辛立下战功累累,少不了崇侯虎相助。
崇应彪自然是站在殷商这一边。
听到崇应彪说完,在场之人皆是发出嘲笑之声。
姜文焕顿时有一些坐不住了,只见鄂顺拍了拍姜文焕的肩膀,道:“崇应彪,你只知逞匹夫之勇,可今日朝歌城内九间殿之中,皆是清流之辈,此番吾等拜学而来,岂能让你扰了雅兴。”
崇应彪笑道:“这学不学的我自然是不擅长,可太学院十八路天骄乃天下文人之首,既是拜学就要拿出来拜学的态度。”
鄂顺朝着帝辛所在拱手一拜,道:“大王,小子不才,不知道能否与太学院的十八子论学一二。”
帝辛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道:“诸位贤侄远道而来,自当让诸位尽兴。”
鄂顺淡然一笑,当即在行堂之上端坐而下,道:“诸位请了。”
在场之人皆是从各地鳞选上来的天骄,自有一颗峥嵘之心,谁也不甘于人后。
岂知这鄂顺也非等闲,早些年得了一世外散仙所传,不仅身俱几分道行,而且深谙其天人之道。
鄂顺以顺应自然之道,一步步揭示其天道之理,加之以顺天应道,则万道昌盛,进而引导出国运昌盛。
一言一行,进退有度,侃侃而谈,自有玄机。
闻仲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这鄂顺满口都是天机、天理,讲究的便是人需顺应天道,顺应天时地利方才能达到人和。
此刻闻仲早已经能断言,南伯候鄂崇禹麾下诸镇只怕早已经与周国暗通款曲。
从鄂顺阐述的道理就能看出来,尽是阐教顺应天道的那一套。
阐教向往的便是天道,但因元始天尊向来尊崇太上老子,故而教中所传之真意也有太上的无为而为之道。
鄂顺一人与十七人对言,竟能对答如流,说得道理分明,这十七人虽有见地,但在鄂顺面前竟无一人能与之匹敌。
就在这个时候,闻仲抬头一看,只见朝歌城的上空似有天火降临。
这九间殿之中的气运呼应天人之感应,从而引导出殷商的龙脉出世,这是有人想趁机,以今日之道斩断殷商的龙脉,或者说是重创殷商气运。
闻仲何等的眼界,当即元神出窍,脚踏墨麒麟显化在了虚空之中。
只见朝歌城四周,竟在此刻出现了八根巨大的天柱,按八卦方位,每一根柱内,现出四十九条火龙。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并容,其天地之气凝聚,正是一方炼天屠神的大阵。
这火并非凡火,三家会合成功,英雄独占离地,浑同九转旋风。
成通中火,内藏数条毒龙;口内喷烟吐,爪牙动处通红。苦海煮乾到底,逢山烧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烬,逢金化作长虹。
在天为日通明帝,在地生烟活编氓;在人五藏为心主,火内玄功大不同。
“通天神火柱。”
闻仲目光一动。
只见那云端,云中子元神浮现而出,道:“闻仲道友好眼光。”
闻仲道:“云中子,你竟在人皇神都之中排布如此恶阵。”
云中子笑道:“此阵并非贫道刻意排布,而是天机已显,殷商之道不奉天地之行,故而为天道所不容。你道你截教这些年排布诸天,可曾有半分善念,今日九间殿之争,便是吾两教相争。”
闻仲一时无语,只是端坐虚空,坐镇其中。
又见到三道神光显化,一者竟是比干,比干屹立在东南方,天地文道与周天星辰之气汇聚。
一者是微子启,微子启手中执一方玉戈,稳坐一方。
另外一人置于黑袍,手中捧着一方八卦玺印,正是道场钦天监杜元铣。
四人呈现四极天人之势,依靠人皇气运,与云中子那通天神火柱相抗衡。
微子启道:“诸位,晚辈之争吾等一出手这气运自然盈亏,想来云中子早已料想此举,这鄂顺一人堪比吾太学院十八子,不知道太师可还有后手。”
商容道:“太学院毕竟初建,气运太浅,还不足以抗衡,这一次怕是那姬昌早已筹备多年,只为此刻。我们这些老东西若是豁出性命,或能保留五成气运,若真是到了那一刻,便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闻仲竖眼睁开,只见日照东方,自有紫气来仪,“那一位传礼记之人已言定天机,陈奇与吾师叔此刻已到了朝歌城外,大事可定!”
杜元铣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
......
九间殿中。
伯邑考莞尔一笑。
似一切都是大事落定。
鄂顺一人将太学院诸人说的哑口无言。
只是伯邑考看了一眼,发现太学院十八子之中,还有一人空缺。
伯邑考目光一动,手中龟甲之上一枚铜钱跌落而出,落入手中。
“此人并非定数,而是变数。”
就在鄂顺春风得意之时,只见身披青纱长袍的陈奇,大步流星的走入了九间殿中。
陈奇当即躬身作揖,道:“大王在上,小臣因有琐事来迟一刻,不知道有没有误了大王的大事。”
帝辛微微点头,道:“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师。”
陈奇拜道:“多谢大王体谅。”
只见陈奇看向了鄂顺,道:“小侯爷所言无为,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桨,而无为于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王若能守之,万物以自宾,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谋相覆倾。”
“小侯爷所为之道,顺应天人,却不顺乎天理,在这大雅之堂鼓弄唇舌,不能自圆其能,岂不是贻笑大方。”
陈奇入了内殿之后,一番话就将鄂顺凝聚的天人之气溃散,说的鄂顺哑口无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道、人道、地道、法道、道法皆在其中,自然之道便是天理,而鄂顺的道理却是强为天道,此刻难圆自我之说。
鄂顺拱手一拜,被破了气机之后,实则已元气大伤。
陈奇淡然落座,喝了一杯茶。
伯邑考拱手道:“不知道阁下是何人,拜于何人门下?”
陈奇道:“原来是伯邑考小侯爷,我只是镇江夫子院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学生而已,师承镇江总兵杨听玄麾下,日前遍访名山,故而来迟一步,还望小侯爷恕罪。”
伯邑考淡然点头,道:“想不到镇江那不毛之地亦能出你这样的人才。你言之天理,在吾看来天理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运行。人应该顺应自然,按照天理的规则来生活,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故而人道之根本,就应顺应天理,人不应大于天。”
陈奇一听,将手中酒樽一口饮尽,道:“小侯爷好一个人不应大于天,区区一句话,就将祖宗传下来的基业给忘了个干干净净。”
陈奇酒樽一丢,走到了伯邑考的身边,怒道:“远古时期,洪荒世界,世间妖魔横行,人神妖魔共存,人族艰难求生,先祖有巢氏筑巢而居,规避猛兽袭击;燧人氏钻木取火,照亮人族文明。”
“后天地人三皇并立,人族人皇主宰人间,斩凶兽、战妖魔、治洪水、补天地,引领人族发展前行。”
“吾人族之所以能繁衍至今,奉行的就是一句人定胜天,方才有九部八纪、九州八柱之局!”
“小侯爷自诩超凡脱俗,却在这人皇朝堂,人圣典籍之地,说此数典忘祖之言,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哈哈哈!!”
陈奇借酒狂飙,一番话说得伯邑考脸色铁青。
人不应大于天。
可人族走到现在,不就是奉行一个人定胜天的道理。
伯邑考自诩天子之流,在人皇面前就是趋于下乘。
听到群臣议论纷纷,众人皆是色变,伯邑考就知晓,这首度交锋是他落在了下风。
伯邑考自诩有人教之学藏身,此刻开始阐述人教至理,道德之言溢于言表,而陈奇不紧不慢,以截教之道理在与伯邑考抗衡。
云中子目光微微开阖,元神显化诸天,此刻也稍显讶异的看了一眼陈奇。
此人竟对截教的道德之道理解得如此通透,这陈奇背后之人道德修为显然能与玄都大法师抗衡。
不过伯邑考浸淫此道多年,得人教气运之助,而这陈奇并无天地大运在身,再加上无门无道,底蕴定然不足。
就在两人以天地文宫之道博弈之时,只见朝歌城上空天光熠熠,大道天开。
一重重气运神光在九天之上汇聚,竟显化出四象无极之天象。
星斗之气与人间气运融合,这天地大势趋于一处,显化出天之玄武、天之青龙、天之朱雀、天之玄武。
四象四极凝聚,竟在朝歌城上空显化出两大气运至宝的雏形。
“天人策论固神授,天地一统承罡风。”
“三纲定伦道德起,五常立身礼教生。”
“拾阶纳陛布辇道,遥迾丹墀凤阙登。”
“国畿未央疏龙首,羽林才备福运亨。”
这一刻,云中子目光一定。
他期待的法宝终于出现了,这两大气运法宝,一者是四象合一的麒麟夺,还有一者便是礼乐文道至宝江山瑟。
与此同时。
朝歌城之外。
无当圣母与百花仙子抬头一看,只见那气运高悬,如日中天。
两座朝堂,八百家诸侯气运汇聚,人间气运至宝再显尘寰。
昔日崆峒印碎裂,人间气运散布在人间九州之中,如今应天地气运而显两大至宝。
“人间文道至宝麒麟夺。”
“人间礼乐至宝江山瑟。”
“这两大法宝在人间有不下于极品先天灵宝的威严。”
无当圣母目光一颤,此番陈奇自上山开始,她便意识到了被一场巨大的因果卷入其中。
陈奇底蕴不俗,背后自有高人指点,只是让无当圣母没有想到的是,这里面还有人教、阐教的落子。
百花仙子道:“云中子这通天神火柱不俗,这八道神火柱看似是围困殷商,实则是暗中凝聚这九州气运,看来人教与阐教对这两大至宝势在必得。”
无当圣母摇了摇头,道:“接下来就看陈奇与伯邑考相争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