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当山之上,仙雾缭绕,一派生机勃勃,各种奇花异草正相怒放。
一处洞府之中。
正有两个道姑在对弈。
其中一个身披紫袍,目光宛如星辰的道姑正是无当圣母。
另外灵巧斐然似精灵一般的道姑正是截教外门弟子百花仙子。
百花仙子落在一子,挽着袖袍说道:“师姐,吾方才窥见有一道灵气自东方而来,怕是今日这洞府之中有贵客降临。”
无当圣母点了点头,道:“方才吾心神悸动,似感应到有大机缘降临。”
百花仙子莞尔一笑,道:“百花在这里先恭喜师姐了。”
就在两人对弈过半之时,只见虚空之中有一道墨光划破苍穹,正是那墨麒麟落定在了灵仙洞外。
墨麒麟上,正是闻仲与陈奇,后面还跟随着余庆与吉立。
闻仲落定之后,吩咐道:“师叔喜欢清静,你们二人就在灵仙洞之外等候。”
余庆与吉立两人领了旨意,自不敢怠慢。
陈奇抬头一看,瑞霞飘飘,云雾翻滚,仙鹤啼鸣,忍不住惊叹道:“此处果真是神仙洞府,若不是闻太师,小子怎能见识到如此风景。”
闻仲笑道:“无当师叔乃得道高人,其待人平和,不用拘谨。”
闻仲带着陈奇入了灵仙洞,只见两个道童拦在洞外。
“你二人是何人,为何无端入吾无当山?”
闻仲拱手打礼,道:“吾乃金灵圣母弟子闻仲,此番正是前来拜谒无当师叔,还请两位道童通传一二。”
两个道童很快就走了出来,同样躬身作揖道:“请。”
入了灵仙洞,无当圣母正在与百花仙子对弈。
闻仲当即请了礼数,“闻仲拜见无当师叔,拜见百花师叔。”
无当圣母点了点头,道:“原来是闻仲来了,你不在殷商之中当你的太师,来吾无当山作甚?”
百花仙子打量了一眼,最后看了一眼陈奇,心道这闻仲怎么带了一个凡人来。
闻仲解释道:“启禀两位师叔,吾此番前来无当山本是得到了一位眼界超凡脱俗的高人指点,特来带这位太学院首席前来拜学吾教道德真意。”
“如今九州纷乱,天下八百路诸侯看似归顺,可其中离心者不在少数。”
“这些年飞熊入关在那渭水镇压了吾大商气运数百载,又有人教圣贤传学周国,是以殷商气运垂危。”
无当圣母眼神之中稍显异色。
对于闻仲所言,她自然知晓,只是她身在黄庭,心在天地,并不喜欢干涉天地因果。
追求的是那天地自然,万物生机之道,参悟道德之清正,通晓大道之至理。
无当圣母道:“你自知贫道不喜争端,今日此举倒是有一些逾矩了。”
无当圣母一句话,让闻仲汗颜不已。
却见陈奇上前一步,躬身一拜,道:
“学生陈奇,拜见两位仙人。陈奇此番上仙人洞府,虽是为了人间之争,却也是求学而来。”
“听我老师曾言,截教仙人做派明朗,讲究的便是一个有教无类,学生是人族之身,却有一颗不甘于人后之心。”
“天下学派归于两派,一者是道家黄老之学,修天地之气,养自身清气,无上无极,清静无为。”
“在学生看来,其在修身、养生、炼其心性,此番干涉人间大世,终归是落了下乘。”
“学生仰慕截教之法,想以此为道,阐述天地浩然正气,天地长存之道,以此道立于世。还请两位仙人能成全学生所想。”
百花仙子一听,顿时来了几分兴趣,道:“想不到一介凡人,竟也敢说堂堂太上圣人的道落于下乘,有一些意思,你这老师倒是真敢教。”
无当圣母显然被陈奇这一番话所触动,但此刻她还需要一个契机,问道:“你给贫道一个不得不教的理由,若你能说服贫道,贫道自指点一二。”
陈奇思考了片刻,拱手道:“一线生机不外乎逆天改命,天地不仁,则万物皆可成道。”
无当圣母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后道:“好,就给你一局棋的时间,你就在这棋局之外观望,不能问,不能说,事成之后自行下山。”
陈奇微微一愣,随后依言端坐在了蒲团之上。
闻仲躬身一拜,道:“多谢两位师叔。”
说完之后,闻仲便在此刻离开了灵仙洞。
余庆见到闻仲出来,当即问道:“老师,这结果如何?”
闻仲大喜道:“师叔愿意传授陈奇一局棋的时间。”
吉立满脸疑惑,问道:“一局棋时间充其量不过三炷香的时间,这么一点时间陈奇能学会什么?”
闻仲笑道:“师叔手段岂非寻常,其道行早已经勘入大罗绝巅,一颗棋子便是千年百年,这一局棋过去,沧海桑田,时空变化尽在其中。”
“原来如此。”
......
杨听玄安排了好了镇江的兵务、政务之后,便与龙吉公主离开了镇江。
龙吉公主驾驭遁光,带着杨听玄朝着泰山飞去。
以龙吉公主今时今日的道行,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就来到了泰山之下。
杨听玄与龙吉公主并肩而立,朝着泰山看去。
地之五岳,泰山为宗。
亡灵之典,万岳之首。
杨听玄运化阳神之力一观望,便看到了泰山之中不凡的气象。
其有九条龙脉之气,连通整个人间世界。
昔传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按照太玄之数分化,一为中天,二为姜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伏羲时代治理天下,将其划分为大九州时代,黄帝时代虽有继承却德不及远,是为小九州时代。
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直至今日的九州,事实上已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变化,如今的洪荒世界自巫妖大战之后,本就损毁了无数,可以说是满目疮痍。
甚至于封神量劫,也是天道主导重炼洪荒的一个契机。
杨听玄看到,九野亡灵环绕着泰山,其中的亡灵之气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境地。
故而泰山四周并无仙道之修,这戾气遮天蔽日,等闲修为根本不敢靠近。
就在杨听玄与龙吉公主正欲登临泰山之时。
虚空之中一道仙光落下,一仙女乘丹凤、御景云,周身环绕祥瑞之光与灵韵,身着九色彩翠仙衣,佩戴珠冠霞帔,其气象让天地为之动容。
龙吉公主见到来人,脸色一变,当即道:“九天玄女娘娘,你怎来了此处?”
九天玄女道:“你等在人间惹下的祸事,难道还不自知?”
龙吉公主问道:“不知道娘娘意欲何为?”
九天玄女道:“龙吉,你出身自西昆仑,本宫不会为难于你,也不会让你上诛仙台,只是让西王母将你幽禁在西昆仑之中,悔其罪过。”
龙吉公主脸上闪过一丝寒霜,道:“娘娘本是持正,为何也要与那王母同流合污?”
九天玄女目光定然,完美的脸颊之上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只是道:“王母娘娘何等的高贵,岂容你在之力污蔑,龙吉你当年被贬下天庭,没想到你还如此放肆。”
龙吉公主正欲开口,却见杨听玄走到了前方,道:“原来是天上的娘娘,龙吉乃是吾之发妻,你等仙人的行事准则吾自不知晓,可九天玄女要想带走龙吉,她只要不同意,自是要问过我的意见。”
九天玄女看了一眼杨听玄,她眼神之中透着几分冷意,道:“你这一介凡人坐井观天,不知所谓,竟也敢质疑本宫旨意。不要以为你有几分人皇气运在身,本宫就不敢杀你。”
“蝼蚁之姿,劝你还是不要乱放光芒。”
“想不到数万年未见,九天玄女娘娘竟变得如此偏执。”
虚空之中一道幻光落定,显化在了杨听玄与龙吉公主近前,来人身着白衣,风采绝世,容貌清冷。
仔细看上去,竟与九天玄女长得一模一样。
九天玄女讶异的看了一眼,道:“素女,你不在天涯海角待着,怎也来干预这人间因果?”
杨听玄与龙吉公主也是微微色变。
想不到今日刚刚登临泰山,就见到了如此之多的大人物。
素女道:“人间是非,吾自不喜欢插手,只是这位小友与吾也算有几分缘分,还请娘娘高抬贵手如何?”
九天玄女道:“你这九幽涤号本是天庭所赐,你可知你在做什么?”
素女微微扶手,道:“玄女娘娘,你自知吾之性情,吾想做的事情谁也阻拦不了。此间因果牵扯巨大,吾既许下其中之因,也当负担未来之果。吾法力虽不如你,可要保下这二人想来娘娘也不是轻易能得手。”
见到素女态度如此坚定,九天玄女也是微微色变。
“尔三思而行。”
九天玄女说完,卷起遁光,脚踏青鸾神鸟而去。
龙吉公主与杨听玄见到九天玄女离开,当即拜谢素女。
“拜见素女娘娘,多谢素女娘娘施以援手。”
素女淡然一笑,道:“你们二位不用多礼,本宫也是奉命行事,请吧。”
素女说完,打出一道法力,龙吉公主与杨听玄两人一同朝着泰山之巅飞去。
杨听玄在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过来,眼前的九幽素女便是那画中的女子,风后这等人物不愧为伏羲之后,竟能洞彻未来先机。
泰山之中,无尽的魑魅魍魉在虚空之中游动,滔天的怨气在其中回荡。
只见素女大袖一挥,四周的亡魂竟在这个时候开始蛰伏了起来。
三人落定在了泰山之巅。
龙吉公主这个时候才问道:“老爷你执意来此,今日素女娘娘也出现在这泰山之上,这其中究竟有何等玄机?”
杨听玄这才解释道:“这泰山乃天地之九野所凝,自天皇伏羲立世一直到逐鹿大战之中,无数残魂皆在这泰山之中。泰山乃天地之中,具有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的职能。”
“而吾昔日曾领受孟婆娘娘法旨,前来开辟中央鬼天之门,以善化天地地冥玄统,故而方才有今日之局。”
龙吉公主这个时候恍然大悟。
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之能。
素女道:“想要开辟这中央鬼门,当是顺应天地大势而为,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其天生命格在其中。”
“昔风后抟局至如今,恰得一因果,更好为杨听玄所得,只是开辟这中央鬼门并非小事,尔需要承受亿万亡灵的怨念,你可做好了准备?”
杨听玄只是说道:“天道不彰,善路不长,无间之中,得吾一人。”
“善!”
素女点了点头,道:“那便开始吧。”
杨听玄道:“想要开辟地府,首先便要善化黄泉,黄泉明海,死国之门。龙吉,你本掌先天壬水之道,不如你以此道借机炼化黄泉明海,或是你成就自身大道根基之时。”
“好!”
龙吉公主目光一动,道:“只是这黄泉明海还在地府深处,传闻其中还有赢勾看守,这赢勾吸收了吼之元神,怕是不好对付。”
“无妨。”
杨听玄道:“待吾开化地冥,引渡亿万亡灵之时,自有天地功德,顺应其中大势,自可成其道业。”
素女屹立在泰山之上,其朝着虚空之中躬身一拜,道:“后土娘娘在上,三皇为鉴,今杨听玄顺应天理,当开渡中央鬼门,领受泰山府君中央鬼帝之神职,此道顺应天理,天地为证。”
“杨听玄领旨。”
素女掌心之中幻化出六道玄光,一股磅礴的地冥气运凝聚在其中。
杨听玄当即躬身下拜。
“太一混元之炁,虚空无极之尊。”
“禀日月之元精,初成胎息;受乾坤之正炁,乃赋真形。”
“膺厚土荣赐,作五岳纲维。”
“判死书生,削灾退厄。轮回造化,天地宽厚。大悲大愿,至圣至慈。”
“掌管人道,道与天齐,太生鬼冥帝。”
“太灵苍广,天命真君,威权自在天尊。”
“皈命礼。”
.....
就在素女说完之后,六道玄光化入杨听玄的眉心之中。
杨听玄能感受到天地间一股不可思议的伟立加持自身。
此时此刻,他凝聚无边阴德、天德、功德、地冥圣德加身,似有无限权柄,终成就中央鬼冥大帝之神位。
杨听玄一念之间便感受到了泰山之中亿万亡灵在此刻倒身下拜,朝着自己伏跪而来,这天地间的滔天愿念,汇聚在其一人之身。
杨听玄掌心之中多了一方印信,此乃太玄苍灵之印,也是自己身份、地位、神格的象征。
“吾乃中央鬼冥大帝,为善化六道轮回,今凝天地大势,开辟中央鬼门。”
“三界敕号,万灵同尊,开!”
杨听玄大袖一挥,一道浑厚无量的法力从太玄苍灵之印当中散开,斩入了泰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