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在刺杀事件几个月以后不久,的一天!
阴丽华只觉全身酸痛,连一个手指都抬不起来……忽觉一阵密集的痛楚袭来,阴丽华忍不住哼了一声,小脸一下白了。
阴丽华说道:“我、我可能要生了……”
刘秀闻言立刻愣住了:“怎么会这么快?!这……来人、快来人!!传太医!!皇后要生了…”
不道一刻钟,皇后娘娘的寝室就改装成了产房。
众人不敢松懈,一个垫高阴丽华的上半身,令她双~腿微微分开曲起,并在身下垫上大量的干净布帕,等待胎位逐渐往下降;一个捏着阴丽华的脉搏,检测宝宝的心脉,同时按摩她的腹部,以保证胎儿位置正确…………
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疼痛,阴丽华甚至已经闻到了血腥味……太医快速地剪掉婴儿的脐带,然后在那小屁股上拍了两下……
“哇哇………”婴儿有力的哭声立刻响彻整个寝殿。
“等等,皇后肚子里还有一个!!”
于是,半只脚踏进门的皇帝陛下又被拎了出去,当小小的婴孩静静地酣睡在襁褓中,阴丽华越看越眉头皱得越紧……小孩真难看………
孩子,果然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自从多了两个宝贝之后,阴丽华觉得自己的神经就没有松懈的时候。
之后几个月里,朝中依然忙碌,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万事忙!!
这是刘秀在位时人才济济,挑得吏部的几个大人都花了眼,六月中旬,春闱选中的官员陆续被派遣到各处任职,刘秀也闲了下来。
同时武将在商议是否南下灭两大伪汉统一华~夏等等事情……在商议以后,众人决定先灭在匈奴人的扶持之下,卢芳割据北境。
在东汉众臣商议好了以后,刘秀大军如离弦之箭,浩浩荡荡地北上攻打乐浪城。
夜幕降临,火把如繁星点点,照亮了士兵们坚毅的脸庞,战马的嘶鸣声与金属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战。
乐浪城下,战鼓擂动,震耳欲聋。
刘秀大军势不可挡,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一步步逼近城墙。
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乐浪城终于被收复。
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刘秀并未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他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稍作休整后,东汉大军又马不停蹄地西出攻打卢芳。
卢芳的军队虽然勇猛,但在东汉大军的凌厉攻势下,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士兵拼死搏斗,只为争取那一线生机。
最终,卢芳的防线被彻底击溃,他只能带着残部仓皇逃窜。
与此同时,一个更为沉重的消息传来~~隗嚣病逝。其子隗钝继位后,面对东汉大军的压境之势,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次年,当东汉大军再次兵临城下时,隗钝终于被彻底打怕了,他选择投降东汉,以求得一线生机。
至此,天下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割据一方的势力纷纷陨落,只剩下成汉和隋汉两大割据政权还在苟延残喘。
刘秀站在高处,眺望着这片即将被他统一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同年,皇后寝宫之中!
因为天气炎热得不行,阴丽华又开始浮躁不安,整日躲在宫里面,不仅不愿动弹,连胃口也变得十分差。
每日里必定要喝一小坛子酸梅汤才罢。
第二天,晨光初破晓,凤宫的琉璃瓦上尚挂着晶莹的露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晨露与花香交织的气息。
李太医身着整洁的官服,肩上斜挎着沉甸甸的药箱,步履匆匆地踏入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庄重而急促。
踏入凤宫正殿,李太医的目光迅速扫过殿内繁复的装饰,最终定格在端坐于凤椅之上的阴丽华皇后身上。她身着华丽的凤袍,面容沉静如水,但眼中却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
李太医行了个标准的宫廷礼节后,便缓缓打开药箱,取出那些熟悉而又神圣的诊病工具。
李太医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最终,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工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那笑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暖而神秘。
“恭喜皇后娘娘……”李太医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般敲击在阴丽华的心上。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原本的沉静被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所取代,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摩挲着凤袍上的精致绣纹,仿佛想从中寻找一丝安慰。
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突如其来的紧张与微妙,连空气都似乎凝固了几分。
阴丽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她深知,在宫墙之内,这简单的“恭喜”二字背后,往往隐藏着太多的含义与变数。
一,你所担心的病症是误诊。
二,也是阴丽华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您有喜了~!”李太医终于将那个让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的消息缓缓道出,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喜悦与敬意。
这四个字如同春雷乍响,瞬间在凤宫内炸开了锅,宫女太监们纷纷面露喜色,有的甚至忍不住低呼出声,为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感到兴奋不已。
然而,对于阴丽华而言,这却是一个让她既喜又忧的消息。
阴丽华抚额摆摆手,无奈的让李太医退下,李太医就忙不迭地拎着药箱告退,跑到门口,一眼就看到立在阴影里的人,他冷汗都下来了。
“微臣叩……”腰刚刚弯下一半,李太医就被那位主子捂住了嘴!~
此时就听殿内传来皇后娘娘的暴吼:“刘秀,还不立刻给老~子滚进来!!!”
刘秀一脸贱笑的说道:“丽华啊……你干嘛发这么大的火?小心身子…………”
阴丽华怒道:“刘秀,你老实说前几天给吃的药丸是什么?!”
刘秀一脸尴尬:“啊……那个啊……补身体的…………”
阴丽华怒道:“你存心的,是不是?”
刘秀求饶说道:“丽华…冤枉啊……都是那个庸医说的……我找他去……”
阴丽华怒道:“别推卸责任!!我杀了你……”
“哐当!”又是一件什么东西壮烈了,皇后娘娘的怒吼震飞了凤宫外一树的鸟雀皇后娘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刘秀与阴丽华携手共度数载春秋,儿女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之时,大汉王朝的辉煌如日中天,照耀着四方。
然而,这份宁静之下暗流涌动,边疆的烽火似乎正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龟兹的驼铃声渐远,不再是朝贡的序曲,而是对昔日臣服的淡淡遗忘;莎车的绿洲上,风沙掩藏着不甘与野心;车师的铁骑蠢蠢欲动,昔日的臣服之地,如今皆以冷漠的眼神审视着中央的皇权。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与此同时,南方的天空被北伐的壮志点燃,两汉之地的豪杰志士,胸中激荡着收复失地、一统天下的豪情。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从市井到朝堂,从乡野到边疆,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股即将沸腾的血脉。
刘秀面对边疆的挑衅与南方的呼唤,让高密侯邓禹,出使掌控吴越楚之地的明汉女王迟昭平,同时让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出使掌控巴蜀楚之地的成汉白帝公孙述归顺朝廷,或是为即将到来的北伐扫清障碍。
两路使团,一南一东,如同两把锋利的剑,直指那些意图脱离中央控制的势力。
吴越之地,昔日虽非锦绣繁华之所,却自有一番静谧与温婉。
在当年王莽的篡位之乱如同狂风骤雨,紧接着,各路诸侯如群狼逐鹿,中原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浩劫。
数十万无辜百姓,在这无情的战火中如同惊弓之鸟,家园破碎,财产化为灰烬,生命更是在瞬息间消逝于刀光剑影之下。
逃亡的队伍如同蜿蜒的河流,穿越荆棘密布的山林,踏过荒芜的田野,每一步都承载着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与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火光映照着他们疲惫而坚定的脸庞,孩童的哭声与老人的叹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凉的流亡之歌。
在这支逃难大军中,不乏身着儒衫、怀揣典籍的学士,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坚守与传承的渴望;亦有商贾巨擘,背负着家族兴衰的重担,手中紧握着祖辈传下的商道秘籍;更有手艺人,肩扛工具箱,里面装满了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与匠心独运的杰作。
他们心中明白,唯有将这份知识与技术播撒到新的土地上,才能在这片未知的江南之地重新扎根,绽放出新的希望之花。
吴越之地,以其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准备的避风港。
春雨绵绵中,新绿的稻苗在田间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对勤劳者的温柔抚慰。
在朱棣的帮助之下迟昭平建立明汉政~权国力因此大为增强。
柴桑,迟昭平大军所驻之地,同时也是迟昭平的大本营。
即时刘秀已统一北方,天下有一半归他执掌,南征北伐,皆是为了汉家天下,各方诸侯,弱小的都归顺刘秀了,稍有实力一些的,纵然负隅顽抗,也却只能落个倒行逆施的名号。
而因为迟昭平在夫君朱棣,操作之下,基本平分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三十二名臣。
比如东汉阵营:邓禹、冯异、卓茂、朱祐、祭遵、景丹、贾复、臧宫、刘隆、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常、李通、窦融、刘植、寇恂。
迟昭平阵营:吴汉、耿弇、盖延、铫期、耿纯、马武、马成、王霸、任光、李忠、万脩、邳肜、马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