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166章

赵婧熙代替阴丽华

——书接上回——

宫是王族的称呼,府是贵族和一品至三品大臣的称呼,门第是四品到豪族的称呼,寒舍是百姓和商家等的称呼。

——书接上回——

新朝,南阳之地,晚上,阴第后院!

朱标(赵婧熙),不现在以后应该叫做阴丽华了,阴丽华站在池边看着月光照射,游动的鱼儿入神的时候,身后传来了怜惜的声音:“丽华,如今新帝已经坐稳江山,他只是个没落的刘家宗亲,现新皇已废了旧朝宗室,他什么都不是了。”

朱标(赵婧熙)回头看向来者,发现是一名和自己现在女身年纪差不多的女子,那女子见朱标(赵婧熙)回头,又接着说道:“他心里根本没汝阴姬丽华,他刚行完冠礼,我便托哥哥去问了,他听到你的名字后,只是一笑哂之,之后便去了长安,初时尚闻他在太学潜心研读《尚书》,后来便是杳无音讯,丽华汝死心吧!”

朱标(赵婧熙)一脸茫然的看着她,有点有气无力的问道:“汝乃何人?”

少女抓着朱标(赵婧熙)的手,说道:“忘了?当真……这样也好!也好……记住,吾乃是汝表姐邓婵!”

此时另一处!

刚来长安报到,准备在此游学一年半载的刘秀,正在面临一场刁难。

“汝名字叫甚么不好,偏要叫刘秀!这不是让吾等为难么。”

来为他们登记名册的博士弟子趾高气扬,手持木牍毛笔,对刘秀、邓禹等人呵斥起来。

原因无法,博士弟子说,国师公就叫“刘秀”,二人重名了,于是他要求,刘秀平日里爱怎么叫怎么叫,却得重新想个名记在薄册上。

邓禹辩驳道:“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四海之内,无不咸避,却没听说过要为四辅三公避讳啊。”

听说国师公原名刘歆,正是为了避汉哀帝的同音名,才改称“刘秀”。

却见那弟子冷笑道:“前汉时还真有为外戚避讳的,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新室文母太后之父,大司马阳平侯名禁,当时避之,故从此以后皆曰省中。”

“如今国师公嫁女予太子,也算外戚,避讳情理之中,一字尚且要改,何况你是姓名一齐撞了。”

“再者,太学中不少博士皆是国师公高徒,若是他们拿着薄册念名,念到‘刘秀’二字,岂不是直呼师长尊讳,是大不敬了?往后在太学中,你也多称字,少说名。”

这一席话,让素来谨厚的刘秀都忍不住捏了捏拳头。

汉朝倾覆,王莽很快就取消了刘姓宗室的特权,他家利益自然是受损的,心中也难免有些怨气,可是自己的名是亡父取的,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曰秀。

出生后三个月,告于舂陵祖庙,让祖先知晓,岂能随意改动。

若换了刘秀的长兄刘伯升在,肯定大骂,拂袖而走,但刘秀不同冷静后接过了笔,写下了自己在太学的化名:“刘交!”

在王莽和他的国师将乐经补齐后,加上《诗》《书》《礼》《易》《春秋》,太学中六经齐备,恰似六大学院。

而刘秀化名刘交,开始了他的未来大计划的第一步!

中午时分,骑着驴儿回太学的路上,邓禹为刘秀打抱不平起来。

但刘秀只是默默在前不回答,邓禹拍驴赶上,与刘秀并行!

因为王莽想聘请龚胜来做太子师,龚胜拒不受命,坚决不上车,最终绝食而死,在刘秀眼中,不仕、归隐,这两样加起来,简直就是对王莽不满的同义词!

刘秀感叹道:“这些归隐不仕王莽之人,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怀念吾大汉!”

…………

阴家府邸看起来活脱脱就是一座小型宫殿。

此时慢慢习惯自己成为阴丽华身份的朱标(赵婧熙),邓婵挽着朱标(赵婧熙)的手,中门大开,两匹白驹由远驰近,竞相角逐。

朱标(赵婧熙)问道:“此等是何人?”

“那是汝之弟,兴儿和就儿。”邓婵收回目光,担忧的看向我,“丽华,吾真放心不下,你的病……”

“那汝嫁吾大兄,做吾嫂嫂,照顾吾一辈子,岂不美哉?”

“丽华,真的忘了,汝已经有大嫂了。”

“有了?”

“恩!”

寒风卷着地上未及扫尽的残雪,少女脸上流露出的哀伤与失落,朱标(赵婧熙)的心没来由的被揪紧了。

汉初沿袭秦朝制度,十月份为岁首。

汉武帝太初改制后用的是夏历,一月份作为新年开端。

而到了新莽代汉,王莽这改制狂魔自然不会放过历法,遂改新历岁首为丑正,十二月过年。

但百姓们过惯了正月大年,对新朝的“元旦”无感,十一月三十这天,朝廷官吏纷纷放假休沐,长陵北部的小煤窑却仍在动工。

除夕夜里如此折腾了一宿,朱标(赵婧熙)第一次迷迷糊糊的睡去,第二天早晨,等朱标(赵婧熙)梳理完毕,发现一群人围在堂阶前往火堆里扔一段段削好的竹节,一边扔一边笑嘻嘻的喊:“辟山臊恶鬼――爆竹保平安――”

竹节一经烧烤,便立即发出噼噼叭叭类似鞭炮的动静。

朱标(赵婧熙)无聊的读了一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就是这段。

“丽华,下文呢?”这个时候阴父和阴母邓氏出现在朱标(赵婧熙)身后问道。

“没了!”朱标(赵婧熙)内心顿时无奈,只有装傻!

“怎么可以没了呢,汝在想一想!”阴父一脸不相信。

“父母,女儿突然有感,没有下文!”朱标(赵婧熙)继续装傻。

“先和吾等进祠堂,汝在想一想!”阴父说完就带着邓氏走向祠堂。

“诺!”朱标(赵婧熙)行了一个汉新时期的女子万福礼以后,也在后面进入了祠堂。

在祭祀阴家先祖以后,朱标(赵婧熙),不以后就要称呼阴丽华,才知道阴家的先祖乃是管修,管修何人也,正是管仲七世玄孙,当年宗祖由齐国迁往楚国,曾做‘阴邑’的大夫,时人以地为姓,称之为‘阴大夫’,后人乃改姓阴氏,秦汉之际,阴氏方迁世居于此。

在消化这些历史事件以后,朱标(赵婧熙)……阴丽华发现,自己的便宜父亲在接见一个男人,让弟弟阴就打听一下才知道来者名曰马援,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一愣,马援和阴家也有交集吗?

马援三十几的人了,为娶妻,只有两个上不了厅堂的妾室,分别诞下一女一男,马廖是其长子,姐姐马淑女,茂陵马氏家教很好,即便马援十几年来不怎么着家,即便她只是庶长女,也很遵循礼仪,端坐时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微俯,只看着阴父的膝盖说话,而避免与他对视。

这叫“共坐”,是面对尊者、长辈时的坐姿。

这位未来的东汉名将马援来阴家,难道是为了求娶阴丽华,也就是现在的我?应该不会吧!

虽然历史上阴丽华被贬妻为妾,被郭圣通打压,但是阴丽华的齐人之道,贵在辞让,乃礼之端也,最后皇后还是她,应该不会自己代替了阴丽华的身份,也不会嫁给马援吧?

在一阵偷听以后,才知道因为新朝的建立导致北境内乱,匈奴重新拿下北海一带(今俄-罗,斯境内)朝廷力量薄弱地区,完美的法外之地,马援要与万脩前往厌狄郡(北地郡)抵御匈奴的在一次崛起。

马家马家虽大,可马援这一系却只有她这长女撑着,确实不容易,马援经过朋友介绍来道朋友之友的阴家暂时照顾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在马援稳定以后在接走,加上这段时间的大雪迟迟没化,就像这场政治倾轧的余波尾声,久久未平。

新朝的十年危机马上就要来了!

因为方望组建的义军,导致认为西南夷已叛乱十年,南中道路闭塞,瘴毒密布,不管投多少人进去都会损失惨重,就算打下了句町国也得不偿失。应该改剿为抚,召诱夷酋,结束战争。

王莽脸上大概很挂不住,于是这场仗,就在更换将帅的情况下,变成了“三征句町”。

新朝建立十年以后,正如导致西汉灭亡罪魁祸首之一的王政君说的一样,在王莽益州财尽,直接更换将帅三征句町之后,各郡蛮夷躁动,编户齐民也颇为不服,若还要增赋,激起民变。

新莽时期,王莽对四夷发自内心的鄙视,从王莽最擅长的改名上就可见一斑。

比如陇右天水郡,被王莽改名叫填戎。

这本来无可厚非,也有先例可循,可架不住他老人家太勤奋,竟将边境一圈郡县改了个遍。

幽州蓟县改名伐戎,北地郡改叫威戎,陇西郡改成厌戎郡。陇西郡下有个狄道,改成了“操~~虏”。

戎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狄也没逃过去。

雁门郡,改叫填狄;北地郡,改叫厌狄;还有个小地方叫白狼,改名为仇狄,足见王莽对北狄的深恶痛绝。

胡字亦未幸免,并州的武要县改成厌胡,平邑改为平胡。

东夷西狄南蛮北狄,被王莽改成了“填夷”。长沙国改“填蛮”,东南西北,在内诸夏而外夷狄上,一个都不能少。

结果东南西北处处挑衅,若是能赢,那真是千古一帝了,但尴尬的是,新军屡战屡败,丢了西域、南中,西羌岌岌可危,就严尤那一路把高句丽打成狗,赢了一局。

如今匈奴老单于新死,或许新单于派来的使者、王昭君的女婿右骨都侯须卜当,能与皇帝达成和平协议。

但是王莽的天子诏书,号匈奴曰‘恭奴’,单于曰‘善于’,宁胡阏氏(王昭君)之婿也,离塞归义,怀款诚之心,以礼来降。

今予除其为须卜善于,赐印绶,出大兵以辅立之。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再分恭奴为十五国,云彻席卷,后无余灾!”

这诏书,总结下来一句话:“我大新对匈奴,宣战!”

——未完待续——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166章 赵婧熙代替阴丽华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