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大汉,长安城,赵家!
这两个月来,朱标开始天天很早起床去练武,朱标虽然脑海中还记得前世的一招一式,但今生这个孱弱身体根本无法运用。
只有先强健起来,才能恢复到她本该有的身手,经过这两个月赵駑的指点,再结合自己的剑法和体能训练,已经不再是最初那个动不动就昏倒的病秧子了,而正在慢慢蜕化成一只随时准备展翅的雏鹰。
而本因留在府中筹备女儿进东宫事宜的赵駑,近来愁眉不展。
此时,王政君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从入宫久居深宫五十余载,赵飞燕、傅氏等曾经想要分享她的权力的人一个个退出“游戏”之后,王政君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
王莽上言、尊王政君姐妹王君侠为广恩君,王君力为广惠君,王君弟为广施君,并且都领汤沐邑,姊妹们遂日夜赞誉王莽的美德。
王莽举办许多可以让王政君外出的活动,就连王政君的侍女之子生病,王莽也前去亲自侍候。
王政君在大侄子王莽的安排下,过着舒适的半隐退生活,王氏的再度崛起,即将敲响汉室的丧钟,在太皇太后的默许下,王莽将自己的女儿王嬿送入宫,给即将成为皇帝的刘婴做汉孝平皇后。
而刘婴非要立长安令之女,赵婧熙(朱标)为后,一时间赵家成为众矢之的,而赵駑的宝贝小女儿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令他不得不同意太后王政君委婉的‘请求’。
仪仗用的是新皇正妻的规模,御林军派了有五百人之多,这架势不像是接人,倒像是‘劫人’!
朱标(赵婧熙)一早就被丫头挖起来梳妆了。
朱标(赵婧熙)很不高兴。
“小姐天庭饱满,龙睛凤颈,果然是个福泽绵厚之人……”
等头上插满簪子珠花时,朱标差点又睡过去了。
“小姐,更衣吧……”朱标刚刚起身,一个踉跄险些栽倒……
好重啊==|||
朱标(赵婧熙)感觉头上像顶了一口鼎一样,压得她差点断气!!
还没等她要求减轻一些脑袋的负担,赵婧祎几人已经在她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
在天已经大亮以后,赵駑带领全家老小在大门口恭送准皇后入宫。
赵駑的脸色并不好看,从始至终只说了一些‘皇恩浩荡’的场面话,唯有看向小女儿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以及怜惜。
这一离开就是永别……
此时大汉皇宫之中!
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偏殿专门摆下小宴为准皇后接风,当去请皇帝陛下的宫人回报陛下政事繁忙不能前来的时候。
“不愧是长安令的女儿……”这句话频频从王政君口中冒出来,有种说不出的怪异,引起了朱标(赵婧熙)的注意。
“太皇太后过奖了……”要说是夸奖,倒不如说更像是嫉妒……而嫉妒的对象,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她家便宜爹爹!
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时候一个十分阴冷的目光看着朱标(赵婧熙),朱标(赵婧熙)一愣回头看向目光之处,接着两人在一次同时一愣。
“王莽?”朱标(赵婧熙)心中暗道。
“好美的小女子!”王莽心中一惊。
接风小宴,在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
夏季很快过去,新皇帝正式登基。
而奇怪事情,新帝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解除长安令赵駑的权力,第二道圣旨是,立王嬿为皇后,赵駑的女儿赵婧熙为熙妃,第三道圣旨是,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女眷预备开春选秀事宜。
顿时朝廷震惊,长安百姓众说纷纭,无论从哪一条看,当今天子的作为都算不孝不义不仁,井街巷都在议论汉朝天子选秀女的事,先帝朝这些事都是皇后或者太后主持,着礼部安排选秀,并不是很高调,皇帝也不会专门下圣旨干预。
到了这一朝,年仅六岁少年皇帝陛下不仅下旨详细安排选秀事宜,还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关于秀女品质要求的细则,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似的。
赵婧熙的二哥在酒楼上听说这个事以后,气得肺都要炸了怒骂道:“吾真是瞎了眼,怎么当初就这么相信那个白眼狼……”
“二公子慎言!”
居摄元年五月,大张旗鼓的选秀活动终于结束。
当朝丞相的小孙女和骠骑将军的独女赢得少年天子的青睐,由太后王政君做主册封为妃。
后宫女官一皇后为尊,其下设皇贵妃一人,德、贵、贤、淑一品皇妃各一人,再下便是妃、九嫔、婕妤、美人等不限名额的各色妃嫔,共计一百二十一人(周礼)。
而就在七月的时候,赵駑被弹劾,赵婧熙(朱标)被打入冷宫,之后传来夜夜传来小皇帝和皇后王嬿的消息,顿时朝廷乱作一团。
居摄元年十一月,王莽正式就任“假皇帝”从此,王政君作为维护刘氏政权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假皇帝”还是“摄皇帝”,都是代理皇帝的意思,但实际上王莽此时的权势早已超过坐在帝位上的孺子婴了,只是没有宣布改朝换代
时光闪过,居摄二年四月,冷宫之处!
夜!
赵婧熙(朱标)扣紧手中的棋子,冷冷打量院中的不速之客,竟然能悄无声息闯到她的住处,这人……棘手!
“呵~”来人轻笑一声并不答话,一步步缓缓走近。
朱标(赵婧熙)心中警铃大作,直觉此人危险,一手已经摸到防身匕首上……
“婧熙……”
“刘婴?”
“婧熙!”婧熙唰的一下掀开斗篷,说道:“婧熙一年未见,汝可安好!”
“呵!多谢皇帝陛下,妾身还死不了!”朱标(赵婧熙)看着刘婴,在一次亮出了匕首。
男孩子发育一般都比女孩子晚,往往到了十六七岁才开始长个儿、变嗓子,现在的他才十四岁,与之相对的,刘婴可算开了眼。
因为刚刚沐浴完的某人毫无知觉地微敞着中衣,长及腰际的青丝随意披散着,眉眼间还留着几分慵懒神色以及被打扰后的不耐。
朱标(赵婧熙)现在已经十一岁了,原来粉妆玉琢的小娃娃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明丽少女,造物者真是神奇啊……
“皇上这么晚来做什么?”
“婧熙,王莽要动手了,朕来救汝处出宫!”
“什么?”朱标(赵婧熙)挽一把还没晾干的长发,侧过脸,在思考着的时候。
一件大被子披在朱标(赵婧熙)身上,刘婴一把抱起朱标(赵婧熙)放进了一辆马车里面,对着朱标(赵婧熙)说道:“婧熙,里面的一些钱财和衣服,你暂时用着,等朕灭了王莽等人,在来接汝!”
“刘婴,小屁孩…”朱标(赵婧熙)还没有说完,就被疾驰的马车带走了。
刘婴看着安全离开的婧熙,转身回道了皇宫之中,一场血雨腥风还没有开始马上就要结束了。
刘婴回宫以后,没有发现自己身边的一个宫女悄悄地离开,向王莽告密去了。
另一边,王莽虽然对刘姓贵族极尽拉拢、防范之能事,但首先发难的还是刘姓宗室。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东~南)侯刘崇在四月起兵反抗,但不久就失败了,刘崇战死。
东郡(今河~南~濮~阳~南)太守翟义再次发难,举起反王莽的大旗。
翟义拥立宗室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向全国各地发出通告:“王莽毒死平帝,执行天子特权,妄想断绝汉代的江山社稷,我们要遵从上天的旨意,诛灭王莽!”
各郡国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发展。
起义军,大都拥立刘姓宗室子孙做号召,如刘玄、刘盆子等,面对起义军的壮大,摄皇帝王莽寝食不安,王莽一面担惊害怕,一面派兵镇压。在王莽军的镇压之下,起义军失败了。
平息叛乱后,王莽更是踌躇满志,他一改昔日谦恭有礼的儒者风范,而以一个盛气凌人的军事强人的姿态出现在大小臣工面前。
胜利让王莽有恃无恐,加快了当真皇帝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王莽的毁灭。
随着翟义等反叛者相继毁灭,使王莽产生了错觉,他认为这一定是“天命”所归!王莽要去掉头上的“假”字当真皇帝,要靠符命。所谓“符命”就是编造的“天符之命”或者“圣王受命之符”。
于是,各地便纷纷造符瑞来投其所好,急其所需。王莽借着各地的“符命”,提出要把“摄皇帝”中的“摄”字去掉;把居摄三年改为初始元年,太皇太后王政君不得不同意,王莽的弄假成真走出了第一步。
居摄三年(初始元年)三月,有“素无行,好为大言“的梓潼(今属四~川北部地区)哀章就加紧制做铜匮(匣子),装了两条书简,一个简册上写“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简册上写“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其中的“某”指汉高祖刘邦,这个“黄帝”就是王莽。
意思是天帝和汉高祖刘邦传位给王莽。
“图”“书”中都写了“王莽应做真天子”,同时将王莽宠信的几个大臣以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上面,说这些人应当大官辅佐。
哀章将此铜匮献给正急于当真皇帝的王莽。
王莽立即拜受,表示听从天神命令,接受禅位。
回去坐在未央宫的前殿,即真皇帝位,改国号为“新”,王莽称帝建新,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皇太后(后来又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降刘婴为定安公,将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等5个县,民万户,地方百里,作为定安公国,允许刘婴在国中立汉祖宗之庙,世代祭祀;改王太后(王嬿)尊号为定安公太后。
至此,立国二百一十年三个月的西汉帝国灭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