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知识补充:华夏年纪称呼!
襁褓之年(刚刚出生没有多久的孩子),牙牙之年(是1岁-6岁左右的孩子)。
龆年(7岁-8岁的女孩),黄口(7岁-8岁的男孩),幼学(9岁-11岁的男孩),金钗之年(9岁-11岁的女孩)。
豆蔻之年(12岁-14岁的女孩),舞夕之年(12岁-16岁的男孩),及笄之年(女孩满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
花信年华24岁,30岁男子而立之年,女子叫做半老徐娘。
不惑之年40岁,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稀之年。
80岁耄耋之年,90岁上寿之年,100岁期颐之年,100岁以后叫做蹉跎之年。
——书接上回——
秦国的函谷关之上,嫪毐受吕不韦之命带领大队人马站在的甬道之上,狙击赢蛟的信史,可是嫪毐见到了人把他吓的魂不附体,因为他面前正是冠军侯。
在白起的审问之下,嫪毐心思混乱心中一片恐惧连连说道:“末将愿告发吕不韦!还请冠军侯留小人一命!”
而被抓住的公子蛟的信使,此时一听,顿时明白了前前后后的一些事。
嫪毐担心不会放过自己,连忙道:“末将要检举吕不韦,内史肆,卫尉蝎,中大夫令……他们全部是吕不韦的党羽,至于物证,嫪毐这里也有。”
吕不韦那位曾一手覆灭东周,稳坐丞相之位,受先王遗命辅佐幼主的权臣,此刻立于朝堂一隅,眉宇间难掩凝重。
随着嫪毐被粗壮的绳索五花大绑,粗暴地塞进囚车,铁链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回荡在空旷的街道上,仿佛预示着风暴前夕的不安。
押送队伍步伐沉重,激起层层涟漪,咸阳城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天翻地覆。
秦王赢政(始皇帝)八年,二月,嬴政双手紧握那份沉甸甸的供词,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纸张边缘几乎要被揉碎,目光穿透供词的字里行间,直抵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愤怒。
这不仅仅是一份罪证,更是嬴政挣脱束缚、正式执掌天下的号角。
嬴政的心跳与这即将变革的时代共鸣,每一次搏动都充满了决绝与期待。
次日,晨光初破晓,却未能驱散笼罩在朝堂之上的厚重阴霾。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数月未曾露面的赵太后,身着华丽却略显沉重的礼服,缓缓步入大殿,她的出现,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巨石,瞬间打破了朝堂的沉寂。
吕不韦与一众重臣面面相觑,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王龁身着铠甲,率领着精锐的虎贲军,将朝堂外围得水泄不通。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可闻。
每个人的心中都明白,这一天的到来,不仅是对嫪毐一个人的审判,更是秦国权力格局的一次重大洗牌。
嬴政与吕不韦之间,即将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将直接决定秦国的未来走向。
当群臣奏事完毕之后,嬴政出言道:“寡人在宫中,接到了函谷关的密报……”
随着嬴政的话说出所有事情,吕不韦等人身躯狂震,吕不韦昨天才收到赢蛟死了的消息,而第二天嬴政就说出来了。
吕不韦终于明白了,现在的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现在他知道自己中计了。
嬴政几步上前,怒声看向吕不韦,说道:“吕不韦,汝有何话可说,汝逼死寡人王弟,汝逼得宗室的臣子来要杀寡人。”
一时间,宗室大臣纷纷泪声雨下,连连讨伐吕不韦,而吕不韦死也不承认,此时,虎贲军首领押着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
看着来人刚刚抬起头来,吕不韦等人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嫪毐的出现,绝了很多人的念头,噗通,跪了十几个人。
吕不韦神情复杂难以言明,臣子们不敢抬头,很显然,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
吕不韦倒了,公子蛟死了,谁的获益最大,许多人瞬间都明白了过来。
吕不韦看着面前的嬴政,瞬间苍老数岁,笑道:“这才是大王该有的风范,成大事者理该如此。”
“吕不韦贪权误国,致使长安君之死,党羽遍布朝野,当务之事,应该是如何抵御列国为重。”白起说道。
“从今日起,寡人正式亲政,至于行冠礼之事,等到寡人抵御了列国,镇压了叛军,在行商议。”嬴政一句话让心惊胆战的众臣安定下来。
赵姬也缓缓站了起来,从一边的锦盒中取出了虎符大印。
第二天,晨曦初破,咸阳城的天空似乎都笼上了一层阴霾,预示着风暴后的余震。整个吕不韦的势力网络,在一夜之间如同沙堡遭遇巨浪,轰然崩塌,碎片四溅,只留下吕不韦一人,孤零零地被囚禁于阴暗潮湿的天牢之中。
吕不韦披散着长发,衣衫凌乱,两眼空洞无神,仿佛被抽离了灵魂,只余一具空壳,在绝望中颤抖。
嬴政的决断如同闪电划破长空,迅速而决绝。他站在王宫的高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那些曾依附于吕不韦的宗室臣子,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不甘与无奈。
随着嬴政的一声令下,这些往日里趾高气扬的权臣,只能纷纷低头,默默退出这权力的漩涡,背影中透露出无尽的凄凉。
咸阳城内的宗庙,庄严肃穆,烛光摇曳中,历代秦王的排位静静伫立,从开国先祖嬴非子到秦孝文王,每一座牌位都承载着秦国数百年的辉煌与沧桑。
嬴政深知自己已经巩固了权位,树立绝对权威。
嬴政缓缓跪下,膝盖触地的瞬间,整个宗庙仿佛都为之震动。
嬴政凝视着眼前那一排排先王的牌位,心中默念着:“先祖在上,嬴政今日誓要亲率大军,捍卫我大秦基业,不辱使命,大秦愤六世余烈,东出函谷,傲之华夏,先人之愿,嬴政无一日敢忘,子孙嬴政欲亲征函谷关,奠定大秦必胜之心,嬴政祈愿,先祖保佑。”
话语虽轻,却字字铿锵,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推动着秦国这辆战车,向着未知的战场,轰鸣而去。
嬴政灭剩余几国的统一之战开始了。
次日,函谷关内,秦军将士们持戈如林,嬴政居中,王伟骏居右,一干将领纷纷持剑左右,嬴政腰间挂着长剑,整个沙场上,噤若寒蝉。
嬴政说道:“将士们,自商鞅变法以来,有功者,论功行赏,此次宣令,讨伐列国联军,讨伐上党叛乱,灭燕屠韩,完成统一华~夏的伟大一步,秦国靠的是诸位将士,一次,又一次的浴血奋战,诸位皆是我大秦的有功之士,请受寡人一拜,一举灭两国!”
嬴政的话语如同雷鸣般在空旷的关隘间回荡,他的双手紧紧相合,躬身一拜,那一刻,仿佛连天地都为之色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庄严与决绝。
周围静得只能听见风穿过铠甲的细微声响,以及远处战马不安的嘶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旁观的老将心中暗自感慨,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说道:“这样的大王,唯有先王嬴稷之雄才大略,赢泗之铁血手腕,方能相提并论。今日,大秦的荣耀,将由这位年轻的君主亲手书写。”
随着嬴政一声令下,函谷关那沉重如山的城门,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轰然洞开,仿佛巨兽张开了巨口,准备吞噬一切来犯之敌。
阳光从门缝中倾泻而出,照亮了关内蓄势待发的秦军,他们身披黑甲,手持利刃,宛如暗夜中的幽灵,又似即将吞噬一切的潮水,整装待发。
大军洪流瞬间涌出函谷关,势不可挡,所过之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关外,联军主帅龙阳君、春申君、张平等人见状,脸色骤变。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不仅仅是人数的优势,更是气势上的绝对压制。
韩相张平几乎是本能地高呼:“撤兵!快撤兵!不可力敌!”
韩相张平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却也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三位主帅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无需多言,各自调转马头,急令麾下兵马撤退。
然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秦军,撤退之路显得异常艰难。
联军士兵在惊恐与混乱中相互推搡,试图逃离这片死亡之地,但秦军的铁蹄却步步紧逼,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绝望的气息。
随着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以后,吕不韦在准备离开咸阳的时候见了见白起。
白起见了见吕不韦,就说道:“秦昭襄王五十年,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赢异人。赢异人就和你密谋,你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这才得以顺利回国。赵国又想杀赢异人妻子和儿子赢政,赢异人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这一切也是你安排的吧!?”
吕不韦呵呵一笑,说道:“冠军侯,你满意了吧!我……”
白起直接打断了吕不韦说道:“当年,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
“你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
“号称《吕氏春秋》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吕不韦听完怒道:“武安(白起),汝好算计,吾诅咒汝……”
白起直接一巴掌打飞了吕不韦,说道:“好好在巴蜀苟活着吧!”
吕不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