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深夜,一个个赵军的汉子被绑着双手,一瘸一拐地从俘虏营中走了出来,山谷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坑洞,无数的赵军俘虏填在里面,捆着手脚。
山谷里回荡着怒吼,悲愤,大骂,坑洞的旁边,站着无数的秦军。
躺在坑洞中的赵人,他们看着站在坑洞之外的秦兵,眼中的恨意和怒意几乎能够喷涌而出。
白起垂着眼睛,这才是这乱世真正的面目吗······当真是,人命不如狗命······负责埋人的秦国士兵咽了咽口水,无数的骂声,随着一个个坑洞被一点点填平,消散了下去,白起留下二百四十多名年纪小(十四岁)的士兵回到了赵国。
长平之战胜利后,战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白起迅速而有力地平定了上党全境,每一步行动都精准无误,牢牢地巩固了秦军对上党的绝对控制。
与此同时,白起的心中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必须趁热打铁。
于是,白起紧急上书秦昭襄王,言辞恳切而坚定,请求大王增调军队和粮草,誓要乘胜追击,一举灭亡赵国,将这个强敌彻底从战国七雄的版图上抹去。
秦昭襄王接到白起的奏报后,深感白起之决心与胆识,当即下令全国动员,迅速集结兵力与物资,以支援白起的灭赵大业。
白起则迅速制定出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分兵三路,犹如三把锋利的匕首,直插赵国的心脏。
一路由勇猛的将领王龁率领,他们如同猎豹般迅猛,一举攻占了赵都邯~~郸以西的要地武安、皮牢。
这两座城池,既是赵国的门户,也是其西线的重要屏障,王龁的军队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让赵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
另一路则由经验丰富的司马梗指挥,他们如同蛟龙入海,悄无声息地攻占了赵国的太原郡。
太原郡地势险要,是赵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司马梗的军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接近,随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让赵军措手不及,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原郡落入秦军之手。
而白起本人,则亲自统帅主力大军,驻留于上党,他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屹立不倒,静静地等待着进攻邯~~郸的最佳时机。
韩、赵两国如同惊弓之鸟,国内上下人心惶惶,夜幕降临,两国都城被恐惧的阴影所笼罩。
韩王与赵王决定孤注一掷,派遣辩才无双的苏代,携带沉甸甸的黄金珠宝,秘密潜入秦国,企图以重金撼动秦国的决策核心。
苏代来到了秦相应侯范雎的府邸前,将重金密函呈递至范雎案前。
苏代在一旁,察言观色,见缝插针地进言道:“赵国一旦覆灭,白起必将如日中天,其功勋之盛,即便是昔日的周公、召公、吕望也难以望其项背。试问相爷,您真愿意屈居白起之下,让这绝世之功旁落他人吗?”
范雎闻言,脸色阴晴不定,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整个房间仿佛都被这紧张的氛围所凝固。
片刻之后,范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就以秦兵疲惫,急需休养为由,向韩赵两国提出割地求和。”
不久秦昭襄王听闻范雎的建议,考虑到秦军连日征战的疲惫,最终还是应允了停战言和,双方各自撤兵。
然而,这一决定却在白起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当他得知范雎从中作梗,导致自己无法达成统一的梦想之时,脸上瞬间布满了寒霜。
白起紧握双拳,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从此,白起与范雎之间,一道无形的裂痕悄然裂开。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秦国这一次发兵,赢稷打算派五大夫王陵攻赵都邯~~郸。
白起闻讯后,极力劝阻。
秦昭襄王问道:“前年国库空虚百姓受饥,武安君不考虑百姓的负担能力,要求增调军粮消灭赵国。如今寡人休养百姓来供养士兵,蓄积粮食,三军将士的俸禄超过从前一倍,而武安君却说‘不可以攻赵’,是何道理?”
白起解释道:“长平之战,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欢喜,赵人害怕。秦国百姓战死的得到厚葬,伤者得到了特殊的照顾,劳苦者饮酒解乏,吃饱喝足并得到馈饷,消耗了国家的资财。赵国战死者得不到收殓,伤者得不到治疗,哭泣哀嚎,尽力共同分担忧患,加紧耕田劳作,多生资财。如今大王能够派出的军队虽然超过从前的一倍,臣料想赵国的守备也会达到原来的十倍。赵国自从长平之战以来,君臣忧虑恐惧,早晨很早上朝,晚上很晚退朝,用低下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四面遣使向诸侯求和,同燕、魏结亲,同齐、楚交好,处心积虑,把防范秦国当作最要紧的事。赵国国内殷实,外交成功。正当此时,赵国是不可以攻打的。”
但此时秦昭襄王业已决定发兵,故白起之议不被采纳,武安君白起也因患病(被秦昭襄王气病的)而无法统军出征。
经过几个月的战争,秦国久攻赵都不下,很快冬天过去了,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因为王陵攻邯郸进展不顺,秦昭襄王赢稷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了五校(一校约为八千人)秦军。
同时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燕武成王十四年,燕武成王去世,其子燕孝王即位,成为燕国第四十二位国君)
这时白起病愈,秦昭襄王赢稷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
白起对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秦昭襄王赢稷亲自请白起出山,他推辞不从;秦昭襄王赢稷于是派范雎前去探望,并指责道:“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指~其~破~楚~败~韩~魏),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指如~今~秦~攻~赵之势)乎?”
白起分析了攻楚及破韩魏联军时的形势,认为自己能够接连取胜“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并没有什么用兵如神之说。
继而他指出长平之战后秦未一鼓作气趁势灭赵,反而使得赵国得到喘息的时间,增强了抗秦的力量,并且赵人将坚壁清野,不再出战,使秦难以在野战中消灭赵军。
而秦如果“兵出无功”,那么将使诸侯来援,所以他认为“臣见其害,未睹其利”。
范雎听后,惭愧地退出,将白起的话告诉了秦昭襄王赢稷。
秦昭襄王赢稷说:“没有白起,我就不能灭掉赵国了吗?”
大怒之下的秦昭襄王赢稷继续增兵,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战争再一次进行了几个月,邯~~郸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同魏信陵君无忌率兵数十万攻秦军,赵军常派出轻锐的小股部队骚扰秦军后方,秦军伤亡惨重。
范雎准备去请白起出山,结果发现白起居然离开国都,白起的儿子说是去拜见他的授业恩师,范雎多次请白起无果以后,担心赢稷惩罚自己,就对赢稷说,白起大骂赢稷当初愚蠢的秦王不听臣的计谋,现在想我出兵做梦,让赢稷来亲自请我!
秦昭襄王赢稷听后大怒,亲自去白起府上,强令他出兵,结果发现武安君府上白起不在(白起的儿子被范雎设计离开),武安君府的奴仆说白起离开了。
秦昭襄王赢稷大怒,让人寻找白起,多日无果,同时在范雎的离间之下,杀心四起。
另一边,当白起在一次见到王伟骏,白起震惊无比,自己的师尊这多年没有见,居然一点也没有老去,这一天师徒两人聊了许多。
当白起知道苌弘是自己的师兄时候,白起再一次震惊,苌弘字叔,又称苌叔,周朝时期蜀地资州人。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
传说死后三年,其心化为红玉,其血化为碧玉,故有“苌弘化碧”、“碧血丹心”之说,以喻忠诚正义。
苌弘是忠君报国的典范,他坚持科学思想、忠诚周室、绝地图存、悲天悯、最终求仁得仁,用生命诠释了人间正道,是以生命实践“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的儒文化的先驱。
苌弘是孔子的老师,在苌弘故里资中,根据孔子毕生提倡“尊师重教”的学说,作为“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先贤孔子,他“尊师重教”的美德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音乐方面的学问,既然“访弘问乐”、“问乐于苌弘”,那么老师在此,学生怎敢坐下。
苌弘是我白起的师兄,那自己岂不是孔子的师叔???
还有钟无艳居然是自己的师姐,可是为什么师父会?莫非师父是仙人??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月,白起离开师父王伟骏,回到了咸阳,白起就知道了秦军战败消息,白起刚刚到了武安君府就收到了贬黜为士伍,白起充满了震惊,自己的师尊不让自己回来,说自己回到了咸阳以后必死,开始还不相信,现在…………
咸阳城~~!!
没有什么仪架,甚至连轿子都没有,秦王是自己骑着马来的,身边只带了两三个近卫,秦王赢稷看着武安君府冷清的很,白起和赢稷对坐在一起,赢稷想添茶,却被白起伸手阻止了。
“王上,何必呢?”
“武安君,你我上次这么坐着聊天,是什么时候?”
“记不清了。”
“寡人也记不清了。”
“如今,大秦北伐大势已去,岌岌可危,武安君,当时寡人当听你的。”赢稷语气暮年沧桑中带着悔意。
“若天下群起而攻,大秦难有胜算,武安君,你说寡人该如何是好?”
白起肩膀微微下垂,像是褪进了力气,张开了口说道:“大王可弃一子,以保大秦。”
秦王赢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对着白起拜了下去:“嬴稷,拜谢。”
第二天,秦王遣人送来一份军简,这是白起的任命书,让他出征,这次白起没有拒绝,因为他明白,这是秦王送他的最后一程,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一个士兵走到了白起的面前半跪而下,递上一把长剑。
白起接过了剑,下了马,旷野上,白起握着剑,面向长空,慢慢的跪下,将赢稷赐的剑缓缓抽了出来,横在了是身前:“何罪于天,而受此灾!”
白起死后三日,秦昭襄王拟书,通传天下。
另一边,廉颇在离开赵国以后投奔魏国大梁,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因为王龁的猛攻赵国接连战败,赵悼襄王有像重新启用廉颇,郭开却唯恐廉颇再次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老,吃好睡好,就是屎多。”
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楚王听说廉颇在魏国不由重用,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经常说道:“我思用赵人。”
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廉颇死后不久,赵国便被秦国灭亡,蔺相如和廉颇这对因为渑池会,将相和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两人,也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秦国终究还是败了,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在邯郸城下彻底击败了秦军,王龁率残部逃回了汾城,军中大溃,损军近三十万。
赢稷含恨命嬴柱的其中一个儿子嬴异人遣送赵国为质,合纵联盟各怀鬼胎,相互推脱,声势浩大的合纵攻伐也就恹恹而止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