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089章

长平之战,赵括出征

——书接上回——

长平,位于山西,每年的十月份开始变冷,到了年末,天气却也是冷的发紧。

白起到这里的时候,正是大雪的天气,风很大,吹得冷的彻骨。

王龁苦笑道:“入冬以来河道多有冻结,每日都要派士兵出去碎冰,疏通河道,不过粮草还是供应得上的。”

白起听着王龁禀报的军情,哭笑道:“赵国的粮道供粮不稳,想来便是固守,也守不了几日了,赵军粮草短缺,军心不稳,临阵换将,军中动荡,不具人心。”

王龁说道:“赵军骑射野战极佳,多为山地,骑兵进退两难,困守难出,不备地利,赵国国力已然空虚,是撑不下去了,该是如此,赵王才如此想快快结束此战,换上赵括,如此,已失天时。”

白起十二月末到达长平,如今却已经是一月份有余,北方大地刮着风雪,甲片露在外面都能覆上一层霜,用手摸一下都能感觉被冻住,走出营帐,白起拉紧了披在肩上的兽皮,感觉暖和了些才跨步走开。

风扯着白起披在肩上的兽皮披风,发出鼓鼓的声音,白起不由回想起秦昭襄王十二年,自己离开师父入军,到现在成为了武安君,不知道师尊是否安好???

此时王龁坐在白起的面前,表情严肃的说道:“赵军那边还不知道你来了,所以老白,此番应该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想那赵王此时也想着速战速决吧,守城之战本该稳扎稳打,但是赵王既然换掉了固守的廉颇,命赵括出征求胜,这几十万儿郎恐怕活不了多少人了!”白起一脸忧愁说道。

另一边,赵孝成王赵丹等不及了,派使者送来的文书命令赵括速战速决,长平位于上党属于上党的战略要地,可以说攻占了长平就等于攻占了上党。

若是上党拿下,秦国只需要绕过太行山,就能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

秦有灭赵之心,赵有亡秦之志。

自胡服骑射以来赵军武力大盛,可是论及国力却还不如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赵括站在营中良久,手中拿着那份竹简。

长平必败,赵括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九分打算,一旦长平失陷,秦军北上,越过太行山就是都城邯~郸。

邯~~郸若破,赵国亡矣,家人如何自处?

四十万攻打六十万,这又是怎般疯狂,赵括闭上了眼睛,拿起笔在那空的竹简上写了一份赵王的假的援兵文书。

此战之后,赵括知道自己一定会留下一个千古骂名矣,几天以后,赵军主动出兵。

此时秦军大营之中无数的脚步声,人吼声,繁杂,聒噪,白起皱着眉头,从自己的床榻上睁开了眼睛,从床上跳了起来,掀开了营帘。

赵军攻营!?

白起只觉得自己的眼角一跳,是世界疯了还是那赵军疯了,四十五万人攻营六十万,还皆是骑兵,何来的自信???

白起命前沿部队犹如一群狡猾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潜伏在赵军必经的路线上,担任起了诱敌的重任。

阳光斜洒在战甲上,反射出森冷的寒光,战士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冷静。

当赵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前沿部队如同断线的风筝,看似慌乱地开始后撤,实则每一步都按照白起的精心布局行进。

赵军将领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以为秦军不过尔尔,遂下令全军追击,誓要将这股“败军”一举歼灭。

然而,这正是白起所期待的。赵军一步步深入,逐渐踏入了秦军主力早已构筑好的袋形埋伏圈。四周的山峦仿佛突然间活了过来,秦军的身影从隐蔽处蜂拥而出,将赵军牢牢困住。

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一场血腥的屠杀即将上演。

与此同时,白起从侧翼派出的两支奇兵,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展开了行动。其中一支轻兵两万五千人,踏上了长途跋涉的征途,他们的脚步轻盈而坚定,每一步都似乎在向命运宣战。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绕到了赵军的背后,那座百里石长城之下。

百里石长城所在的山脉突兀横亘于平原之上,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它的一边通往长平前线,另一边则通往赵国的大后方,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此刻,赵军正全神贯注于前方的战斗,完全未曾察觉到背后的危机。

轻兵们借助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攀上了长城的城墙。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利刃,无声无息地穿透了赵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第一缕曙光穿透云层,照亮这片战场时,赵军才发现自己已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绝境。

呐喊声、尖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而又惨烈的画面,血腥味飘得满天都是,碎肉残肢铺成一片,一摊~摊~碎~肉却也不知道原先是什么。

现在的赵军如今已经是进退两难,被切断了后路,只得被困在秦军主营和丹河之间的山林上,用临时砍伐的树木搭建的简陋的营地,根本是没有防御力的。

赵军由于一味进攻,重兵集结前线,导致后方兵力空虚,秦军趁赵军没有防备,将其夺占,使得长平的赵军与后方断绝,这是赵军陷入危机的开端。

此时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赵括命令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壁垒,却始终不得突围。

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自到河内郡督战,征调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以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秦赵两军的战事随着那一日的攻营,确实开始正式拉响了,短兵相接十余场其中大小战役不断,遭遇,攻守,骚扰,无所不用其极。

历史上说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挺冤,他一身只打过两场仗,第一场,一个月取了齐国的麦丘。

第二场就是长平。他的段位刚刚到白银马上就成为黄金,就被拉来和白起这种最强王者的高段位对线,还在经济和食物都是落后一大截的情况,能赢才怪。

赵括重伤秦国二十多万没有投降,依旧决定率领残部突围,可以证明他还是有一点名将基础(还没有成长起来~!)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北地的风声很紧,拉扯着每个人的衣袍,副将三步作两步走到了赵括的面前便是一拳,赵括不躲不闪,被打倒在地。

“四十多万人啊!赵括汝当真好狠,平白要四十多万人陪汝送命!?”赵军众将对赵括拳打脚踢。

全身是血的赵括打破了沉默:“诸位上党之后,就是邯~郸,吾等的妻儿老小生活之地,上党若破,赵国亡矣,吾等妻儿老小将予秦人奴婢。”

赵括没有回头看他身后的众人,艰难的起身,用着恳求的语气说道:“赵括欺诸位也,便予命于汝手,且随吾一战,诛秦可否?”

第二天,秦军都感觉到了不对,才过了一个晚上这群赵军疯了变的不要命了,冲在前排的赵人根本不要命,他们就像是一个个人肉盾牌,直接挡在了秦军铁骑的前面。

数万的秦军铁骑居然在相撞的一瞬间被步兵拖了一个下风。

秦军的士气可以说跌落到了一个谷底,又是一个第二天清晨,赵括带着赵军倾巢而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赵军开始几乎永无止境的突围,秦军的防线无疑比他们要稳固无数倍,在习惯了赵军疯狂的攻势后,生生稳固了下来,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赵军开始收集战场的死尸。

数十万人的战场,赵军开始吃自己人的尸~体,秦军被这群如同野兽一般的军队吓呆了,吃着自己同伴的尸~体也要将这仗打下去,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四十几日的交锋,秦军阵亡二十余万,还余四十万主力,赵军阵亡二十余万,还剩十余万残军。

这样的战局,让白起都有些发寒,白起站在自己的营帐里,无力地叹了口气,苍老的手拿起笔写着降者不杀的书信。

赵括闭上眼睛,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最后却变成了深深地无力,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

“吾乃赵国上将军赵括!谁来与我一战!”赵括一骑单骑,冲着秦军千军万马杀来。

白起披着黑甲站在一旁,还站着一列早早集结完毕的弓弩手,张弓开弩,箭头在寒冬之中冻得森冷,白起左手微微抬起,然后轻轻落下:“放箭。”

赵括坐在马上身中数箭,眼中充斥着血红的丝线,仰头望着漫天飞雪,瞳孔变得涣散,视线渐渐模糊。

随着赵括的死亡,赵军二十万虎狼之师,依数投降,没有一人顽抗。

随着一堆一堆的兵器缠在一起被放在地上,赵军的俘虏被扒了战甲,被一根根麻绳困在一起押送着。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布衣,不少人在冷风中冻得冰凉,嘴唇和脸色都冒着青色。

白起和王龁一起坐在营帐中,火盆中的火焰温暖,感叹赵括倒真是够狠,可惜,还不够狠。

白起在军营中奋笔疾书,一封满载沉重抉择的书信跃然纸上。

白起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决绝与无奈交织的光芒,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落下的血腥判决伴奏。

信中,他详尽地陈述了当前战局的严峻与粮草匮乏的困境,言辞恳切地请求秦昭襄王指示如何处理那足足十八多万余名赵军降卒。

当秦昭襄王收到这封沉甸甸的书信后,面色凝重,立即召集了朝中重臣,包括权谋深沉的范雎等人,于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商议此事。

大殿内,烛火摇曳,气氛压抑而紧张,众人的呼吸似乎都凝滞了。

秦昭襄王缓缓展开白起的书信,一字一句地宣读,每读一句,朝堂上的气氛便沉重一分。

范雎等人听完,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经过一番短暂的沉默,众人纷纷开口,言辞间无不透露出对粮草短缺的忧虑与对赵军降卒的无奈。

他们一致认为,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些降卒,留下他们只会成为秦国的累赘。

然而,秦昭襄王心中却另有计较。他深知,一旦下令坑杀降卒,必将背负千古骂名,成为后世唾弃的暴君。

秦昭襄王赢稷犹豫不决,目光在范雎等人脸上扫过,范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算计:“大王,此事需从长计议。但眼下,为解燃眉之急,臣有一计,可令白起将军代为执行,而大王则可置身事外,免遭非议。”

秦昭襄王闻言,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卿有何计?”

范雎微微一笑,凑近秦昭襄王耳畔,低语了几句。

秦昭襄王听后,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点了点头,随即下令范雎起草丞相令,命白起直接将降卒全部坑杀。

然而,在范雎的心中,却早已盘算好了一个更为阴险的计划,意图让白起背负起这坑杀的千古骂名。

而白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军营中,正静静地等待着来自王城的决断,秦国万万不可能放弃这次北上的机会的,当收到无粮的回信时候,白起就知道这是要自己背锅。

“分而坑杀。”白起思考许久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王龁惊得张开了嘴巴,眼中露着难以理解的神色:“诈降已经是天下之大不讳,若是坑杀,万人唾弃,当真想好了???”

在重视礼义廉耻忠义孝仁的古代,诈降已经是违反了仁义,是要遭尽口诛笔伐的。若是坑杀,天下共讨,恐怕都是轻的。根本就是罔顾人伦之事。

“赢稷和范雎让我做给天下人看,我有如何!!”白起合上了眼睛:“天下该太平了,而大秦会是这统一后的盛世,这十八万人,死得其所也!”

白起不由回想自己的一生,平生大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

秦昭襄王十四年,伊阙之战,大破韩、魏、东周联军,斩首二十四万。

秦昭襄王十五年,攻魏之役,夺取魏大、小城共六十一座。

秦昭襄王十六年,垣城之战,连克垣城等地。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光狼城之战,攻破赵国,斩首三万,夺取光狼城。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鄢郢之战,夺取鄢、邓等五城,后一举攻破郢城与楚别都鄢城,重创楚军。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华阳之战,与魏冉等在华阳一带败魏、赵联军,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斩联军首级十三万,溺毙赵卒两万。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攻韩之役(陉城之战、野王之战),第一次伐韩,先占陉等九城,斩首五万;第二次伐韩,攻占野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诱赵军统帅赵括率重兵脱同离有利阵地,予以分割包围歼灭。此役斩首五万,坑杀降卒四十万。

一生都在为大秦四方征战,看着大秦日益强盛,自己已经垂垂老矣,难挣戎马。

——未完待续——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089章 长平之战,赵括出征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