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为了姐姐燕沁的幸福,燕不煦这个当弟弟的,算是操碎了心。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便猛地睁开了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誓师。他匆匆忙忙地洗漱完毕,连早膳也只是胡乱塞了几口,便迫不及待地冲出了门。他一大早就起了床,脚步轻快地穿过寂静的庭院,直奔王伟骏住的屋子。
此时,屋外的空气中还带着几分寒意,燕不煦却浑然不觉,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姐姐争取到幸福。他在王伟骏住的屋子外面晃悠,时而踱步,时而驻足,眼神不时地透过窗棂向内窥探,却又生怕惊扰了对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燕不煦的心情也越发焦急。他几次想敲门,却又硬生生地忍住了。他知道,王伟骏昨晚一定很晚才睡,现在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
于是,他只能继续在外等待,心中默默祈祷着王伟骏能快点出门。
终于,屋内的灯光熄灭了,门吱呀一声被打开,王伟骏的身影出现在燕不煦的视线中。燕不煦心中一喜,连忙迎了上去。
然而,当他看到王伟骏那略显疲惫的神色时,心中又不禁涌起一股愧疚之情。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困扰,但为了姐姐的幸福,他不得不这么做。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与王伟骏交谈起来。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几分恳求,仿佛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对方的身上。
王伟骏听着他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在史书上被描绘得凶横、淫荒、狡黠、险狼、跋扈的燕不煦,竟然会有如此深情的一面。
王伟骏微微一笑史书都是后人所写,也不一定全是真的,王伟骏现在看他,并没有记载的那般,反而觉得很好相处。
古人吃饭,是不宜说话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静谧而又微妙的氛围。
王伟骏就这样,默默陪着燕沁一同吃饭。烛光摇曳,映照在他专注而沉稳的脸庞上,他手中的筷子轻巧地在精致的菜肴间穿梭,每一次夹菜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仿佛连这简单的动作都被他赋予了某种仪式感。
能看出来,燕沁是十分喜欢王伟骏做出来的饭菜。她的眼眸在品尝每一口食物时都会闪烁起惊喜的光芒,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她吃得有些急,却又不失优雅,筷子在碗碟间轻快地跳跃,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
然而,即便如此享受,她还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淑女的风范,偶尔抬头望向王伟骏时,眼神中带着几分羞涩与感激。
餐桌上,只有轻微的餐具碰撞声和偶尔传来的吞咽声,但这份宁静中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和谐。
吃饱以后,两人一同起身,沿着曲折的小径缓缓走着。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般洒在他们身上,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燕沁的白纱斗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遮挡住的面容下,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的步伐轻盈而欢快,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云端之上。王
伟骏走在她身旁,身上像是有一种无形的魔力,总能让燕沁感到十分轻松与自在。她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陪伴。
在他的身边,她似乎可以忘掉所有的戒备与烦恼,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与安宁。两人就这样默默地走着,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平静与美好,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现在双方的婚事算是定了。
时间虽然跟往日一般没有变化。
可对于燕郡主来说,不知为何,今日的时间过得很慢。
两个月以后,期间王伟骏到处备药治疗燕沁的脸,今天王伟骏牵着燕沁的手,再次来到小春湖,云桥不远处的凉亭,两人坐在凉亭,携手看着远方。
夜色逐渐深沉,湖面上漂浮着几片叶子,微风吹来,叶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在舞蹈。
远处的夜空中,繁星如钻石般镶嵌在幽邃的天幕上,每一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宇宙的秘密。明亮的月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为这片安详的夜景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幔。
月光下的世界,一切都变得柔和而梦幻,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
云桥上,鹅卵石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幽幽的光泽,每一步踏上去都发出轻微的声响,宛如古老的乐章在空气中回荡。
两侧古老的木栏,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愈发沉稳而庄重,它们在月光的抚摸下,闪烁着柔和而又神秘的光芒,仿佛每一根木条都承载着过往的故事。
桥的尽头,是一处被月光轻柔拥抱的草坪。那里,各种植物竞相生长,花草与树木相互交错,形成了一片错落有致的绿色迷宫。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花草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新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在这神秘而浪漫的氛围中,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似乎在诉说着属于它们的秘密,让整个空间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后日,就是我们大婚的日子了,时间真的好快。”一个温柔而略带颤抖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说话的女子身着一袭轻纱长裙,月光在她的发间跳跃,为她平添了几分仙气。
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幸福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嗯。”男子轻声回应,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紧紧握着女子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传递着无言的承诺与决心。
在这一刻,两人的心紧紧相连,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这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恋人祝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与甜蜜的气息。
然而,在这温馨浪漫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期待,仿佛即将到来的大婚之日,不仅是一场爱情的盛宴,更是一次命运的考验。
两天以后,王伟骏和燕沁举办大婚之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整个蓟城上下官员,在今日,休沐一天,普天同庆。街道两旁,彩旗飘扬,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贴着喜庆的对联,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与食物的香气,交织成一幅幅节日的画卷。
太子府内,更是张灯结彩,金碧辉煌。
太子燕职与太子妃二人,今日皆是喜笑颜开,他们身着华贵的礼服,站在府邸大门前,亲自迎接每一位宾客。
太子妃的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嘴角挂着甜美的微笑,不时与来宾寒暄,尽显端庄大气。
燕职则是一脸威严中带着几分和煦,他有力地与每位大臣握手,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与希望。
太子次子燕不详,今日也是格外忙碌,他身着锦袍,腰间玉带紧束,与燕不煦等人穿梭在宾客之间,引导他们入座。
他们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如同鱼儿在水中游弋,灵活而迅速。
燕不详的脸上挂着汗珠,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兴奋与自豪,他深知今日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新娘太子之女燕沁,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来。她身穿凤冠霞帔,头戴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作响,宛如仙子下凡。
她在一众未出嫁的女子与金童玉女的簇拥之中,步伐轻盈,如同踏着云朵而行。她的脸上挂着羞涩而又幸福的微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随着她的步伐,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柔和起来,连时间也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宾客们纷纷投来惊叹与祝福的目光,他们议论纷纷,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整个太子府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份喜庆与幸福之中。
燕国太子府内,鼓乐齐鸣,震耳欲聋,宾客们的目光聚焦于那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张罗打鼓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战鼓催征,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队伍前端,一顶装饰华丽的轿子显得格外醒目,八名轿夫身着红衣,步伐稳健,轿身随着他们的步伐轻轻摇晃,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喜悦与期待。
轿子四周,厚重的嫁妆堆叠如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燕王府对这桩婚事的重视。
随着轿子缓缓前行,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整个燕都城仿佛都沉浸在这股喜庆的氛围之中。
然而,当迎亲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众宾客却突然愣住了。
眼前这座府邸,气势恢宏,门楣之上,竟不是他们预期的“郡主府”三字,而是金光闪闪的“王府”二字,宛如一道惊雷,瞬间在人群中炸响。
王伟骏,身着锦袍,英姿飒爽,他牵着新娘燕沁的手,站在王府门前,面带微笑,一一回礼前来道贺的宾客。
燕沁身着大绿嫁衣,头戴凤冠,眉眼如画,娇羞中带着几分坚毅,仿佛预示着这段婚姻的不凡。他们二人,一对璧人,在这王府门前,成为了所有人瞩目的焦点。
宾客们在王伟骏和燕沁的带领下,踏进了这座神秘的王府。府内布置得喜气洋洋,红绸高挂,灯笼高挑,每一处都透露着喜庆与奢华。
宾客们纷纷惊叹于王府的宏伟与精致,不时有人低声议论,猜测着这王府背后的故事。
王伟骏一边引领宾客参观,一边命人热情地招待,确保每一位宾客都能感受到王府的热情与诚意。
待宾客们尽兴而归,他又亲自差人将他们一一送回了燕太子府,确保这场盛大的婚礼没有丝毫的疏漏。
整个迎亲过程,紧张而激烈,每一步都充满了仪式感与庄重,仿佛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盛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场婚姻的非凡与重要。
房间中。
王伟骏和燕沁交杯酒喝了以后,王伟骏手动了一动,拆开了燕沁脸上的药和绷带,全身的皮肤,变得光滑如玉,原本属于她的样貌,全部回来了。
此时的燕沁并没有注意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她只感觉有一道很舒服暖流涌向全身,很快又消失。
王伟骏微微一笑:“沁儿,别浪费时间了”
燕沁咬着朱唇,闭上了双眼,男女之战彻底爆发,半个时辰后,动静消失,半个时辰后,动静又传来,周而复返,到了大天亮。
“姐夫厉害啊,居然是三十九次”燕不煦佩服不已。
时间匆匆而过,几年时间过去了燕沁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而燕国的奇葩的国君燕王哙继位三年,联合楚、韩、魏、赵四国攻打秦国,但未能取胜,于是各自退兵。由此可见,燕王哙做了国君之后,还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
但是燕王哙一直勤以治国,俭以养德,修身方面尽量做到效仿古代圣贤。这就证明他有所贪,不是贪钱、不是贪权、不是贪食,更不是贪色,他贪的是声名。没有圣贤之才却妄想贪图圣贤之功德,以名垂青史。
子之,燕王哙的国相。关于子之这个人人品与才华,史书上少有着墨,只留下“贵重、主断”的四字评语。反正燕王哙是非常器重他,估计是把他当做齐国的管仲一样寄予厚望。
子之任燕相时,曾“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他托言“白马”而实则耍弄权术,心机和城府可见一斑。
而奇葩的事件要开始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