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周朝!
当褒姒献给周幽王以后,周幽王近乎天天在褒姒身上开始驰骋之路,同时也引起周幽王之正妻申王后的不满,而周幽王废妻为妾,立褒姒为王后,在几年后褒姒生下一子,周幽王将申王后之子的安国君之位废掉,立褒姒之子为新的安国君。
周幽王对褒姒可以说是极尽宠爱,可是褒姒一天也没有对周幽王笑过,当周幽王得知一名士兵说褒姒曾今对火把发笑,周幽王立刻让一群士兵火舞火把,可是不见褒姒发笑,周幽王大怒就要将这些士兵全部斩首,一人急忙跪下求饶,对周幽王说道:“大王只需点燃骊山烽火,诸侯必会以为外敌来犯,到时诸侯大军赶到,大王与王后一同站于高台,王后见诸侯自乱阵脚,必会笑之!”
“善!”周幽王大喜立刻让之人下去安排,明天点燃骊山烽火。
在骊山烽火被点燃之后,诸侯前后带兵赶到,当诸侯知道被周幽王戏耍后,全部愤怒的离开,褒姒看着离开的诸侯开心的笑了,周幽王大喜,几年时间之内不停的点燃骊山烽火。
周幽王姬宫湦,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姬宫湦在得到褒姒后,对她非常宠爱。
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
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后来周幽王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
因为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
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
周幽王姬宫湦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
周幽王十一年,天际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申侯,这位心怀不满的诸侯,暗中联合了缯国与凶猛的西夷犬戎,一支由铁骑与蛮勇战士组成的联军,如黑云压境般逼近镐京。
那一夜,骊山下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周幽王,这位曾经沉迷于褒姒一笑的君王,此刻在熊熊烈火与漫天箭雨中仓皇逃窜。他的王袍被鲜血染红,身边的侍卫一个个倒下,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死亡的气息。
申侯亲自率军冲锋在前,眼神中满是复仇的快意与对权力欲望的贪婪。终于,在一声震天的战鼓声中,周幽王被乱刀砍倒,他的躯体在血泊中抽搐,一代君王的辉煌就此陨落。西周,这个曾经辉煌数百年的王朝,在骊山的秋风中,走向了终结。
周幽王死后,诸侯们匆匆赶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申侯,这位始作俑者,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宣布联合诸侯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
姬宜臼,这位在乱世中幸存的太子,满脸泪痕地接受了诸侯们的跪拜,成为了新的天子,史称周平王。
然而,随着周幽王的逝去,周朝的影响力也如落叶飘零,逐渐消散。
东迁之后的周朝,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史称东周。
东周开始的这一年,诸侯纷争四起,天下大乱,一个新的时代~~春秋时期,悄然拉开序幕。
在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
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去世。
由于大片故土丧失,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
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动荡时期。
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姬洩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周桓王姬林,即位后,由于压制郑国国君郑庄公的权力,因此周、郑交恶,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周天子的权威于是荡然无存。
想当年在商朝人皇帝辛的时候,烽火镇诸侯,安内攘外。周幽王,坐拥天下,不思进取,反以美色误国,烽火戏诸侯,自毁长城,何其可悲,何其可笑!
周桓王十五年,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侯。
周桓王十六年(鲁桓公八年),周桓王命令虢仲到晋国,拥立晋哀侯之弟、晋小子侯叔父晋侯缗为君。
周桓王十八年(鲁桓公十年),虢仲向周桓王进谗言诬陷大夫詹父。周桓王认为詹父有理,詹父于是带领周天子的军队进攻虢国。同年夏天,虢公逃亡到虞国。
周桓王二十三年(鲁桓公十五年)周桓王病重,于是征召周公黑肩前来,将宠爱的少子王子克(子仪)托付给周公黑肩,希望在太子姬佗继位死后,让周公黑肩拥立王子克继位。
春秋时代来临,各诸侯称王,周平王东迁之后,天子威严不在,此时姜子牙后人封地,齐国。
春秋乱世来临……
华~夏再次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争之世,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百姓之苦。
此时齐国君主齐襄公此刻正立于河畔,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河对岸的每一寸土地,心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情绪。
齐襄公等的不是旁人,正是那最为尊重周礼的鲁国之君,鲁恒公。
但这场会面,却并非国事相商,而是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情愫。
河对岸,尘土飞扬,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驶来,车帘轻掀,露出一张绝世容颜,正是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妹妹,鲁恒公之妻~~文姜。
文姜容颜绝美,却眉宇间带着一丝愁绪,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当文姜走下马车,踏上河岸的那一刻,齐襄公眼中的光芒瞬间炽烈起来。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仿佛一头被囚禁已久的猛兽终于挣脱了束缚。他不顾身后侍卫和臣下的劝阻声,犹如一道狂风,踏着湍急的河水,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对岸。
河水溅起层层水花,打湿了他的衣袍,却丝毫未能减缓他的脚步。
终于,他站到了文姜面前,双手紧握住她的柔荑,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吞噬进去。
“文姜,我终于等到你了!”齐襄公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无尽的相思与渴望。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是在确认这一切并非梦境。
而文姜,则低着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想要挣脱,却又无力抗拒这份来自血脉深处的牵绊。
周围,侍卫和臣子们面面相觑,惊愕、惶恐、愤怒……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压抑至极的氛围。
文姜见到齐襄公的那一刻,眼眸中仿佛有星辰闪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快步上前,双手紧握齐襄公的臂膀,完全忽略了身旁丈夫鲁桓公那逐渐阴沉的脸色,以及周围一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围观之人。
文姜的呼吸因兴奋而略显急促,脸颊上泛起了两团红晕,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
鲁桓公站立一旁,目光如炬,冷冷地注视着这对兄妹间情意绵绵的互动,心中的怒火如同被狂风吹燃的干柴,熊熊燃烧,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吞噬。
鲁桓公的双拳紧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上青筋暴起,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愤怒与不甘。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机敏的文臣适时地上前,以国家大事为由打断了这令人窒息的场面,齐襄公这才仿佛从迷醉中惊醒,匆忙转身,带着一丝歉意与不舍,吩咐手下引领鲁桓公一行人进城。
一进城门,气氛却并未因此缓和。
鲁桓公等人被草率地安排在了简陋的驿站住下,四周环境冷清,与城外那热闹非凡的迎接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文姜,则在齐襄公的坚持下,被直接带回了宫中,名义上是与久未见面的宫中家人叙旧,实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秘密会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