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十章

暗礁与航灯

最高检特别调查组的铜质徽章在罗弘办公桌上泛着冷光。她将徽章翻过来,背面刻着父亲常用的那句"潮水退去见礁石"。窗外暴雨初歇,剑光律所的玻璃幕墙倒映着京城罕见的双彩虹。

"罗总监,这些是您要的'特殊培训生'档案。"助理放下文件箱,金属搭扣弹开时扬起细尘。最上层文件夹标着"韩之明",照片里的少年眉眼与韩之平有七分相似,履历栏却止于2003年7月——"海星号"案发五年后。

罗弘的指尖在"疑似被拐儿童"的红色印章上停留。父亲笔记本里那个被反复圈划的名单突然浮现在脑海:十七个名字,每个后面都跟着不同的港口城市。她摸出手机,给正在司法部参加表彰会的妹妹发了条加密信息:【韩之平可能是"翡翠链"受害者家属】。

几乎同时,电脑弹出韩之平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那头的男人卸去了标志性的金丝眼镜,眼下的青黑一直蔓延到颧骨:"罗总监,崔氏大厦B2的档案室密码是0617。"他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我弟弟的翡翠脚环...可能在第三个保险柜。"

视频突然中断。最后定格画面里,韩之平身后的书架上摆着个饼干盒——与陈律师交给罗敏的一模一样。

司法部礼堂的掌声如潮水般退去。罗敏站在《年度法治宣传奖》的颁奖台上,锁骨处的翡翠吊坠被无数镜头对准。她轻轻将吊坠转了个面,让刻字那侧贴着皮肤。

"这个奖项属于所有为打拐事业奋斗的人。"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第一排的崔晓莹,妹妹——现在她可以这么称呼了——正将录音笔递给身旁的最高检官员,"特别感谢我的父亲罗建国,他用二十年时间证明,法治精神永不沉没。"

大屏幕突然切换画面。陈律师的轮椅出现在某间病房,他正将一沓文件交给病床上的老人——镜头推近,竟是消瘦得脱形的崔董事长。老人颤抖的手指向文件某处,特写显示那是份《刑事谅解书》,但签署人姓名处空白着。

"罗主管!"小林从侧门挤进来,举着嗡嗡震动的手机。罗敏低头查看,是姐姐发来的剑光律所内网截图——韩之平的辞职信与股权转让书,受益人栏填着"罗弘"二字。附言只有一句:【他去找弟弟了,云南瑞丽】。

散场时,崔晓莹拦住罗敏。她今天罕见地穿了正装,右眼睑的疤痕被精心遮盖:"我需要你帮忙完成法治宣传的最后一环。"递来的平板显示着《关于完善海上打拐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提案》,起草人署名处空着,"用我们的真实故事。"

罗敏接过电子笔,在起草人栏写下"罗敏、崔晓莹"。两个名字并列的瞬间,她忽然想起黑匣子里那段童谣:"浪花带走小贝壳,一个回家一个藏..."原来命运早有预示。

剑光律所的遗产交接室弥漫着陈年墨香。罗弘翻阅着韩之平留下的工作日志,某页边缘的锯齿显示曾被撕去半张纸。紫外灯照射下,残存的纸纤维浮现出模糊字迹:"之明最后一次通话提到'翡翠幼儿园'"。

"罗总监。"陈律师的轮椅碾过地毯,声音比往日清晰——他卸去了那条总吱呀作响的假肢,膝盖以下是崭新的碳纤维义肢,"崔老愿意用'翡翠链'的全部名单,换临终前见你父亲一面。"

窗外,雨后的夕阳将云层染成血橙色。罗弘想起今早收到的军方信函——父亲在秘密行动中留下的暗号终于被破译,坐标指向中缅边境的某个疗养院。

"名单给我。"她将父亲那枚"潮水退去见礁石"的徽章推过去,"至于见面权,取决于我妹妹。"

手机亮起罗敏的消息:【法治提案已通过初审,晓莹答应出庭作证】。附件是张老照片的修复版:年轻的罗建国抱着两个穿红裙的女婴站在"海星号"甲板上,背后是二十年前还未被污染的碧海蓝天。

照片角落有个模糊的人影,放大后能看清他制服上的"大副"肩章,和手腕上初具雏形的海浪纹身——正是当年的陈律师。他的目光没有看镜头,而是温柔地落在某个女婴身上。

罗弘突然明白了轮椅扶手上那些"正"字的含义。那不是计数,是忏悔。每个笔画都代表一个被他亲手送上"海星号"的孩子,而最后那道未完成的竖线,本该属于罗敏。

下章看点:将深入"翡翠链"跨国调查,罗弘在剑光律所旧档案中发现惊人关联——某国际慈善基金竟持续资助被拐儿童家庭。关键转折:崔晓莹在证人席上突然晕倒,血检结果显示她体内存在与罗敏七岁"高烧"时相同的药物成分,而提供这种药物的实验室,背后控股方竟是罗氏父女从未信任的...正清律所?

清晨六点十五分,罗弘的生物钟准时将她唤醒。芍药居的老房子弥漫着咖啡机工作的声响,巴西豆的焦香混着打印机吐纸的机械声——妹妹又熬夜改法治提案了。

她轻手轻脚走到客厅,果然看见罗敏蜷在沙发上睡着了,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是《跨境打拐司法协作实施细则》的修订稿。茶几上的马克杯印着圈口红印,杯底沉着两片已经泡发的柠檬——这丫头还是改不了熬夜喝柠檬水的坏习惯。

"唔...姐..."罗敏在睡梦中嘟囔,锁骨处的翡翠吊坠滑到沙发缝里。罗弘轻轻拾起吊坠,金属底托内侧"A-17& XY"的刻痕已经磨得发亮。她把自己的吊坠也摘下来放在茶几上,两个坠子并排时,晨光在缠枝纹上流转,像一对终于团聚的并蒂莲。

打印机突然吐出最后一张纸。罗弘拿起来看,是份刚收到的邮件打印件——《关于设立"海星"打拐专项基金的批复》,财政部公章还泛着油墨光泽。她嘴角不自觉上扬,父亲二十年的坚持,终于等来了国家层面的回应。

剑光律所的咖啡机比罗弘公寓的先进三个代际,此刻正吐出带着焦糖香的浓缩咖啡。她翻开韩之平留下的加密硬盘,里面"翡翠幼儿园"的子文件夹让她的咖啡勺停在半空。

"罗总监,您要的云南瑞丽资料。"实习生放下文件袋,好奇地瞥了眼屏幕上泛黄的照片——某所幼儿园门前,孩子们手腕上都系着绿色丝带,像一排等待被收割的秧苗。

"帮我取消今天所有会议。"罗弘抽出档案袋里的出入境记录,2003年7月的一页被折了角,"再联系瑞丽边防,查这个护照号。"

她抿了口咖啡,苦得皱眉。这才想起妹妹总嘲笑她不会调机器,每次来律所都要重新设置参数。手机相册里还存着上个月罗敏在办公室捣鼓咖啡机的照片,那丫头穿着正装却踩着毛绒拖鞋,腮帮子鼓得像只囤食的松鼠。

屏幕上的幼儿园照片放大后,围墙铁艺花纹竟与崔氏老宅如出一辙。罗弘突然抓起外套,临走前不忘往包里塞了盒妹妹最爱的椰奶拿铁粉——今晚说好要教那丫头做舒芙蕾,材料还没买。

正清律所的休息室飘着蜂蜜松饼的甜香。罗敏把司法部表彰状的扫描件设为电脑桌面,顺手拍给姐姐看。屏幕角落的相册图标里,还存着今早偷拍的画面——罗弘系着围裙煎鸡蛋,严肃的侧脸被晨光柔化,左手腕上的伤疤却依然醒目。

那是七岁那年,姐姐为保护她被玻璃划伤的。记忆里那场"高烧"始终模糊,但姐姐背着她狂奔时,血滴落在她手背的温热触感,二十年未褪。

"罗主管,崔小姐来了。"小林探头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奶茶,"她说要讨论出庭作证的事。"

崔晓莹——现在该叫妹妹了——走进来时带着股海风般的气息。她今天没遮右眼睑的疤痕,翡翠手链换成了更简约的银链,像个真正的法治工作者。

"尝尝,姐...罗主管推荐的奶茶。"罗敏把杯子推过去,差点说漏的称呼让两人都笑了。她们头碰头研究出庭预案时,发丝偶尔相触。崔晓莹身上有淡淡的药香,和罗敏七岁住院时闻到的消毒水味奇妙地重叠。

"证人席上我会展示这个。"崔晓莹打开平板,是份药物检测报告,"我们体内都有记忆干预药物残留,成分与陈律师当年用的相同。"她突然压低声音,"但最新检测发现,药物里混有DNA标记物..."

罗敏的奶茶吸管停在半空。这意味着所有被"治疗"的孩子,都可能通过基因数据库被追踪。她的法治提案突然有了更迫切的现实意义——必须推动立法建立打拐儿童基因库。

手机屏幕亮起姐姐的消息:【瑞丽幼儿园现为"慈航基金会"托管,查查正清谁负责对接】。配图是张慈善晚宴照片,角落里的陈律师正在与现任正清管委会主任碰杯。

---

超市冷柜的灯光将罗弘的影子投在酸奶货架上。她对比着两款淡奶油的生产日期,手机夹在耳边听技术部汇报:"...慈航基金控股方是离岸公司,但审计报告签字人..."信号突然被购物车的撞击声打断。

"姐!你果然在甜品区!"罗敏推着满载的购物车冲来,车里除了食材还堆着三本《刑法修正案解读》。她今天扎了高马尾,没戴任何首饰,像个普通的大学生。

罗弘顺手将妹妹翘起的衣领抚平:"提案通过了?"

"初审而已。"罗敏抓起货架上的香草精闻了闻,"晓莹发现药物标记物的事,可能牵扯更多..."她突然噤声,警惕地看向不远处挑水果的灰西装男人——是正清律所的财务总监。

姐妹俩默契地转向生鲜区。罗弘往购物车放了条鲈鱼,低声道:"陈律师近期去过瑞丽,带着医疗团队。"

"难怪晓莹最近复查时..."罗敏的声音戛然而止。她的手机震动起来,崔晓莹发来的急诊室照片让人心惊——血检报告上某个指标异常飙升,备注栏写着:"与2003年罗敏入院数据高度相似"。

冷冻柜的冷气扑在脸上。罗弘握紧购物车把手,二十年前的噩梦正在重演。但这次,她不再是那个只能看着妹妹被注射药物的无助少女。

"回家做舒芙蕾。"她突然转向收银台,"用你最喜欢的那个陶瓷碗。"

罗敏怔了怔,随即了然——那是父亲当年亲手烧制的碗,底部刻着海浪纹。若真如猜测那般,碗坯的陶土里或许混着只有专业设备才能检测出的信息。

暮色透过超市玻璃幕墙洒进来,将姐妹俩的影子融成一个。购物车里的奶油和法典,鲈鱼和案卷,日常与风暴,在这一刻奇妙地达成了平衡。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十章 暗礁与航灯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