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成功地凭借话术说服了胡总,但要想在剧本上增加一个角色。
在这么重要的大项目中,不是这么容易的。
作为娱乐圈老鸟,黄休明白……
自己要在这么大的项目中有一席之地,就要跟各方的势力角逐。
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方诸侯。
李一风之所以能够获得男主角,那是因为他的经纪公司以及背后的娱乐公司影响力。
他虽然长得一般,演技面瘫。
他背后的经纪公司和娱乐公司却实力雄厚。
由他做男主角,他所在的公司也会帮着做宣发,就等于是各个公司之间利益绑定。
这只是2014年,玩的还只是几个公司之间的利益绑定。
在十几年之后,利益绑定的风气越演越盛,票房也水涨船高。
有时候一部片子出品,联合宣发,联合出品,会有一大堆公司的名字在后边,然后分钱的时候,大家也都能分一杯羹。
李一风背后的华源娱乐,为了拿下这个男主角,不仅承诺会出将近500万的资金进行宣发,还会让自己旗下的特效团队,免费为整个片子做后期特效。
这可是偌大的一笔资金和投入!
而女主角杨蜜和热巴这边,代表的是自己所创立的佳航娱乐。
这是个新成立的公司,资金和影响力都相当有限。
不过身为老总的杨蜜慧眼独具,发掘了跟自己几乎旗鼓相当,并且潜力无限的小花热巴等人。
在这个大项目中,属于佳航的艺人一共有4个。
除了杨蜜出任女主角,热巴担任重要配角,还有两名艺人跑龙套。
佳航和华源,成为整个大项目的两大重要合作伙伴。
当然,最重要的出资方,还是扮演大反派的乔伊。
其实这个大反派的角色,原本最理想的艺人也不是乔伊,而是另有其人。
只不过他背后的星源公司财力雄厚,出资数千万,成为本剧的第一大出资方,占据了最大股份。
其余的小角色,质量都特别高,非常符合原著。
因为这些男二男三,女二,女三几乎就没有什么大的公司和资本绑定,完全靠自己的颜值演技或者流量获得角色。
但是每个角色都是来之不易。
都是跟几个甚至十几个竞争者艰苦角逐,最后才拿到角色。
有些人信心满满要竞争男一号,到最后连男二都没拿到,最后只拿了一个精英宗门弟子。
而杨蜜差一点儿女主角的位置就被星源公司抢走,两个公司最后吵了很久,由于星源公司最后选定的女主角古装造型太丑,大脸盘子就像只被一脚踩扁的娃娃鱼,杨蜜以微小的优势拿下角色。
现在自己要提出修改剧本,再加一个反派角色。
就等于虎口夺食!
华源,佳航和星源三家公司肯定都不乐意!
多一个角色,就等于男主女主外加反派的戏份,进一步被压缩了。
自家艺人的曝光度少了!
所以黄休提前就开始做准备。
有时候,一个编剧要做很多额外的工作。
你不仅要选择最优秀的故事桥段,反复修改,做出最优秀的剧本。
还必须像幼儿园阿姨一样,做出ppt,做出各种文案。
让那些半瓶醋甚至门外汉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场记,懂得自己的思路和剧本的优秀之处。
这帮人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明明自己狗屁不通,什么都不懂,却偏偏有迷之自信,动不动就要以自己的思路去修改剧本。
最后改的剧本一塌糊涂,前后逻辑矛盾,人物崩坏。
还要恢复原来的版本,做一些无用功。
前世作为金牌编剧,黄休早就知道这些影视公司是什么德行。
所以他不仅做好了修改后的剧本,还把会议要用的ppt,文案做好了。
见了胡总后回家,他立刻又忙碌起来。
反复的修改会议文案,并且收集了这几家公司的代表的资料,研究他们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这是老牌编剧必须要做的功课。
有时候决定你作品高度和成色的,并不是你个人的努力和你个人的水准。
而是你最后能否让制作方和资方接受自己的方案。
基本上国内娱乐圈娱乐公司,还有视频平台都是这样运行的。
可这里面有个巨大的漏洞。
负责跟编辑对接的这些人,往往都是门外汉,或者一知半解。
他们不懂剧本,不懂创作,也不懂什么逻辑,戏剧心理学。
然后他们却拥有一票否决权,可以随意的更改剧本!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说,这几十年来娱乐圈影视圈一路走低,到了黄休上次重生时间线,基本上就已经被盖上了棺材板。
不是没有道理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好莱坞编剧的地位,甚至韩剧编剧的地位。
编剧拥有决定男女主角的权利,拥有更换演员的权利,是整个项目的核心。
所以国内的编剧,不仅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还要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工作。
黄休这边在电脑边挥汗如雨。
而另一边,张阳正美滋滋在厨房做饭,罗蛾在他身边洗着新鲜的生菜。
自从这个敦实的姑娘走进他们的生活,餐桌上的东西更加丰富了,有了各种免费的蔬菜和水果。
不仅如此,罗姑娘每天还帮他们洗衣服床单,还自告奋勇帮他们成立了粉丝群,并且自封粉丝团团长。
有了罗蛾的鼓励和安慰,张阳终于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积极地开始,四处奔走,寻求角色。
由于上回出演男主角被骂得狗血淋头,张阳对这种高级角色有了恐惧感。
他决定从低做起,稳扎稳打。
对一步登天再也没有了向往。
有时候,男女主角要承担的压力,和各方利益群体的诉求,不是你到了这个位置,就有相应的流量。
而是你能演好这个角色,让大家都认同,或者让一部分特殊群体高度认同。
那你才能准确地把角色转化为自己的流量和咖位。
而初出茅庐,身为影视学院大二生的张阳,当然没有这样的经验和阅历。
看着黄休这边少见的勤勉,张阳也感到有些纳闷。
“这孙子是怎么了?”
“从没见他这么上心过。”
“盛唐那边不是没给他角色吗?”
“跟上次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呀。”
黄休笑而不语。
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
上次那种乞丐项目,怎么能跟这个豪华的航母项目相比?
你就是演10部那样的剧,也是个三流演员,永远上不得台面!
而不见这种大项目,你就算演个男三男四,也有火出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