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七章

秦宗权之死

唐末,藩镇割据,中央皇权式微,唐僖宗李儇处境艰难,好似当年的汉献帝,被各方势力架空。各地实力派拥兵自雄,自行其是,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比如地处中州的朱温与秦宗权,起初关系密切,宛如挚友。然而,秦宗权势力虽强于朱温,却始终无法将其制服。朱温的存在,犹如眼中钉、肉中刺,让秦宗权不得安宁。最终,秦宗权决定孤注一掷,倾尽全力与朱温决一死战,他不信自己的百道攻势,还无法击败朱温。

朱温见秦宗权摆出决战架势,心中不免担忧。尽管此前多次取胜,但皆是凭借相对优势,在兵力上,他从未占据上风,故而丝毫不敢懈怠。唐光启三年二月,朱温派遣都指挥使朱珍前往淄州招兵买马,为迎战做准备。约定待朱珍训练好新军后,作为变数投入战场。然而,汴州与淄州之间,还隔着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的地盘。齐克让听闻朱珍借道,认为有利可图,便在孙师坡设下伏兵,企图消灭朱珍。没想到朱珍所率军队战斗力极强,不仅不惧伏兵,反而主动出击,大败齐克让的伏军。平卢节度使王敬武见状,十分恼怒,认为朱温在自己地盘上肆意妄为,于是率领两万兵马,在金岭驿扎下三寨,阻止朱珍行动。可惜王敬武实力不济,几个回合下来,便被朱珍的军队杀得大败,三寨接连被攻破,朱珍缴获了大量军资。随后,朱珍顺利抵达淄州,开始招募新兵。这一幕颇具戏剧性,朱温在王敬武的地盘征兵,王敬武刚吃败仗,自知不敌朱珍,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

秦宗权见朱温忙于招兵、整顿内政,便想趁机占些便宜,出兵攻打朱温。朱温得知消息后,忧心忡忡。就在此时,朱珍带着新招募的一万多新兵和一千多匹马回到汴州,朱温大喜,有了这支生力军,顿时信心大增,于是进行全军总动员。朱温分析道:

“贼军见我军兵力少,必定不会防备,况且他们还不知道朱珍增兵之事。我当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出其不意,斩杀贼军首领。”

深夜,朱温挑选精锐,悄悄出城,先是偷袭秦宗权的军队。首战告捷后,朱温乘胜追击,亲自率领军队突袭本就混乱的秦宗权大军。战场上杀声震天,朱温的军队士气高涨,而秦宗权的军队毫无防备,被朱温连拔四寨,斩敌首近万,朱温取得了汴州保卫战的重大胜利。但这并非最终胜利,秦宗权急忙派出大将卢瑭率领一万多人前来支援,屯守住了万胜镇,在汴河两岸分设南北寨,企图扼住运河要道,围困朱温。朱温深知不能坐以待毙,决定立即出击,消灭卢瑭。朱温率领精锐部队出城,恰逢老天帮忙,突然大雾弥漫,遮天蔽日。朱温大喜,趁机疾驰冲入秦宗权军阵中。卢瑭虽发现了朱温的军队,但为时已晚,被打得大败,包括卢瑭在内的许多人无路可逃,只得投水而死。朱温回城后,大赏将士。经过这两场战斗,秦宗权见识到了朱温的厉害,不敢再分兵驻扎,认为集中兵力更为安全,以免被朱温再次偷袭。

然而,秦宗权低估了朱温的实力。五月,朱温再次率军出酸枣门,此次不再偷袭,而是要让秦宗权见识一下自己军队的阵地作战能力。这一战打得异常惨烈,从早到晚,双方厮杀不断。朱温的军队勇猛无比,击杀敌军众多,朱温亲自督战,士气大振。秦宗权的军队抵挡不住,被朱温追杀二十多里才得以喘息。秦宗权接连收到败报,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朱温。此时秦宗权正在郑州休整,急忙整合部队,竟凑齐了将近十五万军队,准备与朱温决一死战。朱温得知十五万大军来袭的消息,心中也有所忌惮,毕竟自己兵力有限。为了抵挡秦宗权,朱温集结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还火速调华州军前来支援,但兵力仍与蔡军相差甚远。这时,朱温想到了邻居朱瑄,朱瑄占据天平军,实力较强,朱温急忙派人向朱瑄求救。朱瑄其实早已关注他们二人争斗,此番见朱温求救,二话不说便前来相助。这并非朱瑄够义气,而是他深知若秦宗权灭了朱温,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自己,正所谓唇亡齿寒,况且他们还是同宗,朱温有难,他不得不救。

有了朱瑄的增援,朱温信心倍增,于是带着联军出城迎战。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决战,朱温激励将士:

“诸君,此战前进则生,后退则死!”

联军分工明确,与秦宗权的军队展开激战。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联军士气高昂,奋勇向前。渐渐地,秦宗权的军队开始气馁,精神防线崩溃,无心再战。到了晚上,秦宗权的军队彻底被朱温击溃,仓皇逃窜。联军乘胜追击数十里,方才收兵。此役联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马匹、兵器和物资,朱温可谓收获颇丰。经此一役,朱温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秦宗权的势力则日益削弱,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争。朱温十分感激朱瑄的雪中送炭,此后靠着友军朱氏兄弟,不仅打了胜仗,还扫除了日后的隐患,众人高兴而归。朱温拼死打赢关键战役,从此道路畅通,在境内进行整顿,淘汰老弱病残和无能之辈,修整军备,安抚流亡百姓。一时间,四方流民纷纷聚集到汴州,有了人口,农业生产得以保障,朱温的家底也逐渐厚实起来。当然,此时朱温的实力在周边各路势力中,还不算最强,只能暗中积蓄力量,慢慢发展。

在朱温的众多邻居中,河东的李克用最为嚣张跋扈。李克用这几年也不安分,经常在河北一带活动,试图扩张势力,却始终未能取得重大成果。幽州的李匡威、定州的王处存、镇州的王镕,个个实力不凡,且态度强硬。而朱温的“干舅舅”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实力也不容小觑,凭借两大盐池,日子过得颇为滋润。然而,王重荣生性严酷,执法严苛,手下将士多与他离心离德。不久后,王重荣无故侮辱河中部将常行儒,常行儒怀恨在心,决定报复。经过一番筹划,常行儒率领本部士兵在河中发动叛乱,成功斩杀王重荣,并推举王重荣的弟弟王重盈为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深知常行儒能杀兄长,也可能对自己不利,表面与常行儒合作,实则心怀戒备。没过多久,王重盈设计诛杀常行儒及其党羽。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局势变幻莫测,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藏汹涌。

朱温刚刚取得大战胜利,打算休养生息,全力进行内政建设。然而,他却发现昔日盟友朱瑄竟在偷偷挖自己的墙角。原来,自与朱温同盟后,朱瑄见朱温善于调教军队,每次作战军队都勇猛无畏,十分羡慕。培养人才费时费力,挖墙脚、占便宜则容易得多。唐光启三年八月,朱瑄派心腹前往朱温军中策反,手段颇为奇特。他在与朱温地盘交界之处放置大量银子,并放出消息,让汴军士兵自行领取。士兵们见钱眼开,纷纷前去领赏,场面十分混乱。朱温得知此事后,十分不悦,但考虑到与朱瑄的同盟关系,以及当前的战乱环境,不便直接翻脸,只能咬牙写信指责朱瑄。没想到朱瑄根本不理会朱温,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撒钱”策反汴军。朱温见状,怒不可遏,心想:

'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面子需相互给,既然你如此不给面子,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于是,朱温派大将朱珍前去“敲打”朱瑄。朱珍不负所望,没过几天便拿下曹州,朱温趁机得理不饶人,连濮州也一并攻打。朱瑄没想到朱温说打就打,自己的兄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破口大骂。此后,双方虽时有小规模冲突,但中原地区总体形势相对平稳。此时,淮南地区形势却异常混乱,自称能骑木鹤成仙的高骈已被毕师铎等人杀害,庐州刺史杨行密与毕师铎等人混战一团。唐僖宗李儇的处境愈发艰难,各路诸侯皆不把他放在眼里。但这位皇帝仍不甘心,总想有所作为,他对朱温印象不错,于是封朱温为淮南节度使,并任东南面招讨使,希望借助朱温之力,对淮南施加压力。虽然这只是个空头节度使,并无实际兵马钱粮,但政治意义重大,日后朱温正是凭借这个御赐光环,名正言顺地征服淮南,得知此事,朱温欣喜若狂。

唐光启四年二月,李儇从凤翔回到长安,改光启四年为文德元年,本想换个名字来改变改变晦气,来增加点祥瑞之气,世事难料,仅仅三个月后,这位因打马球而闻名的“马球皇帝”唐僖宗李儇,在长安武德殿驾崩,年仅二十七岁。此时,李儇的“阿爹”田令孜正在成都,与他的兄弟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经营着自己的势力。文德元年,唐昭宗李晔继位,李晔原名李杰,唐懿宗第七子,僖宗在位期间,李晔多次随着颠沛流亡,参与军国事务,逐渐显露政治能力,是个有志青年,痛恨宦官专权、励志重振李唐王朝,但面对混乱不堪的局势,也深感无力回天,只能在长安继续做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不过,昭宗并不甘心被架空,一心想要挽救大唐于崩溃边缘。唐文德元年,唐昭宗下诏,任命朱温为蔡州四面都统,赵德諲为副手。朱温有了皇命在身,又早就想趁机扩大影响力,自然率领军队,亲征蔡州。秦宗权此前多次被朱温击败,实力大减,此次见朱温又来,蔡军未战先怯,如困兽一般。朱温率军行至溵水,与赵德諲会合后,直逼蔡州城下。朱温在城外扎下二十八座大寨,将蔡州团团围住,下令攻城。朱温身先士卒,在城下指挥作战,城上乱箭齐发,但因主帅亲临,士兵们皆奋勇向前,毫不退缩。激战中,朱温突然被城上射来的一箭射中左大腿,血流如注,衣服瞬间被染红。然而,朱温面不改色,小声叮嘱身边将士不许惊慌,否则军法处置。众人见主帅如此镇定,愈发奋勇,如虎狼般厮杀。蔡军守城能力也很强,一直打到八月,朱温的军队才攻下蔡州南城。秦宗权仍在城中负隅顽抗,自称“大齐皇帝”继续沿用黄巢的国号。到了九月,朱温的军队粮草逐渐耗尽,此时秦宗权孤守蔡州一城,对朱温已构不成实质性威胁。而能够威胁汴州的,除了北方的李克用,便是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于是,朱温决定撤军回到汴州,准备攻打时溥。

十月,朱温派朱珍率军攻打徐州,时溥倾巢而出,率领三万徐州兵迎战。朱珍的军队在吴康里大败徐州兵,时溥狼狈逃回徐州。朱温没费多大功夫,便拿下徐州的西大门萧县。随后,朱温又派兵攻打宿州,宿州刺史张友投降。此时,时溥手中只剩下一座孤城,与秦宗权成了难兄难弟。朱温暂时放过时溥,凯旋而归。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朱温前后不久,便将当时天下两大重镇都打成了孤城,秦宗权和时溥如同他掌心的玩物,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权衡之下,朱温决定先拿秦宗权开刀。唐文德元年十二月,朱温准备再次进军蔡州,找秦宗权算账。然而,大军尚未出发,便传来蔡州城的消息,那里发生了大事,秦宗权已走到人生尽头,秦宗权的部将申丛反叛,取而代之。这一事件对唐末割据形势影响不大,但对宿敌朱温而言,心中五味杂陈、心中窃喜。一方面,他感慨世事无常,高处不胜寒;另一方面,听说秦宗权被反叛的部下申丛活捉,打断双腿后,押送到汴州。朱温出师迎接,谦逊待之有礼,对秦宗权说:

“以前我劝你投降朝廷你不听,才有了今日的下场。”

这时秦宗权对朱温还在耍硬,毫无惧色,说道:

“如果我要不被擒,哪里有你的升官加爵!“

既然好言相劝没有用,话一下子被秦宗权聊死了,朱温就把秦宗权押送到京城,唐昭宗李晔、初登大宝就擒住了秦宗权,不禁大喜。秦宗权,和他妻子被押解游街,秦宗权流着泪对押解他的官员说道:

“我并不是想造反,只是想孝忠皇帝没有门路。”

一句话秦宗权的人设尽毁,听者无不捧腹大笑!都这时候了说啥也都晚了。于是秦宗权和他的妻子被斩首于野外。时历史上称:黄巢余孽,沴气尽失。至此、朱温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此后朱温对内的管控更加严厉,唯恐重蹈秦宗权的覆辙。秦宗权作为朱温割据以来最大的对手之一,秦宗权势力的灭亡,为朱温成就帝业带来了全新契机,割据平衡被打破,洗牌的时机慢慢成熟,接下来找到谋士敬翔谋画下一步的计划------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七章 秦宗权之死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