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金陵风云

金陵风云1936

1936年12月,南京城被彻骨的寒冷笼罩,街头巷尾弥漫着令人不安的紧张气息,就像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宁静,让人忍不住心跳加速。

张运天还没亮就起身了,今天他的黄包车跑得比往常更快。阿宁窝在车篷里,课本摊在膝盖上,眼睛盯着“誓死抗日”四个字,心里却在想别的。“爹,咋这么早啊?”阿宁打着哈欠问。张运裹紧棉袄,哈出一口白气说:“听说今儿有新报纸,得早点去抢一份。”

新街口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张运的黄包车一路颠簸。突然,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边跑边喊:“号外!号外!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扣了蒋委员长!”张运猛地拉住车把,阿宁差点摔出去。他的目光落在报童手里的报纸上,头版头条写着:“西安兵谏!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委员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在南京城炸开了锅。乌衣巷“醉仙楼”的包厢里,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王明远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声音低沉:“北平学联的同志传来消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了蒋委员长。”陈若兰手一抖,茶杯里的碧螺春洒在《救国日报》上,“西安兵谏”几个字在茶渍中渐渐模糊。李慕柏拧大暖气阀,露出袖口的半截绷带,上个月他在下关码头拍照时被浪人划伤了。他展开南京城防图,用红笔圈出新街口中央银行:“宋子文把最后一批白银藏在金库夹层,日本人买通的青帮今晚就要动手。”

这时,张运和阿宁走进包厢。阿宁一脸急切地问:“王教授,您说西安事变会咋样啊?”王明远目光深邃,缓缓说:“阿宁,你还记得我跟你讲过的《海国图志》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次西安事变,说不定就是天下大势的转折点。”

中央大学礼堂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横幅格外醒目。苏婉拿着莱卡相机,镜头扫过台下激动的学生。阿宁在后排分发传单,她的袖口绣着“誓雪国耻”四个字。学生会主席赵怀瑾跳上讲台,扯开衣襟,露出胸膛上的鞭痕,愤怒地喊道:“去年今日,我们在新华门前用血写的‘抗日’二字还没干!政府不打日本人,专打要抗日的学生!”

话音刚落,宪兵队的摩托车就轰鸣着冲进校门。阿宁被人群挤到墙角,突然发现后排几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在往条凳下塞油纸包。她心里一惊,想起父亲教的市井把戏,抓起铁皮文具盒就砸向最近的包裹。“砰”的一声,原来是鞭炮。阿宁大声尖叫:“快跑!他们要栽赃!”学生们趁机冲破封锁,赵怀瑾把染血的传单抛向空中,“联共抗日”的字样在人群中飞舞。

中华门城墙根下,张运蹲在那儿修车,扳手敲得叮当响。黄包车座垫下藏着半袋大米,这是他用祖传的云锦边角料在黑市换来的。自从法币改革,米价一天三变,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张师傅,修车!”一个穿貂皮大衣的男人走过来,甩下两块银元,袖口的金表晃得人眼晕。张运一眼瞥见他虎口的双斧刺青,心里一紧,低头说:“对不住,今儿零件不齐。”男人一脚踹翻工具箱,恶狠狠地说:“给脸不要脸!知道今晚运银船靠哪个码头吗?”这时,阿宁正好挎着书包路过,男人立刻闭上了嘴。

当天夜里,张运把米袋藏在灶台夹层,窗外货郎的暗号调子变了三遍,这是青帮要洗劫街坊的信号。他摸出床底的铁钎,想起王明远说过的话:“匹夫之怒,亦可燎原。”

中央银行地下金库寒气逼人,李慕柏借着检修电路的机会,悄悄把微型相机对准保险柜群。突然,通风管道里传来日语低语,他赶紧闪身躲进暗格。只见一个穿银行制服的男人正用日文标注白银编号:“山口课长,最后二十箱明早装船。宋子文还蒙在鼓里。”

李慕柏刚在掌心刻下暗号,背后就传来子弹上膛的声音。他抓起电工包砸向电闸,趁着黑暗翻出气窗,身后子弹擦过民国十八年的白银审计报告。

紫金山天文台的望远镜蒙着雪,王明远转动目镜,紧盯着日本领事馆。一辆熟悉的雪佛兰轿车停在院中,三年前孙科就是坐这辆车来劝他放弃文物保护。如今,从车后座下来的是日本海军武官。

“教授好眼力。”陈若兰递上热姜茶,她的呢子大衣上还沾着霜。“刚破译的电文,日本人要在明孝陵神道下埋监听设备。”王明远展开《首都计划》补遗,正要说什么,山脚突然传来引擎声。苏婉匆匆跑进来,相机镜头已经碎裂:“宪兵队包围了学校,赵怀瑾他们……”

鼓楼医院走廊里挤满了受伤的学生,阿宁用云锦残片给昏迷的赵怀瑾包扎额头,纱布上的血渐渐洇开,染红了“江山万代”的金线团龙。

“丫头,这个你收好。”张运塞给阿宁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块青帮令牌,“今夜下关码头,他们要运最后一批白银。”

子时的江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李慕柏趴在3号仓库顶棚,紧紧盯着下面的动静。浪人们正把贴封条的木箱搬上日本商船。突然,船尾燃起大火,原来是张运的黄包车撞翻了煤油桶,阿宁用弹弓射出的火柴点燃了大火。

“八嘎!”山口武官拔刀冲向火场,却被张运飞来的铁钎刺穿小腿。张运从阴影中走出来,冷冷地说:“这招叫‘鲁班锁’,专治偷梁换柱的贼!”

1936年12月11日的晨光终于穿透云层,新街口中央银行前挤满了市民。苏婉按下快门,镜头里宋子文正指挥卫兵把空木箱抬上卡车,晨报刊登的“白银追回”头条墨迹未干。

王明远站在天文台,望着中山陵方向升起的朝阳。陈若兰递给他一份电报译稿:“西安急电,兵谏已成,速促和谈……”

秦淮河解冻的冰凌撞击着码头,李慕柏在船骸中捞出半枚校徽,那是阿宁昨夜搏斗时遗落的。远处传来货轮的汽笛,满载白银的日本商船,永远搁浅在了1936年的寒冬。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金陵风云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