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回使者的历程
上回说到的涂牛,他是涂山氏人,其父涂候,是现在的涂山氏族首领。
涂山氏,最早出现在文献上的,应可能是《史记》里的(夏本记第二)那一句话: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涂山氏,它所处的地域,应可能是今安徵省蚌埠的怀远县。
故事里,涂牛的家,正是在涂山脚下的地方,淮河从他们这里流过,这里有山有水,有着丰富的物产,肥沃的土地,在当时而言,他们可能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较多的天然资源与农耕财富,较高的人类文明,他们是强大的一方诸候。
故事里,涂牛父亲,正是现在涂山氏的氏族首领,当时的一个诸候国,而且是很有实力的诸候国,现在的夏朝帝启,涂候是他的表哥,这大禹妻族,在涂山(禹会)大会诸候时,就已显示其地域势力的雄厚,在会稽山那里,他也曾大会诸候,并惩处怠慢召命迟迟不来的防风氏,至于大禹本家,在中原的当时氏族势力,应是较大的,夏后氏、有扈氏、斟寻氏等共十一个分封地或分封氏国。
就是说,夏启母亲涂娇,是现在的涂候的亲姑姑,涂牛的姑奶奶。
淮河,古称淮水,涂山脚下的淮水,正是诞生大禹治水时的传说之一,还有后来载入史册文献的地方。
先说一说这里发生的传说……
传说中里,有一个神话故事,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
神话故事里,当大禹治水途经涂山氏时,与涂山之女涂娇邂逅,大禹娶女娇,四天后便离家治水,当时涂山挡住了淮水在此流过,涂山脚下,附近因地势较低,因而常常受水患之扰,涂山有一裂缝,大禹要凿开这条裂缝,使其扩大,让淮水能从这里流过,而这大山之缝,又岂是普通人能轻易而使其扩开啊,当时的生产工具这么落后,因而,神话里,大禹变成了一只大熊,爬上山,用神力,奋力而作。
此时,其妻女娇,为他送饭而来,见到山上的夫君,竟是一只大熊,她内心羞愧无比,向后跑去,大禹见状,在后面追着女娇,女娇跑到嵩山脚下,无路可走,化作一立石,此时,女娇已有身孕,大禹抱着石头痛哭,抚摸着石头,高声叫到:“把我的儿子还回来吧”,此时,立石应声而裂,掉出一个婴儿,他就是大禹的儿子,“启”。
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是大禹治水时,他忘我地奔波于外面的工程事务中,很少回家,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致涂娇怀疑他是否对自己变了心,整天思念夫君的她,终于忍不住,跑去了治水工地,此时,工地上有很多的人来找她,诉说着思念父母妻儿的苦,因为,他们在此苦干已有好几年了,女娇一听,心中不忍,便把他们放走了,思家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有人来找女娇诉苦,女娇也放他们回家了,他们治水的劲头松懈了,工地上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禹知道后,就来找女娇,“你这样放人走,怎么行啊,这淮水什么时候才能打通到九江啊?”,他对女娇说,“你以为个个都像你这样没良心,不知道想家,不挂念家里人的吗?”,女娇回应道,说着,她的泪水,如珍珠般从眼眶夺出,大禹也感动得流泪,连忙说:“其实我也很想你,但想归想,要是我回家,这治水大工程谁人去管,我拼命去干,也是想尽快完成这大事,能早点回家陪伴你啊”。
女娇听后,知道他没有变心,回嗔作喜地说:“我也不是要让你放下这工作陪我,人家只是担心你变了心,又想来服侍你嘛”。
大禹说:“你把人放走,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这样吧,今后把中青年和老年人分成二拨,春秋农忙之时,让中青年人回家忙农活,最冷的时候,让年老一点的人回家过冬,你看如何?”,女娇连连说“好”。
第二天,大禹就把这个主张与各部落头领们商量,大家都说赞成,于是,各自回部落宣布,众人欢呼雀跃,从此干活也更加卖劲了。
上面是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卷上》转述的有关大禹和女娇的一个民间故事传说。
这个传说民间故事,描述的可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大禹和涂娇的故事。
涂山氏这里,载入当时禹夏之时的文献史册的,有二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大禹在涂山治水时娶涂山氏女娇为妻,并育有儿子启。
第二件事,就是大禹在涂山曾大会诸候(涂山脚下不远,有禹会这个地方),并东巡至会稽时,也大会诸候,并惩处迟迟不到的防风氏立威,不久,在会稽不幸逝世了,会稽山麓那里,有大禹陵,保存至今。
这就是涂山氏的历史,虽然很远古,历四千年有余,但有文字记载的,被保存了下来。
……
再说涂牛,和罗中别过后,独自骑马回他的族居地,涂山氏。
从蜀地回到涂山族地,可是有千里之遥的,虽是骑马,他也走了十多天,因他是骑马,所以,他回来后,氏族里那二、三百个这次去助巴人的族里男人们,还没回到涂山氏。
到东夷拜师学艺几年,刚回来,没几天,又跑出去大半个月,也不知他去哪?去干什么事?现在回来了,其母亲对他说:“牛郎,你也长大了,该成家了,该干些正事了,不能老跑到外面去无所事事的”。
其父亲涂候说:“牛郎,你回来后,族里这牛群归你负责管了,你四哥负责这件事,干的不好”。
他母亲为他相中了好几个女孩,都被涂牛搪塞过去,拒绝了,今天,他母亲又为这事找他,要他明天中午吃饭之时一定要在家里,她为涂牛又找到一个更好的女孩。
可涂牛突然大声地喊:“不见,不见,不见”,一下子把他老妈吓得给愣住了。
“妈,我不想见,我现在没这个心思”,感觉自己一下子很过份的涂牛,知道自己这样地喊,把老妈给吓到了,缓和了一下语气说到。
立秋之时已过去几天了,族人们都开始收割了,可还没见到那蜀人罗中过来,又过去十天八天了,他判定这蜀人罗中不会来了,因而,他要离家外出一段时间。
他的父母当然反对,因他应该成家了,不要再往外跑了,可涂牛坚持说:“我一定要见见师傅”。
涂牛没想到的是,那蜀人罗中,他不是没有来,他不但来了,而且还和胞弟罗泽一起来了,可没走到涂山氏,却在英地里遇上了麻烦,现在,正处在英地。
原来,罗中,罗泽二兄弟,只在眉州呆了几天,便往成都见蜀王,带上蜀王给涂山氏首领的礼物,起程到涂牛那里了,因涂牛告诉罗中,他骑马到蜀地,也半月有余,你只须经英、六之地,便可在那里走到涂山。
“到了涂山地域,你只须说找首领涂候的儿子涂牛,就一定能找到我了”,涂牛当时是这样和罗中说的。
那个时候的英、六之地,应是今天的六安,它是皋陶逝世后,禹帝分封给他的后人的,传说中的皋陶,他为当时的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再说罗中、罗泽二兄弟,经六地后,再过英地,却不巧,走到了英门三雄之一的英雷的分部落领地,这二个外地人,在道路上竟碰上了英雷,他们双方都愣住了。
英雷虽好武,但这蜀人双胞胎兄弟的历害,岂是自己逞能的对象,这里也不是战场,更是自己的领地,因而,他掩饰着自己心中一时的恐慌,“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的?找我吗?”,他说到。
罗中也感奇怪,这到涂山氏的路上,竟遇到这不久前的对手,英雷。
从蜀地,到涂山,在当时,是要经过他们英、六之地的。
“哦,不是,我们要到涂山氏,见那涂山首领的儿子涂牛,我们约定立秋相见”,罗中说到。
“哦,好吧,请”,英雷伸手示意让道,随即一勒马缰,向前方的方向跑去。
罗中、罗泽也不向他打话,快马扬鞭向英雷的反方向前方跑去,其实刚才,他们双方都是不想纠缠。
英雷怕着对手的历害,自己一人,可想而知,而且人家骑着马,奈何不了人家,而罗中、罗泽二兄弟更是明白,这是人家的地域。
就这样,罗中、罗泽这二兄弟,在这里遇到了麻烦,因为英雷快马跑走后,去找另一英氏分部落的头领英泉了,很快,这英氏三雄立即对罗中、罗泽进行围追堵截,要捉拿这二人。
罗中、罗泽这二兄弟,在这几百里的英、六之地,被他们这样纠缠着,但他们也没法能擒住这二兄弟,这引起了英地的一些骚动,第二天后,英地英候知道了这事情后,明令英泉,立即停止对这二人的捉拿。
英地英候没想到,到第三天,这英门三雄竟绑着二个人来到他的面前。
原来,昨天夜里,还没能跑出英地的罗中、罗泽二兄弟,在夜里睡觉时,被英泉的人拿下了。
但他们三人不知如何处置这野狼丘的对手,这武功非比寻常的对手,杀了他俩?无怨无仇无理由,勒索取利?不靠边际,谁去蜀地传话?又传话给谁?这一下子,令这三人不知当初为什么要抓人家了?现在,竟变成了烫手山芋,放了他俩,又不敢,因英候知道了这件事,由此,把罗中二人押来了。
英候终于知道是什么事了,终于知道面前这二人,竟是大蜀国前蜀王的二个王子,现正要去涂山氏见涂候的,是带去相方和睦相处意愿的。
英候对英氏三雄训斥一顿,“蜀国很强大,我们与蜀国素无战事,更不想交恶,让你们带几百族兵,只是希望帮助巴人解江州之围,今后,你们不能这样胡来,更不能与大蜀国交恶与战争”,英候对他们三个说到。
“你们三个,松了人家的绑,给人家赔礼道歉”,英候命令他们三个说道。
一个直接反转,罗中、罗泽二兄弟,受到英候的热情款待。
英候还叫英门三雄,直接相送这二兄弟到涂山氏,以赎自己之错,就这样,他们五人起程往涂山氏。
正要吃过午饭,离家前往东夷,去找师傅的涂牛,突然听到外面有几个人找他的声音,走出门外,他喜出望外,这罗中,来了。
英门三雄都是武夫,对罗中和涂牛说的话不太感兴趣,更不懂他俩说的和好的事情,是多么重要,吃过午饭后,他们便起程回英地了,而涂牛,却是迫不急待地要去防风氏见他的姐夫,那础王。
因为,他从罗中口里,不但知道蜀王不计较野狼丘他们南方联军的参入,而现在让罗中过来传送和好之意,更知道,英、六之地的英候,也是与父亲一样,根本不愿意与蜀王交恶的。
说服姐夫础王,那整片百越之地,当时最大的三个诸候国,都能和蜀王交好,以保障今后没战事,那可是大好事了。
此时的涂牛,近期的忧郁一扫而光,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到罗中、罗泽二兄弟,重要的是得到要和好的口信,此刻的涂牛,恨不得立刻就能见到础王,见到他这个姐夫。
因此,当英氏三雄回去后,他就和罗中、罗泽立刻起程往防风氏族地而去了。
二天后,他们到了防风氏,见到了防风王汪础,人们通常称他为础王,这次百越之地与巴人联手的,正是他率的部队,他把他们防风氏三千五百兵带去了,自命为帅,途中加有涂山氏涂全三百人,英六之地英门三雄那六百人,共四千多的兵。
他被巴人相华大师的献计惊喜了,这么巨大的利益,因而,他带去自己几乎全部的族兵,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回来之后这一月有余,他不但后悔,更后怕。
他后怕这蜀王来找他算帐,这强大的蜀国,自己怎抵挡得住啊。
当听到小舅子涂牛说明来意,知道面前这二个陌生年青人竟是前蜀王的儿子时,他相信蜀王没有记恨他,他突然从坐着的椅子上跳了起来,走出屋外,对着天空的太阳,跪下,口中说到“谢谢苍天眷顾,我知错了,今后绝不与蜀王交恶了”。
此刻,他对自己小舅子,是从未如此的感觉亲切,因为,那是像是救了他一命似的,也对这蜀人年青兄弟非常客气。
罗中、罗泽也对这么顺利就达到这次远行的目的,心感高兴,回去可向王叔交差了。
当然要涂牛一块回蜀国,涂牛是这次和好的明证人。
当罗中、罗泽、涂牛回到成都,蜀王见到他们时,心中是完全没有想到,他们带回来的,竟是当时南方百越之地最大的三个诸候国的首领,均一致表示不与蜀国为敌的大好消息,罗中、罗泽,出发到现在,才二个月左右,从地域距离及办事所用的时间,他是预估半年左右,最快也要三个月吧。
当知道涂牛是现在涂候最小的儿子时,“涂山氏,涂山氏女娇,嫁给了禹帝,使得禹帝得到你们涂山氏的大力支持,成就了淮水的治理,使得淮水通九江,真是贡献不少啊”,他感慨而发地说到。
“女娇,她是我姑奶奶,我父亲的亲姑姑”,涂牛说到。
“哦,是这样啊,哦,自然,自然”,蜀王说到,他的心,一颤一颤的喜悦。
颤,是激动啊,蜀王没想到侄子罗中带回来的使者,竟这么奇巧,与女娇有渊源,也愿为大平和奔忙的。
午宴是一顿盛宴,涂牛看得出,蜀王对他非常客气,语气中带着喜欢他的感情流露,此时,他更有信心了.
“蜀王,其实你们蜀国和巴国,能和好,不再有摩擦,甚至是战争,不是更好吗?”,他大胆地说出一直憋在心里的话。
“啊”,蜀王一愣,“我愿意,怎知道巴王愿不愿意啊?”,他说到。
此时,他心中对这次因误听大巫师的挑唆,而主动出兵巴国,心中不安起来,这事,自己确实不妥当的。
“那我就找巴王说去”,涂牛一听蜀王的语气,心中信心倍增,但,他心中有底,父亲涂候,和巴王交情甚深的,只要蜀王这里能同意,他就找父亲一起游说巴王,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能办成,是师傅长年的心愿。
“好,好,好”,蜀王连说三声好,“年轻人,你怎么有这等见识?”,他不禁对涂牛刮目相看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