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高墩庄易主

四十七回高墩庄易主

路上,青儿再次问小牛:“你大哥是什么时候到这高墩子的,到那去干什么?”。

小牛告诉她,是昨天午饭后去的,到那去干什么?具体他还不十分清楚,因是一个官兵将领过来,问了大哥一些事情,说高墩子那里的头人是贼匪,问大哥知不知道,大哥说不知道他们是强盗贼匪,也不太相信,因与他们是有些交往,也是武林中的朋友,故而,那个官兵将领要带着大哥一块过去。

约二个时辰后,小牛把青儿带到了高墩子庄。

高墩子庄,也是离峨眉山不远的一个村子部落,

这个村子,东边,远处是巍巍的峨眉,近处是一条河,约二十来米宽,流经这里,高出的堤坝,是天然而成,村落里,特别是堤坝附近,到处都是大榕树,而村子那一头,则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平原,而且,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

这里的人,绝大多数以农耕为主,也常到河里打渔捕捞,丰富的天然资源,使这里附近的族居人过着足食的好日子。

每当清晨,当太阳从东边升起,沿河边上,可看到这里的人们活动的身影,有打水的,有洗衣服的,有出船而作的,河的堤坝不远,那些高大而浓密的榕树下,老人们悠闲地聊天,小孩们追逐的嬉戏,显得这里非常的祥和与安逸。

这里,不但让人看到风水很好,特别地,是一般旱涝二不侵的好地方。

不怕普通干旱,是因为有这条河,而暴雨在这里成不了涝,也因有这条河,而且,这里这方圆一,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的水平线,比其它地方,大部分都高出了那二、三米,高墩子的名字,由此而来。

大自然的造物,给这里的族居人以天然的馈赠,这里像是世内小桃园一般。

本来,这里的人基本上和族长同姓,姓庄的,但近些年,渐渐地,族长家里的人变成了浪姓四兄弟,还有他们那几十个浪姓家奴的地方了。

换言之,这里的族中族长,易主了。

此事得从差不多十年前说起。

这庄姓老族长家里,在他这一辈,本就男丁不旺,只有他二兄弟,可他的弟弟不知怎么回事,竟没半个儿女,今天的话说,应是不育的人。

而庄姓老族长,他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先娶一妻,连生了几个女儿,再娶一妾,得了二个儿子,本应很安慰,但大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得了一场病,搞得残疾了,不能说话,手脚也都歪扭的,应是得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

他不甘心,再娶一个妾氏,可只添了一个女儿,长年以后,就成了只有一个有用的儿子,但年纪还很小。

此时,有浪姓的中原人,几兄弟,经常与这老族长他们家有来往,那是这浪姓兄弟做买卖经过这里的时候。

听这里几个年长的老人说,这浪姓的几兄弟,是从中原带上他们的物品,经他们这里,再在蜀地这里搞些丝绢和其它东西,往西南方向而去,甚至,听浪家兄弟说,有时他们能走到域外。

他们能换回象牙,翡翠,海贝,金属饰物等东西,再带回蜀地或中原作交易。

其实,从中原而来的浪姓兄弟能走这些道,那应是他们蜀人已经有人有这条道上作物品交换了。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里出土的文物,发掘出的玉器、翡翠,还有大量的象牙、海贝,极为亏张的人物头像造型,显然,像翡翠这些应是外来物,而四千年前的蜀地生活着大象吗?还是因物品交换地的产物由此带过来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云南的边邻,今天的东亚几个小邻国,时至今天,那里依然有很多大象,也盛产着玉石翡翠。

但,这些通道,应是一直没形成规模,这是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有山水横断阻隔,但应存在吧。

相信他们主要以接力的方式,每段路,由他们熟识这段路的人去完成,这也是没能形成规模的原因吧,这些都是题外话,言归小说。

故事里,这浪姓兄弟正是走这西南之道,当初他们是跟着蜀人走,走得多了,路熟识了,他们自能从蜀地走向云贵方向了,他们翻越高山峻岭,穿越那漫无边际,人迹罕见的荒原,唯一凭借的,应是有一定数量的马匹,骆驼甚或是大象的队伍。

高墩子庄的人都知道,自这浪姓几兄弟出现在他们这里,就和他们族长混得很熟,而且,他们除了交易的时候不在这里,平常,很多时候就是呆在这高墩子庄,俨然是高墩子庄的人一样。

因为,几年下来,他们不但在族长居住的房舍不远处也盖起了几个房子,还盖起了好几间用于存放东西的房舍,像今天的仓库一样。

从那个时候开始,高墩子庄出现了几个外貌是域外的人,他们是和这浪姓兄弟一块到这的。

几年多下来,这里的族长老庄,感觉自己家里像富足了好多,他不但有了好几件浪家兄弟说是很好的玉器,还有了不少的日用陶器和金属饰物,和那翡翠,海贝,他的二个女人对这些喜欢的很,而作为交换的成本,是给地方他们盖房子,和拿出了他好多的粮食和他们作物品交换。

这族长老庄认为这很划算,他只知道这些金属饰物与玉器,翡翠很值钱,却不知道,有些是浪家兄弟吹的,和他交换的粮食是不成比例的。

只因为,他们这里土地肥沃,这老庄族长,屯集的粮食太多了,轻看了自己这些粮食的价值。

因而,这浪姓几兄弟,从当初只有十来个人长期在高墩子庄呆着,不久以后,就有四、五十个精壮年的男人在这里居留在此,因为,他们在此有了足够的粮食,也盖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房舍。

与其说这只是平等的物物交换,相互你情我愿,但不久,这里却发生了该族族长实际被易主的大变化。

那是因为,当老庄族长看到这浪姓兄弟这交换物品的买卖做得如此火热,不到几年,从原来那么十个八个人的,一下就发展到现在四、五十人了,甚至在他们这里都有了固定的居所,他也想参与其中,因而,他把只有不到十五岁的二儿子,与他自己选的七、八个高墩子庄的庄姓仆人,组成了另一支队伍,跟着这浪姓几兄弟一起,作起这物品交换的生意。

这支新加入的队伍,半年以后,随着浪姓兄弟那个大队伍的人回来了,而且确也带上了从域外交换回来的东西,他心里很是高兴,他把从域外交换回来的东西原封不动,要小儿子和这帮人,把这些东西全都拿到中原去,如此来回倒腾。

他算计着,和浪性兄弟一样,过上二、三年,他也能赚回好多的财物。

而且,还能培养着这唯一有用的儿子,从此在江湖上混,将来能成为接班人。

三个月后,从这里出发往中原的这队人,从中原又回来了,依然是交换的物资满满的,挑夫的人数都多了近二十人,可不见了老庄族长的小儿子和他们庄姓的那些家奴,浪姓兄弟那里的人说:“他们那队的人的船,在渡河时,船翻了,船上近三十个人全没了,他们这庄姓的十个八个人,就在其中”。

听得这老庄族长天旋地转,当即昏倒。

这浪姓兄弟的老大,浪德,连忙派人找来他们高墩子的一个医者,帮忙救醒这老庄族长。

这浪德,安慰着老庄族长,要他顺其天意,不要伤心过度,对老庄族长是关怀备至。

第二天上午,那医者又来了,还带上自己为老庄族长准备好的草药,要他们把药煎了,给老族长吃。

此时的浪德,已在老族长的床前,正陪着他,和他聊着天。

老族长见他的一妻一妾还站在房里,挥挥手,要她们出去。

老庄族长服药后约过了半个时辰,浪德走出了老族长的房门,虚掩上门,要告辞了,临行前,他对老族长的一妻一妾说:“老族长和他说话,说着说着就已睡着了,看来他气急功心的历害,那医者的药也没太大作用,现在不要吵醒他,让他好好,慢慢地休息好”。

其实,见刚才房里没其他人,这浪德已对老族长下了毒手,不到二分钟,这时间对他来说,足够了。

浪德回家不久,老族长的妾氏跑来,对浪德说:“浪家兄弟,你快过来看看啊,我们家老爷好像不行了,没气息一样”,这女人焦急地对浪德说。

浪德只好装模作样地跟着她往老庄族长家去。

而同时,浪家的老二浪财,却偷偷地往那医者家里走去。

先说这浪财,到了那医者家里,显得万分焦急一般,他说:“老庄族长突然死了,你有没有用错药啊,不然不会那么快突然就离世的,你快点带上全家的人,快点收拾好一些贵重物品,赶快逃走吧,不然他们……”。

“不可能,我用的药我自己清楚,绝不可能”,这庄姓医者辩到。

“我也相信着你,不然就不会跑过来通知你快跑,现在是他们家人议论着可能是你把他给医死了,你再不快跑,他们家的人上到门来,你快啊,快走啊”,浪财像焦急万分的说到。

不到十分钟,这医者一家,带上些东西,如丧家之犬,仓惶出逃,从此永远离开了高墩子庄,流亡他乡而去了。

浪德这边,当去到老庄族长家,对着老庄族长的鼻子探了探,也对围在这里的人说:“应是去世了”。

原来只是暗暗流泪的老庄族长的二个女人,听到他这样一说,都“哇哇”地大声痛哭了起来。

“会不会是医者的药有些问题?”,浪德煞有介事地说。

“那我们去找庄置”,老族长的夫人说,原来,那个医者叫庄置。

“找他去”,“对,快找他去”,她们说着,先后都往庄置家里赶过去。

可她们看到的是人去屋留,房里不但没有一个人,再往整个村子里找,也没他家的人半个人影。

这成了当时高墩子庄一个让人不解的谜。

这医者庄置,庄姓的人个个都说他为人挺好的,没什么坏心,而且,庄置和老族长也有亲缘关系,毕竟是同一族人,而且几十年下来,都是和和睦睦的,怎么都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害老族长啊?

但如自己没过错,为什么这样,全家都逃走了啊?这就是高墩子庄几年前一桩解不开的谜。

但后来出现的一些事情,高墩子庄的人好像是慢慢明白了,因这里一些怪事总是隔一些时间后就发生,而且总是有一些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

浪姓兄弟家的房子盖到与老庄族长家相邻了,甚至打通相连了,而老族长那个大的痴呆儿,却只住着一个偏房,孤独可怜。

老族长的夫人不久后也去世了,他的妾氏,他的大女儿,二女儿,也都先后嫁给浪姓兄弟了,成了浪家的女人了,这当然会引起高墩子庄的人们的议论。

这几年,村里有什么事,都是那逝去的老族长的妾氏,现在的浪仁的妾氏,在说话。

村里人再有什么不满,她就抬出老族长那残疾的儿子示众,仿佛在说着“族长在此”一样,傍边有浪家兄弟一大伙人。

但,很快,这高墩子庄姓的人都不敢再提有什么不满了,因为庄老族长一些堂侄子们,十多户,二、三十个男人,在清楚着眼前的事实,联系着老族长家里的事情后,确信这高墩子的族长已不姓庄了,他们起来要赶走这浪性一族的人。

可他们被人家浪姓一伙的人给打趴下了,其他的,不敢再在此居住了,十几户,搬离了他们祖上就已在此定居的高墩子庄,到不远的地方择居而去了。

就这样,平常这里好像也平静,但此时这里的人都知道,平常族里说话算数的,只有浪德了,这浪姓几兄弟,都有武功,也喜欢结交武林中人,特别是域外与川蜀之地的武林人。

高墩子的人也都知道,这浪性几兄弟,有一武林好友,是他们蜀王王妃的亲哥哥,这浪性几兄弟一直很炫耀此事。

再说这剿匪的官兵,带头的是风铭大将军的一个部将,叫刘涛,这天,他的部队向高墩子庄而来,还没到高墩子村,在一个小村落里,走出了几十人,男女老幼的,自称原是高墩子庄的,诉说浪姓兄弟强占了他们村的族长之位,他们受恶人相逼,才会离开高墩子庄,跑来这里屯居的。

这刘涛副将对这拦路喊冤的这些高墩子村的人说的话,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这蜀王命令的剿匪,在这里附近被乡民们知道后,就跑到刘涛这队蜀王府的剿匪队伍里告状了。

但,刘涛,从这小村落里的人那里听到,这浪姓兄弟与这蜀王王妃的哥哥朴飞,是武林中的好友,他感到事情复杂,因而,他昨天单人匹马,跑去了朴飞家里,向朴飞了解事情。

朴飞坦诚地向他说:“这浪家几兄弟,是他武林中的朋友,前几天,他们二兄弟,老大和老三还来过他们这里喝茶聊天,其他的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如果浪家兄弟真做了伤天害理之事,不用说,一定会协助官兵,打击恶人”。

就这样,朴飞跟着刘涛副将来到了高墩子村。

刘涛副将还把那个小村落庄姓的几个年青人,带回了高墩子村,要他们暗地里找来了庄姓二个老年的族人了解情况。

他们的部队就驻扎在堤坝这里,他们从二个庄姓老人的口中,确信了这浪姓兄弟的恶行,正准备下午对他们兴师问罪。

此时,小牛和青儿闯了进来。

刘涛副将也见过青儿,认得她,知道她的身份。

青儿向朴飞大哥说明了来意,被盗的物品,特别是那“无痕”剑很重要,丢不得。

朴飞说:“只能等下午处理好这里的事情再回去处理她被盗之事,因这里的头人,是他的武林中的朋友,却不知道他们几个原来是作恶的坏人,必须先处理好这事再说”。

青儿觉得朴飞大哥说得有道理,一下无语。

朴飞对兄弟小牛说:“你和青儿先回去,她骑的这匹马,留给青儿用,因她随时要来我们这里打探找东西的情况,你去去青儿那里,以后也方便给她报信什么的”。

就这样,朴飞随着刘涛副将这队官兵,向浪姓兄弟居住的地方开拨了。

这是喊冤伸诉最好的时机了,错过这机会,以后还会受欺负,流浪在外面,被逼离开了高墩子村的这几十人,豁出去了。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高墩庄易主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