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回锋芒
蜀人在广安的这支驻军,近万人,主帅为龚格,除派去一千人去开县,扫除百越南方人的闯入,剩下的,就分别驻扎在邻水,它是广安方向离巴地最前沿的地方了。
这千人队伍,就是要去那里,在靠近他们蜀国这边的地域,把那南方人和巴人驱赶往巴地。
蜀人主帅龚格,出发前,他也接到不要随便向巴人开战的命令,这点,巴、蜀二国的大王的意愿都是相同的。
故而,这蜀帅龚格,前三天都没把这获胜的战报回禀成都他们的大王,他正要观察巴人的反应,尽量想平抚此事,好向蜀王复命。
第五天了,没什么巴人的动静,他就派人把他们这千人队伍的得胜战报禀报蜀王。
没想到的是,又过了三天,接到了那支千人队伍被巴人几近全歼的消息。
巴人反应的速度与手段,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万州、开县地域里,除这支开过去的千人巴军,当时应是没巴人的其它队伍,哪来的能消灭他们千人的部队?
从巴人的涪都,或江州,走到开县,怎么急赶,少说也要六、七天,从接报那天算起,可能现在才能走到那的。
应是这长寿驻扎的巴人,那里早就探到有几千人的一支大部队,驻扎在那里,和他们遥遥相望对峙着。
莫不是这支部队,他们全都空巢而出,奔赴好几百里,回手打了那里的蜀兵,龚格这样想。
他的副帅,宗正连宏,也是和他的猜想一样。
想到此的他,除暗暗惊叹对方用兵神速之外,也知道了对方统领的历害,他警惕着自己小心用兵。
能为蜀国一军之帅,他也是久经沙场的人,他和副帅宗正连宏,在细细地分析着目前这里的情况。
副帅宗正连宏,其世袭一家,是蜀国武将之门。
巴国地域,从目前得到的情况而看,能调用几千人的部队,在三、四天便抵达开县,只能是在自己正面的那支几千人的部队,绝不可能是从江州或涪都出发的。
主帅龚格,他一直纳闷着他的千人部队,究竟为什么?也是那么轻易被对方灭掉。
主帅龚格,他的预判是,对方虽不可能空巢倾出,但起码有半数人马,开往开县的,那他就越过巴地抵长寿,先打败现在驻守在那里的巴人部队,占领长寿,设下一个大包围圈,给回师的巴人,这疲惫的对方,也来一个措手不及。
宗正连宏派出去的探子,纷纷回营了,基本上都汇聚了一个信息,长寿那里是有三个驻军,左、右二翼各约千把人,而中军里像没什么人,他们在营盘外用乱石乱木架起了障碍物,把营盘给围了起来。
龚格和宗正连宏,他们的估计被证实了,宗正连宏说:“必须今天晚上抵达长寿,稍作休息,明天一早,对这左,右二路巴人开战,采取速战速决的办法,在开县之部还没返回来之前,迅速先灭掉这里的驻军,然后以逸待劳,对这回师的巴人,实施围歼”。
“嗯,执行命令吧”,龚格对宗正连宏说。
因为他们二人早就讨论好对策,等的就是探子最后准确的情报。
兵贵神速,宗正连宏率部立刻开拔,近千人的队伍覆没,没有一个胜仗,他们二个没法向他们的蜀王交代,治罪下来,可能不轻。
必须在二天之内完成战斗,不然,从开县回师的巴国兵回来,自己反倒是被二面夹击的。
就这样,这邻水五千人的蜀国强军,当天下午,往长寿方向开拨了,第二天,拂晓时分,这支蜀国强兵,如天兵一样,突然出现在巴国人的营盘前。
再说巴国二王巴具这里,派出了巴冲,樊赤那十几名最强悍的战将后,他的心里就盘算了起来。
然而,此时的长寿只有左、右二路各一千人了,而长寿方向对方的蜀地,却有一支大部队,虽不知人数多少,但如果这二天蜀人过来开战,那郑阳这二个弟弟就有难了,他们怎能抵挡得了。
想到此的二王巴具,心中突然一惊。
如是这样,取胜后的对方,可长驱直入,斜刺里避开江州,直抵涪都,要知道,现在的涪都,几近是没什么部队的,那一、二千人,抵什么抗,天啊,危险。
想到此的二王巴具,在巴冲他们出发的当天下午,便点兵三千,亲自率队前往长寿临时驻守,等待郑阳所部回来后再换防。
江州,因地域很广大,单在那嘉陵江出长江的隘口处,他们就驻兵三千,但那些是雷打不动的,因那里是他们嘉陵江沿岸巴人出长江的水路必经之处,也是江州举足轻重之地,而且地势险要,应是今天的朝天门附近那里的地域吧。
二天后的下午,这二王巴具,便抵达长寿,他通知左、右二路的巴军要做好防范,并马不停蹄般,在郑阳驻守的营地外围,筑起了一圈障碍物。
今天,是他们到达长寿后的第三天,一清早,营盘外竟出现了蜀国的大部队。
果不出其料,二王巴具庆幸之余,更多的是担心了,他不知对方兵力有多少?自己这三路人马能否顶得住对方的攻击,唯一可盼的,就是郑阳的尽快回来。
此时的他,多么渴望儿子巴冲和那十几名勇猛的悍将能在身边,那是底气。
很快,蜀人已向他们营盘发出了攻击,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在他们正前方,向他们杀来。
此时,从蜀人阵营,分别从左,右二边,开出了二支队伍,向他们营盘二侧运动过来。
原来,蜀军统帅龚格,看到巴人营地围筑了障碍物阵地,知道对方可能不会出来迎战,这是他所不愿意的,他要速战速决。
他命令的这二员猛将,正是罗中,罗泽,前蜀王的一对双胞儿子。现在,这二人正各率一千人,一左一右,绕到巴人营地的二边,寻找容易进攻的地方,向巴人发起攻击。
但蜀人第一轮的正面进攻,被打退了。蜀帅龚格,又发出了三支人马,各约三几百人,如漫山遍野般,从正面杀向巴人的营地。
此时,二支运动到侧面的蜀国部队,也向巴人营盘发起了攻击。
霎时,五路蜀国兵,像潮水般扑向了巴营。
这里的巴营,那二王巴具徒感形势非常的紧张。
当巴具细看对方中间那勇猛无比的人,心中凉了半截,此人正是令很多巴将心寒的蜀国双雄之一,罗中。
罗中,罗泽,这对孪生双胞胎,前巴王的王子,人称蜀国双雄,一向都是出双入对,所在之处,每每都是他们蜀国部队的主力所在。
看到对方这右边为将者是罗中,巴具令二个副将上去拦他,他驱马向后面的军中大喊:“所有骑马的将、尉,向着右边的蜀将打去。
随着他的大声呼喊,十几个骑马的巴国将尉,领着三百来人,增援这右边来了。
正当这三百来人接上蜀国兵混战在一起时,这巴具一扭头,看到这左边,那蜀国一为将者,正杀出一条血路,向他们营地中心处杀来。
正如前面所说的,他如入无人之境,把阻挡在他前面的巴国兵,打得纷纷倒下,从中间向傍边纷纷躲闪着。
“你们这五百人,杀向左边,堵住他”,巴具声嘶力竭般地喊到。
这是他护身的五百亲兵。
此时的他,立刻驱马跑向他的指挥所在地,那是一个有近三十米高的大山包,光秃秃的,可容二千多兵在此防守,在这里不远,也有一个约十几米高的小山包,也可容纳三五百人防守。
地域上,这二个山包形成崎角之势,可相互呼应,这是他们巴国兵在这里营盘地上,算是较为有利的防守核心所在地了。
大山包上,他本就留好一千人在那驻守的,是后备之军,当他驱马跑上山包时,居高而看,下面整个战场,看得非常清楚。
他带来的三千人马,除这里留守着一千后备军外,整整二千兵,全在下面的人海里与蜀军交战着。
巴冲,郑阳几兄弟都不在,对方兵力更在自己之上,二王巴具明白,今天之战,必败无疑,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但双方已是绞杀在一起,不能撤了。
他知道现在被蜀国统帅打了个时间差,这郑阳所部三千兵,因是步兵啊,从得胜回师返回此地,最快,起码也要三四天左右才能返回,六百多里地啊。
但巴冲,你们那十几个骑马的将领,该不会和郑阳的步兵所部,悠哉游哉般地慢慢走回来吧,你父亲现在正是性命攸关的时候啊,他心力交竭般地想着。
这战争,一经发起,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瞬息万变,在胜负关口,生命攸关之时,二王巴具为自己一下没能吩附他们那里战事结束后,必须尽快归队,而懊悔了。
正当他为巴冲那十几个最为勇猛的将领没能尽早回归之时而懊悔时,他看到了山包下左右二路,那蜀国双雄所率之部,正如二道洪流一般,所到之处,他们的巴国兵的人海,都被冲出一条道,纷纷躲闪避开。
而正前面开阔的阵地上,人数最多的地方,双方还是胶着的。
此时的二王巴具,一点办法也没有,手上没有得力战将啊。
现在,他唯一可做的,就是命令着这一千兵,分成左右二路,各五百人,随时听他的命令杀出。
这里,厮杀了近一个时辰了。
这里,巴王命令着一个校尉,带着五百人,跑向不远处那个十几米高的山包,固守住那里。
他大声吆喝着,命令这里的人,三十人站好一个方队,十人一排,前后三列。
很快,二十多个方队站好了。
这是保持着战斗的态势,完整的队列,能壮自己人的军威。
在这里,居高临下向冲上来的蜀兵杀出,这些方阵形成的战斗力,还能为自己赢得些时间。
层面上,也能尽最大的可能挫伤对方的元气,因为,如果现在害怕而逃跑,那此时剩下的这些人,就会就被人追上来,像割韭菜般的砍杀。
败是败了,但绝不能败得不像话。
果然,当蜀帅龚格领着大军,压到这山包下时,对着山包之上的巴国兵发出了五、六次的冲锋,都被冲下来的巴国兵方阵抵挡住了。
此时,已是中午时分了,蜀国兵停止了进攻,他们要在午饭后再战。
“天黑之前,一定要,而且一定能围歼这支守军”,蜀国统帅龚格很有信心地这样想。
此时,在蜀兵左后方,也正是二王巴具他们的正前方的右面,跑来了十几匹马。
蜀兵左后方有些骚动,那里,好像突然也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但很快,这十几匹马跑向了山包后面的方向,消失了。
这里的情况没被山包之上的人发现,但很快,二王巴具这里,听到山包背后那里有人喊,“巴冲回来了”。
“什么,巴冲回来了?”,惊喜万分的巴具,一下站了起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他赶快跑向山包背后。
是的,巴冲和樊赤,他们这十几个巴国悍将,在这危急关头,归队了。
他们虽然回来晚了点,因为他们到了郑淮所部一趟,但也算回来得及时了,救命一般的时刻。
他们一回来,就给这里二、三千的巴国兵注入了强心剂一般,又唤起了他们的斗志。
因为上午,他们被蜀国将领们打怕了,只一上午,伤亡近六、七百人。
下午,大战重又燃起。
蜀国双雄,上午,在所到之处,横扫巴国兵后,突然发现,现在,这巴国的老对手巴冲,赫然在巴国的阵中。
这兄弟俩,围着巴冲,杀了起来。
以往,是郑阳他们几几史弟也加入战团,双方这样抗衡的。
但现在,樊赤杀进来了。
这四个人,激烈地绞杀在一起,双方主帅的眼神,都被这里吸引住了。
这是顶级强将的较量。
蜀国正、副统帅龚格和宗正连宏,二个都看得有点不明白,上午之时,他看到罗中,罗泽二兄弟,所到之处无对手的,对方的将领,那么激烈之时都没有出现,怎么到现在才突然出现呢?
他俩看到这四个人打得非常激烈,看得人眼花缭乱的,显然,他们遇上了强劲的对手。
此时,这四个人,打着打着,变成现在巴冲对着罗泽,罗中对着樊赤。
这四个人,分开了来打,没有四个人绞杀在一起。
看得双方的士兵都不想打了,只想看着这四个人打。
这罗中的追风枪,本就以快得枪枪封喉著称,但他感觉,面前这青少年一般稚嫩的将军,其枪法之快,根本不比他的追风枪要慢。
黄炽高人的枪法,谓极光枪。
久经战事,年近三十的罗中,此时,他知道,取胜对方,好像很难,因对方应对着自己的招数,显得从容不惊,如是对手换成巴冲,他可是愈打愈有信心的。
这边的樊赤,他可不知道面前这对手,可是当时蜀国第一勇将,他心中只是想打败对方,显示身手,他知道对方也是高强之人,他抖擞精神,直如初生牛犊一样,也是越打越勇。
看得这里的二王巴具是如痴如醉。
此时,蜀国统帅龚格是惊呀不已。
突然,他想起了必须尽快解决这里的战斗,这四个人的缠斗,已过去近大半个小时了。
他立刻布置其他的将领,向山包之上的巴人发起了攻击。
战斗非常的激烈,然而,上午气势如虹的蜀国兵,现在,在人数占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像上午一样保持着场面的优势,因为,现在的巴国兵非常的勇猛,他们回来的将领,大大的激励了他们的战意与决心。
而且,交战的地方不大,对他们人数占多而言,没能完全展开兵力,蜀兵一下也没办法。
天已全黑下来了,双方罢兵休战。。
山包之上的二王巴具,现在除安排防范对方的夜袭,只能期盼郑阳所部明天中午能有援兵出现在这里的。
他早就派出几个骑兵,策马飞奔向郑阳传话,火速回防。
明天中午,如郑阳回兵这里,那将是另一个情况,是一个反转,可夹击对方。
正当他忐忑不安,一夜不眠,防范着对方夜袭,熬了一夜等到天明时,却发现,对方的阵地上,蜀人早已消失得无踪无影了。
原来,今天如此激烈的战斗,都没能取下对方,明天而言,无法预估,恐怖的是,如开县回来的巴国兵明天就能赶到,那可要面临全军被夹击的危险,考虑再三的统帅龚格,在拂晓之前,趁着天还没全亮,拨营回师了。
自此一战,远古这巴蜀二国,多年无大战事,均衡之势,稍加确立。
这一战,樊赤一战成名,锋芒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