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二刻的梆子声在夜空中回荡。
周氏此刻正坐在厨房的矮凳上,专心地将宴席上剩下的八宝鸭拆骨剔肉。
那八宝鸭的骨架在周氏熟练的手法下渐渐裸露,被放入锅中慢慢熬汤。
锅里的鸭骨架汤咕咕冒泡,热气升腾间,混着当归黄芪的药香,这股子香味弥漫开来,原本是为了慰藉守夜更夫那在寒夜中值守的身心。
旁边的芸儿,已然困乏得不行,趴在绣架前眯着眼打盹。
她手中金线原本应该仔细地绣着“蟾宫折桂”的“桂”字,却不知何时歪了过去。
烛台上的蜡烛燃烧许久,烛泪簌簌落下,一滴一滴地穿透纱罩,落在绸面上,逐渐烫出了焦黄的小洞。
院中,松木做的灯杆上还粘着去岁中元节时画的钟馗像,而如今那钟馗像已经有些模糊不清。
书房里,柳明志和父亲柳承业,正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各方乡邻送来的贺帖。
镇岳观的青玉笔洗在月光的映照下,散发出幽冷的光芒,那光芒落在“清正廉明”的素帕上,映出晃动的影子。
突然,后院水井里传来哗啦声响,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
柳家是外来的,相中这处宅子便买了下来在此落户,买之前总听人讲这家的水井里面锁着恶鬼。
但柳家人世世代代以善传家,捐书施粥,救济穷苦的善行一日不曾断过,欺压佃户,恶霸乡里的横事更是一件也没做过。
柳明志的父亲柳老爷总说: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心中善念长存,就连恶鬼都不会害咱这良善之家。
也正是柳老爷的话养成了现在柳家这种优良家风,柳家在此住了多年,那口水井也平静无波,众人早已将“水井里锁着恶鬼”当作一个玩笑话......
亥时的梆子刚敲过两响,柳宅屋檐下的灯笼突然淌出血泪。
周氏正在给芸儿梳头,犀角梳"咔"地裂开,梳齿突然活了过来,变成了蜈蚣腿,一根根扎进她的掌心。
周氏手掌被刺破,涌出来的却不是血,而是粘稠的墨绿色汁液。
这墨绿色的汁液滴在芸儿雪白的脖颈上,烫出焦黑的窟窿。
“啊!”芸儿被烫的大叫,从凳子上站起,回头望向母亲,却被眼前母亲的惨状惊住,因为母亲的手正在变黑、发臭溃烂。
“娘……您的手在腐烂!”
芸儿尖叫着后退,绣鞋踩到地砖缝隙中渗出的血浆,那血像有生命般顺着裙角往上爬。
与此同时,柳明志手中的书突然长出霉斑,书页间爬出无数白蛆,拼成扭曲的“死”字。
柳承业提着灯笼冲进堂屋,烛火陡然变成幽蓝色。
灯笼纸上映出个倒吊的人影——是半月前暴毙的更夫老李头。
他的脖子拧成麻花,青紫的舌头垂到膝盖,舌尖滴落的粘液腐蚀着地板,腾起阵阵白烟。
“从后窗走!”柳承业嘶吼着推开雕花木窗,可整扇窗棂突然长出獠牙般的木刺。
院中百年古槐的枝条如巨蟒般游进屋内,缠住芸儿的脚踝将她倒吊半空。
她绣鞋上缀的银铃疯狂作响,每响一声就炸成团绿火,火中浮现出扭曲的婴孩面孔。
“芸儿!”
周氏抄起剪刀刺向藤蔓,剪刀却在顷刻间腐蚀成渣。
槐枝猛地收紧,芸儿的小腿骨发出令人牙酸的碎裂声,森白的骨茬刺破皮肉。
鲜血滴在周氏仰起的脸上,竟带着腐蚀的恶臭,溅到之处皮肉溃烂流脓。
柳明志缩进祖宗牌位柜里,透过镂空的“孝”字孔洞,看见母亲的后背鼓起六个肉瘤。
锦缎襦裙“刺啦”一声裂开,肉瘤里钻出七条苍白的人手臂,每条手臂掌心都长着淌血的嘴,舌尖上粘着碎指甲。
“志儿…来帮娘梳头啊…”周氏的声音变得沙哑而诡异。
她的头颅突然旋转一百八十度,后脑勺裂开血盆大口,发髻间插着的金步摇变成百足蜈蚣,在她融化的头皮里钻进钻出。
她脖颈的皮肉如蜡烛般融化,露出森森颈椎,每节骨缝里都嵌着蠕动的蛆虫。
柳承业嘶吼着举起祠堂的桃木剑,剑身却瞬间爬满霉斑。
地板上的血浆里浮出数十张人脸,全是受过柳家接济的佃户。
他们咧开淌着黑水的嘴,齐声尖笑:“柳老爷行善积德,血肉最是滋补!”
一张人脸突然膨胀爆开,喷出的腐液将桃木剑熔成焦炭。
芸儿的惨叫声戛然而止。
她的皮肤像蛇蜕般片片剥落,露出底下青紫色的躯体。
肚脐处裂开血洞,钻出个倒着的头颅,一头长发顺着芸儿的身体往上爬,缠住了她的头,只露出一张嘴来。
两张嘴同时唱起童谣:“月娘娘,穿红袍,柳家骨头搭天桥…”
每唱一句,那个头颅的头发就绞紧一分,生生勒爆芸儿的眼球。
柳明志的指甲抠进柜门,木刺扎进指缝也浑然不觉。
他看着父亲被血浪吞没,柳老爷挣扎时露出的半张脸突然融化,眼珠掉在血面上,被无数细小的骨手当弹珠抛耍。
桃木剑浮在血海中,剑穗化作灰蛾扑向长明灯,火焰“轰”地窜起三尺高,火中显现出镇岳观的护宅符,此刻正被密密麻麻的鬼手撕成碎片。
子时的更鼓响起时,整座宅院仿佛成了活物。
青砖墙渗出脑浆般的黏液,梁柱表面鼓起血管般的纹路,瓦片如鳞片开合作响。
柳明志从狗洞往外爬,地面却化作腐臭的肉毯,突然伸出婴儿手臂,攥住他的脚踝。
他回头,只见芸儿的人皮飘在半空,皮肤下数百条蛆虫顶出乡亲们的五官,李寡妇的脸从腹部凸起:“柳少爷行行好,借你的皮囊暖暖身子……”
残月被血雾吞没,街道地面翻涌如肠道。
柳明志深一脚浅一脚逃窜,腰间突然灼痛——母亲缝的护身符袋里,镇岳观的黄符正在自燃。
灰烬飘在空中拼成个扭曲的“逃”字,每道笔画都是由人的头发编织而成。
他踉跄着栽进臭水沟,浑浊的污水里浮着半张焦黑的《孟子》残页,“舍生取义”四字正在被蛆虫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