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八十二章

天涯海角

林夏和沈墨在结束对于成龙的帮助之后,打算继续云游四方。于是林夏将昆仑镜拿出,二人利用昆仑镜法力穿越到儋州,也就是如今的海南岛。二人徒步来到了天涯海角...

昆仑镜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林夏站在"天涯海角"的巨石上,感受着从南海吹来的咸湿海风。镜面不断地震动,显示出与眼前景致相似却又不同的画面——没有游客,没有栈道,只有一片原始的海滩和郁郁葱葱的椰林。

"沈墨,你看!"林夏指着镜中景象,"这好像是...古代的天涯海角?"

沈墨走近细看,轩辕剑在鞘中发出轻微嗡鸣:"剑有所感,此地不同寻常。"

镜面画面忽然转换,显现出一个清瘦的中年文士,正坐在简陋的草庐前对海独酌。他面容憔悴却目光炯炯,举杯时袖口露出被海风磨破的痕迹。

"这人..."林夏瞪大眼睛,"好像是苏轼!"

仿佛回应她的惊呼,镜中苏轼突然抬头,目光如电,竟似穿透时空与林夏对视!昆仑镜剧烈震动,一道青光将二人包裹。

"抓紧我!"林夏只来得及喊出这一句,便觉天旋地转。

再睁眼时,眼前已是一片陌生的海滩。碧蓝的海水拍打着礁石,高大的椰树在风中摇曳,远处山峦起伏,不见半点现代建筑的痕迹。

"我们...穿越了?"沈墨警惕地环顾四周,手按剑柄。

林夏查看昆仑镜,镜面显示一行小字:"北宋绍圣四年,海南儋州。"

"真的是苏轼被贬儋州的时候!"林夏又惊又喜,"镜灵曾说过,昆仑镜有时会自主选择需要干预的历史节点..."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声痛呼。二人循声奔去,在椰林深处发现一个倒地的人影——正是镜中所见的文士!他脚踝处有两个细小的血孔,周围已经泛青,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正游向草丛。

"是苏轼!他被毒蛇咬了!"林夏立刻蹲下检查伤口,将苏轼伤口中的毒血挤出,待黑紫色血液排净之后,鲜红血液冒出方才作罢。

同时沈墨剑光一闪,将那条毒蛇断成两截。他迅速从怀中取出解毒丹递给林夏:"先让苏先生服下这个,延缓毒性。"

苏轼虽然面色发青,神志却还清醒,苦笑道:"二位...是仙人否?苏轼将死,竟见异人..."

"苏大学士别说话。"林夏麻利地为他处理伤口,"您不会死的。"

她取出昆仑镜,镜光照在伤口上,青黑色渐渐褪去。苏轼惊讶地看着这一切,眼中既有疑惑又有好奇,却出奇地镇定。

半刻钟后,苏轼已能坐起。他整了整破旧的衣冠,郑重地向二人行礼:"苏轼多谢二位救命之恩。不知二位高姓大名,从何而来?"

"在下林夏,这是沈墨。"林夏还礼,"我们...算是游方之人。"

沈墨补充:"我二人云游天下,今日路过此地,恰巧碰见先生有难,出手相助而已。"

苏轼朗声大笑,尽管脸色仍有些苍白:"好一个'路过'!老夫被贬南荒,今日得遇异人,倒是因祸得福了。"他指了指不远处,"寒舍简陋,但尚有老夫自酿的椰子酒,二位可愿赏光一品?"

林夏和沈墨对视一眼,同时点头。三人来到一座简陋的草庐前,竹篱为墙,椰叶为顶,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檐下挂着几串鱼干,墙角堆着椰壳做的器皿,一张粗糙的木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纸上墨迹未干。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林夏轻声读出纸上诗句。

苏轼笑道:"随手涂鸦,让二位见笑了。"

沈墨却肃然起敬:"苏学士虽然身处逆境,但是却心胸开阔,令人钦佩。"

苏轼摆摆手,从屋内取出一坛酒和几个椰壳杯:"南荒之地无好物,唯有这椰子酒还算爽口。来,老夫敬二位救命恩人!"

三人对饮,酒味清甜中带着微苦,却意外地爽口。林夏借着酒意,大胆问道:"苏学士因何被贬至此?"

苏轼神色淡然:"只因我在圣上面前直言进谏,触怒了权贵利益,因此被朝堂佞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利用权势将我贬谪至此罢了。"他望向大海,"其实这儋州虽然地处偏远,孤悬海外,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和京城及老夫的家乡是截然不同的景致和气候。在此处老夫白日于海边听涛观澜,夜间仰察星斗变幻,闲来教附近黎民识字弄文,摆脱了朝中俗务,倒也乐得个闲适自在。"

林夏注意到,苏轼在说这话时,虽然口中说自己乐得其所,但是实际眼中却闪过一丝落寞。她悄悄取出昆仑镜,镜中显现出苏轼曾经在京城的过往——朝堂上慷慨陈词,诗会上意气风发,与好友黄庭坚把酒言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封诏书上,"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几个朱批大字触目惊心。

日落月升,三人谈兴愈浓。苏轼乃当代文学大家,其见识广博,对林夏和沈墨描述的"海外奇谈"不仅不疑,反而频频发问,妙语连珠。沈墨演示了几招轩辕剑法,苏轼观之竟能道出其中意境,令沈墨大为惊讶,一代大文豪竟然也懂得剑道。

"苏学士懂剑术?"沈墨好奇道。

苏轼笑道:"不懂。但天下道理相通。你这招'长河落日',使来如大江东去,气象万千;而那招'梅花三弄',则如我写诗,一波三折,暗香浮动。"

林夏突然发现,每当苏轼谈论诗词剑术时,身上会隐隐散发出一股清气,与昆仑镜的光芒相呼应。她心头一震——这是"文曲星"的气息!难怪苏轼诗词能流传千古,原来他有星宿庇佑。

正谈笑间,远处突然传来凄厉的哭喊声。三人警觉起身,只见几个渔民打扮的人抬着什么东西向海边跑去,后面跟着一群哭嚎的村中妇女。

"又来了..."苏轼面色一沉,快步追去。林夏和沈墨紧随其后。

海滩上,渔民们将一个竹笼推向海中,笼中竟是一对五六岁的童男童女!孩子们哭得撕心裂肺,岸上的妇女想要冲进海里营救自己的孩子,却被其他渔民死死拉住。

"住手!"苏轼厉声喝道,"快把孩子拉回来!"

渔民们回头见是苏轼,既敬又畏:"苏...苏大人,这是给海神的祭品,若不献上,全村都要遭殃啊!"

林夏已经飞身跃入海中,几个起落便追上竹笼,一把将其拖回岸边,并将笼中的童男童女营救出来。沈墨则拦住想要阻拦的渔民,轩辕剑虽未出鞘,但气势已震慑众人。

"这是何方海神,竟然需要活人祭祀?"林夏怒道,一边安慰惊吓过度的孩子。

苏轼叹息:"这是本地陋习。三月前开始,有渔民称梦见了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祭品,否则就要掀起巨浪毁船吃人。起初并无人相信此事,但后来真的有几个孩子离奇失踪,加上海上确有大风浪将渔船掀翻使得数名渔民遇难,村民便..."

"这明显是妖孽作祟!"沈墨冷声道,"苏学士,你可知那'海神庙'在何处?"

苏轼指向远处一座突出海面的礁石:"就在那石洞中。我曾去查探,却只觉阴风阵阵,未见神像。后来上书官府请求查禁,反被斥为'诋毁神灵'..."

林夏与沈墨交换了一个眼神。她悄悄取出昆仑镜照向礁石,镜中立刻显现出一团黑气,隐约可见多条触手正在蠕动!

"是海妖!"林夏低呼,"这妖怪至少有千年的道行!"

更令她震惊的是,镜中黑气竟与另一道来自北方的黑线相连——那方向,分明是北宋的首都汴京!

沈墨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件事情并不简单。苏学士,您是否得罪过朝中什么人?"

苏轼苦笑:"从王安石变法起,我既反对激进改革,又反对全盘复古,改革派和守旧派两头我都不讨好。如今章惇为相,我更是生存处境艰难..."

话未说完,海面突然掀起巨浪!一个阴森的声音从礁石方向传来:"何人胆敢抢夺本神祭品?!"

渔民们吓得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只见海浪中升起一个巨大的黑影,八条触手张牙舞爪,两只灯笼般的眼睛泛着绿光。

"海神发怒了!"渔民首领哭喊着,"苏大人,快把祭品还回去,不要惹海神动怒啊!"

苏轼却挺身而出,站在孩子前面:"何方妖孽,竟然在此作祟!我苏轼今日定要..."

"苏轼?"海妖突然狂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本海神今天找的就是你!章相公有令,要你永世不得翻身!"

林夏恍然大悟:"果然是朝中奸臣指使!"

沈墨已经拔剑出鞘:"林夏,护住苏学士和百姓!"

海妖八条触手如长鞭般抽来,沈墨剑光如电,斩断其中三条。但断肢落地即化为黑水,又迅速回到海妖身上重生!

"凡人兵器伤不了我!"海妖狞笑,一条触手突然伸长,卷向苏轼!

林夏急忙祭出昆仑镜,一道青光挡住触手。苏轼虽惊不乱,突然朗声诵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他的诵读,身上清气大盛,竟逼得海妖触手冒出白烟!

"文曲星力!"林夏惊喜道,"沈墨,趁现在!"

沈墨会意,轩辕剑金光暴涨。林夏则全力催动昆仑镜,青光照定海妖真身。在苏轼浩然正气的压制下,海妖动作变得迟缓。

"天地正气,诛邪灭魔!"沈墨跃起三丈高,一剑劈下,金光如天河倾泻,将海妖从中劈开!

海妖发出凄厉惨叫,身体开始崩解,却在临死前狂笑:"没用的...章相派出的不止我一个...所有忠良都要...死..."

黑气散尽,海滩恢复平静。渔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半晌才回过神来,纷纷跪地拜谢。

苏轼扶起他们:"不必谢我,是这两位义士救了大家。记住,今后再不可信什么海神祭祀!"

当夜,苏轼在草庐中为二人斟上最后的存酒:"二位大恩,苏轼无以为报。只是听那妖孽所言,朝中奸佞正在残害忠良,我虽一介贬官,却不能坐视..."

林夏点头:"我们正欲北上查明真相。"

沈墨沉吟道:"苏学士可有信得过的朝中友人?"

苏轼思索片刻,取出一枚玉佩:"我弟苏辙仍在朝中,持此物去寻他,必会相助。"他又铺开纸笔,挥毫写下一幅字递给林夏,"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纸上正是他那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林夏郑重收好:"苏学士今后有何打算?"

苏轼望向北方,目光坚定:"待风波稍息,我当再上书朝廷。海南虽好,终非故乡。"

次日清晨,林夏和沈墨准备启程。苏轼送他们到海边,忽然笑道:"昨夜梦到一位自称'镜灵'的女子,说我命中当有贵人相助,看来果然应验。"

林夏一惊:"镜灵?她还说了什么?"

"说你们此行凶险,要我赠一言。"苏轼正色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沈墨抱拳:"多谢苏学士。风波平定之日,再来讨教剑诗之道。"

苏轼朗声大笑:"一言为定!"

昆仑镜青光再现,笼罩二人。在消失前的最后一刻,林夏看到苏轼站在朝阳中挥手作别,衣袂飘飘,恍若谪仙。

当眼前景象再次清晰时,他们已站在汴京繁华的街头。叫卖声、马蹄声、丝竹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但林夏和沈墨知道,在这繁华表象之下,正有一股黑暗势力在系统性地铲除忠良。而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八十二章 天涯海角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