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62章

女儿来信大额汇款风凰高调衣锦还乡

夜渐渐深沉,文雯从逃婚痛苦的回忆中,心绪难平的回到现实,尽管时值深夜,她毫无睡意,思念着远方的父母和亲人。于是,她提笔给三哥写信…….

进入冬季,山里的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这天,文家夫妇起床很早,在院里打扫枯黄落叶。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骑着邮电自行车,摇着叮叮当当的铃铛,在文家门口停下,扯着嗓子喊道:“有文兵的来信,还有大额汇款单呢!赶快来取吧!”

文老二瞥一眼邮递员,感到有些陌生,心里嘀咕道:文家从来没有来信,哪还有汇款单呢?真是出稀奇啊!未必是失踪的女儿来信?他半信半疑的,拉着老伴的手,缓慢的走出院子,果然是女儿来信。

老伴突然见到女儿来信,昂天捧着信,贴在心窝上,顿时痛哭道:“闺女啊!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妈子,以为你把我忘掉呢!”

文老二瞧着汇款单,当即吓得心里一跳,他揉揉眼睛,没看错吧!确实是女儿的字迹,工工整整写着汇款五千元。当时,在内地的边远农村,别说五千元,就是五十元,亦是个不小的数额。全家人,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喜不自禁。

文兵泪目的拆开信封,低沉的声音念道:“敬爱的爹娘、哥哥们,我好想您们呢!总是梦见爹娘,给我做饭吃、缝新衣穿。现在呀,我十分理解,父为儿之心、母为子之情,为哥哥们娶媳妇,难之又难,才攀附马家富贵。我在酒桌上,眼见马家公子,那副丑恶的德行,只想呕吐,逼得选择逃婚,好在女儿命不该绝。

那个夜晚,遇上开货车的好心夫妇,带我到广东,帮助找到一分安稳的工作。我们厂跟日方合资,企业很大很大的,员工上万多。因我读高职毕业,幸运进入厂广播站,做播音员工作。年底被评为国家、省优秀播音通讯员,当上厂劳动模范。我把这几月积存的工资和奖金,都寄回家,攒着建新房、给哥哥们娶媳妇…..”

全家人都捂着脸,痛哭落泪,尤其是文母,听到女儿之言,心如刀割。大哥目不转睛盯着,爹手里那张、充满梦幻魅力的汇款单,如盼来一座金山还兴奋呢!他感憾道:“若是我们眼光稍远一点,当初供妹妹读上大学,她工资,会拿得更高啊!”

比哥哥多读几年书的文兵,接着说:“大哥说得对,妹妹读上大学,或许考上研究生,哪会去工厂呢?肯定入职省城国家机关。妹妹容貌漂亮,才貌俱佳,指不准被高干子弟相中,在省城哪!住进武警把守的省委或政府大院咧!”

二哥跟着叹惜道:“三弟分析的对呀!只怪我们没读书,眼光短浅。当初有高人点拨一下,也不至于让妹妹逃婚吧!”文兵见两兄,啧啧赞成他的话,饶有兴趣的、进一步分析道:“还有一种情况,更咱们兄仨,为妹惋惜一辈子呢!”

文兵说到此,故意止言闭语,抱着茶杯,只晃着脑袋。两个哥哥闻言惊奇;父母一旁瞅着他,催着快讲。

文兵瞧着大家,投来焦灼的眼光,绘声绘色的接着说:“妹妹身处国家机关,才貌出众,极有可能幸遇,才华横溢的优秀男子;这种男人,了不得呀!能量爆发很大,最有政治发展前程,很容易下派到县市锻炼,当上县市长,干他个几年,回到省城,起码提拔成厅官,或有更大的发展前途。我们这些当小舅子的,自然跟着妹夫沾光,这比攀附土豪劣绅,恐怕要强百倍不止呢!”

文父泪目的瞧着幺儿,能说会道,拍着他脑袋问道:“你在哪儿,知道这么多事情,说得我们心里,痒酥酥的、好后悔哟!”

大哥在旁翘着嘴,告诉父亲:“爹,别看三弟读书不多,却文化品位不低,喜欢看报刊杂志、历史小说,了解人文科学发展,包括社会一些八卦消息,知道的事情可多呢!”

文兵拍着父亲肩背,接过话儿说:“妹妹没读上大学,可以说,您两老损失最大。不然,您的亲家,起码是副省以上领导干部。您们跟女儿住进省城,哪住宅如仙境,山水园林、路旁鲜花盛开、柏油马路,一尘不染啊!据说,居住的人家,出门不用带钥匙,门口有武警站岗啊!包括公安局、派出所,小偷都敢斗胆,翻墙入室光临,唯有这儿,不敢进入半步。”

文兵讲到这儿,接大哥递来水杯,喝一打口水,唉声叹气摆着头,更露悲然惋惜之色说:“每年县市委书记、县长市长上省城来,给您老拜年呢!各地土特产、礼品物资,堆满房间,哪消费得完呢!还用在这乡村建房呢?”

文父摇着头,只怪自己没读过书,鼠目寸光,贪图眼前利益。便想起当年廖老的话,更加悲伤后悔,没让女儿读上大学,不仅毁掉她的前程,亦害全家利益。

文妻捧着这封信,左看右瞧,像女儿依偎在她怀里,感到文家终于有望,要翻身哪!可能心里溘然激动,非拉着老伴出门,到村里走一趟,透透压抑在心里的闷气。

文老二知道老伴,这大半年来,心里憋得慌,活得不舒畅。自从女儿逃婚,她感觉无脸见人,很少走出自家院的大门,生怕遇见熟人相问。他不时的担心老伴,心里闷出病来。

今儿,老伴脸色焕然喜悦,心里很舒坦,可能与女儿来信有关。他自然很高兴,像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亲热的拉着老伴出门,刚走出大门不远,迎面碰上,一群去河边洗衣的媳妇。

七婶急忙上前询问:“老二啊!早上,大家看见邮递员去你家,莫非是你女儿来信哪!咱们都为文家舒了一口气。”

文妻抑制着内心的喜悦,点头答道:“七婶,您家说得对,闺女确是来信啦!还给家里寄了钱呢!”大家听说寄钱,忙问寄多少呀!文妻伸出一巴掌、抖着五根指头,在大伙儿面前晃一晃。

七婶心想,文家姑娘,离家半年多,打工能挣多少钱呢?充起天嘛,挣个几百块钱吧!除去在外生活开支,所剩几个钱呢!答道:寄五十吧!文妻摆着头;另一个媳妇大胆的说:五百吧!文妻依无语的摆着头,大家齐声喊,难道寄五千?文妻终于点着头。

七婶惊吓得一跳,差点掉落手上的洗衣盆,才去半年多,寄钱五千,你家闺女,该不是抢了银行;要不攀上亿万大款。不然,一下寄这么多钱,打死她不相信。

孰知,文老二豪气十足,从荷包里拿出汇款单,在这班没见过世面的婆娘眼前,哗啦啦得展示几下,大家瞧着汇款单,目瞪口呆,口服心服。

他照着女儿来信,一字不漏的解释道:文雯她们的厂很大,上班的员工都是上万啊!而且是中日合资开办的企业。由于她上过职高,在厂做播音员,收入比普通打工要高,今年被评为厂劳动模范,有一笔奖金呢!大家羡慕不已,夸奖文家夫妇,养育这么优秀的女儿,好福气哟!这比攀附马家,要现实强得多。

文雯当上播音员,一下给家里寄钱五千。这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轰然惊爆开来,做工七八个月,寄回五千块。要知道,九十年代末期,边远贫瘠的山村,在外打临工,十天半月来结账,亦只有四五十块钱。那时候,钱值钱,解决家里大事啊!这一次,村民们投来赞赏的眼光,都夸文雯这只金凤凰,飞出山外好幸运啊!

唯有村里廖老先生,听到文家喜讯,浑身一震,沉默寡语,心里暗暗的责怪文老二,当初没全听他的忠告,却信老婆短见之语,让女儿读书半途而废。他用拳头,轻轻捶着后背,缓慢的起身,踏入场坝台阶,仰望着昏暗的天空,寒风呼啸,雨雪飘落。他担忧凤凰灾难来临,折羽魂断归天。文老二,沉浸女儿孝敬的喜悦之中,早把廖老先生、十几年前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

厂里筹建广播电视台,这是大家关心的大事,有自己的电视台,宣传力度更大、更方便呢!领导班子开会,专题研究人选,结果一致推荐华干事,赴广播电视传媒大学深造,理由是,他大学中文系毕业,年富力强,工作经验又丰富。唯独一把手表态,极力推荐文雯,给出的理由,她年轻,形象好,工作积极努力。二把手坚持意见说:“年轻女孩子,要谈朋友,没干两年谈婚论嫁,生儿育女,耽误工作。”大家争论不下,各说各有理。、

最后决定,听取华干事的意见。他抓着后脑勺,沉思一会说:“领导们说的意见,都有道理。我赞成文雯去学习,这姑娘虽然学历低,但非常勤奋努力。再说,她去电大学习,有利于她往后、播音传媒发展。”华干事的意见,最终获得领导们赞成。

散会后,他被留了下来,厂长跟他谈话:“电视台由你来负责,人事任命为台长,任命文件很快下达。人员组合、设备配置,由你负责考虑。”

主管人事的副厂长,在一旁笔记,见厂长谈完,便补充道:“厂里决定,面向全国招聘两名,电视传媒专业人才,没想到,报名多达三百多人,大都是名校本科毕业,还有海外高材生呢!你看如何组织笔试、面试工作呢!”

华干事点头答应,两日内,拟定一个考试方案,报送厂领导审批。秘书进来,把一大盒报名表交给他,他信手一翻,果然有澳大利亚、英美名校的海归生。他抱着表格,快步离开厂长办公室。

没过几天,华夏的任命下达。文雯第一个来祝贺他说:“您现在既是我领导,也是我老师,刚好发工资,我请您客如何?”华夏喜悦的眼光,瞧着清纯善良的文雯,带有几分神秘的口吻说:“我也祝贺你、一件大喜事呢!”

文雯惊讶的问道:“我哪有什么大喜事呢?”华夏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培训通知书,放在她面前说:“你看看,这算不算是件大喜事呢?”

文雯一瞧,心里一股热血,猛冲脑顶,兴奋得几分眩晕。万没想到,她去梦寐以求的传媒大学学习。自从逃婚,时时遇贵人,处处好幸运。天降馅饼,总是砸在她头上。她捧着入学通知,激动的眼泪,忍不住哗啦啦直流。

华夏给她面巾纸,拉开椅子,让她入座,以老大哥的口气:“这学习机会难得,一定要珍惜,特别是厂长,致力推荐你,千万别辜负他一片期望。你才十几岁,前程还远大的很呢!学习深造的机会很多,将来这把台长的座位,不就是你的吗!”

文雯心里很清楚,纵然有厂长致力保送,恐怕华夏极力推荐,亦是非常重要一票。她那圆圆的大眼睛,投来感激的目光,对他说:“按我资历,根本不够格。我知道,若没有您极力推荐,这学习好机会,哪会落在我头上呢!我不知道,怎样感激您。”

华夏摆手说:“我推荐你的原因,完全是从工作出发,看中你勤奋努力,珍惜学习机会。希望你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拿到结业证书,这是对厂长最大的争光,对我最大的报答。”

文雯被保送电视传媒大学,在厂里热传开来,多数人认为她靠努力。但依然有人嫉妒她,背后污言道:万人迷那眼神如火,烧得那些色男人,过不得经、睡不着觉;那温情笑容,迷倒一大排男人,纷纷倒在她粉裙之下,不信你们往后看吧!”有个老工人预感,万人迷长得太漂亮,幸运总光顾她,这不符合天理,迟早要栽跟头的。

文雯得到传媒大学习的通知,喜不自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只有一个相识不久的老乡段康,希望跟老乡们,一起分享她的事业喜乐。下午,快下班时,她把这个喜讯,在电话里告诉段康。

哪知,他听到的喜讯,他心里像一块岩石,轰隆一声沉入江底。对文雯来说是大喜,对他反而是大悲,因为文雯事业,发展越高,他想跟她谈朋友的希望,越渺茫。段康心里很清楚,文雯新来乍到,没有亲人,一旦她随着事业上升、接触的人多,她的情感码头,自然向前移动,哪还有他这个普通打工仔的份儿呢!

身边有位知己、经历老道的姚哥,充当起他的智谋军师,开导打气的说:“段康啊!这般小家子气,那个女子会看上你呢?心胸只管豁达一点嘛!对女人来说,关键是四个字,穷追猛缠。你放弃没戏,追求可能有望。”

段康觉得此言有道理。这天下班后,在厂附近一家酒店,订上一桌酒席,还叫来七八个老乡同事作陪。

文雯来沿海开放城市,时过半年,脱胎换骨,早已不是半年前、那位落魄的农村姑娘。她刻意打扮,上穿白色高领紧身毛衣,下配黑皮短裙,一双高起膝盖的黑色皮靴,外套深红的中长皮风衣,拎着提袋,走进餐馆。

顿时艳惊四座,段康差点没认出来,大家以为进来歌星、或者T台服饰模特儿。充当谋士的姚哥,见到文雯气质形象,特别惊讶,一阵暗想,段康这小子,闷着不吭声,在哪儿相上、这样颜值高的仙女,真是白日做美女梦。

俗话所说:差男娶美女,寿命要打折呀!明白人一看,他和文雯不是同路的一家人,但这句话,只能暗藏在心底里。因为,他了解段康倔强的脾气,认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何况文雯这样的绝色美女呢!不然,好心好意打破这桩“喜事”,他会翻脸成仇的。

文雯自从当上播音员,一改说贵州老家方言,尽管在老乡面前,依然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见面,彬彬有礼的跟大家打招呼。好哥们同事显忠,从文雯气质、言谈举止、服饰装扮,哪像个山旮旯里,出来的农村姑娘呢?惊愕得半天没晃过神来。姚哥起身,跟文雯敬酒祝贺,抖起胆儿说:“文小姐,段康遇上你这样一位美女朋友,真是前世修行,今世喜结良缘啊!”

文雯立马打断他的话,解释道:“姚哥,您有些误会,我们是兄妹关系。我家三个哥哥,加上他为四哥。”本来大家以为,文雯是他女朋友,班里小伙子,羡慕得五体投地。文雯突然称他四哥,弄得段康脸红一阵、青一阵,强颜挤笑的违心答应。

文雯到底是聪明女,察言观色,立刻转入话头又说:“在这个陌生城市,我有四哥照应,好幸福哟!往后有机会,我去他家乡,给你已故的父母,烧香送亮;并拜访你姐姐亲人。还要出工出力,帮四哥尽快找上媳妇。”

文雯这句,像一把燃烧的火光,照亮着他的情途黑夜,总算帮他找回面子。即便不是处女朋友,结成兄妹关系也不错啊!何况帮他娶媳妇,这个妹没白认。但他心里冒出一股酸楚,希望有朝一日,发展成为他的女朋友。

文雯举杯含泪,起身走过来,一只手拥着他说:“四哥,过几天就是小年啦!我请在座的吃个团年饭,并给你姐姐、侄子准备了一份薄礼,算是小妹一份心意吧!”说罢,从提袋里拿出一件蓝色羽绒衣,套在他身上,刚好合适不过。

大家像看电影一样,剧情发展很快。段康原以为,她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竟然动真情。他双眼含着泪花,动情的说:“这些年来,我在外打工,除了姐姐,没碰上一个女性,这样来关心我,如今遇上文雯妹妹。这份心意,我收下吧!”大家一阵鼓掌,直称段康好福气,幸遇文雯这样重情义的好姑娘。

段康感动的直落泪,举杯敬文雯说:“妹子喝下哥这杯酒,从今往后胜似兄妹情义,谁敢欺负你,四哥跟他拼命。”大家决然没想到,段康这句话,在几个月后,果然验证啦!

这年腊月二十八,沉静的天河村,突然传出一个爆炸的新闻,失踪半年多的文家金凤凰,飞回来过年啦!

这天早上,天上沥沥淅淅飘着雪花,田野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文家一大早,三兄弟搭起梯子,在门口挂上一对大红灯笼,噼里啪啦放起鞭炮,门庭喜气洋洋。开始,村里人以为文家要团年,后来才知道,他家金凤凰,从沿海飞回来过年啦!村民们都来观赏,这桩神奇注目的喜讯。

文雯怕大雪封山,提前给家里发电报称:她直接乘大巴到镇上。父母年岁大,天寒地冻的,三哥来接就行了。文父一手拿着大挂鞭炮,一手拉着老伴说:“哎呀,就听女儿安排,让她几个哥哥去接吧!”

文妻激动的走出大门,回身对老伴说:“文老二啊!还是在村头去等吧!老娘在家呆不踏实。”

自从女儿大额汇款,家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家人都换上新衣新鞋,不像半年前,那么寒酸猥琐的苦样儿,让人瞧不起。文兵依然挑着空箩筐,跟着两个哥哥直奔镇上。

文老二依顺老伴心情,搀扶着她、一步步踩着积雪,来到村东口,望着雾蒙蒙起伏山道,希望女儿、尽快的出现她眼前。

文妻遇上过路的、打着年货的村民,便说:姑娘要回家哪!逗得村里有些人,瞌睡都睡不着,猜想文家闺女,在外混上个啥模样呢!

春节来临,来镇上接务工亲人的很多,把喧嚣狭窄的候车室,挤得满满的。文家三兄弟来到镇上,已是吃午饭的时间,大哥出奇的掏钱,给两个弟弟买来刚出笼的馒头,便坐在车站门口的条椅上,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文兵瞥两个哥哥一眼说:“大哥,今儿太阳从西边出,你咋舍得拿钱,给我们买馒头吃呢!”大哥拍着他脑袋答道:“唉,我也是个人嘛!看见妹妹如此对父母好,我也受感动啊!以前哥不是,多多包涵。”

这时,一辆车牌为粤字头的大巴,缓缓驶进车站,从车门下来一位身穿红色呢大衣、脚套黑色皮靴、戴着白色无檐帽的女子,向他们挥手,亲切的喊道:“三位哥哥,我好想你们和爹娘哟!”三兄弟见妹妹这般时髦打扮,换在马路上,几乎不敢上前相认。纷纷感叹,走出大山就是好啊!大哥二哥,从车厢里,拖出两个大行李箱,还有一个装得鼓囊囊的提袋,

文兵提起行李箱,打趣的说:“妹妹像搬家的,箱里装的啥东西,好沉重呢!”文雯答道:过去,总是你们照顾妹妹。如今,我有工作收入,自然要报答你们。”

大哥听到这句话,心热好懊悔,接过话头说:“妹妹真懂事,又讲情义。过去,哥把你当作商品看待,拿你去换钱。现在想起,真不该啊!哥对不住你。”

文雯爽朗笑道:“大哥多心了,妹能理解你们。我一直记得你们帮助。不然,我哪能读到高职呢?”

还没进入村口,文雯很远看见,父母站在雾雪中翘望,心里好激动,伸开双臂,挥泪的跑过去,紧紧抱着日思夜想的爹娘。文母看着半年多没见的女儿,摸着她挂满热泪的脸蛋,对着雾蒙蒙的巍巍群山,喜泪的只喊:回家就好啊!

文雯挽着父母,回到村里,拉开提袋,见人就发一包奶糖,七婶拿着糖,上下细瞧着文雯说:“这闺女,越长越漂亮,真是仙女下凡尘,你娘真享福哟!”

进入雨雪天气,廖老先生一般不出家门,年老体弱,怕摔倒。他坐在屋堂的火坑边,烤火抽烟、喝着罐罐茶,喜欢阅读古书。突然听到屋外,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闹哄哄的。孙媳妇告诉他,文家的姑娘回村来啦!好光鲜咯!见人就发喜糖。

老人心里一震,这姑娘还记得他吗?想去看看她如何。他丢下发黄的古书,起身拿着手杖,漫步的迈出家门,朝着村东头走去。

文老二看见廖老先生走来,赶紧迎上去,小心的搀扶着他。文雯笑盈盈的,上前握住廖老双手,鞠躬敬礼的说:“原准备啊!专门给您老拜年的;我从广东带一份、您家喜欢的礼物呢!”

廖老听到文雯这话,激动得摸着下巴,嘻嘻抖动的银须,老泪纵横的说:“姑娘啊!你外出千里,归家过年,还念我这糟老头,馈送厚礼,老身笑纳啦!”文雯笑道:“咋不记得呢?我名字都是您老取的。当初,若没有您指点我爹,我哪有机会多读书呢!”

礼袋装有两瓶广东梅鹿液;两条红双喜香烟。廖老乐呵呵的对文雯说:“这都是广东产的名烟名酒,老身识货咧!没想到快入土的时候,有幸享你的福。”这时,轰隆一声巨响,村民们惊慌的散开……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62章 女儿来信大额汇款风凰高调衣锦还乡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