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副支书的话,我虽然多了些顾虑,但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我说:“王德生这户必须清退,如果不这样,我们这次的甄别就没有意义,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弄来弄去还和以前一样。他上不上访,不是评贫困户的理由和条件。如果他以后硬是要上访,那也随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山前必有路。”
听我说得这么坚决,老肖和李支书无可无奈,说:“那就随你。”我知道他们私下的想法是:“这是你的决定,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不管。”我心里很不悦。
初步确定的全村贫困户有92户367人。
我们按照镇里下发的表格,制作了投票表。准备工作做好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
会上,老肖传达解读了镇里的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方案。我也详细地把这段时间的走访调查情况作了介绍,并谈了自己对精准识别工作的看法,主要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李支书把我们初步认定的92户的情况都一一作了介绍,并对部分以前的建档贫困户这次退出也作了说明。之后,我们就让村民代表发言。代表私下的议论很热烈,但愿意发言的不多。只有两个代表提出了几个名字,问能不能纳入贫困户,我让林百雀对着走访调查的情况作了解释。再后,就没有人发言了。投票很快,唱票也快。我们原来给投票表预留了空白的格子,以为会有人填上他们的“关系户”,但后来唱票的时候没有新增一户。我们初定的92户367人都被评上了贫困户。唱完票后,代表都鼓掌。这也是习惯。我突然觉得很滑稽,是冷笑话。评上贫困户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如果他们三年后都脱贫了,村子也退出贫困村,那倒还值得祝贺。想到自己弄出这么大的动作,究竟是个人的瞎折腾,还是明智的选择,我的心里也没有底。我不敢把自己的心慌心乱跟任何人说。
散会后,村民代表涌出会议室。有走在后面的,跟我打招呼,说:“顾队长,我们支持你这么做,做事就要公平公正。”我微笑着点头致谢,心里很高兴。
下到一楼,我看到姜春满坐在大厅里。我问他豆腐卖完了吗。他说给我们送豆腐来,顺便还带了些自己种的蔬菜。我把钱给他,他怎么也不收,说姜语萱在我们这里吃了几顿饭,怎么还能收钱呢。我开玩笑说,那以后姜语萱放学了都到我们这里来做作业吃饭,他负责我们的豆腐,两抵清,互不相欠。
我又说:“蔬菜你不要给我们拿了,你一个大男人,要做豆腐,又要种地,种不出来多少菜。村干部经常给我们带蔬菜,我们吃不完的。”
姜春满说:“我种了几分地,各种菜都种了些,天气好菜长得快,不拿给你们吃也浪费了。你放假回家,我给你摘些回去。”
我说:“吃了还拿,那怎么行。”我担心周末他真的给我拿一大捆蔬菜,“你不要拿,拿过来我也不会带回家。”
虽然母亲说农村的蔬菜好,没有用化肥,农药用得少,口感好,我还是没有在这里带过蔬菜。我家不远处有个马路市场,也有郊区的老人挑蔬菜来卖,说是自己家里种的,母亲一直在那里买蔬菜,难得到超市买菜。
贫困户名单公示后,始终风平浪静,出乎我们的意料。连老肖都说王德生的觉悟高了,不吵不闹。副支书说王德生不敢闹,我们是公开公平公正,闹也没有用。
公示期间,我们开始做资料。我们遇到了麻烦。资料很多,每个贫困户就有十多份表格要填,还要复印他们的身份证户口簿。填好后,还要弄一式三份,一份存村里,两份交镇里(镇里交一份给县里)。工作量特别大,人力和物力都不够。
物力不够主要是缺办公用品。村里只有一台电脑,用了多年,经常死机。我来之后,把电脑系统重装了,但老牛拖重车,动不动就卡死。村里只有一台打印机,没有复印机。复印只能到镇上的打印店,或者到镇党政办蹭。
邹会计笑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不保障,扶贫搞不好。”她明里暗里跟林百雀说了两回,想要工作队给配备一台复印机。林百雀跟我说后,我说可以考虑。我跟王局长汇报,王局长答应由局里解决。
我故意逗邹会计:“你们村里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
邹会计和李支书向我大倒苦水。李支书说:“我们没有村集体收入,就靠镇里的转移支付。每年的转移支付除了支付村干部工资和退休老干部工资后,没剩几个钱,来个领导干部买瓶矿泉水都没有钱。”
邹会计说:“我们垫的钱都没有报账,发票签了字,在我手里捏了几个月。”
我说:“办公用品的事情我已经跟王局长请示了,他同意给村里买一台电脑、一台带复印的打印机,还有打印纸、订书机这些,以后用于扶贫方面的办公用品由我们局里负责解决,局里安排专门的办公经费拨到村里来。”
邹会计兴奋地“耶”了一声,说:“发财了,不会是做梦吧?”其他几个村干部也很兴奋,就连老肖都说有个坚强的后盾单位就是不一样。
最困难的还是人力不足。做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虽然人数不少,但能写会算的少。邹会计四十多岁,上过卫校,是个文化人,写东西做资料是好手。其他三个村干部都五十多岁,看东西要戴老花眼镜,文化水平也低,副支书说是初中毕业,其实小学都没有读完,这些人半天做不完一张表。老肖也年纪大了,不愿意拿笔,把桌上的表格翻来翻去,一个字没写,溜到厨房里再喊不出来。我和林百雀、邹会计想闷声做资料,却闷不成,三个村干部填一项,就要问我们下一项怎么做,其实我们教了他们不止一遍,就算这样,你再检查他们写的,逻辑关系都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