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当以特殊办法....”
“出身寒微绝非定数,保家卫国方为丈夫,英雄,从来不问出处!”
“朕今日之所言将传檄于天下,凡有识之士,尽可来京畿从戎效力沙场。”
“朝廷必将不视出身,不拘一格,以能者居之,论实功行赏。”
一席话讲完,崇祯用手背擦去额头的汗,望着远处人群沸腾的景象,他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这是赤裸裸的裹胁。
经过这么些天的试探与分析,崇祯算是彻底搞清楚了一件事,要想把事情做成,需要和李自成一样,造自己的反。
在这个皇权不下县的时代,除了京畿,他对其他地方的掌控力几近于零。
地方,自始至终把持在江南士林手上。
就算他,杀也好换也罢,下一个上来的,多半仍是他们的人。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保留对皇帝的忌惮,一是崇祯具备正统法理,二是崇祯这几年没少杀大臣,仅此而已。
参考南明,一旦崇祯不在,君权法理变得不稳固之时,大家伙究竟是个什么嘴脸。
然而世家门阀,对于有脑子的皇帝而言,并不可怕。
因为天底下,朱家就是最大的门阀。
顶着朝堂压力经营到现在,就是为了彻底掌控京师、皇城,而今内有锦衣密卫,外有勇卫三营,城中所有涉武衙门均以换成亲信。
蓟镇、关宁的兵,没有圣旨,文官可调不动。
至于京营,敲打归敲打,只要不下死手,勋贵便没理由倒向外臣。
如此军权在手,只要裹挟住民心正义,往后中枢只会是崇祯的一言堂。
金刚怒目菩萨慈悲,可不就是造反那套么。
-
结束了演讲,崇祯当即召集群臣议会,想来朝官们定然有很多话想说。
到底是六科给事中的胆子大,曾弹劾王应熊的范淑泰,第一个跳出来数落崇祯的种种不是。
范淑泰面红耳赤,引经据典,直把崇祯比作独夫。
“陛下倒行逆施,身为臣子岂能不出言规劝,若陛下执意如此,范某只好以死,还朝堂清明。”
正在他死谏的节骨眼上,王承恩将曹化淳等人复命的消息,告知给了崇祯。
崇祯点头示意知道了,抬手指着范淑泰道:
“遂你愿,带下去。”
“啊?”
崇祯有令,左右殿廷卫士没有丝毫犹豫,踏步上前架起范淑泰双肘,不顾对方惊叫,便要将其带走。
“陛下,万万不可!”
此时出班制止的,是阁臣钱士升。
随后大量文臣相继出班,钟炌与孙传庭赫然身在其中,就连温体仁都动了。
因为谏言是给事中的本职,范淑泰绝不可因言被杀。
“有何不可?在他口中朕是昏君独夫,那便允他做那个诤臣,忠臣,带走!”
钱士升一听急了,大喊:
“臣请辞!”
“臣请!辞!”
殿廷卫士只得再度停下动作,等待崇祯指示。
范淑泰倒像疯了似的,气极反笑,比画着双手仰天大叫:
“乱了!乱了!尽管杀我罢!今日范某杀身成仁才是遗臭万年,陛下手诛忠臣必定流芳千古,哈哈,哈哈哈。”
六科、御史无不同仇敌忾,在范淑泰的讥讽声中,纷纷请辞逼宫。
然而,崇祯要的就是他们这副,忠肝义胆的模样。
只见他缓缓站起身,睥睨众人。
“念。”
王承恩捧起黄绸:
“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彝宪,此人朋比为奸,欺君枉法,贪赃受贿,误国害民。在其勾校户工两部期间,更是克扣盘剥冒领,无所不用其极,涉案数额之巨逾百万两,其罪滔天罪无可恕。”
“着革职抄没,行斩立决,钦此。”
话音方落,李若琏浑身血腥气味,押着五花大绑的张彝宪进入殿中。
“陛下,臣李若琏复命,此次共计五百七十二人,已尽数归案。”
“好。”
崇祯双手负后,不再看向群臣,围着龙椅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
“朕今日拨乱反正,将欺君罔上的宫人、内臣皆一网打尽。”
“祖宗把江山托付到朕的手中,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愧对祖宗愧对天地。”
“对于他们,的确是朕懈怠了,监督不力。”
“朕恨不得因此,自己罢免了自己!”
“然而你们,一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崇祯说着,从一旁拿起那本阴阳账册。
“这本账册出自张彝宪之手,多年来一直藏在朕的内库中,怎么样?聪明吧?”
“里面的内容,需要朕念出来吗?尔等想听吗?”
“宫人烂了,朕可以换,而你们这些朝廷的栋梁,连你们也烂了,朕心要碎了。”
“殊不知你们这里烂一点,大明就烂一片!就因为你们全烂了,才会有流寇揭竿而起!”
张彝宪的册子,可不止写了账目那么简单,准确来说更像是百官行述,将所有私底下打过交道来往的官员,其喜好以及中间内幕等尽数记录在列。
这就有意思了,张彝宪的这般作为,可以理解是自己压箱底的保命手段。
不成想,却被刘阿宝出卖,落入了崇祯手中。
今日话说得够多了,也累了,崇祯悠悠坐下。
“国中境况一年不如一年,足以印证朝廷之前的路数是走不通的,人员需要更换,政策需要变革,此事连朕也看明白了。”
“你们呢?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只要朕动了你们的一亩三分地,就敢行死谏!”
“扪心自问吧,把自己的心剖出来仔细看看,拾掇拾掇。尤其是诸位忠臣,良臣之中,名字被写在这本册子上的人,你有什么颜面请辞?”
“朕啊,知道你们士人一个个的,要脸。也知道有的时候,贪与不贪也由不得你们。”
“所以这本账册,朕可以先放着,其中有关人员的脏事破事,暂时不公布。”
“朕的话讲完了,不服气的可以继续,请辞也好,寻死也罢,朕都允了。”
下一刻,温体仁朗声道:“雷霆雨露皆是皇恩,陛下心怀天下苍生,朝廷改制终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臣,温体仁,谨听陛下吩咐。”
“臣,孙传庭,听陛下吩咐。”
“臣,钟炌,听陛下吩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