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厨子一般不吃自己做的饭菜,电影制作者也不会看自己拍的电影,就比如春原米拉进场后就全程都在悄悄观察放映厅里其他观众的反应。
不过西野京可能是没有这个毛病,也可能是他入行太浅,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电影制作者。不管是原版还是刚剪好的成片,他明明都看过了不止一遍,但在电影院里再看一遍,感觉又有些不同。
他正享受这种氛围时,耳边忽然传来春原米拉的低声呢喃,“果然,还是让小京来演才是上策。”
“呃,我的长相跟这种奶油小生式的角色不配吧……”
第一次从米拉太太嘴里听到这种话,西野京还挺高兴的。毕竟这等于在夸他的颜值比模特出身的工藤还要给力,不过冷静想想,他就又有些心里犯嘀咕:这真的是在夸他么?
这算不算夸他很有当小白脸的潜力?
“是气质啦气质——小京你当时做示范的时候,我都被你给迷……呃。”
看着突然卡壳的春原米拉,西野京眼前一亮,追问道:“被我给迷什么了?米拉姐你倒是说啊~~你不说清楚,旁人还以为我做了什么犯罪行为呢。”
“你这人……我们在聊电影呢,别扯这些有的没的。”春原米拉脸红了,不过电影院黑摸摸的,西野京也看不见。
逗到这里也就行了,没把握接下来直接酒店、进房、卿卿我我一套连招搞起,那逼米拉太太把话说完就没多少意义。这里黑漆漆的,连张娇羞表情包都回收不了。
在两人互动的时候,银幕上的电影自然不会暂停。
在同样“放不下”的秋叶茂的陪伴下,渡边博子终于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
在积攒着厚厚积雪的山谷中,博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大声呼喊着:“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
喊着喊着,泪水就流了出来,博子放声大哭,仿佛在向着过去的情感告别。
另一边,被爷爷拼了老命在40分钟内送到医院急救的女树,也像是听到了博子的呼喊,一遍遍地呢喃着“你—好—吗?我—很—好!”这句台词。
电影院的女孩子们,此时的眼眶都微微泛红,个别情感丰富的,已经哭了出来。
最后的片尾,女树从学妹手中接过最后的那一本书《追忆逝水年华》,然后抽出借书卡,翻到背面那上面正画着一幅素描的,是学生时代的自己。
而作画的人,自然便是当初坐在窗台上看这本书的那个人。都快被遗忘的懵懂暗恋回忆被从记忆的角落翻了出来,少女曾经以为这只是年轻时的单相思。
但是时间在这一刻给了她证明:并不是单相思,另一个藤井树同样爱慕着她。
女树的泪水与感情在这一刻再也停不下来。然而……斯人已逝。
一点温柔在观影人的心中久久不散,少男少女青涩而克制的暗恋,象是一抹久久不会散去的痕迹,留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播放完电影之后,增田与他的女朋友沉默着走出电影院,其他的观众也都是差不多的反应。这与隔壁放映厅中一走出来,便叽叽喳喳讨论起电影好坏的观众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显然还沉浸在影片最后所营造的那种,淡淡的悲哀与淡淡的甜蜜交相辉映的气氛中不可自拔。
看完这部电影,女孩子说不定会想起了学生时代那个帅气的男生;而男孩子,自然也会回想起曾经那如暖阳般照亮自己内心的女生吧!
他/她还好吗?
“真是一部好电影啊~~~”增田的这句感慨,刚好被走在人群最后面的西野京和春原米拉听了个真切,两人不约而同地嘴角上扬,相视一笑。
“今晚米拉姐你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吧?”西野京这么打趣道。
春原米拉只是伸了个懒腰,没有开口,应该算是默认了。
西野京之前有些奇怪,听副导演武田所说,春原米拉成为花叶公司社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应该也已经发行了两三部电影。怎么还会紧张得觉都不好好睡了。
而米拉太太对此的回答也让他无言以对——之前是对自家推出的电影不抱期待,现在有了期待又是自己亲自下场拍完的,重视程度当然不一样。
“你猜我们的首日票房会有多少?”
“不猜,等一天就能知道的事情,留点悬念了~~~”
米拉太太却是兴致勃勃:“猜一下嘛,谁输了谁请吃夜宵。”
“不说还好,一说还真有点饿了。我知道一家不错的夜宵摊子,我请~~”
“你这人年纪轻轻怎么就这么好没意思?你姐我读大学的时候可比你活泼多了。”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进放映厅前还有点黑眼圈没遮住的米拉太太,此时顾盼间已经是精神焕发,“是你自己说要请客的,我等会要大吃一顿!”
“这么晚吃太多的话,会变胖的哟。”
“我还没到要担心瘦不下来的年纪!”
说这话时,春原米拉还充满自信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虽然大概率是无意识的,但西野京还是不由怀疑她这么做的底气,是她有信心多余的脂肪都会长到需要它大起来的地方。
……
两人昨晚大晚上的敢去看午夜场,是因为今天是他们俩的假期。有【战神】技能的西野京其实是无所谓的,不过之前春原米拉熬夜熬得太厉害,不好好休息一天可不行。
或许一天还不够,不过第二天首日票房就出来了,他们还要拿着这份成绩单继续去找影院谈合作,实在是少不了她。
第二天两人刚一起走进花叶制片的大门,社长秘书春奈便一脸激动地迎了上来:“社长、西野老师,首日票房出来了!”
西野京朝春原米拉哈哈一笑:“看来是个好消息。”
春原米拉深吸了一口气,“多少?报个整数就好。”
春奈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用力说道:“远超预期,昨天一天的票房总计为三百七十七万円!”
西野京本来没当什么大事,但怔了一下,也有些微微惊讶了。
当然,不是吃惊于三百七十七万这个数字,霓虹电影市场历史纪录中,首映票房超十亿的电影都有不少。
他们这点票房只够那些动画电影的一个零头,根本不值一提。话是这么说,可令他吃惊的倒也不是这个数字太少,反而是太多了。
他可是从来都没期待过所谓的首日票房。这年头电影搞首映礼的都不多,像他们这种主要宣传手段就只有贴海报的低成本影片,首日票房能过一百万日元都算是烧高香了。
他奇怪地问道:“怎么票房这么好?昨天开映的影院不是应该只有9家吗?”
在《情书》拍好后,花叶制片这边联络独立影院的工作可以说是在高歌猛进。目前愿意放映的影院已经超过了二十家。
这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东京的独立影院光是花叶制片知道的就只有七十六家,二十家已经超过四分之一了。
剩下的四分之三不是不愿意,而是大部分都还没来得及去谈。因为这些独立影院并不都是以追求盈利为目的的,至少盈利要排在一些东西后面。
西野京也是最近才对“独立电影”这个词有所了解,因为要先了解独立电影才知道这些独立影院跟那些大院线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
首先独立电影跟B级片有相似的地方,但B级片的正式名称是“低成本电影”,两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回事。
独立电影不通过商业机构直接的投资实现融资,也就不以牟利为第一目的。小制作、低成本、技术手段的简化是它极其现实的标志。
B级片则还是追求商业目标的,只不过花叶制片现在走不进那些大院线的门槛,所以只能将放映的主力放在独立影院。
阿美莉卡的影评家罗杰·艾伯特是这么解释“独立电影”一词的:“(独立电影)它是在传统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之外制作的电影,常常使用非常规的资金,它制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导演的个人思想观念而非追求个人在票房上的成功。”
而独立影院就是像增田那类电影迷,支持这些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的电影人,更多是将电影当作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