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九十一章

折秋的成长

“再发一本《意见之林》是什么意思?”范丙惊讶地问道,“那不还是相当于重新刊印吗?”

范丙的疑惑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纷纷开口询问。

折秋遭到质疑还有一些胆怯,但是周折将手轻轻放在了她的肩上,让她有些微微发汗的身子稍微冷静了下来。

“没事,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相信你。”

我相信你,这四个字实在是简单至极,甚至并不难述之于口。

但就是这样一句话,却让折秋信心百倍。

她抬起头,看向高出她几乎两个头的几位高大男子,此时的她给范丙的感觉就像是见到了缩略版的朱铃。

虽然不及朱铃果决,但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

即便这样的信念似乎暂时还没有来自自身,而是来自她身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

“《意见之林》每一期的发刊周期是七天,但是我曾经看过第一期的意见之林,作为读者,我耐心仔细阅读的情况下,看完全本总计十七篇文章加小说故事总共花费了我两日的时间,之后虽然偶有理解不了回头再仔细研读的内容,也花费了三天。这还是我水准并不如《意见之林》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情况之下所花费的时间,实际上大部分的读书人即便专心研读,也不过两日便会将每一期的意见之林看完,即便第二期的文章已经到达了二十余篇,也不过三日而已。”

范丙几人点点头,这也一样是他们第一期意见之林阅读的花费的时间。

整个刊物虽然体裁新颖有趣,其中许多故事新闻等内容可以当做杂谈来阅读取乐,但他们并不喜欢阅读时政策论一类的文章,这样挑拣着阅读的情况下,整本《意见之林》的阅读速度还会更快一些。

而这同样也是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现代里大部分人订阅杂志或者浏览信息同样会在一批信息里挑选出符合自己阅读趣味的信息,而不是阅读自己不感兴趣的题材。

不过范丙几人虽然理解折秋说的话,但还不清楚她所想要表达的含义。

直到折秋继续说道:“那么每七天为一期的新刊物发布前,大部分的读者会有一半的时间是没有新的内容可以阅读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空闲的时间里再提供一本区别于《意见之林》的刊物来给予读者,那么整个...”

折秋说着像是在回忆什么一样,求助似的看了周折一眼。

周折笑了起来,知道这丫头大约是曾经听过自己提及过一些对于他们完全没有听过的词,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

“你要说的是之前我提到过的垄断内容市场吧?”

折秋眼睛一亮,说道:“对,还是少爷厉害!”

她兴奋地鼓鼓掌,继续说着:“那么整个燕京的内容市场就会被我们垄断,到时候我们就能做到少爷的目标了!”

“什么目标?”范丙几人被折秋说得云里雾里。

就像刚刚一样。

折秋说的词分开他们都认识,但是结合在一起反而就不认识了。

周折替折秋解释道:“垄断你们都知道吧?如果我说我们能够通过垄断来制造规则,那么即便我们不再运作报社和《意见之林》这个刊物,甚至将活字印刷术开放给全大燕的印刷作坊了,也一样能做到日进万金,你们信吗?”

范丙几人点点头,又摇摇头。

其实这并不算很难理解的事情,想要做到这一步需要运用到的商业逻辑十分简单。

简单到一句话解释就是通过造纸术制造技术壁垒,利用内容的产出创造供需关系,再利用庞大的供需关系建立起能够闭环的商业生态,创造相对应的行业规则。

之后当全大燕都开始使用你制造的规则了,那么即便你不再继续进行生产,也依旧可以通过掌握这个规则而躺着把钱挣了。

这其中放在现代里最为明显的就是专利垄断。

例如微硬的操作系统,香蕉公司的充电接口协议。

这些被人为制定好的规则里蕴含着大量的利益。

虽然媒体行业所需的科技技术水平并不高,一旦货梯印刷术的技术开放,技术上的壁垒就会失效,但也一样如此。

折秋虽然简单理解了其中的一些原理,但终究不是周折。

所以最后还是周折替她解释了其中的部分缘由。

范丙等人一听,即便再笨,也能听出周折又有挣大钱的计划。

虽然《意见之林》的如今的回报还远远没有超过投资,但这几位天使投资人早就和周折一样,大清早的就出了门,看见了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龙的热闹景象。

心中自然知道,只要这股热度继续维持下去,那么赚钱这件事情轻而易举。

更何况他们并不笨。

“那我们怎么做?”

他们已经认可了折秋的计划。

甚至心中已经有了期待,并且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热烈讨论了起来。

“再开一本《意见之林》肯定不行,那还不如把《意见之林》的发刊日期改到每四日一次。”

“那我们该弄一个什么呢?《意见之林》囊括了新闻,策论,故事,诗词歌赋等等内容,还有什么可以让人看的?”

见几人讨论了一半,纷纷把目光又投向了折秋。

折秋见状,好奇问道:“你们看我做什么?”

周折笑笑道:“他们看你是因为既然意见是你出的,就要由你做决定。”

“我不行的。”折秋大吃一惊,有些害怕的说道。

“你当然能行,再创一刊的意见都是你提的,你自然心里有了答案,你放心大胆地说吧。”

“我其实也是刚刚和少爷在茶楼的时候想到的。”有了周折的再次鼓励,折秋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茶楼里等着听书的人大多都是为了少爷的《圣女贞德》而去,他们虽然也谈时事,但大多数都在讨论少爷写的故事里的内容。”

“所以这和新刊物有什么关系吗?”范丙急道。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们把杂谈故事单独从《意见之林》里摘出来,凑成一册书,定期连载发布,似乎也会有一批读者群体。”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范丙几人最喜欢看的也是《圣女贞德》,先前还有几篇仿写《圣女贞德》的稿子投入报社,虽然文笔不错,故事也颇有新意,但因为《意见之林》的篇幅有限而不能录选,这让范丙等人大为惋惜。

如果能够把小说故事单独摘成一栏凑成一本全新的刊物定期发布,那么一定会大受欢迎。

几人说干就干,开始挑选选那些先前被暂时搁置没有选中的稿子。

突然范丙抬起头来,问道:“那新刊物叫什么呢?”

所有人一愣,看向周折。

唯有周折看向折秋,笑道:“问你呢,既然这个刊物是你决定办的,你就有权决定这个刊物的名字。”

折秋脸上一红,咬了咬嘴唇,然后用小声的声音说道:“那叫做《折子戏》吧。”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九十一章 折秋的成长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