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回去之后,仍然忘不掉脑海里的那一抹倩影,每每想起都为之心动,最后实在是忍耐不住,让人去约了温如晤。
温如晤并未见过二皇子,得知对方邀约还有些诧异,“你确定殿下要约的是我?可我之前从未见过殿下,殿下好端端的为何突然约起我来了?”
温如晤警惕地盯着二皇子安排来的人,对方能够察觉到温如晤周身寒意,却也还是笑意温柔地解释。
“温小姐可以将心放回肚子里,我家殿下要约的人确实是你,温小姐有什么想问的可以直接去问殿下,很多事情我也不知缘由。”
闻言温如晤抿唇,在心里思考着此事,思来想去觉得此事应该和皇后有关。
自己虽然没有见过二皇子,最近却见到了皇后,二皇子又是皇后的儿子,想必是皇后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温如晤如此想着,便深以为然,没有再继续犹豫,当即点头答应了前往。
“奴婢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小姐要不然再想想?”春嫣满脸担忧,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温如晤不以为然耸肩,哪怕知道此事不简单,她也必须得去,二皇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她根本就不敢得罪。
即便有温家的庇佑,却也不得不防备二皇子背后穿小鞋。
她可以不在乎,可温家不得不在乎!
思及此,温如晤还是决定去一趟,不管二皇子想要做什么,都得去看过之后才能做决定。
温如晤换了一身衣裳,便直接去到了百味斋。
也不知二皇子是为了表示善意还是别的缘故,将约好的地方订在了百味斋,温如晤倒不担心会发生什么,去到百味斋还跟丁欣儿打了个招呼,这才上楼去见二皇子。
二皇子身着绛紫色衣袍,正看着窗外的风光,听见推门声,转身看过来。
“今日唐突邀请温小姐来,希望温小姐不要见怪。”二皇子微笑着看过去,脸上的笑容和煦。
温如晤无法确定二皇子心里在想什么,便只能笑着过去坐下,“不知殿下今日请我过来所为何事?”
“温小姐又何必这么生分?即便我们之前没有见过,可我与你兄长认识,与你兄长关系还十分好,你兄长如果知道你如此待我,恐怕背地里还要说你的不是。”二皇子故意打趣,将一盏茶放在温如晤面前。
温如晤没有喝那碗茶,而是目不转睛盯着二皇子,想看看二皇子究竟准备做什么。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二皇子也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清清嗓子后,就说明了自己的用意。
“我知道你和赵京叙的事情,此番找到你,就是希望你能够来到我身边,只要你能够成为我的妾室,莫说是百味斋,你就算想将芳华阁收入囊中,我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二皇子说的十分坦诚,并直接以芳华阁为好处,希望能够打动温如晤。
温如晤略有些惊讶,她猜到过很多可能,却唯独没有猜到这个可能。
虽然不知二皇子为何如此,但想必和赵京叙有关,她想也不想直接拒绝,“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只是一个下堂妻,恐怕做不成你的妾室,殿下应该也不愿意别人误会自己吧?”
二皇子不以为然,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就算你不答应,我也可以找父皇赐婚,到时候你就算想要拒绝,也来不及了。”
温如晤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皇帝因为赵京叙的缘故不待见自己,如果二皇子真的去请赐婚,皇帝肯定会直接答应。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先稳住二皇子,至于别的事情可以之后再说。
这般想着,温如晤便立刻笑盈盈道:“殿下当然可以这么做,但这样做无非就是大家心里都不痛快,我相信殿下是诚心想要娶我,而不是为了利用我。”
二皇子听过后挑眉,温如晤只当没看见,反而一副困惑模样,“只是我不知道殿下为何如此,我和殿下之前从未见过,殿下却对我一往情深,这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我难免会想得比较多。”
二皇子却像是听见了天大的笑话,直接开口说道:“那你可能是误会了,我之所以想要娶你,无非是想要压赵京叙一头,不过你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我确实觉得你长得不错,若是能够收为妾室,说出去也比较长脸。”
二皇子并不扭捏,而是直接说明了自己的目的。
即便猜到可能有这么几分缘故,但对方直接言语还是让温如晤有些措手不及,之前想到的法子瞬间不能用了。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二皇子的对手,思忖片刻想要用缓兵之计。
“殿下的想法无可厚非,不过就算是为人妾室,那也应该三书六聘,无媒无聘,我又怎能答应殿下?”温如晤含笑看着二皇子,并没有把话说得太难看。
而二皇子一听,当即答应下来,“这点要求我还是可以满足你的,那你就回去等着吧,我肯定很快就会完成此事。”
二皇子说得十分轻松,确定好此事后便回去准备,并未耽搁片刻。
温如晤也实在不想面对对方,起身相送,等人一走,温如晤立刻让人将此事告知皇后,寄希望于皇后能够劝说二皇子。
果然,皇后得知此事后,直接让人去找来了二皇子,开门见山便是训斥。
“你好大的胆子,忘记我跟你说过的话吗?居然还敢私底下去招惹温如晤,她是什么人你不知道?”皇后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二皇子,真恨不得撬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长了些什么。
二皇子不以为然,撇了撇嘴,“不就是一个妾室吗?我又不让她为我的正妃,就算是个下堂妻又如何?”
“她是我们对付赵京叙的关键,你想要压赵京叙有的是机会,又何必以在此刻做出这种事?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我们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明白了吗?”皇后语重心长劝说,分析其中利弊。
二皇子听过之后耷拉着脑袋,虽然不情愿,却也不得不点头同意,“母后说的话儿子都记住了,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