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这件事跟你无关,你没必要自责。”
“属下保护不利,实乃属下最大的罪过,求主公惩罚!”影依旧坚持道。
皇甫辰叹息:“影,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现在我的地位稳固,而且也不需要这么多,你只需要安安静静的等待我的命令就行了,明白吗?”
闻言,影沉默不语,显然他仍未领悟皇甫辰话里的真正含义。
皇甫辰摇头叹息,却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吩咐影道:“你先下去吧。”
“是,属下遵命。”影应声,起身退下。
……
三天后,早朝上,群臣齐聚金銮殿,皇甫辰站在文官队列里。
皇帝扫视众人一眼,缓缓开口:“今日早朝,朕召集诸位爱卿,是为商讨监国一职的具体事宜。”
皇甫辰抬眸,仔细聆听。
“朕思虑良久,最终选择将这件事交由辰儿负责。
辰儿聪慧过人、性格稳重,堪当此重任。朕相信,在辰儿的带领下,南国将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闻言,文武百官皆露出诧异之色。
要知道,监国一职由谁担任,向来是一件非常严肃而重要的事情。
担任此职的人,将来有很大概率会继承大统。
因此,文武百官都对此非常看重。
此时此刻,站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乃南国当朝重臣,他们是朝堂的中流砥柱,也是未来新君的支持者。
他们身处乱世,深谙明君难遇。虽然他们不能左右圣意,但监国对他们来说依然是至关重要。
皇帝话音刚落,朝堂众人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老臣以为,关于监国的人选,还需慎重考虑。”一位老臣出列,躬身谏道。
皇帝微微挑眉:“哦?左相大人的意思是…?”
左相久居朝堂,混迹官场数十年,说起话来滴水不漏。
“陛下,太子生性残暴、恣意妄为。臣担心,若是由他担任监国一职,天下百姓将永无宁日。”
听到这句话,站在一旁的皇甫辰嘴角颤抖。
他何曾生性残暴,不过是在某些情况下不得已为之罢了。
看着这个老头子,皇甫辰怒火中烧。
这时,右相出列,疾步上前。
“陛下,臣认为辰太子并非那不辨是非之人。辰太子连夜审理户部尚书贪污案,前些时日又剿灭了城外流寇,将百姓损失减小到最低。太子行事风格雷厉风行,未尝不是一个好事。”
左相轻蔑地看了一眼右相,语气中带着不屑:“陛下,右相大人所言属实。只是,辰太子为人冷血无情,臣还是觉得不妥。”
皇帝嘴角上扬,他知道这些事情就是如此,不过他不打算自己开口。
右相见状,开口斥责道:
“陛下,老臣认为左相大人此举,乃是信不过太子殿下!
既然陛下已经决定让辰太子担任监国一职。倘若朝中其他臣子强加干涉,那岂不是架空了陛下您?
长此以往,臣子私自权衡利弊,质疑圣意,朝堂上还有王法吗?!”
见右相身先士卒,其余大臣纷纷出列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转眼间,大半个金銮殿里的官员都站出来,支持右相。
“陛下,您看?”右相恭敬地询问皇帝意见。
前后不过几个呼吸,皇帝的语气立场已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接着,皇帝话锋一转:“既然如此,便举手表决吧。
朕数到三,反对大皇子辰儿担任监国一职的,请出列!”
皇帝声音洪亮,语气威严,震慑全场。
所有人都望向皇甫辰,皇甫辰却无动于衷。
最后在皇帝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倒戈,拥戴皇甫辰为监国一职。
“陛下,臣遵旨。”
皇甫辰出列,率众人齐齐跪地。
看着那些大臣,皇甫辰只是冷笑:又是一群墙头草。
“辰儿,朕要暂时出御猎,朝政之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穿着黄袍的皇帝,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态。
皇甫辰的眸光一凛,腰板笔直如松,没有丝毫迟疑:“臣子领命。”
不过,话音未落,殿门外突然响起混乱的脚步声,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来。
“陛下,太子殿下,不…不好了,北境…”
这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打断了原本有序的宫廷序曲。
北境,那是南国安稳的北面屏障,也是边疆上永远的热土,一旦有事,整个南国都将是风雨飘摇。
皇甫辰眉头一皱,即速上前:“出了何事?”
小太监喘息之间,急促说明:“北境…夜静谷被…被突袭了,刘尽守城主…城主他…”
“说!”皇甫辰一脸严肃,气势逼人。
小太监咽了咽口水,颤抖着说出了整个南国都不愿听到的噩耗,“城主殿下,刘尽大人…已殉国…”
气氛瞬间凝固,一片死寂。
“无能的废物!”左相忍不住怒斥。
而慕倾雪眼见皇甫辰受辱,忍不住掬一把心酸。
只是她终究不是场中主角,只能默默收起这份心疼。
情势紧急,皇甫辰深知现在已非争吵时刻,他需要立即决策,保全北境。
“启禀陛下,臣子愿立即赴北边境,坐镇夜静谷,稳定军心!”皇甫辰沉声提议,目光坚定如旧。
右相随即点头附议:“陛下,此乃当务之急,太子殿下胆识过人,定能稳定局势,我朝安危,就在此一举!”
左相见势不妥,暗中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却似有所顾忌,并未再多言。
皇帝眼见着儿子主动请缨,心中既是欣慰,又有几分不忍,但局势所迫,他只能点头同意。
直至皇甫辰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金銮殿外,楚默才默默走上前来。
“太子,可需臣准备些什么?”
楚默眉宇间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皇甫辰心头一暖,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你我之间,无需客套。随我前往夜静谷便好。”
楚默虎目有些担忧,抿紧了唇,重重点头:“明白。”
……
街上的百姓熙熙攘攘,沸沸扬扬,而慕倾雪如往常一般,在窗前静坐,托腮遥望。
她知道那个伟岸挺拔的身躯,终将要展翅高飞。
可她自始至终都没能放下那颗牵挂的心。
不舍,无奈,有情难抒。
在慕倾雪的眼里,皇甫辰如天上月,人间星,调素琴,阅金经。
可纵使无端掉落凡尘,他依旧是他,是无法触及的梦。
她只能在这盏茶的光阴里,蘸泪为墨,勾描他清晰如昨的眉眼。
寻回他那半点缱绻的风情,让过往的温柔,姹紫嫣红,顷刻间,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