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刚接到自己安插在靖国据点被拔除一事,太子当天就大发雷霆。
在府内将能砸的东西全都砸了一遍。
太子府的姬妾噤如寒蝉,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唯恐自己哪句话说错了,直接被太子拖下去弄死。
“陈茜,你给我滚进来!”
众人的不敢靠近,让太子越发的生气,在砸完了手里的所有东西后,怒吼道。
陈茜视死如归的进入了房内。
她不是那些对太子真面目一无所知的百姓,所以深知自己一踏进房内,自己将会在劫难逃。
“太子。”
“说,你是不是跟那个太子妃之间有猫腻?为什么我的人会突然间损失惨重?”
陈茜是太子首先怀疑的对象。
“太子,我的家人他们的命全都攥在你的手里,我更是与太子妃之间无任何交流,太子这话从何说起?”
她咬紧牙关,拒不承认。
“臣女未曾做过的事,不会认!”
太子看着脊背挺直,言辞凿凿的陈茜,一时间也有些动摇,正在他思忖着如何处置陈茜,心腹走了进来。
“太子,靖国殿下在上朝时当众吐血了,消息上说,太子妃以及太医诊治过后,他们的殿下萧誉司依旧不能端坐在朝堂上听证。”
听着心腹如此禀报,太子方才缓过神来。
他看了眼陈茜,缓声开口。
“是孤误会了你,陈茜,你且下去休息吧。”
陈茜起身退了出去,心更是揪做一团,后背全都是汗,她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没想到躲过一劫。
萧誉司病重的消息传来,并没有让太子轻松太多。
因为朝堂上,有人对他的党羽开始了攻讦,他这个太子自然是首当其冲,脱不了干系。
大殿上。
与他对立的臣子纷纷奏请裴温文。
“皇上,禁卫军统领李大人之子,在京都大街小巷纵马行凶,致使一名幼儿当场死亡,苦主告到衙门,京兆府尹大人包庇统领大人,不惩处李公子,反倒是对苦主多加迫害,致使其妻离子散,苦主如今敲了登闻鼓,此事京都百姓人人皆知。”
禁卫军统领李大人乃是太子侧妃李氏的父亲,此事京都人人皆知,除此之外,京兆府尹大人是太子引荐力挺的官员,他们了二人狼狈为奸,作奸犯科,即便是不知情者都会把罪名怪到太子头上。
“回禀皇上,近日,臣同其他的幕僚核实了账目,发现账目上有八百万两的影子不翼而飞,此事非同小可,还请皇上详查。”
太子尚未想出应对李大人与京兆府尹大人的说辞,这边按下葫芦浮起瓢,户部又出了事情。
要知道户部一向都是攥在皇家手中,如今,掌权之人乃是太子。
太子不知今日是否是他流年不利,这些大臣竟然会聚集在一起对他围攻。
“王大人,你一个工部侍郎,为何会无缘无故查起了户部的账本,是不是有越权之嫌?”
太子已经顾不上其他。
户部乃是他所辖的衙门,若是不把此事摁下去,那可就要引火烧身了!
李大人之事,他大可以推辞侧妃李氏连同李家瞒着他胡作非为,但户部一事他无从推脱。
“回太子,臣确实是工部的人,但近日歧县干旱,多处发生火灾,灾民流离失所,已然逃到了京城,灾情后续事宜归我工部管辖,是故臣才会去户部支银子!”
“此事已经发生了一段时日,太子莫非一点都没有察觉?”
工部侍郎王大人言辞有理有据,怼的太子无从反驳。
朝中群众眼见着太子对此事毫不知晓,纷纷议论开来,裴温文见着太子被群臣指责,且罪名属实,亦是当庭震怒。
“京兆府尹大人徇私舞弊,罔顾百姓生灵,撤掉他的京兆府尹之职,抄没其家产,将其一家发配林州,永不许再入京都。”
“禁卫军统领李大人纵子行凶,教养不善,视规矩为无物,夺去其禁卫军统领一职,贬为庶人,其子闹市纵马伤人性命,现将其收押,秋后问斩!”
裴温文严厉惩处不法之徒,平息众怒,太子噤若寒蝉,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
但他终究没有逃过此劫。
“太子御下无方,致使户部银钱亏空,现褫夺他的一切职务,另起在太子府自我反省,无召不得出。”
禁足事小,褫夺身上的职务事大。
太子好不容易将这些人拢入羽翼之下,成为他的党羽,眼下禁卫军统领、京兆府尹以及户部全都不再受他控制,太子做事处处受制于人。
怎么可能心里头痛快?
如今,自身难保的他,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再去辖制姜云姝他们。
靖国。
京都。
萧誉司称病在太子府,外面有人来访,一律让柳蓝以他身体不适为由挡了出去。
姜云姝对此事全凭萧誉司做主,不插手其中。
“来,把药喝了,这是我根据你身体状况,改良的方子。”
她一心一意全都扑在萧誉司的身体上,姜云姝可不想再看到萧誉司当着她的面吐血。
即便是假的,也让她胆战心惊。
“听娘子的。”
萧誉司一饮而下,放下碗后,继续道。
“你现在可以写信通知陈女官脱身了,如今他们太子深陷泥淖,自救不暇,正是我们的人救出陈家人的好时机。”
围魏救赵。
萧誉司早就打算好了一切。
“另外,你兄长及父母那里我也做了安排,相信他们不会再落入太子手里。”
“好,夫君,谢谢你他们做了这些。”
姜云姝最喜萧誉司仁慈的一面,她依偎着他,心中倍感幸福。
另一边收到消息的陈茜,在萧誉司的人的帮助下,悄悄安排家中人逃出地牢,没有把柄握在太子手里的她,随时可以脱身。
陈家人从地牢消失并没有引起太子的注意,他现在被更大的麻烦缠上。
太子一党的人筹谋将他从最近的不好的事情中解救出来,他们想出的办法便是推举太子去歧县赈灾。
只要太子做成此事,那么最近在京都流传的那些不利于太子的流言也会不攻自破。
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太子被此事弄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
宫中。
皇上裴温文听着底下的侍监向他汇报太子府的事宜。
“皇上,太子好像有意要在赈灾一事上挣回口碑。”
“挣不挣口碑,不是他说了算的。”
裴温文出言。
而后将自己写好的字条递给了侍监。
“照着这上面的做,记得,手脚干净些,我可不想看着这件事情被太子的人事后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