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袁叙善意的提醒,蔡琰却是嘟啦着小嘴,一脸叛逆地说道:“我才不要我们的孩子姓蔡。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要生下来跟夫君姓袁,才不要姓蔡。”
难怪有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蔡琰已经不为蔡家着想了,一心一意为袁家着想了。
袁叙问道:“那是不是我们的下一个孩子再姓蔡?”
蔡琰狡黠一笑,认真地说道:“下一个孩子姓袁,还是姓蔡,等下个孩子出生之后再说吧。”
出生之后再说吧?
那就是说下一个孩子还不一定是姓蔡。
袁叙打量着一张文静外加乖乖脸的蔡琰,心中暗自感叹道:“老丈人,这可不是我袁叙想出尔反尔,是你自己的女儿不同意这个孩子姓蔡,我能有什么办法。”
“这孩子毕竟是昭姬她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的骨肉,我们还是要尊重她的意见,不能勉强她。”
想到这里,袁叙突然问道:“那你父亲知道我们这个孩子姓袁,不姓蔡的事情了吗?”
蔡琰自豪地一笑道:“我父亲他当然知道这件事,而且我父亲已经同意这个孩子姓袁了。”
看着蔡琰一脸得意的样子,袁叙心中暗道:“老丈人那个倔强老头竟然会同意这件事,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蔡邕他能不同意吗,挺着大肚子的蔡琰只要在蔡邕面前来一招“要死要活”的假哭着,就足够让蔡邕难受了。
最后蔡琰还时不时再叫唤上一、两句话,表情痛苦地说“肚子怎么好痛啊”、“身子很难受,要喘不上气了”这一类的话。
蔡邕能怎么办?
现在蔡琰怀着孩子,等于有了最大的底气。
蔡邕敢惹蔡琰生气吗?
蔡邕敢反对蔡琰的话吗?
最后蔡邕在妻子以及小女儿蔡媛在旁努力的劝说下,他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默默接受这个孩子姓袁的事实。
不过蔡琰最后还是象征性地再三保证下一个出生的孩子会姓蔡,但此刻蔡琰在蔡邕心中的信任度已经大幅度缩减了。
蔡邕做梦都不敢相信自己教出的听话懂事的女儿,怎么到了袁叙那里之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会变得出尔反尔起来。
蔡邕最后只能留下了一句“老夫不管了,你生的孩子,爱跟谁姓就跟谁姓!老夫上了袁叙那个臭小子的当了。”
“等袁叙那个臭小子回来,老夫非要找他算账不可!”
虽然蔡邕表面上是一副生气的样子,但是他的心中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大女儿蔡琰,三天两头的就让妻子和小女儿蔡媛去州牧府陪陪蔡琰,随便回来跟他说说蔡琰的身体情况。
……
袁叙从长安回来的第一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他选择去第一个生孩子的董莺房间里过夜,陪陪董莺她和小袁宥。
不过在众女的心目中都以为是因为董莺最早生下孩子,所以袁叙才第一个去她房间,其实不然。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小袁宥已经奶足饭饱,在董莺充满母爱的光辉下,轻轻哄着小袁宥呼呼大睡了起来。
既然看着小袁宥睡觉了,董莺瞬间从满脸的母爱转变为满脸的欢喜,紧紧地依偎在袁叙身边。
两人一阵久别重逢,自然有些事情少不了。
……
良久过后,董莺将脑袋靠在袁叙的肩膀上,满脸关切地问道:“这次你跟南阳的冯芳谈得怎么样了?谈妥了吗?”
袁叙这次对董莺说带兵离开襄阳的理由是去南阳和冯芳进行谈判,然后让冯芳交出南阳郡的兵权给袁叙管理。
这么做,为的就是不让董莺知道袁叙去的是长安城,避免董莺问董卓的事情。
虽然董莺迟早会知道董卓已经死了,但能迟一天算一天。
之所以董莺会问关于冯芳的事情,不是因为她关系时局,而且她单纯的关心这个问题而已。
因为董莺知道如果袁叙这次和冯芳没有谈妥的话,那么袁叙为了统一荆州,后面势必要和冯芳打一仗了。
那么,这样一来袁叙就又要出征打仗,打仗这种事,要打多久不好说,反正肯定要离开董莺一大段时间。
现在的董莺刚生完孩子不久,当然是希望袁叙可以好好陪陪她们母子俩。
不求袁叙一直陪着她,董莺只求每天能够见袁叙一面,她的心里就知足了。
袁叙听到董莺的话,随口就编起了瞎话,说道:“目前都谈妥了,要是顺利的话,这一仗就能免了。反正接下来后面有一大段时间,我都会留在襄阳,好好陪陪你们母子。”
董莺一听这话,立刻高兴得跟一个小孩子一样,满面的笑容,仿佛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袁叙看着董莺满面欢喜的样子,脸上虽然也是挂着一丝笑意,但是心中说实话对董莺的愧疚肯定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但那一点点的愧疚之情跟袁叙争霸天下的野心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希望董莺永远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
反正现在传闻的消息是皇甫嵩、朱儁等人设计暗杀了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打回长安,杀了皇甫嵩、朱儁他们,为董卓报仇雪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