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懒得跟杨怡废话,反手一个响指。
杨怡顿时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的记忆被唤醒,她惊恐地看向屏幕。
直播画面。
{杨怡是江西人,有一个哥哥。
江西,在全国最出名的是什么?自然是天价彩礼,由此引发了许多段子。
比如现在外面的年轻人,谈恋爱之前,听到女的是江西的,直接就吓的连夜跑路,实在是娶不起。
与其说是嫁女儿,不如说是卖女儿。
天价彩礼的情况尤其是在农村,最为恶劣,动辄数十万娶一个媳妇,有些离谱的,甚至要上百万。
当然,女方也不是不回礼。
一般情况,女方都会陪嫁一床崭新的棉被。
杨怡就是出生在江西,还是农村人,家里条件非常不好,但是杨怡成绩优秀,是全校前几,是县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是最有希望考入上京大学的才女。
偏远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很严重。
杨怡的父母本来就不支持杨怡读书,他们的想法就是,读书有什么用?更何况是女孩子读书,以后还不是要嫁出去?
但幸好,杨怡中考时考到了全县第九,当时县一中的领导亲自来杨怡家招生,承诺三年学杂费全免,考虑到杨怡家里的情况,甚至还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比如杨怡在学校的三年,连在食堂吃饭,都有专门的卡,不用交钱。
学校免除了杨怡吃饭的钱,还免除了她的住宿费。
就算是这样,杨怡的父亲杨金保也不同意他女儿去读什么高中。
在杨金保心里,女生头发长见识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读什么书?还不如留在家里帮衬帮衬,种地还能多一个人。
县一中的领导最后又说:“杨怡的成绩很好,你们的家庭也特殊,我可以为她申请贫困助学金,一年有三千呢。”
“三年,就是九千块。”
“除了贫困助学金,如果杨怡同学在学校里成绩保持下去,也会有学校发的奖学金。”
杨金保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得知女儿读书还有钱拿,便欣然同意。
反正在女儿在学校读书又不花钱,还能赚钱。
留在家里,多一个人多一张嘴,看着也烦。
如此,杨怡就去读高中了。}
看到这里,杨怡眼中有泪花闪烁,她低下头,这段记忆,是她深埋心中不愿提起的往事。
“我恨他们。”
“我恨我的父母,我永远不想回忆起这些。”
的确,哪怕是方才还在叫嚣的水友们也沉默了,因为杨怡的身世的确可怜。
直播继续。
{杨怡在学校里读书非常用功,成绩一直保持,每次都是全年级前五,时光荏苒,很快就来到高三。
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是她唯一能逃离这个小山村的途径。
那就是读书。
可惜,命运总喜欢捉弄人。
杨怡的哥哥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很早就辍学了,整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也不上班,也不干活,每天就开着一个鬼火和一帮人鬼魂。
夜不归宿是常有的。
还是那句话,这里的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重,女性几乎没有地位。
杨金保从小到大都快要把他那个宝贝儿子杨刚宠坏了,什么都惯着他。
杨刚说自己不想读书了,杨金保都能同意。
杨刚说自己想买个摩托车兜风,杨金保砸锅卖铁也给他买。
总之,杨金保溺爱他,几乎到了骨子里。
溺爱是要付出代价的,杨刚被惯坏了,从小就骄横跋扈,不讲道理,常常跟别人聚众斗殴打架。
以前年纪小,不构成犯罪,警方抓住了,教训一下也就算了。
现在十八岁了,刚成年,就把人家女生的肚子搞大了,那个女生的父母招上门来讨要一个说法。
还能怎么办?
要么赔钱,要么告他强奸!
最终,杨金保陪着笑脸,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人家说服了,两方打算结成亲家。
还是那句话,江西人彩礼高,那个人家狮子大开口就要三十万。
杨金保一家祖祖辈辈都务农,上哪里去搞三十万?但毕竟是儿子的终身大事,反正以后结婚也是结婚,现在结婚也是结婚,更何况,杨刚都成年了。
他这个当老爸的,也时候张罗婚事了,既然如此,不然趁热打铁,直接把婚事给办了。
杨金保上哪里去搞三十万?
他思来想去,夜里抽了许多烟,最后想明白了,那就是嫁女儿,既然对方跟自己要三十万,那自己也把女儿给嫁出去,收他三十万的彩礼,这样不就行了吗?
说干就干,当时杨金保就去学校把杨怡接了回来。}
看到这里,杨怡捧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他那父亲,差点毁了她一辈子。
别说杨怡受不了,评论区的水友都受不了。
{“妈的,出生!自己儿子没本事,居然打起女儿的注意。”
“我要是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儿,我做梦都能笑醒。”
“这种人也配当爹?”
“该说不说,就事论事,其实这个杨怡也挺可怜的。”
“……”}
不管怎么说,杨怡的确是可怜人。
直播继续。
{杨金保把自己女儿接回来,自作主张给她办了退学,不让她读书,还四处找媒婆打听谁家娶老婆,着急把女儿嫁出去收彩礼给自己儿子娶媳妇。
杨怡当时被锁在屋子里整日以泪洗面,她只想参加高考,离开这里。
这件事闹得很大。
杨怡的班主任看不下去了,因为杨怡的成绩很优异,如果稳定下去,一定是能上985名校的,是学校的重点尖子生。
班主任亲自来杨怡家找杨金保谈谈,可杨金保油盐不进,死活不同意,铁了心要把杨怡嫁出去。
杨金保还义正言辞地说:“女生读这么多书干什么?还不是要嫁出去的?”
他认为女儿就是赔钱货。
杨怡的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解释,说了很多大道理,说杨怡的成绩很好,以后考上了名校,会有很好的出路,你不让她读书,是害她。
但杨金保固执己见:“她是我的女儿,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再说,我可没钱供她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