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游玩东昆仑,巧遇山上一洞门。
进得石洞看一看,妙境一处赛天庭。
玉石床,玉石凳,可休息,可修行。
石洞宽敞好洞府,天造地设自然成。
一重门里有瑞气,照得里面甚通明。
二重门里鲜花艳,鲜果满树不老春。
三重门里香扑面,上垂璎珞下铺锦。
取名就叫鸿蒙洞,石上刻字留后人。
今日相逢有缘分,唱歌唱到大天明。
唱地上,走地久,唱天上,天台轮。
十年难逢金满斗,五年难遇腊庚申。
身骑一只梅花鹿,歌鼓场上唱不停。
一段《黑暗传》道罢,书归正传。
且说玄黄师徒四人受命回去种植花草树木、编写《风水学基本原理》,四人踏上九色莲花座直奔昆仑山而去。须臾,师徒四人来到昆仑山之巅,下了九色莲花座,向无为圣境走去。
不料,四人刚转过一个山口,就听见有人大喊大叫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四人抬头看去,但见前方一座山冈上站着一员小将,头戴绿帽,身穿绿袍,手持浑铁铛,正对着他们耀武扬威,指手画脚。玄黄师徒四人深感意外,没想到有人敢在幽泉老祖的眼皮子底下打劫。不过,四人心中也充满了期待,都想借此大战一场,试试自己的法宝。于是,玄黄师徒四人不动声色地走上前去,跃跃欲试。
玄元右手持辟地斧,左手捻着斧诀,昂首阔步地走在最前面,做好了打头阵的准备。没想到混沌抢先一步,上前拧住那小将的耳朵,一边拧一边骂:“你这个小屁孩,打劫居然打到老子头上。惯会吹牛皮,‘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你开的路呢、你栽的树呢?回头给我好好栽树去。要是栽不好,老子把你的耳朵拧下来。”玄元再细看那小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小将是江沽扮的,一片荷叶被他从中间撕开,中间部分戴在头上当帽子,四周的部分从脖子上套下来当披肩。另一片更大的荷叶也从中间拧断,四周部分被套在腰上当围裙,中间部分和荷叶秆就是他手中的浑铁铛。江沽这一身绿袍穿得别出心裁,手中的兵器也般配得很,就是此番打劫到他老子头上了,怪不得混沌要出手教训他。
江沽一看这阵势就了,他抓着混沌拧他耳朵的手,对玄元喊道:“痛痛痛,干爷爷快救我。”玄元一脸尴尬,混沌是自己的师弟,如果自己以幽泉老祖干儿子的身份为江沽撑腰,就在辈分上占了混沌的便宜。玄元只好微笑不语,一动不动,任由混沌教训江沽。最后还是玄黄出面,对混沌说:“小孩子顽皮,混沌你也不必计较。”混沌这才松开江沽。江沽识趣,看出来玄黄是老大,赶紧跑到玄黄身后,心有余悸地瞄着混沌。
玄黄指着江沽身上的荷叶,问道:“江沽,你这荷叶是从哪里弄来的?”江沽答:“是从天池里掐的。听我太爷爷说,方壶的小天河中原本生长着许多荷花,当初他把无为圣境从青海湖中搬到昆仑山上时,一并带过来几株,养在天池中,现在已经长成好大一片了。我今天出来巡山,就掐了两片荷叶玩。”玄黄听完,对三位弟子说:“看来玄灵大仙所言不虚,仙湖、天池、滑塘都是适合植物生长的好地方。咱们四人分别负责一块,我负责在仙湖中种植,玄元负责在天池中种植,玄玄和混沌负责在滑塘中种植。事成之后,咱们一起去青海湖湖心岛向玄灵大仙复命。试种期间,大家多交流经验,遇到实在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就近请教幽泉老祖。”玄元、玄玄、混沌说:“好的。”
江沽领着玄黄师徒四人进入无为圣境,前去拜见幽泉老祖。
幽泉老祖在天池旁边的亭子里接见玄黄师徒,四人向幽泉老祖施礼完毕,在石凳上坐定。幽泉老祖见玄黄身高十丈,腰围五丈,黑色头发,脸面和身体半边黑半边黄,两足赤红得如火焰一般,相貌堂堂,威武不凡,忍不住夸赞道:“好后生,怪不得石龙老母要收你为义子,玄灵大仙要抢着收你为徒弟了。玄黄,我也收你做义子好不好?”玄黄还没回答,玄元抢先说:“义父,玄黄是我师父,你再收他做义子,那辈分乱得让我们咋相处呀?”幽泉老祖听罢,说:“也是,罢了罢了,被石龙老母抢了先。”
玄黄把师徒四人青海湖一行的详细情况和下一步的计划向幽泉老祖做了汇报。幽泉老祖听完,指着天池中的荷花对玄黄说:“玄灵大仙所言不假,植物生长需要光,目前地球上有光的地方只有仙源洞天、无为圣境、罗天福地、方壶这四处。我同意你们在无为圣境试种花草树木,我建议你们不要只在天池里种,还要在天池以外,凡是天眼发出的光能照到的地方都种上花草树木。探索的范围广一些,也有利于摸索经验。你们要明白,神州大地的基本情况比无为圣境复杂多了,让植物在神州大地上自由生长是建设神州大地的第一个标志性目标,年轻人,你们肩负着整个宇宙的希望,任务艰巨,要努力呀。”玄黄赶紧表态。
幽泉老祖对玄黄的态度赞许有加,说:“在神州大地上种植花草树木,只有光还不行,还得通地气。阴为形,地球是离我们最近最大的‘形’,地气就是潜行在地球中的阴气,对地面上的生物影响巨大。地气如果不通,就不能滋润地面上的生物。这是‘风水学’上的理论,是‘阴阳学说’在建设领域的应用。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吗?”玄黄取出玄灵大仙送的那本《风水学基本原理》,说:“这是玄灵大仙写的书,有关风水学的,他给我了,让我继续编写。请您老人家看一看,指点一二。”
幽泉老祖接过书,大致看了一遍,说:“玄灵大仙费心了,不过,这书只能算是风水学基础知识,没有触及重点内容。风水学是阴阳学说在建设领域的应用,阴为形、阳为空、灵气为混元,这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础。不懂阴阳,就谈不上懂风水,更妄谈编写风水学基本原理。我来补充一点吧。”幽泉老祖说完,手中现出几页纸,不一会儿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是一篇关于风水学基本原则的文章——
阴阳平衡原则。阴阳平衡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适于生命生存的地方,不仅阳气、阴气旺盛,而且阴阳平衡。一个地方如果阴阳失衡,则阴气和阳气中的某一方必定有所不足,最终结果是导致阴气和阳气相结合形成的灵气肯定不足,如此一来,此地就是一块没有生机的“死地”。生命体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环境里,就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个是灵气不足,另一个是生命体自身阴阳失衡。生命体阴阳失衡,就会得病,患“阴症”(虚症、寒症等)或“阳症”(实症、热症等),不利于身体健康,不利于工作和生活。
山环水抱必有气原则。“山环水抱”是风水学的重要原则,“山环”即四周群山环绕。一个地方如果处于众山环抱之中,就聚得住阳气,是为“藏风聚气”。众山环抱之中,来自众山的阴气顺着山势向下汇集在山谷中。山谷就像是盛装阴气的钵盂,阴气一旦超出其容量,就会向外流淌。如果在山谷的出口处有水拦着就好了,阴气“界水则止”,有了水阴气就只能留在山谷里了,这就是“水抱”的效果。“山环”重在留住阳气,“水抱”重在留住阴气,是为“山环水抱必有气”。
平原地带没有“山环”,“水抱”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平原地带近水而住和山区的依山而居有同样的功效,一样可以获得自然界的阳气、阴气和灵气。近水而住要突出一个“抱”字,选择一个呈水抱之势的地方,比如半岛、河湾内侧等。
取之于自然原则。自然形成的众气所聚之地,适于生命生长,后天改造之地可能更优美、规整,但不及自然形成之地灵气旺盛。比如人工修建的假山、水塘等,也能够凝聚阳气、阴气,但其效果远不及自然形成的青山、湖泊等。
好地有好相原则。众气所聚之地在表象上必是秀美之地,草木茂盛,温和适宜,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一个地方如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就说明众多生物都适宜在此生存,此地是众气所聚之地,那么这个地方也同样适宜于人类。“好地有好相”固然不假,但有好相的地却不一定都是好地,有时候会有表里不一的情况出现,还需要进一步勘察。
玄黄深深地为幽泉老祖的学识所折服,他决定把幽泉老祖的文章收入《风水学基本原理》中。玄黄向幽泉老祖道谢,幽泉老祖说:“把这个宇宙建设好,也是我的追求和责任,能帮到你,我也很开心,你不必客气,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到无为圣境找我。”
幽泉老祖安排大家吃饭,饭毕,玄黄意欲告别,幽泉老祖交代他回去代为向石龙老母问好,玄黄应下,带着玄玄和混沌上了九色莲花座,直奔青龙山而去,玄元则留在昆仑山上种植花草树木。
玄黄师徒三人在青龙山脚下降落,下了九色莲花座,直接进入罗天福地。浦湜正在滑塘边,远远看见玄黄师徒,便招呼他们到旁边的亭子就座。玄黄一边向亭子走去,一边向滑塘里看,直到看到里面一丛荷叶长得正旺,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看来滑塘也适宜种植花草树木。
四人坐定,重新见礼。玄黄把青海湖一行和昆仑山一行的详细情况和下一步的计划向浦湜述说一遍,又把那本《风水学基本原理》交给浦湜,想请他像幽泉老祖那样也写一段。不料,浦湜说:“我这罗天福地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尽管在这里种植花草树木好了,想怎么种就怎么种。不过,编写《风水学基本原理》我真的帮不了你们,我的理论水平和石龙老母、幽泉老祖、玄灵大仙差远了。我愚笨,学习也不用功,玄灵大仙曾给我书让我看,我却没能静下心来好好钻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什么也没学会,我很后悔呢。”浦湜说完,愁容满脸,如果不是几个小辈坐在面前,恐怕老泪都要流出来了。殊不知,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学习的事,错过了,就只能后悔一辈子!
诗曰:
记取当年困苦时,披星戴月五更迟。
烛微陋室习前卷,墨冷风寒自遣之。
杏李东风后谷温,晨昏雨洗槛中门。
何由酹酒邀明月,忍看花零映墨痕。
玄黄听罢,不再勉强,和浦湜唠了一会儿家常,留下玄玄和混沌在青龙山下种植花草树木,自己则驾着九色莲花座回了玄黄山。
玄黄回到仙源洞天,先到仙湖转了一圈,发现不仅湖中央长着荷花,而且湖四周还长着不少花草树木,虽然稀疏一些,但长势旺盛。不用说,仙源洞天和无为圣境、罗天福地一样,也是适合植物生长的风水宝地。
玄黄来到石龙老母修炼的石室,把青海湖一行和昆仑山、青龙山一行的详细情况向石龙老母做了汇报,又把幽泉老祖和玄灵大仙的问候一一传达。石龙老母听后沉吟不语,因为玄黄的所作所为有悖于石龙老母的初衷,石龙老母想毁掉这个三阶宇宙,回到原来的四阶宇宙。好在石龙老母通情达理,明白各人有各人的机遇,不可强求。石龙老母帮玄黄掐算一番,顿时明白了玄黄的使命,连连感叹天命不可违。于是,石龙老母决定助玄黄一臂之力。
石龙老母大致翻了一遍《风水学基本原理》,说:“玄灵大仙水平一般,幽泉老祖的水平比玄灵大仙高一些,但他俩的水平与我相比都差远了,给我当学生我都不要。他俩的资质甚至还不如你,你有阴阳眼,可以看见阴气和阳气,他俩就是闭眼睛抓,硬着头皮干。他们咋不继续建设新宇宙了呢?我看就是他俩没这个本事,干不下去了,不得不停下来,还恬不知耻地宣称等待时机。狗屁!我看就等着你来找我补充这本书咧!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气。我给你写个目录,列个提纲,你照着目录和提纲写下去。”
石龙老母写好目录和提纲,交给玄黄,嘱咐玄黄照此完善全书,写完拿给他看,他再提修改和补充意见,玄黄应下。
玄黄用了一个月时间,完善了《风水学基本原理》一书,他再次来到石龙老母修炼的石室,把《风水学基本原理》的书稿送给石龙老母审阅。石龙老母看后,认为可行,然后让玄黄去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运用书上的知识查看天下的风水局势,把看到的情况回来汇报。
玄黄来到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站在最高处,但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众山苍茫,杂乱无章,谁主谁从,谁干谁支,根本就看不出个所以然!玄黄心中大惊,这天下的风水局势怎么如此之乱?
玄黄急躁之下,打开了阴阳眼,阴眼中射出一道玄光,直冲群山之下,把大地下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原来是地气不通!阴气郁结在青藏高原之下,不肯发脉而去,难以润泽四方。玄黄大惊失色,地球是由阴气形成的,大地之下的阴气为什么结成一团,没有一点儿活力呢?玄黄再抬头查看天上的阳气,阳眼中射出一道白光,直冲天空之上,把云层上面的情况也看得一清二楚。原来天气也不通!阳气在四大洋的上方结成一团,不肯离散而去,难以笼罩四野。阳气和阴气都是一团死气,各自聚在一起,不能给地面带来生机,这可怎么办呢?
玄黄看得心中发凉,这天下的风水哪有什么局势可言?风水学是阴阳学的衍生,阴阳不到位,还谈什么风水?如果阴气和阳气不通,那么建设神州大地就是痴人说梦。玄黄如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地回到石龙老母修炼的石室,把情况向石龙老母做了汇报。
石龙老母说:“阴为形,阳为空,灵气为混元。这个宇宙的物质形态是阴气化成的,其空间形态是阳气衍化而来的,运行规律是在灵气的指导下进行的。三者应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你所看到的情况却是阴气和阳气郁结在一起,没有运行,更谈不上有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石龙老母踱来踱去,终于想明白了,说:“大地之下的阴气和天空之上的阳气不运行,是因为缺少了混元之气的指导,先天混元之气是四阶宇宙里的存在,我们这个宇宙只能指望后天混元之气,也就是生活在这个宇宙中的众生所合成的灵气。但问题是现在生活在这个宇宙中的众生很少,他们所修炼的灵气集中在一起,也不过是沧海一粟,难堪大用。不过办法也是有的,关键就在那个爱吹牛皮的玄灵大仙身上。玄灵大仙修炼的是玄灵气,他不仅功力强大,而且同时拥有先天混元之气和后天混元之气。只要玄灵大仙把他修炼的玄灵气贡献出来,施予地球,地球上的阴气和阳气就能在灵气的指导下运行起来,但恐怕玄灵大仙不舍得把自己的玄灵气贡献出来。他一直和我唱反调,非要建设这个三阶宇宙,说的比唱的好听,但一遇到需要他付出的时候,他又找理由退避三舍,这会儿不就让大家静候时机吗?玄灵大仙自私得很啊!”
玄黄听明白了,建设神州大地需要调理风水,也就是调理阴气和阳气,要想地球上的阴气和阳气通起来,就得有灵气来指导。这世上修炼玄灵气的只有玄灵大仙一个人,只有他老人家把自己修炼的玄灵气贡献出来,地球的风水才可以调和。但是,让玄灵大仙舍弃他修炼了上亿年的玄灵气,简直就是要了他的老命啊。唉,建设神州大地的伟大事业这次算是进入死胡同了!那本《风水学基本原理》已经完成了,本来还想再钻研钻研,现在看来是没必要了。还是在仙源洞天、无为圣境、罗天福地试种花草树木更有现实意义,把这三个地方建好了,自己和三位徒弟至少可以过上逍遥自在的日子。
玄黄打定主意,告别石龙老母,把《风水学基本原理》放在一边,集中精力在仙源洞天里种植花草树木。玄黄身强力壮,如一头开山的牛,干起活来麻利,平整土地,导流水源,干得热火朝天。玄黄先在仙湖中种了一些水生植物,又在仙湖四周种了一些花草树木,接着他把仙源洞天里凡是有水土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草树木。最后,他按照石龙老母的建议,把玄黄山上凡是仙源发出的五色光能照耀到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草树木。玄黄日夜辛勤耕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教石龙老母。石龙老母虽然不愿建设新宇宙,但他对建设玄黄山和仙源洞天还是很有兴趣的,他也在仙湖边开了一块地,种植毛尖茶。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过后,玄黄山和仙源洞天焕然一新,但见群山巍峨,生机盎然,从仙湖中流出来的泉水化作一道道河流在群山中蜿蜒而过,沿岸的山谷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仙源洞天里面更是绿树成荫,芳草铺地,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有《帝王花》为赞:
伏此花者。一不是南园种就,二不是北山生成。洛阳桥下本无根,今落楼台方且生。昨日泥坛打前过,提着琉璃一盏灯。照见玉女舞银剪,朵朵叶叶随刀抡。此花不得仙童面,莫把此花当等闲。仙家不想天上天,流连忘返在人间。
伏此花者。在扬州出世,天降美景。隋炀帝赴扬州看花赏景,众人不敢消停。砌一座百花台,春色美景,盖一座万花楼,水阁凉亭。群臣游扬州,看花赏景,纷纷赞扬:太平年间,此花出世,地有瑞兆,五谷丰登。隋炀帝问曰:人有多少名目,花有几种名色?看花童子答曰:花草名色,本庸臣所做,人有七十二等,等等各如花之名色。
陪君妃在奇花园中观景,花园中好鲜花难以说尽。好花儿戴几朵风姿如立,好花儿供慈尊智慧聪明。好花儿栽几盆送人为贵,好花儿酿成蜜人长精神。
自从仙源洞天里的景色发生变化,石龙老母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石龙老母几乎不离开修炼的石室半步,现在则经常在仙湖四周散步,坐在树下品茶,生活好不惬意。石龙老母贵为宇宙中的第一大仙却甘心做一名隐士,即使心情再好,也不过问建设新宇宙新神州新青藏的琐事,更不想做仙界的核心,着实让人看不懂,其定力也着实让人佩服。
诗曰:
日照秋林暑气收,花摇叶舞诉温柔。
携书漫步徉丹桂,煮酒聊茶话古州。
鸿鹄壮志付茅庐,野钓闲云数卷书。
半掩西窗天下事,琴棋礼易紫台竹。
玄黄见自己在玄黄山和仙源洞天里种植花草树木很成功,便想起自己的三位徒弟,十年不见,不知道他们的种植情况如何,玄黄准备去看一看。于是,玄黄驾起九色莲花座来到青龙山脚下的罗天福地,玄玄和混沌出来接住。师徒三人叙了旧,又见过浦湜,就去巡查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不出所料,在玄玄和混沌的精心治理下,青龙山也是一派生机盎然,群山之中绿树点缀,繁花似锦!
有《狱台彼岸花》为赞: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红灯高挂三五盏,不见亡人路上行。二月里来百花开,黄蜂遍地采花来。连夜飞来连夜采,亡人去了不回来。三月里来是清明,活人去上死人坟。哀叹父母今何在,怎叫儿女不伤心。四月里来栽早秧,庄稼二老种田忙。亡人有田种不得,真叫儿女痛心伤。五月里来是端阳,菖蒲美酒兑雄黄。亡人有酒吃不得,好叫儿女哭一场。六月里来是热天,童子女子去采莲。日出采到日头落,亡人一去不回还。七月里来秋风凉,家家祭祖在高堂。一家老幼来祭祀,不见亡人在哪方。八月里来月亮明,照见九州万国城。今日亡人往西去,又无影来又无形。九月里来是重阳,菊花造酒香满缸。家中造起重阳酒,不见亡人亲口尝。十月里来冷兮兮,人人身上穿寒衣。亡人有衣穿不得,真叫儿女好惨凄。冬月里来冬月冬,家家户户火炉红。要得亡人来向火,除非南柯一梦中。腊月里来是新年,锣鼓火炮闹喧天。家家团圆吃年饭,不见亡人在哪边。
师徒三人当即决定去昆仑山看看玄元在无为圣境里的种植情况。玄黄带着玄玄和混沌,驾起九色莲花座来到昆仑山之巅的无为圣境,玄元和江沽出来接住。师徒叙了旧,拜见了幽泉老祖,一起去巡查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同样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玄元和江沽的精心治理下,昆仑山也是一片生机盎然,风景秀丽!
有《玉兰花》为赞:
山上一棵树,两个大杈丫。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春夏秋冬分四季,燕子做窝衔新泥。自古都有神仙路,听我花文从头起。
此花儿只生得清清秀秀,在山中还长得威威严严。树枝儿叶叶朵朵,花蕊儿端端正正。风来时摇摇摆摆,雨过后新新鲜鲜。惹得那蜜蜂儿来来往往,蝴蝶儿舞舞扬扬。看花童子对对行行,采花仙女两两双双。十阎王来看花,个个欢喜,树下花香馥馥,爱杀洞宾。
古往今来春又秋,蜜蜂采花月月舞。刚把玉兰来采动,无数花名在后头。
玄黄对玄元、玄玄、混沌的试种工作表扬一番,三位徒弟跃跃欲试,问什么时候可以去神州大地上一展身手。玄黄顾左右而言他,三位徒弟是聪明人,猜出有内情,乃作罢。师徒四人时隔十年再次聚在一起,自是十分高兴,喝酒,品茶,聊天,论道,不亦乐乎。
一日,玄黄师徒四人巡山到了昆仑山脉东端的一个山顶,发现在接近山顶的悬崖上有一个石洞。师徒四人走进一看,发现石洞里宽敞明亮,和幽泉老祖修炼的洞府差不多。师徒四人四处查看,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重门,门里面瑞气闪烁,照得洞中甚是明亮。玄黄伸手,那瑞气照在他手掌上,很温暖。师徒四人寻找瑞气产生的源头,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整个石洞的石壁都冒着这种瑞气,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发光源。师徒四人继续向里走,走了没多远又发现第二重门,门里面开满鲜花,结满鲜果。玄黄摘了个桃子吃,甘甜可口,满嘴生香,玄元、玄玄、混沌也吃了,都说好吃,怀疑是传说中的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仙果。师徒四人继续前行,又看到第三重门,还没有走到门前,就闻到扑鼻而来的香气。里面上垂璎珞,下铺锦缎,玉石桌、玉石床、玉石凳、玉石碗等家什一应俱全,可打坐,可睡觉,可会客,可休息。玄黄瞅了一圈,发现石洞到此结束了,他有点不甘心,要是再多几重门就好了,不知道还能看到多少新奇的东西。石洞总长约一公里,是天然形成的。师徒四人得遇如此妙境,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决定住在这里。师徒四人商定:玄玄和混沌住在第一重门,玄元住在第二重门,玄黄住在第三重门。三位徒弟又鼓动玄黄给洞府取一个名字,玄黄琢磨了一阵子,取名叫鸿蒙洞,并把这三个字刻在了洞府外面的石壁上。
从此以后,昆仑山就分为东昆仑和西昆仑,西昆仑以幽泉老祖的无为圣境为标志,东昆仑以玄黄师徒的鸿蒙洞为标志,双方都称自己的圣地是昆仑山之巅,互不相让。
一日,玄黄师徒四人正在鸿蒙洞中打坐,忽然听到玄灵大仙隔空传来的声音。玄灵大仙问:“玄黄,你们试种的花草树木长势如何?《风水学基本原理》编写得如何?”玄黄答:“启禀师尊,弟子四人在仙源洞天、无为圣境和罗天福地里种植花草树木很成功,但《风水学基本原理》尚未编写完成。”
玄灵大仙说:“很好,已经超出我的预料了,不过《风水学基本原理》得抓紧时间编写。想必你也已经明白布局天下风水局势的关键之所在,天意如此,我自有安排,天眼和地目相通之日,便是天气和地气相通之时。你放下思想包袱,把握时机,切不可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以后,我可能帮不了你们了,你们得自己保重。”玄黄听到这里,知道玄灵大仙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心中一阵难过,他忍着悲痛说:“弟子谨遵师尊教诲,不敢忘记使命,一定竭尽全力,勇往直前,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玄灵大仙说:“好。玄黄,你不必太悲伤,我拿出一半内丹就足够打通大地之下的阴气和天空之上的阳气了。到时候,我在这边送去,你在那边接住,然后把它一分为二,分别注入大地之下和天空之上,以引导大地之下的阴气和天空之上的阳气运行。之后,你就可以率领大家东进建设神州大地了。不过,上次打造创世珠我已经耗费了四分之一的内丹,这次再耗费一半内丹,我就只剩下四分之一的内丹了,恐怕要在方壶中闭关修炼一阵子。所以,以后我就不能帮你了,遇到问题你要多向幽泉老祖请教。”玄黄应下,知道玄灵大仙没有生命之忧,他心里好受了许多。从此以后,玄黄和三位徒弟除了打坐修炼,还抓紧时间为《风水学基本原理》润色、校对,书稿完成后送给幽泉老祖审阅,获得了幽泉老祖的赞扬和肯定。然后,玄黄让混沌把定稿带去青海湖交给玄灵大仙,他自己则一刻不停地盯着西昆仑无为圣境和青龙山罗天福地的方向,时刻关注着天眼和地目的变化。
很快,玄灵大仙将为通大地之下的阴气和天空之上的阳气而贡献内丹的壮举便传开了,众人深为玄灵大仙的无私无畏而折服,期盼玄灵大仙身体健康,早日恢复灵力。但也有一些不安分的眼红玄灵大仙的内丹,想在玄黄接到之前抢下来,据为己有。遥想当年,玄灵大仙在天河修炼时,每天窃取两位小伙伴的玄气,没想到,如今玄灵大仙修炼的内丹也被其他人惦记上了,还打算明目张胆地抢夺,真是好一个天道轮回!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