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的心思谢辰都能猜到。
她真的是一个……很矛盾的女人。
生意上的事谢辰只需要交代给织烟,天然居如今生意已经开始起色变得越来越好,由天然居带动的泡茶行业也渐渐地取代了煮茶。
谢辰找了一家玉行,定做了一批茶盘,材质没办法用翡翠,只能使用岫玉,做出来的工艺跟技艺也都很好。
这些茶盘上雕刻着文人雅士,山水云雾,十分的雅致。
在后世的时候,谢辰曾参观过一座所谓的茶艺纪念馆,在里面见到了很多这种茶盘,标价都是几十万几百万。
当时谢辰还吐槽哪个傻子会买这些东西,但现在,谢辰希望多一些这种傻子。
随着茶道文化的推广,并且伴随着养生概念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天然居的茶叶生意,并且,已经有茶商开始上门主动求取合作。
“现在已经有一些商人开始仿制我们的茶叶跟茶具,长安城已经开了好几家茶室了。”织烟轻声说道。
谢辰睁开眼,道:“这是必然的,不过就算是这样,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一样有钱挣,咱们天然居的招牌,不是他们仿制就能仿制出来的。”
织烟点了点头。
“他们还仿制了咱们的话本。”
谢辰微眯眸子:“仿制话本?”
“对……,他们将咱们的话本拿去给那些读书人抄录,然后售卖。”
这个不能忍!
谢辰翻身起来,冷笑道:“这是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啊!”
卖茶也就忍了,你特娘盗我内容,还不给钱,不能忍!
谢辰找到了陈子昂。
如今,陈老兄已经开始钻研话本之道。
天然居的阁楼里,陈子昂一边吃着面片,一边拿着一册话本。
话本是谢辰写的,叫做‘当我有着让无数女人爱上我的能力’,名字很炫酷,内容更炫酷。
这本书,直接颠覆了陈子昂对于‘钞能力’的认知。
谢辰也看了他的作品,虽然剧情不是很劲爆,但是谢辰已经品出来了一些苗头。
他不断往下翻,突然发现……我套你的,陈兄,你这肉戏写的,颇有些韵味啊!
陈子昂沉迷写小说这是好事,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还有待发掘潜力。
谢辰也索性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将一本名为‘我与义母不得不说的故事’丢了出来。
当陈子昂拜读此作之后,他认真地看着谢辰道:“原来……原来贤弟当初认杨氏为义母,居然是……”
谢辰摇了摇头:“陈兄,你信我吗?”
陈子昂叹了口气,将这本作品给收好,而后一本正经地道:“我没看过这本书,也根本不知道此事!”
谢辰这才满意地转身准备下楼。
正在谢辰走到门口的时候。
陈子昂突然道:“贤弟……此事会……遭雷劈,你悠着点。”
…
户部忙起来就不要命。
谢辰算的那一本账册被平冤昭雪,证明了确实是算得对的,此事让户部不少人瞠目结舌,有的人已经好奇起来谢辰到底是怎么算的。
户部衙门里面,不少人还在议论此事。
“太牛了!”
“我靠,几眼就算出来,他是算盘成精了?”
“得了吧,他都不会算盘!”
“那到底咋回事?”
…
昨日在公房里面,见到了这一幕的人都在夸夸其谈。
虽然很多人不相信,可那么多人一起为此事作证,就由不得他们不相信了!
无数人惊掉了下巴,开始猜测谢辰到底是怎么算得那么快的。
衙门里面的官员统一觉得谢辰是算盘精,说不定心里就有算盘在天天啪啪啪地算着。
“谢主事。”
“谢主事早啊!”
“见过谢主事!”
事实证明,名声还是打出来的,有了昨日的战绩,今天谢辰进衙的时候,连打招呼的人都多了起来,甚至于……衙门门口的大黄狗都冲他摇尾巴。
大黄啊大黄,你太肤浅了!
谢辰摇了摇头,走进了公房。
公房里面,张郎中见到了谢辰,拱了拱手:“谢主事早!”
谢辰回礼:“郎中大人早。”
简单的问候,却能暖人一整天,多好啊!要是人人都像张郎中这么好相处,他也能感受到来自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了。
回到公房开始摆烂,拿着笔就开始写小说。
…
度支衙门的主公房内进来了一个身影。
“张郎中。”
张郎中抬头,看到是李庆喜。
“李侍郎。”
“张郎中,有件事怕是要劳烦你了。”
张郎中认真地点了点头:“大人请讲。”
“是这样的,中书省那边今年打算对上半年被弹劾过的几个官员做一下账目的清查,尤其是冀州等地的账目都要清查一下。”
“陛下让刑部跟御史台一起派人带着户部的人员前去!你也在其中,这一次要带上三十二名算吏,明日就要启程,来回要十五天。”
张郎中脸色瞬间白了,他有些慌乱地道:“十五天?这……这……这户部还有三州的账目没算,我带走三十多个算吏,这三州的账簿谁来算?算不出来,到时候怎么交代?”
李庆喜只是淡淡道:“难处谁都有,但上面的命令也不可能更改!朝廷也不是养着吃闲饭的人的,此事劳张郎中费心了。”
张郎中一脸吃了屎的表情一样。
他实在是没想明白这事怎么落到自己的身上了。
胡员外郎得知此事之后,也一脸的无语。
张郎中走了,这事就落到他身上了。
胡员外郎还没来得及感慨,刑部那边又来了。
“泉州的税收出了问题,今年的税赋出了错,需要核查,胡员外郎准备准备,出发去泉州吧!”
这一下,度支衙门两个主官被调走。
剩下的三个主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张郎中叹了口气,而后对谢辰道:“谢主事,本官离开之后,此事就麻烦你了。”
其余三人心下一喜,他们可不想将此事揽给自己。
剩下最后几天时间,怎么可能把三州的税收算明白,那可是足足几十本半人厚的账册,三十个人算也要算足足十天!
谢辰点了点头:“没问题,张郎中放心吧!”
张郎中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有些无奈地道:“也不知道朝廷到底怎么回事,这个节骨眼从户部调人,但也没办法,君有命臣必为,剩下的账簿就多多拜托大人了。”
谢辰的一部就七八个书吏,张郎中将此事交给谢辰,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毕竟谢辰是皇帝钦点的官员,在陛下那说不定还有几分薄面。
他完不成,受到的处罚应该也不大。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全其他三个主事,自己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毕竟此时交给了谢辰,要是没完成,陛下也不可能越阶来处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