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四十三章

京城白鸭

这大队与大队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南屯农业大队临近河流,本身的水洼地也多,草木旺盛,所以南屯农业大队的李根发大队长他非常重视鱼鸭的养殖,至于他要在南屯村百亩青年实验小农场饲养奶牛也是看中了宋城市当地市场缺少鲜奶。

再有他不久前与马小鬼畅谈了三个多小时,被这个知识渊博的机灵小鬼征服,才敢一次性高价购买了四十头奶牛!

而周边其它农业大队就不一样了,每年地里除了小麦玉米,最多就是红薯花生了,红薯产量虽然高,在沙土盐碱地上也就是每亩年产四千斤上下就顶头了。那能像光学机电厂的科研生活基地一年四季,每季亩产一万五千斤甜地果,那一年下来还不得丰收亩产六万斤?

这如果他们要是知道,用马小鬼的空间湖水一浇,每一亩地的甜地果一年可以收获产量十二万斤,那还不吓傻了他们?

最终,宋城市光学机电厂的黄书记和古厂长认为,马小鬼提出来的甜地果栽种一事应该低调进行,不要把这个甜地果的影响搞的太大,这个意见很稳重。

为此,也只好同意这几个大队栽种甜地果,只是不让他们说是光学机电厂提供的种秧。而是把事情推到京城方面一个老农业专家身上,说是这个老专家多年研出来这个农业技术成果,他的领导不重视。后来他因患了重症,要到香港去治病,临行把资料送给了他的学生,也就是马小鬼的母亲,在马小鬼的父母去世后,他偶而翻到了这个资料,就在南屯大队找了块地试种了一下,结果就成功了。

如果各农业生产大队也想要栽种甜地果,那要等两个多月后,南屯村农业生产大队将会有百万斤的甜地果种秧提供。现在请他们这几个大队先不要轻的易铲除地里农作物,等到把地里的花生收完,红薯也收完,到那时,想要栽种甜地果,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几个周边农业生产大队的领导听了这个建议,也沟觉得光学机电厂这位古厂长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他们一致同意再等上两个月。这才让一场风波悄然的落下。

这些天出现的甜地果事件,把马小鬼搞的发懵,好在经过了古厂长一通的胡说八道,终于把为难马小鬼的这个危机给解除了,小鬼深深感到“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真是至理!这古厂长睁眼说瞎话不脸红的气势比我还猛啊!

不过马小鬼对于他自己把甜地果从眉心空间里引导到外面这个世界来,丝毫的不后悔!他认为自己拥有这个灵异的手段,就应该给大家多多的谋点儿福利。

甜地果,甜地果,真是好东西!愿天下栽满甜地果!

古厂长和黄书记再加上李同副厂长,三个人一言不发的坐在黄书记的办公室里发呆。起因是宋城市工业局发来通知,省近日工业局要组织人来宋城市光学机电厂参观一下几个玻璃车间的筹建工作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参观工厂新成立的减噪防震实验车间,并点名要马小鬼出面作科研创新工作汇报。

这个事情本来很简单,三个新建的玻璃车间就摆在宋城市光学机电厂的厂区里,那就随便他们看好了。

上一次关于江城光学机电总厂挖宋城市光学机电厂汽车玻璃项目一事,省工业局为了能从国家汽车局分拨一些科研经费,直接就站在了江城光学机电总厂一方的立场上,逼迫宋城市工业局和宋城市光学机电厂向江城方面让步,这件事让几位宋城市光学机电厂的三位厂领导非常的愤慨。

所以,省工业局这一次来宋城市光学机电厂视察,一点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只是提出查验实验室的事,和让小鬼做科研工作汇报这件事,反而引起了三位厂领导的警惕。

他们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怀疑,省工业局这一次不会是来光学机电厂挖墙角,想把马小鬼调走的吧?

李同副厂长见黄书记和古厂长两个人沉默不语,心知他们面对着省工业局这个高层政经机关的压力,也是没有好办法。就在一边出了个主意,李同副厂长提出了建议,明天古厂长带领技术科长丁能,和马小鬼以请专家的名义去京城。黄书记带领生活福利科长于力,和老萝去东北沈汽交流合作事宜。

光学机电厂这里,由李同副厂长和生产科长李仓平出面来应付省工业局。要说谈生产技术方面,相信李同副厂长和生产科长李仓平两个人能够胜任,他们省工业局要想提取资料和调动人员,工厂的书记厂长不在,那省里和李同,李仓平,两个人谈也没有用。

这次宋城市工业局不露面,说明他们也是对省工业局有不同的意见。既然如此光学机电厂也不要硬顶着干,就采取拖延的方式这样软抗,他们省工业局只有生产计划指导权,却没有行政人事调配权,光学机电厂也用不着怕他们!

正好这一段时间大家也累了,轮番出去散散心也好。等到这两拨人转了一大圈回来,其它科室也都到外边去参观学习一下。这个主意咋样?

黄书记听了李同副厂长的建议很是高兴,这个李同副厂长难怪在光学机电厂一直受到古大明的信任,他这脑子就是好用。黄书记马上接着表态:“李副厂长的意见,我觉得很好,我也完全的赞同,老古你说呢?”

古厂长听了李同副厂长的建议,虽然也赞成,他的心里还是有一点儿犹豫:“这样不好吧,厂里的生产进度会不会受到影响?”

黄书记笑着说道:“老古,你这个人呐,要相信群众相信党,光学机电厂少了你和我,厂里的工作照样进行。这事就这么定了,明天就出发,可别让省工业局的人把我们都堵在厂里,那就不好看了。”

第二天,古厂长,丁能科长和马小鬼副科长一早就去了火车站往京城进发。当天下午黄书记也带领着生活福利于力科长和技术革新站老萝副站长出发去往东北的沈汽基地。

这样一来,这么大的动作,在光学机电厂里引起的震动不小!宋城市光学机电厂里的职工很快都知道这些事了,关于将来生产的新型汽车玻璃,光学机电厂的主要供销对象是东北的沈汽基地。另外,与宋城市光学机电厂相关的新技术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国家级大专家,有好几个要从京城来宋城市进行科研指导。

今天一早古厂长,丁能科长,马小鬼副科长出发去京城,就是为了去把他们这些国家级的大专家请到宋城市光学机电厂里来进行科研指导工作的。

火车一路北上,清晨时分到达了京城,这个时节的京城,天高云淡秋风气爽。宋城市光学机电厂的古厂长和丁能科长却是第一次来京城,他们也没觉得京城有多好,无非是人多一些,城市大一些,物资比宋城市丰富一点儿,只是这丰富的景象也只是相对而言,你若是没有京城的布票,粮票,肉票,工业券,购货本,或是侨汇券。想买一点好东西,也是很不容易。

好在马小鬼在京城里面的同学多,朋友多,父母那一辈的同事叔叔阿姨阿姨多,花钱买东西储备货物都不成问题。

夏季和初秋都已经过去,天气也不是那么炎热难熬了,自然马小鬼作为京城出来的人,是要带着古厂长和丁科长去吃京城烤鸭店的烤鸭,这两个大小领导终于逮到了好机会,狠狠的宰了马小鬼一把,他们这两个人像是饿了半年似的,连吃了两天的京城烤鸭,还觉得不过瘾。

古厂长和丁科长两个人这样的一个如狼似虎的疯狂吃法,把马小鬼吃的见了京城烤鸭就头晕头疼。于是在马小鬼的一再恳求和建议下,他们才同意改吃东来顺涮羊肉。

结果这两个人又和东来顺涮羊肉结了善缘,又是连续涮吃了两天羊肉,马小鬼见古厂长和丁科长对京城的美食兴致不浅,就又领路带着他们二人去了鸿宾楼品尝红烧牛尾,其结果自然是他们再一次地迷上了鸿宾楼的红烧牛尾!

这样一来,马小鬼终于受不了,他倒不是心疼钱,关键是每一次都要陪着古厂长和丁科长两个人喝酒,小鬼的酒量本来就不大,每一次都是把他喝醉。

这回回的喝醉酒,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京城的饭馆那么多,吃到啥时候才算完?这要是每次都喝酒,搞不好哪一天小鬼就会在饭馆里醉得长眠不起!

小鬼想了一下,就提议他们去一次郊区的冷泉村见一见老苏,参观一下专供烤鸭原料的填鸭基地。

古厂长经过马小鬼一提,这才想起了京城西郊冷泉村的老苏,他和丁科长都觉得小鬼的这个建议很好。高兴地说:“我老古在京城里也算有了熟人呐!”

昨天下了一场深秋的绵雨,今天早上天空放晴,更是把这时节的秋高气爽演绎的人间美景如画,京城西郊冷泉村几乎是被大湖围在了中间,翠柳围湖,芦苇盈盛,鸭欢鸟吟,蝉鸣雀飞,大好的风光好不惬意。

古厂长和丁科长在冷泉村农业大队长老苏的陪同下,认真仔细参观了冷泉村农业大队鸭场饲养鸭群的,填鸭,放鸭,选鸭,全部过程。相比之下,他们觉得宋城市光学机电厂科研生活基地的鱼鸭湖规模太小,等回去以后应当从南屯村农业生产大队再征三百亩水浇洼地,单独的组建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的填鸭场,可以在宋城市招收一批正式的集体所有制工人,解决宋城市光学机电厂家属子女就业难的问题。

他们几个人颇有兴趣的参观了一整天,终于让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冷泉村饲养的鸭子,为何都是一水大白鸭,不见有一只杂色羽毛的鸭子?

还有,今天马小鬼多次的向苏大队长他们提出,要从宋城市光学机电厂派几个人到京城学习烤鸭厨艺,同时也来他们这里学习饲喂鸭子。一是可以丰富职工的美食生活,二是也能够把那堆积如山的枯枝果木充分的利用起来。他们听了以后只是笑了一笑,问的急了,他们就回了一句话:“没有大白鸭,你们学了京城烤鸭店的烤鸭技术也没有用。”

古厂长听了以后觉得奇怪,他就随口询问老苏,为何是必须有大白鸭这个品种才能制作烤鸭?难道大红鸭不行吗?你们这里为何不见大红鸭?

大红鸭?老苏以为古厂长在和他开玩笑,便解释了他们冷泉村这个大白鸭的品种是京南二百里外白洋淀的湖鸭精选杂交培育的品种,从清末至今已近百年了。如今这个大白鸭的品种稳定,体大肥壮肉质鲜美,其它杂色鸭子难与之匹敌。

至于纯色血红的大红鸭,他只听说过清代乾隆年间有江南贡品纯血红色的大红鸭是皇廷所需的特级贡品,而且这种大红鸭的成活率极低,每年的成鸭不到百只,到了清朝后半期的道光年间,就巳经是基本上无踪迹了。我们这里怎么可能会有?

马小鬼站在一旁听到老苏说的这些话,心里面冷笑道:‘这个大红鸭,你们说这里是绝无仅有,那我从你这里购买的鸭苗里面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大红鸭子?’你老苏这是哄蒙我们吧?他蹲在那里苦思冥想这个事情,究竟这个在光学机电厂科研生活基地鱼鸭湖里出现的大红鸭子是从哪里来的?

他正在蹲在一边发呆,就又听到古厂长开口说道:“我们宋城市那里不会制作烤鸭,所以到了每年的中秋节,全城的人绝大多数吃的鸭子都是炖鸭,不过炖鸭那也是美味,只不过我是最近才明白,我们厂的大红鸭子确实是比这个大白鸭子好吃。老苏,我这样说,并不是吹嘘我们厂里鱼鸭湖饲养的大红鸭子肉质好,也不是我自己的口味有偏差,而是我们厂里的职工和宋城市许多吃过大红鸭的人都这么说。再说了,我们厂里的这个大红鸭再好吃,它的鸭苗还是从你们这里提供的,大红鸭的美味还是要归功于你们。”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四十三章 京城白鸭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