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后,由空天军、科学院和力亚尔合力集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在西平安终南山上的一个秘密基地里召开。
会议由空天军徐司令主持。
由于在正式会议前,很多在会上要发言的人都提前做了准备,所以会议一开始就进入正式发言阶段。
王院长准备的内容是:在月球建设高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的成本估算(不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费用)。
孙副司令准备的内容是:根据王院长提供的素材,计算的向月球运输材料、设备、配件和人员的运输费用。
姜岳升准备的内容是:分析在月球上建设高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赵军长准备的内容是:高智能机器人在月球防务中的设想。
刘师长准备的内容是:在月球上的基础设施的规模估算。
王院长设想,月球的高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的选址,依然在月球南极,与钱雪森科研基地一样,采用深埋地下的多层地下结构。建筑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采用电加热熔炼法,将月球岩石融化后浇筑。厂区面积大约十万五千平方米,基地建设估算成本为二百五十亿。
孙副司令估算的运输成本大约为两万叁仟亿。
等大家都发完言,进入到相对自由的讨论阶段。
有人建议,既然需要机器人开着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逻,就应该考虑在月球表面建设公路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考虑搞月球表面的轨道交通,由于月球上重力低,可以用很轻的单轨就可以,就像农民在山上种果树用的那种单轨道运输车,打几根桩,把轨道固定在桩上,估计成本会比修公路低。
会后,会议的成果被总结成一份会议纪要,以空天军、科学院、力亚尔合力投资公司的名义,报送上级。
一个月后,上级的批示下来了,表示全力支持在月球上建设高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
投资所需的近两万五千亿元,全部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
看到上级的批示,姜岳升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妈妈。
江玉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喜出望外,一是因为自己设计的高智能机器人系统,能被扩大生产规模感到很自豪,再者说,儿子估计很快就要有机会来月球来看自己了。
江玉这些年很少接具体的科研任务了,她一直在琢磨一件比较宏大的事情。
那就是如何在月球上,建立一整套现代化工业体系,尽量多地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在月球上制造一些必需品,从而降低地月之间的运输成本。
她最初产生这个想法,是因为当时看到月球一些在建的基地,大量的建材和设备需要从地球运过来。而从地球运一吨货物到月球,一般需要花五亿元运费,建一个大型基地,就得花掉上万亿。
而且这里面大部分钱都花在了运费上。
如果能利用月球上的矿藏和能源,就地制造建材和设备,就能节省下巨额的开支。
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迫切了。
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由于觉醒者和奋进者的咄咄逼人,迫使人类不得不加速开发月球,以保持对觉醒者和奋进者的太空优势。
所以,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在月球上建立一定的基础工业体系,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按照江玉早期的设想,在月球上搞工业体系,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能源。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能源的问题在月球上已经算是解决了。
比如她在十一岁时发明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还有太阳能电池板,都可以在月球上提供充足的电能。
有了能源,接下来要解决的是设备生产、工业原材料,矿产、冶金和化工等。
比如采集铁矿石、铝矿石,然后再电解提炼,得到钢铁和铝,可以当做建材或者金属加工的原材料。
其实在月球上最需要自给自足的东西,就是那些需求量比较大、比较重的、运输费用比较高的必需品。比如建设基地用的建材。
如果建筑材料能大量就地取材的话,就能大幅度地降低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成本。
比如水泥、玻璃、铝合金和钢材等,就是需求量特别大的建材。
采矿机械、冶金机械、建筑机械等,虽然运输的费用也很高,但是制造这些复杂的机械设备需要非常复杂的重工业体系支撑,需要长期的积累。目前看,几十年内都很难解决,也只能先从地球运到月球。
在矿产冶金之后,要解决的是机械制造。比如加工板材、梁柱、砖瓦所需要的各类机器、模板、工具等。
要说以前琢磨这些事完全是出于兴趣,那么现在应该当做工作来做了。
江玉估计,在月球上大规模建设的时期,马上就要到来了。
她应该提前为儿子做一些准备。
……
这天,姜岳升正在与王院长商量去月球工厂的人选问题,突然感觉左手假肢一震,他知道是妈妈发来了消息。
妈妈说,已经把一套方案发到他的邮箱里了。
等到晚上,姜岳升打开文件一看,原来是四份方案:
一、关于在月球高温电解赤铁矿炼铁的设备制造及炼铁工艺;
二、关于在月球高温电解铝土矿炼铝的设备制造及炼铝工艺;
三、关于在月球高温烧结矿渣制砖的设备制造及制砖工艺;
四、关于在月球高温烧制水泥的设备制造及制水泥工艺;
姜岳升一看,兴奋得差点没跳起来。
他在下午的时候,还在发愁向月球运送建材的巨额运输费用的问题。如果能用妈妈设计的这些设备在月球就地生产钢材、铝材、砖瓦和水泥的话,那可是能为国家节约巨额的资金呀!
现在他要做的是找几家行业内最好的机械制造厂,按照妈妈的设计把设备造出来,先在地球上实测试一试,经过改良后,再运往月球。
第二天,姜岳升便找赵副院长去亲自操办这件事。
赵副院长可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四个月以后,赵副院长就请人把江玉设计的四套设备都造好了。
接下来可以调试了。
姜岳升知道,要运送到月球的设备,必须要高度可靠。
他虽然没有时间参加调试和试运行的全过程,但基本上每周他都会抽出至少一天的时间,与赵副院长一起在现场督导。
江玉设计的这四套设备,都是全自动的,因此并不需要运行密封的空间。
但是为了躲避月球表面巨大的温度波动,这四套设备也需要在地下,因为地下的环境温度恒定。
就在姜岳升安排地球这边开始生产这四套设备时,月球那边也开始挖掘给这四套设备使用的地下基地了。
出于稳妥考虑,姜岳升决定让赵副院长亲自去月球负责这件事。
因为力亚尔研究院在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冶金行业,更何况是在月球上搞冶炼。涉及到矿石的挖掘和运输、电力的调配等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
姜岳升派别人去不放心,只能派爱将出马。
半年后,炼铁炉和炼铝炉终于在月球的地下厂房内,生产出了合格的铁和铝,同时另外两套设备也出品了砖和水泥。
现在只要有一套炼钢炉和一台轧钢机,就可以在月球生产钢材了。
同样,制造铝型材也需要轧铝机。
姜岳升马上安排人采购能装在飞船里的小型的炼钢炉、轧钢机和轧铝机。
有了钢材、铝材、砖瓦、水泥,月球上的基地建设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十几倍、成本也下降了至少五倍。
眼看着月球上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生产高智能机器人工厂的基地已经快建好了,姜岳升决定上月球办公一段时间,一是月球工厂有很多问题需要他在现场才能做决定,二是他一直想要见到朝思暮想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