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下面的觉醒者机器人在疏导洪水,王院长的心里有些打鼓。
他也感觉自己的方法似乎有些欠妥,如果觉醒者把下面所有的基地里都挖好排水渠,把他们灌下去的水排到大海里的话,似乎向下灌热水真的无法对觉醒者造成多大的伤害。
但是既然来了,还是应该把实验做完,就算失败了,也要得出一个有理有据的结论。
王院长决定继续把实验做下去。
他带着人一边向下灌水,一边通过观察孔观察,一共持续了七天。
大家发现,原来预想的觉醒者的基地里水漫金山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看来觉醒者已经成功地把王院长灌下去的热水疏导走了。
无情的现实就摆在面前,王院长感到有些郁闷,没想到自己苦心准备了这么多设备,还惊动了最高领袖亲自派军队配合,得到的结果却是这么不理想。
姜岳升倒是一点也没有郁闷,甚至还表现得有些兴奋,因为他通过这次实验,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老王,我觉得这次实验很成功!”姜岳升兴奋地说。
“姜总,你别拿我开玩笑了!呵呵……”王院长苦笑道。
“老王,灌水不行,并不等于实验失败了,我们可以向下灌点别什么东西的试一试,对吧?”姜岳升目光灼灼地看着王院长说。
“嗯……确实可以试一试,你觉得向下扔一颗核弹怎么样?”王院长半开玩笑地说。
他知道,核弹这个东西可不是随便扔的,需要国家同意。
“对呀,老王!我们可以找军方的领导讨论讨论,看看军方的高层都是什么态度。”姜岳升激动地说。
“可以试一试!”王院长点头道。
于是,姜岳升把灌热水的实验现场交给了胡司令,委托胡司令派重兵保护起来。
他带着王院长坐飞机飞到燕京,拜访空天军徐司令。
徐司令也认为,王院长的工作成效很显著,虽然灌水不行,但是可以灌下去的东西很多,他也想到了核弹。
但是使用核弹的程序比较麻烦,需要经过军委讨论通过,还要上报群大审批,群大通过后,还需要对全世界通报一下。
于是,徐司令和姜岳升联名向上级写了一份报告,希望能够通过在冰盖上钻孔,向南极冰盖下的觉醒者基地投放核弹。
三天后,军委的批示就下来了,表示坚决支持。
同时军委的批文也递交给了群大,等待群大召开常委会讨论。
姜岳升和徐司令得知批文已经递交群大了,他们知道,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徐司令对姜岳升说,投放核弹的具体操作由他来负责,他会尽快准备好三到五颗核弹。
投放的地点及环境,由姜岳升负责。
最好等群大的批文一下来,直接就开干!
姜岳升也知道,兵贵神速,因为他的几百个弟兄,还有南部战区的一个重装合成旅,每天还在冰冷的南极冰盖上坚守呢。
这些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行动必须要快!
他以最快的速度又回到了南极灌热水的实验现场,他让王院长带着人再选四个点,打四个一米直径的冰孔下去。
两周后,群大的批文下来了。
外事部也立即向全世界通报了华夏国的计划。
华夏国要在南极动用核弹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所有国家都表示,支持华夏国的行动。
其中有二十一个国家向华夏国申请,希望能派军事观察员到现场观察。还有十几个美洲的国家,准备到南极与华夏国一起干。因为美洲国家已经饱受觉醒者的侵略之苦多年,他们恨不得早点把觉醒者灭了。
银度和北俄也表示,要上南极与华夏国一起干。
在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合作意愿之后,上级便下令开始实施。
经过讨论,第一次先选三个点实验一下,计划投入三颗五十万吨级战术核弹。
由于王院长已经带着人提前把五个直径一米的冰孔准备好了,徐司令便派特种部队,对投掷核弹的区域方圆五十公里进行了清场。
然后是火箭军登场。
他们用三架隐身垂直起降战斗机运来了三颗战术核弹,用事先准备好的高强度纤维绳拴住核弹,然后沿着冰孔向下投放。
与核弹一起放下去的,还有两个摄像头和两条信号线。
摄像头是为了观察下面的情况的,信号线就是引爆核弹的信号线。万一无线引爆不成功,就用信号线引爆。
等着核弹被放到冰盖下面之后,姜岳升和徐司令在临时指挥所帐篷里,通过放下去的摄像头看见了觉醒者基地里面的情景。
此时,有几台挖掘机正在核弹周围挖着冰,它们似乎是想用冰把核弹周围的隧道堵死,可能是为了降低核弹爆炸引起的损失。
徐司令担心,万一觉醒者机器人剪断拴着核弹的绳索,把核弹抢走了就麻烦了。
别实验没做成,反而免费送给敌人三颗核弹。
他在确认了各部门都已经准备好了之后,便下令引爆核弹。
姜岳升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亲身在现场体验核爆。
最先看到的是冰盖的上空升起了蓝色的荧光。
几秒钟后,才感到脚下的冰盖剧烈地颤抖,随即便裂开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缝。
附近的海水,在巨大冲击力的推动下,产生了小规模的海啸。
巨狼冲击着冰盖,掀起了几十米高的浪头。
余波阵阵,一共持续震动的一刻钟,才慢慢平静下来。
此刻,每个人都想知道,冰盖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岳升马上让王院长派人拖着钻机到核爆区域的冰盖上开始钻孔。
冰孔很快就钻透了,等把摄像头沿着冰孔放下去之后,大家从屏幕上看到的是浓烟滚滚、一片狼藉,细节根本看不清。
等了一个小时之后,摄像头周围的烟尘少了,看到了基本都是冰层坍塌破碎的景象,而且能看出去的距离很近。
无法看清到底破坏的面积有多大
为了尽量看清对觉醒者基地破坏的程度,姜岳升让手下人再从核爆点向外一公里开钻。
等核爆点一公里外的孔钻好了,把摄像头放下去一看,大家都被惊呆了。
因为在核爆点一公里之外的冰盖下面,基地里几乎完好无损,最多只能看到一些被震碎的冰块掉在地上,还有一些震倒的设备东倒西歪。
但是基地并没有大面积坍塌。
于是,王院长又在离核爆点五百米处打了一个孔。
通过摄像头能看到,在距离核爆点五百米处,基本上所有设施都被毁掉了,而且基地的隧道坍塌也很严重,看来基本上是报废了。
怎么会是这样?这个结果可是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本来以为核弹一爆炸,下面会发生大面积塌方,就算没有五六平方公里,怎么也得炸毁三四平方公里吧。
可是事实上,最多也就炸毁了不到两平方公里,说不定只有一平方公里。
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三枚核弹没有全部爆炸?
上级在听取了汇报后,立刻把国内的核爆专家都请来开了一个会,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经过专家们的分析,基本上搞明白了。
因为冰层和岩石之间的空间并不大,所以核弹的能量大部分都被上下的冰层和岩石吸收了。
由于冲击波向周围扩散的空间比较狭窄,所以能量便快速衰减,因此在传到一公里以外时,核爆的能量已经所剩无几了。
其实,在这样在冰层下面核爆,与在地下核爆的实验结果类似。能量都会被周围坚硬的固体物质吸收,并不会产生在空气中爆炸所产生的破坏力。
前苏联和美国就曾经做过多次地下核爆实验,通常只能在地下的岩石层里炸开一个几十米直径的球形空间,破坏力非常有限。
上级立即把这次核爆的结果和分析报告,发给了准备参加南极投放核弹的其他国家作为参考。
这些国家也都对这个结果感到很震惊,于是开始调整原计划。
北俄的军方提出了一个新想法,想通过一个钻孔向下注入天然气,然后在另一个附近的孔向下灌氧气或者空气,如果天然气能在基地下面自己被引燃爆炸最好,如果不能自己爆炸,可以向下投放炸弹引燃。
北俄为此开来了五艘老式的LNG船,并用一艘货船运来了二百台制氧机。
他们在向冰盖下注入天然气时,注入到三亿立方米的时候,没等引燃,天然气就在觉醒者基地下面自爆了。
整个冰盖发生了剧烈的震动,比上一次核爆的震动还强烈。差一点就把向下灌注天然气的特种兵震伤。
经过向下钻观察孔观察发现,北俄制造的这一次天然气大爆炸,大概造成了觉醒者基地下面五六平方公里的破坏面积,要比核爆的效果强很多。
北俄带了一个好头,于是各国纷纷开始调整方案,效仿北俄的方式,用天然气注入引爆法。
各国在南极的冰盖上疯狂地折腾了一年,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因为通过钻孔侦查,还是经常能发现冰盖下面有大量的没被破坏的基地空间。
真的很难想象,觉醒者在冰盖下面到底挖了多大的空间。
由于效果不佳,很多国家开始有些泄气了。
主要是因为各国天然气的储备都快用完了,国家的军费也快花光了。
就在各国都有些沮丧的时候,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悄悄撤离南极时,太极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打算派一支敢死队,到冰盖下面侦查一下,看看下面到底被炸成什么样了。
太极国的这个计划,再一次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各国把目光都投向了太极国。
太极国的这只敢死队由二十五位壮士组成,从一个冰孔顺着绳子用爬绳器溜下去,每个战士的头上都戴着摄像头。
可是他们下去后,马上就遭到了觉醒者机器人的围攻,很快便都牺牲了。
从这些战士传回的视频就能清晰地看到,他们周围围上来了上百名觉醒者机器人战士。
如果单纯从视频的画面看,觉醒者机器人战士还是具备很强的战斗力的。
鉴于目前各国低落的士气,再继续对南极冰盖下进行大规模的钻孔攻击,看来是行不通了。
于是华夏国牵头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会议,建议由各国出兵,成立联合舰队,对南极实施无期限封锁。
至于钻孔攻击是否继续,由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决定。
联合舰队将由各国派出的舰艇组成,轮番执行封锁任务。
太极国的敢死队虽然失败了,但是姜岳升从中得到了启示。
如果派到冰盖下面的战士是机器人的话,即便是阵亡了,也不会对人类产生那么大的精神冲击。
于是,姜岳升便产生了派机器人敢死队进入南极冰盖下,与觉醒者作战的想法。
姜岳升回到了力亚尔研究院,就开始召集高层开会,讨论他的这个想法。
“我认为我们的机器人的智能与觉醒者还有差距,毕竟这些年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机甲的研究上,在智能机器人上的投入不足。”李副院长说。
“不足确实是不足,这是事实,但是要想打败觉醒者,你不用机器人跟它们拼也不行呀,人家是机器,咱们是血肉之躯,咱们肯定是拼不过人家的。所以我认为,只此一条路,就是用机器人与觉醒者硬拼!”张副院长说。
“但是国家当初为什么要以发展机甲为主呢?如果早就发展智能机器人,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了。”李副院长抱怨说。
“当年的情况与现在不同,当年全世界都在反对发展智能机器人,再说当年作战的环境就是普通的地理环境,谁知道今天需要到冰盖下面去打仗呀?所以走一时说一时,你不能总是拿过去来拒绝现在。”张副院长说。
“我同意张副院长的意见,既然现在我们就得到冰盖下面去战斗,那我们就得适应新的作战环境,不能总是拿过去的对策来否定现在。”一个研发总监发言。
“我确实也同意应该派机器人战士下冰盖作战,但是我们要想研发出与觉醒者水平相当的机器人战士,确实难度太大了,可能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孙副总说。
“代价肯定是要付出的,要么死人,要么死脑细胞,死脑细胞总比死人强!”张副院长说。
“好啦!”王院长微笑着扫视了一圈道:“我看大家还是想死脑细胞的占多数,那我们今天就决定了,我们要多死一些脑细胞。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短板补齐。我认为我们的第一个短板就是机器人的人格代码不够完善,第二个短板就是性格代码,差得更远。第三个,是关于情绪的,我们暂时先不考虑机器人的情绪问题,我们就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搞人格、一个组搞性格。张副院长负责抓人格代码,我负责抓性格代码。”
“老王,我想参加性格代码的研发!”姜岳升举手示意。
“姜总要亲自参战,那我们必须欢迎!”王院长说完开始鼓掌。
全体参会的人员都一齐鼓掌,表达对姜岳升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