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6章

天才少女

从那以后,江玉便开始对核聚变发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开始用AI在网络上搜集各种关于核聚变反应堆及其配套发电系统的资料。

一年后,她便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制造核聚变反应堆的理论知识。

于是,一个大胆的构想,开始在她的脑海里逐渐展开。

她觉得,妈妈经常需要穿着宇航服到月面上去工作,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但是由于妈妈的工作就是维护那些太阳能发电系统,不去也不行。

如果能用核聚变反应堆发电系统代替月面上的那些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减少妈妈去月面工作的次数。

她打算设计一个可以从地球运到月球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及相关的配套系统。

在她看来,想要把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缩小,在地球上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在月球上,并不是一件难事。

她认为,在地球上建设的核聚变反应堆之所以体积庞大,主要是因为环形的反应堆真空腔体的体积过大。

因为,要想在地球大气层内制造一个真空环境,就需要一个能耐受高温、高压的壳体。

而在月球上,有天然的真空环境,只需要把一个埋深足够深的地下室与月球表面连通,那个地下室里就是天然的真空环境。

单就这一点,就可以使安装在月球上的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比在地球上缩小一半。

她还发现,在地球上,核聚变反应堆周围的超导线圈的冷却系统,占了很大的空间。而在月球上,特别是月球南极,月表温度在零下五十度到零下二百度之间,根本就不需要复杂的液氮冷却系统。

她打算利用南极附近的环形山底下的极端低温,来安装散热系统。

因为月球南极附近的环形山有一个特点,阳光总是从环形山的侧面照过来,使得环形山下面永远也见不到太阳,导致环形山最底下的极端低温可达零下二百度左右。

这不正是核聚变反应堆的冷却系统需要的低温散热环境吗?

如果能把核聚变反应堆复杂的冷却系统简化的话,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又可以缩小百分之二十。

要是一般人,听了江玉的这些想法,一定会觉得完全不可思议,甚至会觉得她是异想天开。

但是这位天才少女,却很快拿出了一整套图文并茂的设计方案,有十五万字,交给了妈妈。

“妈妈,我设计了一套缩小版的核聚变发电系统,请您过目。”江玉自信地对妈妈说。

“哦……”

姜慧看了方案以后立刻被惊呆了,虽然大多数内容她都看不懂。但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搞出如此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的设计方案,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更何况这是自己的宝贝女儿搞的。

但毕竟姜慧是搞技术出身的,她知道,已经有几代科学家穷毕生的精力研究可控核聚变,才使可控核聚变发电于近些年刚刚进入实用阶段,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搞出靠谱的方案呢?

尽管江玉是大家公认的天才,尽管江玉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人家那些科学家也都是天才呀!

姜慧虽然狠狠地夸赞了江玉一番,但是她并没有真的拿女儿的方案当回事。

她认为,小孩子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玩一玩而已,等好奇心过去了,也就算了。

可是她没想到,三天以后江玉很严肃地来问她,方案到底行不行,这一下子可把姜慧问住了。

她心里感到很矛盾,虽然她直观的感觉是女儿的这个方案不是很靠谱,但她也不知道哪里不行,只是主观的感觉罢了。

如果全凭主观感觉就否定了孩子的方案,也未免太粗暴了。

可是如果违心地说方案行,也不好,毕竟她实在是不知道方案到底行还是不行,这么严肃的问题可不能骗孩子。

在江玉的追问下,姜慧被憋得面红耳赤,她只好说实话了。

“小玉,妈妈也不知道行不行……等我去问问徐叔叔吧!”

姜慧说的徐叔叔,是指接替李春芝的第二任基地站长徐晓峰,是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宇航员,知识面特别广,说不定能帮忙鉴定一下江玉的方案。

姜慧拿着江玉的方案去请教徐晓峰,徐晓峰听了姜慧的描述,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内心对方案的可行性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但毕竟孩子的母亲来求自己,再说江玉也确实不是一般的孩子,所以徐晓峰便答应了姜慧,说等他抽出空来看看再说。

这天深夜,姜慧和江玉睡得正香,突然被“嗷嗷嗷”刺耳的警报声惊醒了。

“怎么了?妈妈?”江玉惊恐地问妈妈。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漏气了。”姜慧答道。

因为基地出口的密封门,以前也发生过一次漏气事件。

“各位同事请注意,各位同事请注意,基地出口过渡区气压突然快速下降,请大家马上准备好氧气面罩,做好防范准备。”

扩音器里传来了值班员的声音。

姜慧一听,还真让她猜对了。

她立刻爬起来,从套间里的紧急工具箱里拿出了两支带着面罩的小氧气瓶,把一只递给了江玉。

“妈妈,现在就开始吸氧吗?”江玉问。

“现在不需要,准备好就行了。”姜慧答道,“我们继续睡吧。”

“妈妈,为什么那个密封门总漏气呀?”江玉好奇地问。

“外面温差太大了,密封门的密封条很容易老化。”姜慧解释道。

“过渡区不是有两层密封门吗?不可能同时漏气吧?”江玉追问道。

“应该只是外面的门漏气了,里面的门没漏。”江玉耐心地解释道。

“哦,里面的门既然没漏,为什么要拉警报呀?”江玉继续追问。

姜慧斜眼看了江玉一眼,此时她已经被女儿问得困意全无。心想,这个小丫头可真难对付呀!

“基地就这么规定的,可能是怕出危险吧。”

三天后,江玉拉着妈妈到她的电脑前,给妈妈看她设计的一个方案。

“妈妈,这是我设计的,我想把基地的进口改造一下。”江玉很认真地说。

姜慧看着女儿写的方案,还真挺像那么回事的。

有总体布局图,有分区的详细设计图,还有一份二十多页的说明文档。

“妈妈,我想在进口的里面,增加一个第二过渡区。就是把现在车辆和设备停放的区域,改造成第二过渡区。”

江玉指着图纸给妈妈解释道。

“哦……”姜慧张着嘴认真地看着图纸。

“妈妈,我是这样想的,在原来的第一过渡区的双层门里面,再增加一个过渡区,叫第二过渡区,专门用于停放车辆和设备。第二过渡区内不需要有氧气,只要填充一些无毒的废气,比如厨房的废气,气压大概0.3到0.5个大气压即可。这样的话,即便第一过渡区发生的漏气,泄露的也只是废气。而且由于第二过渡区内的气压不高,漏气的量也不会太大。”

“哦……”

姜慧认真地听着女儿款款而谈,感觉女儿说得似乎很有道理。

她心里也在琢磨,女儿这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知识?

“妈妈,基地里面与第二过渡区之间的大门,基本上就可以封闭了,因为车辆和设备都在外面的第二过渡区,平时不需要开大门。只需要给穿着宇航服的叔叔阿姨进出开一个比较小的过渡通道,就可以了。这样,每一次人员进出,浪费的氧气就少多了。”

姜慧听了江玉的解释,已经听明白了。

如果按照女儿的改造方案进行改造的话,基地最外面的第一过渡区即便漏气了,也几乎没有什么危险。因为第二过渡区里面,还有一层密封门。

“江玉,我把徐叔叔请来,你再跟他说一遍吧。”姜慧说完,便去请徐晓峰去了。

不一会儿,姜慧便把徐晓峰拉来了。

江玉又耐心地把自己设计的方案给徐晓峰讲了一遍。

徐晓峰一听,也感觉江玉的改造方案挺合理,确实能缓解第一过渡区漏气的问题,而且并不需要从地球向月球运设备。

就靠着基地里现有的设备,就能做到。

“江玉,明天早上我们开例会,你能不能在例会上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方案?然后让大家讨论一下。”徐晓峰问江玉。

“可以呀,我可以讲!”江玉自信地答道。

第二天早上,江玉又在基地的例会上,把她的基地出口过渡区改造方案,给基地的全体人员讲了一遍。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江玉的设计很合理,而且基本上不需要投入新设备。

一是要把厨房的废气管道改造一下,把厨房排出的废气经过过滤后,引入到第二过渡区,作为第二过渡区的无毒填充气体。以便人在这个区域短暂活动时,可以不穿宇航服。

二是要增加一个基地内部通往第二过渡区的人行过渡通道,方便宇航员进出。

这个过渡通道的设备是现成的,所以,几乎不需要上新设备。

于是,徐晓峰开始组织大家按照江玉的设计,对基地出口进行改造。

半个月后,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了。

江玉一看徐晓峰也不那么忙了,便来找徐晓峰。

“徐叔叔,我的那个方案行不行呀?”江玉问。

“行呀,肯定行呀,这不都是按照你的方案改造的吗?”徐晓峰笑着答道。

“不是,徐叔叔,我说的是核聚变发电系统的方案。”江玉一脸不高兴地说。

“哦……”徐晓峰一下子想起来了。

因为这些天他太忙了,他早就把姜慧求他的事忘了。

“哈哈哈……不好意思!这样吧,江玉,我前几天太忙了,今晚我就看,行吧?哈哈哈……对不起呀,你别生气!哈哈哈……”徐晓峰一脸惭愧地解释道。

“好吧……”江玉噘着嘴,一甩手,走了。

一周后,徐晓峰来找姜慧,说他也看不懂江玉的方案,但是感觉方案里的好多设计似乎是有道理的。

于是,他就把方案交给自己的老同学了。

徐晓峰的这个老同学可不是一般人,是科学院物理所的高能物理专家、科学院院士,专门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叫吴培源。

姜慧听徐晓峰这么一说,很是兴奋,她没想到自己女儿的方案还靠点谱,并不是异想天开、胡编乱造的那种,否则徐晓峰也不会拿给院士看。

一个月后的一天,徐晓峰突然兴冲冲地来找姜慧,说吴培源回复了,说江玉的方案可能被定为绝密文件,让我们把江玉所有的相关的稿件都必须按照绝密文件的级别保护起来。

姜慧一听,立刻被惊呆了,难道女儿的方案真的可行?

徐晓峰立刻安排了基地专门负责保密工作的保密专员叔叔来找姜慧,两个人一起拉着江玉到保密室,先让江玉把写这个方案前后的过程详细地描述一遍,又把与这个过程中有一点点关系的所有人和相关文档都记录下来。

还好,江玉写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接触过其他人。所有的参考资料都是她从网络上用AI搜集的公开的资料。

所以,除了姜慧、徐晓峰和吴培源之外,再也没有人接触过这个方案。

为了保密,江玉的电脑也被临时锁进了与外界高度隔绝的保密室,保密专员还单独给姜慧母女两个做了一周的保密培训。

这期间,江玉忍不住问姜慧和保密专员叔叔,方案到底行不行,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行不行,也不敢回答。

保密专员叔叔不停地嘱咐江玉,一定要对这件事守口如瓶,不能跟任何人谈及此事。

又过了一个多月,徐晓峰把姜慧、江玉叫到了会议室,说上面指示,科学院要先借用亚东航天集团的基地,成立一个研究所,暂时叫H9B研究所,隶属于科学院高能所,暂时由钱雪森科研基地代管。

研究员暂时设两人,主任研究员,江玉;助理研究员,姜慧。基地会尽快给她们娘俩腾出办公室,并配上办公设备。

江玉和姜慧听了徐晓峰的话,感觉晕晕的,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怎么突然间,她们就变成科学院的研究员了?

两个人回家想了两天才慢慢地理清的脉络。

看来江玉已经是有工作的人了,而且还有了高级职称,是科学院的主任研究员,而且她们母女俩已经不再是亚东航天集团的人了,现在已经是科学院的人了。

这一切走马灯般的变化,就像做梦一般。

两周后,科学院的电子聘书传过来了,她们的新办公室也收拾好了。

此时,基地里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徐晓峰和保密专员知道来龙去脉。

一年后,一艘大型飞船给基地运来了一台圆柱形的大设备,直径大约三米,高两米。

这个设备就是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基本上是按照江玉的设计方案制造的。

基地在大基地的一侧,又开挖了一个小基地,用于安装核聚变反应堆、蒸汽轮机和发电机。

以后亚东航天集团的大小两个基地的电力,就由这套发电系统提供了。

姜慧以前负责维护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还保留,作为备份电力系统。

基地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核聚变反应堆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设计的。

后来,江玉又搞了几项划时代的发明,比如用于机器人的静电肌肉、用于机器人的微型超能电池和超柔性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等。

在所有这些发明里,静电肌肉被普遍认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因为静电肌肉的发明,一下子让全世界的机器人制造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以往的机器人都使用伺服电机驱动减速器,或者用直驱电机作为机器人关节运动的动力。

这种驱动方式不仅难以控制,而且成本高、故障率也很高。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6章 天才少女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