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4章

两个狠人

当年,与姜慧一起报考亚东航天集团月球基地宇航员的,一共有五千多人。

能被选上的,绝对都是卷王中的卷王。

直到现在,姜慧还能清晰地记起,当年被面试考官刁难时的情景。

“请简要描述你报考的工作单位和环境,不要超过二百字。”

一位短头发的中年女考官,铁青着脸问道。

心理素质一般的人,在听到面试官限制回答的字数时,都会紧张得乱了方寸。

但是姜慧却依然从容淡定。

“我报考的是月球航天员的电气维修工程师工作,隶属于亚东航天集团月球南极乾雪森科研基地。

目前,亚东航天集团在月球南极有两个基地。其中一个较大的基地叫南极一号基地,主要是用来开采氦三矿砂的。

他们把经过粗炼的氦三矿砂运回地球,作为核电站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

目前,亚东航天集团供应了全球百分之六十五的氦三矿砂,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在南极一号基地开采的。

另一个较小的基地是一个科研基地,就是我报考的钱雪森科研基地。”

姜慧镇定、流利地答道。

“正好二百个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中年女考官满意地微微一笑,继续问:“你了解光伏发电的原理吗?”

“了解一些。光伏发电的本质就是光电效应。光子射在光伏板的半导体PN节上后,会导致半导体向外释放电子,出现电子空穴,旁边的电子就会补充到电子空穴里,从而形成电流。”姜慧继续流利地答道。

虽然回答的字数很少,但都是干货。

“你了解你将要在月球基地从事的工作吗?”另一位男考官问。

“了解,主要是维护月面的光伏发电系统。第一、需要每天检查光伏控制器的状态和蓄电池的状态;第二、需要每周到月面检查一次光伏板、追光器和电缆;第三、光伏板框架、追光器等发生机械故障时,要及时修复或者更换。第四、基地内的其它电器设备出现故障,也有义务协助维修。”姜慧答道。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把月球基地建在月球南极吗?”男考官继续问。

“月球南极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跟地球两极的极昼极夜现象有些类似。那就是太阳永远贴在地平线上,围着南极转圈。所以月球南极一直是白天,没有夜晚。

只要太阳能电池板垂直竖立在月面上,用追光系统保持永远朝向太阳,就会一直发电。

理论上讲,连蓄电池都不需要。

当然,在月球南极建基地还有别的好处。比如,与地球的通讯,就不会被月球遮挡。

而在月球的背面建基地,则需要有几颗绕月的通讯卫星辅助,才能让基地与地球正常通讯。

无形中便增加了建设基地的成本,而且通讯质量也不理想。

在月球的正面建基地,虽然不存在与地球直接通讯的问题,但也有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昼夜温差太大。

半个月有太阳照着的时候,月表可达一百多度的高温。而半个月黑天时,月表则零下二百多度。

这么大的温差,对于采矿设备、火箭发射系统和月球车来说,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当然,在月球背面建基地,也存在温差大的问题。

这也就更加凸显了,在月球两极建基地的好处。”

有两个考官在听姜慧回答时,不停地点头。

“既然南极一号基地开采氦三,为什么不在月球基地用氦三发电呢?”一位考官晃悠着脑袋问。

“主要是受运输成本的限制。

因为成套的核聚变发电系统的重量太大,即便是小型的反应堆加上汽轮机和附属设备,也有三千多吨。

要想把全部系统运到月球,光运费差不多就需要三万亿到五万亿。

所以,基地无法采用核聚变发电,只能依靠竖立在月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

姜慧再一次从容地回答这么刁钻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月球基地的主体,为什么都建在地下?”

主面试官问了一个更加刁钻的问题。

“科研人员之所以把月球基地建在地下,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

在月表下二十米深度的地下基地里,不需要空调,温度就可以稳定在二十度左右。与把基地建在月表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隔热材料的费用和空调费用,相当于利用月球的岩石层,充当了隔热材料。

在地下建基地其实还有另外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节省承压架构成本和密封结构成本,也可以节省防辐射的成本。只需要在基地出口处做好承压密封和防辐射即可,基本上不需要考虑基地整体的密封和结构承压的问题。

而把基地建在月球表面上,就需要给基地建一个非常结实的密封壳体,才能承受住基地内外巨大的压力差,同时还要在壳体外覆盖防辐射材料。

有人测算过,在地下建基地的成本,只有在地面建基地的三分之一。”

……

在完成了最后一轮面试的两个月后,姜慧便收到了亚东航天集团发来的录取通知书。

这可是一份年薪六百万的高薪工作,只要能在月球坚持十年,不光能实现财富自由,也可以实现阶层跨越。

在没来月球前,姜慧的专业是战斗机飞行员。

她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极好,而且有一副理工男的脑子,动手能力非常强,绝对是干宇航员的好材料。

她年轻貌美、性格也开朗,从来都不缺追求者,但是她却一直没有走进婚姻。

这主要是因为她喜欢自由,不想被家庭束缚。还有就是,她一直没能怀孕。

她在作飞行员的时候,就想过生个孩子,但一直怀不上。

她找医生检查过几次,医生说,她的卵巢没问题,能正常制造健康的卵子,也能正常分泌雌激素。

子宫应该也没问题,月经也很有规律。

但她的输卵管可能单向不畅通,因此阻断了精子到达卵巢的路径。

也就是说,姜慧的输卵管可能只允许卵子进入子宫,但却不允许精子通过。

也有的医生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她的免疫系统上。她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把某一些小蝌蚪误认为是寄生虫杀掉了,也许尝试着换换小蝌蚪,说不定就能怀上了。

因为医生并没有查出确切的病因,所以也不好下结论,就说她是病因不明的疑似不孕不育症。

正因为如此,姜慧在与男朋友办事的时候,从来不需要采取措施。

她来到月球基地工作后不久,便又结交了一个新男友。

虽然基地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男女宇航员在一起锻炼身体时,必须要采取安全措施。

但姜慧觉得,她在地球都怀不上,在月球基地这种恶劣的地方,更不可能怀上。

于是,她在锻炼的时候,依然像在地球上一样,不采取任何措施。

结果巧了,一不小心,她竟然怀上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她也搞不清。

她怀疑,可能是因为在低重力的环境下,她的输卵管又允许精子通过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换了小蝌蚪,她的免疫系统就放过了它认为友好的小蝌蚪。

可是按照基地的纪律,只要在基地怀孕了,就得被遣返。

因为以当时基地的简陋条件,人工流产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事情。

姜慧发现自己怀孕的时间是2042年的九月中旬。

当时的她,欣喜还是大于焦虑的,毕竟能怀孕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

对于她来说,能怀孕,比六百万年薪的工作更重要。

所以,她并不怎么担心被遣返。

在确定自己怀孕后,她马上就向基地领导坦白了。

她已经想好了,等被遣返后就立即辞职,回大理老家把孩子生下来,让妈妈帮她把孩子带大。

那名男宇航员在得知姜慧怀孕之后,表示也想辞职跟着姜慧回老家,他想跟姜慧一起在大理乡下开个小客栈谋生。

但是被姜慧委婉地拒绝了。

姜慧觉得,让男朋友为了自己放弃六百万年薪的工作太可惜了。再说,她其实一直没有考虑把这个男朋友当成结婚的对象。

她觉得,她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生活挺好的。如果每天跟一个男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她会厌倦的。

她知道她不是那种能跟一个男人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女人。

为了男朋友不被牵连,她拒绝向组织说出男人的名字。

但她平时与谁来往较多,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其实,这事也确实不能怪那名男宇航员,因为是姜慧自己要求对方不采取措施的。

当时,基地的站长叫李春芝,是个老资格的女宇航员。

她其实是不想牵连那名男宇航员的。

毕竟在月球上换一名宇航员的代价太大了,光往返的运费,就是一笔巨额开支。

按照当时登月的成本计算,从地球到月球每公斤的运费接近一百万元。

而运送一个大活人的话,还需要配备生命维持系统,算起来就相当于运一吨货物的重量,成本起码是十亿元打底。

但是纪律不可违,李春芝也没办法,只能开始安排遣返姜慧的相关事宜。

由于那时往返地月的货运飞船数量有限,而且多以运送氦三矿石的小型无人货运飞船为主。

这些自重只有五吨左右的小型货运飞船,是不能搭载载人舱的。

能搭载载人舱的货运飞船,必须是十吨以上的中大型无人货运飞船。

在李春芝的协调下,姜慧好不容易才被安排在搭乘五个月以后的一班中型无人货运飞船。

在这五个月内,姜慧还必须坚守岗位,同时进行工作交接。

五个月一晃就过去了。

说来真巧,由于姜慧要搭载的那艘中型无人货运飞船出了故障,南极一号基地便用两艘小型无人货运飞船代替那艘中型货运飞船。

因此,货运飞船方面对李春芝说,不能让姜慧搭乘这班货运飞船了。

这样的话,姜慧只能搭乘三个月以后的另一班中型货运飞船,也就是2043年五月中旬的一班。

李春芝掐指一算,等到明年五月的话,姜慧可能就该生了。

就算没生,到了预产期的孕妇坐飞船也很危险。

于是,李春芝就想办法与货运飞船方面交涉,可是对方表示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实在不行就得在基地生,生完了再搭下一班飞船回去。

李春芝是生过孩子的妈妈,深知这事越拖麻烦越多、越拖风险越大。

能不在月球生最好。

于是她便召集了一个紧急视频会议,把情况向上级和其他几位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通报。

大家在听了李春芝的汇报之后,都深表同情,但是无能为力。

因为氦三矿石属于国家战略物资,而且集团也没有任何关于女宇航员在月球基地怀孕的预案,不可能给一个犯了错误被遣返的宇航员单独安排货运飞船。

再说,把姜慧带回去的巨额费用,都是计划外的,在财务审批上也需要走特殊流程。

毕竟地月飞行属于目前世界上难度系数最高的旅行。不像在地球上,没有高铁可以坐飞机,没有飞机可以坐长途车。

无奈之下,大家也都只好接受现实了。

姜慧本人倒是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淡定,大大咧咧地表示,不行就在基地生。

她听人说,在低重力下生产,大出血的概率低,搞不好还能创造一个人类新纪录呢。

可不是吗!以前只有孕妇在空间站生过孩子,而且还是志愿者为了配合科学实验,真的还没有人在月球上生过孩子。

大家一看姜慧本人并不在意,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虽然在月球上生产风险大,但总比在飞船上生风险低。

只要不发生难产,差不多就能保住这两条命。

可是万一发生了难产,那可就……

其实,李春芝最担心的就是姜慧难产。

于是,她便去找基地医务室的主任卢大夫商量。

“卢大夫,万一姜慧难产了,你们能不能给姜慧做剖腹产手术?”

“不行呀,李站长,我们这里没人会做剖腹产手术。”卢大夫答道。

“不可能吧?我记得你们给别人做过手术。”

李春芝没想到卢大夫会一口回绝了她,她有点生气了。

“做是做过,但都是小手术。”卢大夫解释道:“我是全科医生,马大夫是保健医生。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小手术还可以,都不会做难产手术,我们最多可以给姜慧提供一些简单的手术器材和全麻药物。”

“这个基地里除了你们两个人之外,还有别人会做手术吗?”李春芝一脸怒气地质问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卢大夫摆出了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不能用远程医疗系统做吗?”李春芝不甘心地问。

“基地里只有一套远程会诊系统,只能远程会诊,不能远程手术。”卢大夫答道。

李春芝被卢大夫的冷漠气晕了,一甩手离开了医务室。

她经过反复地思想斗争,决定拼了!

如果姜慧一旦发生难产,她要自己下手,给姜慧做剖腹产。

因为她一想到姜慧母子可能会因难产,双双死在她面前,她就会整夜整夜地失眠。

可是做剖腹产手术也不能做全身麻醉呀,因为孕妇在被全身麻醉后,有可能把胎儿憋死在肚子里。

她不得不又去找卢大夫商量。

“卢大夫,如果我给姜慧做剖腹产手术的话,你能不能给她做麻醉?”李春芝问。

“不行呀,李站长,剖腹产手术要做腰椎穿刺麻醉,我们两个都不会做呀。”卢大夫冷冷地答道。

“你们什么也不会?要你们有什么用?”李春芝愤怒了。

她离开医务室后,决定跟姜慧商量一下。

“姜慧,你想过没有?你要是难产了怎么办?”李春芝一脸严肃地问。

“难产……?让卢大夫他们给我剖出来呗。”姜慧有些不自信地答道。

“我问卢大夫了,他们不给做,因为他们两个人都不会做剖腹产。”李春芝冷冷地说。

姜慧一听,低下头捂着脸哭了。

“不行就把孩子拿出来,不用管我了。”姜慧一边抽泣着一边说。

“姜慧,你看这样行不行,万一你难产了,我给你做。”李春芝坚定地看着姜慧说。

“行,能保住孩子就行。”姜慧泪流满面地点头说。

“剖腹产需要做腰椎穿刺麻醉,卢大夫他们没有人会做,我给你做的时候不打麻药行不行?”李春芝瞪着眼睛问。

“行!我能忍住。”姜慧擦了一把眼泪用力点头道。

“你给我写一份免责声明,我准备一下手术器材。”李春芝说。

“行!”姜慧点头道,“谢谢站长!”

得到了姜慧的同意,李春芝便开始在AI上查找剖腹产的教程。

她认真地看了十几个视频教程,感觉心里大概有数了。

孕妇在开始阵痛以后,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对疼痛就不那么敏感了。

只要别把较大的血管割破,应该就没有太大问题。

或者退一步讲,能活一个的话,也比两个都死了强。

她把基地内能调动的医疗器械和物资,几乎都搬到了姜慧的卧室。

一旦姜慧发生难产,她就需要用绳子捆住姜慧的手脚,用手术刀把姜慧的肚子划开……

她已经用她的一双橡胶拖鞋,尝试了几次缝合伤口的步骤。

她也在自己的肚皮上,用手术刀比画了好几次下刀的位置。

她也练习了好几遍止血钳的使用……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4章 两个狠人
字体
A-
20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