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气体压缩完后,长耳开启外闸门,张乐一步一步下到最低端。
张乐什么也没说,他要按照跟长耳商量的计划进行。突然脚一滑,他随即保持平衡,紧紧抱住楼梯。
“张乐,你那里怎么样了?”
张乐向下面望去,外闸门外只有黑乎乎一团,啥都看不清。
“我这里很好……只不过下面啥都看不见。”
“打开头盔电筒。”长耳冷静道。
“怎么开?我手抬不起来。”
新式宇航服分为三层,张乐发现仅仅把生命保障系统挂在内服外面很不稳当,很容易松动脱落,于是他找到专门的架子,加到宇航服内服外面。
架子很轻,张乐感觉不出这是什么材质制成的。架子轻飘飘的,张乐怀疑自己用力架子就断了。不过他试了一下,这个架子的硬度还是很高的。
硬度高,这限制了张乐的动作,导致张乐认为现在的宇航服跟原来的宇航服没啥区别。
长耳提出建议:“电筒的开关在你额头上,你磕一下就行了。”
张乐听到这话,立马狠狠磕了三个头,然后不正经道:“牛顿牛爵爷,第一宇航员加加林同志,爱因斯坦大佬,你们后辈张乐要出去觅食,求前辈庇护。”
“……你干脆求贝爷庇护吧。”
张乐委屈:“贝爷也没上月球拍《荒野求生》啊。”
长耳一想,还挺对。
张乐磕亮了头上的电筒,头努力往下面掰。哪怕张乐开了灯低头看,除了透亮反光的月轨,啥都看不见。
张乐再次恍惚,他感觉自己已经回地球了,现在的他,正打着电筒走乡下路。
张乐摇摇头,他一脚踩到月轨上,然后努力屈下身子。直到他紧张的把两只脚放到月轨上时,他在通讯设备里喊道:“到了。”
“张乐,你抬头,看看月壤还在吗。”
张乐抬头,月壤啥的都不见了,月目光所及之处的月表,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月壤没了。”张乐说。
长耳跳过这个话题,它说:“你记得万户站分站的方向吗?”
“记得。”
“那就出发。”
张乐以走鸭子步的姿势行动。
……
仅仅二十米,张乐整整走了五分钟。
建设月轨时,每隔五米就需要建起离地支柱。支柱不粗,恰好与月轨同宽。张乐每次遇到支柱,总是战战兢兢的爬过去。
二十米,张乐一共要爬四个支柱,到达最后的支柱后,张乐向通讯设备里喊道:“长耳,到位了。”
“你抬头,瞄准开关后垫脚顶一下。”
张乐听着长耳的话,缓缓起身。
万户站分站设计时没想过住人,所以没安装气闸舱和生命保障系统,里面只能用来储货。张乐只能穿着宇航服进站。
“你爬慢点,别急啊。”
这个站点的深度只有三米,张乐蹬蹬腿,几步就爬上来了。
张乐发消息:“我上来了。”
“找找找,找到啥吃的算啥,别留一点渣。”
但张乐先找不是吃的,他四处大量,然后说道:“老梁不在这。”
“废话,老梁怎么可能在这里面……你先找找吃的。”
电筒的光照很强,张乐望着满屋的垃圾,说道:“这里也被毁了,没看见啥食物。”
“而且……这里怎么扩大了?”
张乐记得,万户站分站很小,大概只有几十平方米,如果两个人进站,连互相让位置的空间都没有。
但张乐面前的景象却不是这样的。
“长耳,出事了,万户站分站绝对被改造过。”
在他面前,万户站分站也被各种架子堆挡住,堆成比万户站更夸张的“宝塔”。
原本的分站只有两米高,张乐抬头,眼睁睁看着头上电筒的光线消失在远处。这一望,竟然望不到头。
在垃圾堆中,张乐见识到了各式各样更先进的器械,其中有几样他在地球上见过,是很精细的玩意。当初计划着搬到月球上,却发现以当时的运输条件根本办不到。
现在,这种玩意出现到了万户站分站,出现在了一个小小的、很少有人记得的分站点。
“这是电镜?”张乐说,“我在读本科的时候用过一次,当时教授是怎么说的?”
长耳听着张乐自言自语。
“当时我问老师:‘你这电镜多少钱一台’,老师没回答,用手比出五。”
“五百万?”长耳疑惑。
张乐说:“不,五千。”
“才五千你激动个啥?”
“一小时五千,五百万只够用四天。”
长耳点头,“确实贵。”
地球有钱了?这种设备不要钱了?不怕损坏直接往太空送?
张乐价值观受到冲击。
“你先找吃的,找到吃的再说。”长耳倒计时,“你只有十二分钟的时间在分站里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