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躲在书房里面搞创作,知不知道有个人一直在公司里骚扰阿宁!”
陆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将沈宁的小秘密给说了出来。
“是谁?”
听到这话,方远脸上慵懒的表情缓缓消散,随即浮上一层阴影来。
“要知道,你自己问去,我可不是传话筒!”
“是一个刚从国外回来的前辈,说是因为欣赏我的演技,才过来寻求合作的,他给的剧本我看了,有亲密戏份,所以拒绝了,但他好像一直都不死心!”
见两道询问的目光停在了自己身上,沈宁也支支吾吾得到了地出了事情的经过。
“记得他好像是叫施宏博吧,这人挺自大的,反正我不喜欢,总是炫耀国外的东西设备怎么好,像个汉奸似的,反正很奇怪……”
“施宏博吗?”
念叨着这个名字,方远眉头缓缓挑起,暗自将这三个字给记在了心中。
这几天,由于网上闹的事情太大了,导致整个海城的人知道了他们两个的存在。
自然有关电影的宣传活动也就无法参加了,而为了平息流量,星喉公司也是给他们放了个难得的假期。
“方远,你放心吧,我不会答应他的!”
沈宁见状,心里莫名地有些紧张,急切地想要将事情给解释清楚。
这个施宏博,将死缠烂打那一套进行到底。
她已经清楚地拒绝了很多次了,对方依旧是和一坨烂泥一样黏了上来。
为了摆脱,甚至还委婉地透露过自己有男朋友的事实,没想到,这不仅没有对这人造成打击,更是让他说出了什么公平竞争的话语。
对于沈宁而言,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也不清楚怎样和方远说明,一直憋在心里难受,索性就告诉陆雪了。
可是没有想到,前脚告诉她,后脚她就直接公布了出来。
“下次有这样的事情,直接告诉我好嘛。”
闻言,方远摇摇头,快步走近,眼神真挚地说道。
“男人的事情还是让男人解决为好。”
“哼!现在知道心疼了!”
陆雪抄起手,心里酸溜溜的,只好待在一旁冷嘲热讽。
不过很显然,这些话并没有什么作用。
“嗯!”
沈宁乖巧地点点头,就好像是做错事的小女孩一般,心里悬着的石头也是慢悠悠地放了下来。
还好公司给自己放了假,否则每天要面对那个浑身肌肉的施宏博,不知道会多么煎熬。
“后院的花开了,我们准备去做个秋千……”
看了看自己特意换上的裙子,她继续开口。
“我也去吧,正好休息一下眼睛,放松放松!”
方远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和她们一起。
这座房子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山河别院是有原因的,穿过长廊,打开木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小片简单的中式园林。
亭台楼阁,小溪流水,再加上假山石道,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深吸一口,仿佛能够闻到古时候的墨水香气。
除了几棵已经掉光叶子的树,其他的花草都是会定时更换的盆栽,以此来保持园林的美景。
穿过早上刚换的柔软草地,便能看见一片时令花,顿时就让人的心情变得美好起来。
恰巧一缕阳光顺着树梢倾洒下来,剪下一地碎影,水波摇晃,气泡波澜荡漾开来,弯腰俯视,还能发现几尾活泼的鱼儿在轻轻游动。
“有钱人的生活还是舒服!”
方远快步来到亭子当中坐了下来,心中不由得感叹一声。
负责管理后院的园丁则是将一车工具给推了出来,任由他们三个发挥。
搭秋千这种事情,自然是没什么困难。
寻了一条结实的细麻绳,方远用力甩动,将其穿过亭台的横梁,然后固定好了结,又取来一块模板,测量好了的长度,用小锯锯开。
钻好空洞,将绳子穿过,最后测试一下稳定就完成了。
两位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哪里干过这样的事情,只得老老实实地蹲在一旁,能递个工具就算不错了。
若是方远没有跟着过来,估计她们两个折腾到天黑说不定也无法弄出个样子来。
秋千落成之后,两个女孩子的眼中都散发出亮晶晶的光芒来,就连陆雪脸上都多了一丝崇拜感觉。
“好了!你们试一试吧!”
用力地拽了拽绳子,然后方远又自己坐了上去感受了一下,这才看着两人轻声说道。
白衣白裙,恍然在眼前划过,陆雪和沈宁两人挤在一个秋千之上,晃荡着,带起一阵风声,落下满眼笑声。
找了块草地半躺了下来,方远此刻的心情是格外舒畅。
好像就这么待上一辈子,但他清楚,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业。
梅团外卖的现身,已经触及了部分人的利益,很难想象,后续华为智能手机的推出,将会激起怎样一摊浑水来。
他并没有想着去和任何人交恶,但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放过他,麻烦总是会主动找上门来,还是得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呼——”
轻出一口气,甩了甩头,暂时不去想这些事情。
难得的放松时机,怎么能因此而败坏了心情。
“方远,自己蹬太累了,你过来推我们!”
很快,他就收到了两个女孩的召唤。
无奈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走到了秋千后面,直到这时,方远才发现沈宁白裙的心机。
难怪方才靠近的时候,她脸就像是涂了胭脂一般,因为裙子的后背,只有一道轻纱,相信触碰上去的手感和皮肤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推啊,快点……”
犹豫了一下,直到听见陆雪的催促。
方远将心一狠,大手直接覆盖了上去,秋千顿时高高荡起,然后缓缓在半空之中落下,白裙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两声惊呼声传来,其中竟还带着几分羞意。
但很快,沈宁就熟悉了后背所传来的炽热,投入到了这种迎面秋风的感觉当中去。
阳光下,三人的身影重交织在一起,和亭台的剪影放在同处,竟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