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商税必须由大明收取,不管他是明商,蒙商。只要是在市场内交易所有货物必须交税,不然由警察司查封所有货物,所有商人市场经营必须在商务部备案,备案后商务部发经营许可证方可出售货物,所有税收归国库。”
陈新甲:“陛下,这商税收几成。”
崇祯想了想说:“目前先互市三个月每年的九,十,十一这三个月,税收每月收一次,当月营业额百分之四十。”
众人听到这倒吸口凉气,百分之四十。要知道目前大明商税不过才百分之零点零几,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大明朝商税才三十万两。而且还有很多商人偷税漏税。商税在大明朝可有可无。
张至发:“陛下,如此高的税收,臣怕没有商人参加。”
崇祯:“尔等不了解商人,商人若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他会活跃起来,要是有百分之五十他会铤而走险,若是有百分百利润他敢践踏一切律法,如果有百分之三百利润,他敢放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诛九族的危险。这就是商人。开市后商人们都知道,这是百分百往上的利润,朕只要他们百分之四十,算是仁慈。当然了,不是所有商贩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收,总有一些小商贩们为了生活。对于这种小商小贩,收取百分之十,或者更少,这就看你们商务部和警察司现场调查。朕把丑话说山前,若是敢贪污一两银子,朕会亲自砍了他。”
“内阁三日之后必须拟出草案,五日后陈新甲出使蒙古。”
“遵旨。”
“朕有些乏了,尔等先行下去。孙传庭留下。”
“臣等告退。”
崇祯:“三大营如今烂到骨子里,你秘密调查清楚,有多少人吃空虚,有多少老弱病残。有多少可用之兵,卢升象一到,直接整顿三大营。三大营必须掌握在朕的手中。”
“遵命”
随后孙传庭退了下去。
如今兵部,吏部,工部都是他的人,只要卢升象来了后,整顿好了三大营,在让卢升象带着四万天雄军北上,驻扎宣府。保证大明未来五年,他就有翻盘的机会。
三天后内阁拟出了所有详细,崇祯仔细阅读后,表示同意,五天后陈新甲带着使团出使蒙古。
十天后宋应星,陈子龙两人出现在崇祯的御书房内。
宋应星翻看着崇祯写的各种技术。一时间陷入了知识的海洋。
崇祯:“朕听闻,你是徐阁老的门人。”
“回皇上,正是。”
“听深知徐阁老精通天文,历学,农学,数学,军事。”
“回皇上,老师一身都在研究这些。老师一直对学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圆球之上。”
“哦,那你赞同这个说法吗?”
“皇上,臣虽然赞同,但是不知,人既然生活在一个球上面,那为何没有摔下去。”
崇祯:“因为这个球太大了,大到无边无际。”
“皇上,老师的挚友利玛窦也是这样说的。”
“那朕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们脚下的大地就是一个圆形的球。这天下还有许多人不相信,你要做的就是找证据让所有人相信。”
“是,皇上。微臣一定要证明大地是圆的。”
“徐阁老可留下什么著作。”
“老师修订完崇祯历书之后,就仙去,这些年我一直在帮老师修订他的书。目前装订好了【农政全书】【制火药法】【勾股义】等书籍。”
“好。”
陈子龙:“皇上,老师绘制过一张万国寰宇图。”
“给朕看看。”
随后陈子龙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地图。
崇祯接过后摊开在桌子上。
看着眼前的世界地图。真没想到早在明朝就有了世界地图,而且还这么精确。
“来人,让画师临摹出来裱好,给朕放在文华殿,让百官们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又问道:“陈子龙,你未来有什么想法。”
“回皇上臣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完成老师的意愿后,臣想去大明各地走一走,臣在江苏认识了一位加徐霞客的老人,臣想跟他那样游历大明,绘制出大明最精最全的地图。小到一个村子也能找到的地图。”
徐霞客千古奇人,明代的著名的地理学家。崇祯记得前世看过央妈典籍里的中国,里面就有一集讲述徐霞客的。他想起来了,徐霞客最后一次游历是在崇祯十年,也就是今年,身患重病回到了江阴老家,过了几年就死了。徐霞客最远走到了中缅交界腾越。要知道他游历一生,全是用脚走出来的。跋山涉水,他寻访的地方多是穷乡僻野或人迹罕至,边陲之地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旅途艰险。
这么好的地理老师崇祯怎么能放过。
“江阴县归属于何处。”
“回万岁爷,归属于常州府。”
“传旨,常州知府。若徐霞客游历归家,常州知府负责把他送到京师。不可怠慢。”
“是。”
随后小太监通知了下去。
崇祯:“火药之术你可善于。”
“回皇上,臣跟随老师略知一二。”
“好,游历之事先放一边,你跟宋应星把大明火药之术提升之后,朕亲自资助你游历大明。”
“谢皇上。”
随后崇祯又说道:“想不想跟郑和那般,带领大明宝船环游世界。”
“想。”
“那就在火器司好好干。”
“臣愿为皇上举大旗。”
“朕要你为大明举大旗。”
随后又看向宋应星。后者还在忘我的看着。
崇祯连叫几声才叫醒。
“皇上恕罪。”
“无罪。这跟你的天工开物比起来如何。”
宋应星大惊,天工开物,自己还在编写中,并没有发行。皇上怎么知道。随后一想,这锦衣卫也太厉害了。
“皇上,微臣的天工开物跟这个一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这些你拿起,编剧到天工开物之中,记住这是你自己撰写的,朕叫你们两来,就是让你们给朕研究,火铳怎么快准狠。火药怎么样威力大,红衣大炮怎么越打越远,庄稼怎么收成多。记住一句话,科学在于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遵命。”
“朕已经命王承恩建造新的火器司,以后火器司由朕直接统领,你两有什么事直接来问朕。要钱要人尽管说,朕只要你们的研究成果。记住火器司所有事物,必须严格保密,一个字都不能透露出去。”
“遵旨。”
崇祯看着陈子龙说到:“朕听说你是复社的人。”
听到这里,陈子龙后背发凉。皇上可是最讨厌党争的。阉党,东林党好不容易覆灭,又来了个复社。
还没等陈子龙说话崇祯又说道:“朕见你是人才,希望你不要陷入党争之中。”
“微臣谨遵皇上教导。”
“火器司就交给你们了。不要让朕失望。”
二十天后。卢象升终于到来。四万天雄军也入驻三大营驻地。天雄军看着隔壁禁卫军,所有人都在想,就这还是禁卫军,完全就是一群兵痞。吃喝嫖赌抽,兵器随便丢弃。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反观天雄军,个个军纪严明。有序有条。
这天早朝孙传庭爆出惊天黑幕。
孙传庭:“启禀皇上,臣就任兵部尚书后,发现三大营有严重的吃空饷。三大营在册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三十三人,据微臣这段时间调查,实际人数十万出头,其中还有老弱病残,可战之兵不足六万。”
听到这崇祯大怒。
大明所有军务,最初是掌握在五军都督府,只是到了后来才慢慢分权到兵部,兵部负责调兵,五军都督府负责征兵,练兵,军田,崇祯时期的五军都督府虽然没有了什么实权,但军中威信很大,不少总兵都是从五军都督府出来的。所以这些总兵吃空饷特别严重。
不要以为吃空饷,就是领军饷这么简单,就如三大营,实际十万士兵,多出十五万人,十五万人的军饷是小事,衍生出的军粮,装备,日常训练,这些加起来才是一大笔钱,是军饷的好几倍。
现在的五军府都督是定国公徐允祯。
崇祯很生气:“定国公徐允祯。”
“臣在。皇上臣是冤枉的。三大营军户在,成祖时期军户共计三十多万,两百余年过去了,不少无儿继承户籍,到如今已有军户二十五万多,三大营并无空饷之事。”
户籍制在朱元璋那时候实施,父亲是什么职业,后代也就是什么职业,朱棣时期,三大营的确有三十多万。不过随着战死,没有留下子嗣,军户自然就消失。
看着下面的徐允祯,崇祯一时间真拿他没办法,毕竟他在军中有不少亲信,如今正是剿匪关键时刻,军中不能出乱子。算了老子先忍一忍。
“朕知道了。孙爱卿你擅自诬陷朝中大臣,罚俸半年。你先退下吧。”
孙传庭还想再说什么,被崇祯打断。
然后崇祯气愤的走出文华殿。
这时候太监才说道:“退朝。“
退朝后崇祯在御书房召见了卢升象和孙传庭。
“孙爱卿,定国公在军中威信颇大,如今大明哪位总兵没有吃空饷,这件事并不足以搬到他,如今正是剿匪关键时刻,朕不先节外生枝。”
听这么一说孙传庭马上挺会到了。
“陛下,微臣鲁莽了。”
“这不怪你。”
然后对着卢象升说到:“卢爱卿,天雄军可安顿好了。”
“回皇上,已经安顿好了。”
“好,今日让大军休息一晚,明日包围三大营驻地,朕要亲自整顿三大营。”
“遵命。”
“去年你勤王有功,朕特别准备了五十万军饷犒劳大军,等一下你和内务府带着饷银去犒劳大军。”
“多谢皇上。”
“你先回去把。记住此事要绝对保密。”
“遵旨。”
随后卢象升带着军饷回到驻地。
崇祯:“孙爱卿明日带着所有名册,一起去三大营整顿军务。”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