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的王建辉,听罢父亲王建辉,娓娓道来的滔滔词汇,佩服父亲王靖宇,既渊博的学识,又讲解的绘声绘色。
如今自己早已是人父,一旦想起儿时的情景,王建辉依然记忆犹新,就有种想让父亲王靖宇,再讲讲古诗的兴奋和冲动。
“我依稀记得,崔护的那首《题城南庄》,好像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吧?不知道此时此刻,建辉怎么提起此诗啦?不过,在我看来,崔护的这首诗,明面上在写桃花,讲的却是诗人崔护,在城南庄邂逅小姐,思念小姐的浪漫情怀呢!”
吴靓影慢慢地转过身来,看了看不远处的王靖宇,又看了看忍俊不禁的王建辉,连忙微笑着接过儿子王建辉的话头。
那些华国古代的诗赋,吴靓影记得滚瓜烂熟,此时听罢儿子王建辉,提起崔护的那句古诗,就想与王建辉多说几句话。
虽然比王靖宇年轻许多,吴靓影的学识也不可低估,说是饱学之士也不为其过,当说是王建辉的老师,也是绰绰有余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底气,吴靓影接过王建辉话头,说起那首桃花古诗的全文,显得十分的潇洒自然,看不出故作的痕迹。
吴靓影之所以如此搭话,意欲与王建辉拉进距离,让未来的继子王建辉,感觉自己这位未来的继母,是学识丰富的女性。
“阿姨说得完全正确。崔护的这首桃花古诗,我历来也是很喜欢的。记得当年与建辉恋爱时,建辉就谈起这首古诗,以为此诗以桃花为媒介,表达男女之间的旷世情爱。古人对爱情十分执著,一旦有了心仪之人,就心心念念不能忘怀,倒是对爱情忠贞不二呢!”
胡媛媛站在吴靓影身旁,连忙高高兴兴接过话头,洋洋洒洒谈起当年,与丈夫王建辉恋爱时,也曾经议论过这首古诗。
毕竟是在未来婆婆面前,又有公公站在一旁倾听,胡媛媛刚刚说完古诗,感觉刚才那话不妥,脸颊竟然顿时红了起来。
看了看丈夫王建辉,又看了看公公王靖宇,见两人没有刻意注意自己,胡媛媛方才慢慢静下心来,目光移向婆婆吴靓影。
吴靓影听罢儿媳胡媛媛,居然也喜欢这首古诗,连忙看着儿媳胡媛媛,不觉嫣然地笑了起来,点头认可胡媛媛刚才的话。
王靖宇虽然没有言语一句,却将目光投向儿媳胡媛媛,又对儿子王建辉点了点头,连忙示意一家人,继续向前方走去。
吴靓影慢慢转过身来,看着未来胡媛媛,将胡媛媛的右手握在手里,连忙与胡媛媛相视而笑,抬脚迈上眼前的小山坡。
登上桃林的一处高坡,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天空金灿灿的太阳,慷慨地洒在山坡上,将周遭连片的桃林,沐浴在初春的艳阳下。
起伏不平的碧绿山坡,向远处的天际蜿蜒而去,仿佛即使努力走到天际,也望不到桃林的尽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脚下的山坡。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花海般的无际桃林,顿时不觉尽收眼底,仿佛有种登高远望,令人不啼神往的感觉。由此看来,没有一分艰难的付出,就不会有丰厚的收获呢!正是因为如此,眼前无际的美景,就是付出之后的回报啊!”
王靖宇已经气喘吁吁,豆大的汗珠沁在脸上,泛着一抹银银的亮光,仿佛稍微轻轻一动,就会落在地面没入黄土地似的。
毕竟是六十有余的大叔,王靖宇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却依然精神抖擞不输年轻人,彰显王靖宇那不服输的坚强性格。
王靖宇毕竟是文人出身,对如花花草草等的事物,大都会说出个子丑寅卯,出口便是文绉绉的,让人感觉十分的舒服。
今天适逢儿子媳妇在场,更是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将普通的桃花盛景,描绘得美轮美奂,仿佛人间不曾有过此景似的。
“我看你们爸爸精神还好,体力可是一年不如一年,只要陪我走一点路,就会上气不接下气的,真像一位半拉子小老头呢!俗话说,岁月不饶人。我看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呢!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你们爸爸的性格,就是从来不服输。我看他,就是犟老头呢!”
吴靓影见未婚夫王靖宇,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看了看对面的王靖宇,有意当着儿子媳妇的面,拿话开涮王靖宇两句。
其实,在吴靓影眼里,像王靖宇这样的男人,已过六十岁的年纪,虽然走路爬山气喘吁吁,但是在床上可是生龙活虎的。
因今天与儿子媳妇,在龙泉山观看桃花,吴靓影竟然一时高兴不已,也就不顾儿子媳妇在场,就拿未婚夫王靖宇开涮。
至于王建辉胡媛媛听了这话,此时此刻究竟有何反应,吴靓影却没有想那么多,以为不就是一句玩笑话,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爸身子骨很好,精神也是好着呢!阿姨与我爸相识不久,不知道我爸是国防身体,一点劳累那不是一回事。阿姨与我爸,只要在一起久了,就知道我爸的身体,比那些小鲜肉,还更棒一些呢!由此可见,我爸那是老来俏,让那些男男女女,以为爸爸善于保养呢!”
胡媛媛听罢吴靓影那话,当然知道吴靓影在说笑,也就微笑着接过吴靓影话头,将身旁的公公王靖宇,美美地赞许了一番。
说了刚才那一席话,胡媛媛倒感觉没有什么,以为在赞许自己公公,倒让未来婆婆吴靓影,竟然笑得合不拢嘴了。
在蓉城的偏僻乡野,大凡旁人提及公公如何,作为儿媳妇的都知道回避,以免不小心多说了话,就会让旁人浮想联翩。
此时此刻的胡媛媛,不知道这些民间忌讳,大大咧咧接过话头,顿时不觉不择辞令,搜肠刮肚似的,赞美公公王靖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