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这些日子都在关注那个南陈商人的行踪,罗冲手底下的人根本就没有防备,行踪很快便暴露了,太子派出府中精锐对其进行截杀,然而,数十名高手却不敌慕瑶五名亲兵。
太子听后大怒,如果这南陈商人顺利到达京城,自己的死期也就到了。现在太子只能孤注一掷,他在九京城外集结自己能调动的所有暗势力,誓要将这南陈商人杀死在进京的路上。
然而,当太子第一次刺杀失败的时候,慕瑶的五名亲兵便带着南陈商人改变了路线,太子第二次直接扑了个空。此时的太子像是热过上的蚂蚁一样,他现在就好像在等待死亡的宣判一样。
然而这一切却让皇帝看在了眼里,太子暗地里调动兵马,早已经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只是皇帝不愿相信堂堂北楚太子,竟然会通敌叛国,诬陷北楚良臣。当皇帝得知太子调兵外出的时候,失望至极。其实现在那个南陈商人进不进京已经不重要了。
慕瑶从宫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便飞鸽传书命令亲兵录取南陈商人的口供之后就地斩杀,将人头和口供带回九京。
太子此时还在谋划如何截杀南陈商人,而慕瑶的亲兵却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了京城。罗冲亲自将南陈商人的人头以及口供都带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着桌上的人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北楚皇帝此生最了解的恐怕除了南陈的那位便是慕瑶了。商人一死,皇帝倒是松了口气。然而这太子却是一定要处置的了。要是再放任下去,恐怕北楚会被他搅得天翻地覆。
皇帝将口供烧毁,下令让王明阳带兵将出城的太子府兵尽数围杀,又派霓凰带人抄了太子府。
当霓凰带兵查抄太子府的时候,太子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有些错愕,不过他还是坦然的面对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毕竟太子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只是这变故似乎来的有些猝不及防罢了。
通敌叛国对于太子来说罪名太大,太子恐怕承受不起,虽然太子通敌是真,但是皇帝还是网开一面,以私调兵马这种大不敬之罪,将太子废为郡王,贬到惠州去了。
朝堂让仅存的还拥护太子的人,或流放,或贬谪出京。北楚朝堂的势力也开始均衡,皇后虽然并未参与这些事情,但是圣心已失她的皇后之位何时被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皇后非常清楚,皇帝已经是手下留情了。现在的她已经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了,她现在只想让自己的家族不要受到牵连才好。
朝中所有的人都看明白了,太子已经无力回天了,朝堂上众人都开始猜测新的储君会是哪位皇子。
然而当萧柏泰废黜离京之后,宁海的萧柏年却回来了。
萧柏年此次回京也是皇帝亲旨召回的,而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制衡一下朝堂的格局,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而且萧柏年自从自己的生母离世之后,一直驻守在宁海,有十年没有回过京城。这次回来,萧柏年可谓是军功累累,众人都以为皇帝召萧柏年回来就是继承这储君之位的。
而萧柏年自己却对这储君之位一点兴趣都没有,萧柏年是个标准的武夫,他思考事情简单而直接,现在皇帝让他回来是有别的事情要他去做。
萧柏年回到九京之后,特意去拜访了慕瑶,慕瑶对于萧柏年这个人的第一印象要比萧柏炎要强很多。萧柏年长相虽然没有萧柏炎英俊,萧柏年脸上的线条粗狂却也俊冷一些,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再加上一直驻守在宁海军中,眼神中多少带有些杀气。然而当萧柏年见到慕瑶的时候,却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一点皇子的架子都没有。
慕瑶第一次见萧柏年,他也是唯一一个驻守在外的皇子,而之前驻守在外的除了他,便是霓凰了。
萧柏年将从宁海带回来的特产当做礼物送给了慕瑶,慕瑶游历的时候,虽然曾经从宁海经过,却也没有做任何的逗留,因为宁海那里除了荒漠戈壁,什么也没有。萧柏年从宁海带回来的特产也只是当地的一些特色吃食罢了。
不过慕瑶并不计较这些,宁海苦寒,萧柏年见到慕瑶多少有些害羞,当少艾出来的时候,萧柏年竟然慌不择路的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还差点将七柳斋矮小的府门撞掉。
少艾和素素在一旁捂嘴偷笑,慕瑶无奈摇头,不过她倒是从萧柏年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的影子。
然而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大男孩,却能在十年之内保证宁海边境线平安无事,皇帝之所以将萧柏年从宁海调回是因为北楚与东夷城以及北夏的联盟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的稳固,其他小国不足为惧,让萧柏年继续驻守宁海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北楚皇帝想要对付的,就是南陈和西州的联盟。
上次逍遥鹤和李晸没能通过萧柏泰离间慕瑶和北楚皇帝的关系,多少有些不甘心。如果慕瑶一直受北楚皇帝器重,那北楚和南陈永远都不可能对等了。现在南陈唯一能做的就是联合西州,以及南蛮之地的一些小国一起对付北楚。
七洲之地两大阵容的对决才刚刚拉开序幕。
西州虽然在明面上是一个中立的国家,而在背地里却一直和南陈保持着战略联盟的关系,南陈的重要作物粮食是西州最为需要的东西,而西州的矿产又正好的是南陈所缺少的。
北楚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本来北楚在粮食资源上就不如南陈,南陈境内都是平原,非常适合粮食种植和生长,产量也是北楚粮食的好几倍。而限制北楚军队发展最重要的便是粮食。
皇帝这次调萧柏年回来,一是为了让萧柏年将北楚中太子的一些势力相应的削弱一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准备让萧柏年负责北楚军粮军备的储存,以便于日后与南陈开战时有粮可用。
筹备军粮存储,这件事情对于萧柏年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不过北楚如果想要再和南陈开战,恐怕还要再等三年,才能够攒足一年的军备用粮。
所有人都在为下一次和南陈开战在做准备,萧柏年负责军备,王明阳负责部队编制改建,霓凰则负责官兵的日常训练,罗冲虽然身在兵部,但是只是作为先锋,并不参与。
然而就部队的改制却难坏了王明阳。王明阳虽然一直和霓凰沟通,但是慕瑶这种超前的部队技战术,让王明阳这样的沙场老将都一头雾水,虽然霓凰是慕瑶的亲授弟子,但是对技战术的理解也是非常有限。王明阳和霓凰商议根据现在的技战术改编部队,可谓是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有头绪。
没办法,慕瑶进京五年,王明阳第一次提着礼去七柳斋拜访慕瑶。而霓凰早早的便等在了七柳斋的门口。
如兰将二人请到堂中上茶招待,王明阳第一次来七柳斋,这里淳朴的实木装修风格确实让王明阳有些意外,他想象中的七柳斋应该是富丽堂皇的贵气,并不是这种毫无修饰的质朴。
二人见慕瑶出来,起身行礼,虽然现在慕瑶在朝堂之中没有官职,但是她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却是高高在上。慕瑶打着哈欠问道:“找我干嘛?”
王明阳听慕瑶的语气如此生硬,有些不敢开口,霓凰却笑着说道:“这不是王大人想要拜见一下你嘛,让我给引荐引荐。”
王明阳接住霓凰的话头说道:“臣仰慕殿下良久,只是当时朝中局势不明不敢贸然打扰,还请殿下见谅。”
慕瑶不喜欢这些虚的,直接说到:“说正事儿。”
霓凰说道:“父皇让我们改制军队,王大人和我没有头绪特来向妹妹请教。”
慕瑶问道:“什么改制?”
王明阳说到:“陛下让臣按照殿下的技战术改制军队编制,能让部队更好的适应这种超前的军队战术和兵种配合。”
慕瑶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王明阳的诉求。慕瑶转身吩咐如兰取来一张围棋的棋盘,她指着棋盘问道:“王大人可玩过这个?”
王明阳一看瞬间来了兴趣,说到:“殿下发明的围棋,精妙而深奥,臣虽不才,确实喜欢。”
慕瑶说道:“这东西不是我发明的,不过这不是重点,你既然玩过,直到其中的精妙吗?”
王明阳说到:“臣愚钝,并未领悟太深。”
慕瑶说道:“你拿着这幅棋盘,去找一个老头……不是,一个白头发的男人,你让他先教教你怎么玩这围棋,学会了,你再来找我。”
王明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看了一眼旁边的霓凰,霓凰看了一眼王明阳说到:“既然瑶儿说了,你就先去找那人学一学。”
王明阳恭敬的拿着棋盘和棋子盒子走了。
霓凰在路上看着王明阳手里的棋盘也不知道慕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自从上次慕瑶将围棋的玩法公布出来之后,这种方寸之间的博弈早已经风靡整个七洲。很多文人秀才都对其趋之若鹜,甚至达官显贵,皇室宗亲都对围棋欲罢不能。北楚和南陈的皇帝更是对围棋深爱有加。可见这项玩技是多让人沉迷。甚至为此还有人开了围棋馆,专门招待前来下棋的客人,当然这围棋馆背后的金主是谁,自然不必多说。
王明阳带着棋盘在京城的各个棋馆,茶楼转了好几天,却没找到慕瑶说的那位白头发的男人。皇帝听闻王明阳整日不理朝务,拿着个棋盘在京城到处晃悠,有些不解,便将王明阳给召来宫中。
皇帝问王明阳:“你棋瘾挺大,军务都不管了?”
王明阳被皇帝这么一问汗都下来了,王明阳解释道:“回禀陛下,臣前几日去七柳斋请教公主殿下军务之事,公主殿下让臣带着棋盘去找一位高人指点,臣便去了。”
皇帝看着地上的棋盘和棋盒说到:“这是瑶儿给的?”
程海赶紧将地上的棋盘和棋盒拿到皇帝面前,王明阳说道:“回禀陛下,是公主殿下给的。”
皇帝仔细的看了一眼眼前的棋盘,竟然是用非常难得的黄花梨木整块制作而成,这么大尺寸的整木黄花梨,就连皇帝也未曾见到过。而精美的棋盒也是用黄花梨制作而成,上面刻有精美绝伦的雕花,雕刻的鸟兽花木活灵活现,可见制作者的匠心和技法。而棋盒中的棋子更是让皇帝看了都爱不释手,黑白两色棋子用的都是上乘的太仓玉石制作而成,这白玉和墨玉色泽温润绝对是上上之品。
皇帝对这幅棋盘是爱不释手,可惜,这是慕瑶让王明阳送给别人的,不过看到这幅棋盘,皇帝也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让慕瑶如此破费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皇帝让王明阳暂时不必回兵部,让他专心找慕瑶向他推荐的人。王明阳领旨之后,带着棋盘便离开了。
王明阳这些日子,带着棋盘一直在京城转悠。这天王明阳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男人,王明阳迫不及待的拿着棋盘走到此人面前说道:“先生可否与在下切磋一番?”
这位白发男子,正是慕瑶让王明阳找的林芝洞。
林芝洞看着王明阳手中的棋盘和棋盒便知道,他一定是慕瑶让他来找自己的。林芝洞看王明阳的面相,心中已有答案。
林芝洞对王明阳说道:“切磋一会儿再说,老朽也有些观人眉宇的本事,先生这面相,恐怕日后会有血光之灾。”
王明阳一脸无所谓的笑着说道:“在下杀伐之人,早就不求善终了,先生不必为我操心,只是在下受人之托要找一位白发男人,不知先生是否是在下要找之人?”
林芝洞笑着说道:“既然将军如此豁达,老朽也不便多言,你说的受人之托可是受一位女子所托?”
王明阳一听,便知道自己找对了人。王明阳高兴的笑着说道:“先生果真是在下要找的人?”
林芝洞笑着说道:“应该是吧。”
王明阳恭恭敬敬的将林芝洞请到一间棋馆之中,王明阳吩咐伙计将桌上的棋盘收走,然后将自己带来的棋盘摆在桌上。
林芝洞拿过棋盒说道:“不知姑娘让将军来找老朽所为何事?”
王明阳说到:“公主殿下让在下来找先生,只说让先生在棋艺上指点一下在下,其他的并未告知。”
林芝洞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开始吧。”
王明阳与林芝洞对面而坐开始了博弈,然而连下三局王明阳连输三盘,完全不是林芝洞的对手,王明阳参不透这棋局中的奥秘,跟林芝洞对局起来毫无章法,输的也是一塌糊涂。
王明阳难受的看着林芝洞,林芝洞笑着说道:“那将军,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来这里对弈如何?”
王明阳只能点头同意,临走之时,林芝洞带走了棋盘和棋盒。
王明阳回到府中,拿着围棋的棋盘研究了半天,愣是什么奥秘都看不出来,气的他将棋盘掀翻在地。此时宫里传旨让王明阳进宫。
王明阳收拾了一下心情,便领旨进宫了。
皇帝看王明阳这不得意的样子,便知道他已经找到慕瑶说的那个人了。皇帝问道:“如何?”
王明阳垂头丧气的说道:“回禀陛下,臣棋艺不精,与先生对局三次,皆败下阵来。臣愚钝,不得其法。”
皇帝对慕瑶推荐的这个人很感兴趣,被王明阳这么一说,皇帝倒也想和林芝洞对弈一番。
第二天皇帝便微服出宫和王明阳一起早早的到约定好的棋馆等候林芝洞。林芝洞如约而至,当林芝洞看到榻上坐着的人的时候,瞬间恭敬起来,虽然没有下跪,但是林芝洞还是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皇帝看着林芝洞的举动问道:“你认识我?”
林芝洞说道:“先生贵气冲天,眉宇间的王者风范不言自明。”
皇帝笑而不语,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林芝洞坐定,随从将慕瑶送给林芝洞的棋盘摆上桌。
皇帝与林芝洞对弈,王明阳只能只能站在一旁观看。
皇帝败与林芝洞,心情有些不爽,他看着林芝洞说道:“既然知道我是谁,为何要赢我?”
林芝洞作揖说道:“老朽受人之托,自然要忠人之事,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皇帝自然明白林芝洞话中的意思,没有为难他,再开一局。一连三局,不出意外,皇帝皆败。
皇帝此时的心情也非常的低落。然而他却不似王明阳一般,皇帝与林芝洞对局之后,对这围棋的技艺了解的却也更深。
皇帝问道:“这围棋如同带兵打仗,阵型可谓是千变万化,先生为何控制的如此得心应手?”
林芝洞说道:“昨日这位将军却从未问过老朽问题,如果先生想知道答案,我们明日再约。”
说罢,林芝洞便带着棋盘离开了。
皇帝的棋瘾上来了,林芝洞走了他却迟迟未走,随便在棋馆里找了个对手便下了起来,谁知道皇帝连一个普通书生都赢不了。
皇帝有些生气,自己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棋艺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不过与皇帝对弈的书生的一句话,却点醒了皇帝。
书生对皇帝说道:“先生的棋招看似威猛凶狠,实则只是徒有其表,根本没有后手应对小子的棋招,败北是必然的结果。”
皇帝好奇的问道:“何解?”
书生说到:“先生恐怕都是自己研究棋局,而从来不和别人对弈吧。这小小的棋馆当中,很多人甚至都可以看穿对手五步之内的布局,而先生却一步都看不穿,如何能赢呢?”
皇帝若有所思。
转过天来,皇帝便与林芝洞再次对弈,然而这一次,林芝洞每下一子,皇帝都是将他所有落子的可能都考虑进去,然后在根据林芝洞落子牵制的位置再次思考落子,皇帝发现每次落子如果被自己猜中,皇帝都会兴奋不已。一局下来,皇帝虽然输了,但是却输的非常的开心。
皇帝说道:“原来先生一直在给我喂子,昨天的对弈,我不能查,是我愚钝了。”
林芝洞说道:“先生说笑了,先生现在不是就已经反应过来了吗?先生的才能卓尔不凡。”
皇帝笑着喊道:“再来!”
二人再次对弈,这一次皇帝竟然能够与林芝洞杀的有来有回,旗鼓相当。一旁观战的王明阳看得是一愣一愣的,皇帝与林芝洞的对弈甚至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都纷纷围上来观看,而此时店家却推出来一块巨大的棋盘,然后按照皇帝与林芝洞对弈的走势,复刻在巨大的棋盘之上,围观的众人也都重新坐回位置上看着巨大的棋盘纷纷讨论。
皇帝和林芝洞深入棋局之中,伙计报子的声音完全没有影响到二人的博弈。尘埃落定,皇帝以一子之差输掉了第二局。
皇帝和林芝洞都没有说话,自顾自的收着自己的棋子,重新开始了第三局,而这一局,两人足足下了三个时辰,直到天黑两人都未决出胜负,周围围观的人也都不舍得离开。
两人针锋相对,棋逢对手,又过了三个时辰,子时的梆子都敲响了,二人才分出胜负,皇帝以一子之差赢了林芝洞,然而皇帝却并没有多高兴。
皇帝抬头才发现已经是子时了,他的心却还停留在刚才畅快淋漓的博弈之中。皇帝对林芝洞说道:“今日太晚,明日休息一日,后日我再来!”
林芝洞说道:“老朽定然赴约,只不过到时老朽可要动真格的了,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皇帝笑着说道:“自然!”
皇帝对林芝洞作揖行礼,说道:“多谢先生连日来的指导。”
林芝洞回礼,两人离开。
回去的路上皇帝对王明阳说道:“寡人知道为何瑶儿要让你来找这位先生了。”
王明阳不解的问道:“为何?”
皇帝说道:“这方圆之中便是战场,这阵法就隐藏在棋局之中。刚才先生与寡人对弈时,有一处对局中使用的竟然是一字阵法。瑶儿这围棋之中是暗藏奥妙的,你一武人让你对弈领悟,恐怕是……”
皇帝不想打击王明阳的自尊心,话说了一半便收了回去。
王明阳领兵打仗一把好手,但是对于这方圆之中的奥秘确实领悟不足,皇帝这么说,王明阳倒是知道这棋子的摆布与阵法是有关联的。
王明阳说道:“公主殿下竟能将战法融入到这棋盘之中,公主殿下果然高深。”
皇帝说道:“你可曾研究过瑶儿的星珑棋局?”
王明阳说到:“臣愚钝,这围棋的规则臣也是才研究明白,还不敢尝试去解这星珑棋局。”
皇帝说道:“你以为寡人就能解?听闻这星珑棋局是被一位鹤发童颜的男人所解,恐怕就是与寡人对弈的这位先生了。寡人与其对弈,看上去是寡人赢了,实际上,寡人每一步都是在先生的掌控之中。后天的对弈,寡人可要好好的准备一番。”
皇帝对于和林芝洞的对弈非常的重视,就连早朝都没有上,一直在潜心研究,此时程海带着一张纸进来了,皇帝有些生气的说道:“不是说谁都不见吗?”
程海怯怯的说道:“启奏陛下,棋馆中的伙计将这张纸呈给陛下,说陛下会用得上。”
皇帝一听是棋馆的伙计,心中泛起低估,但是还是将程海手中的纸拿过来看了一眼,纸上竟然是他与林芝洞对弈的最后一局的棋局,这让皇帝非常惊讶,他忙问道:“人呢?”
程海说到:“来人放下这张纸便走了。”
皇帝有些失望,不过现在有这张棋谱在手,皇帝多少还是有研究的方向了。
转过天来皇帝与林芝洞要对弈的消息传遍的九京所有的棋馆,而每个棋馆当中都挂上了那种巨大无比的棋盘,爱好围棋的人此时早早的就等在了棋馆当中,都想要看一看前日能赢下解开星珑棋局的人到底有何能耐。
皇帝和林芝洞如约而至,两人对周围的人并没有太在意,林芝洞摆上棋盘二人便开始了对弈。
而这一次,皇帝有备而来,他研究林芝洞的棋路研究了一天一夜,收获不小,这一次与林芝洞对决皇帝也是信心倍增。不过每走一步,皇帝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肯落子。
两人的棋下的很慢,但是周围却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甚至整个九京城都跟着这盘棋局的紧张局势变得安静,周围大街上的人也都纷纷不自觉的跟着棋局紧张起来。
虽然有些棋馆相隔很远,但是棋馆之中除了伙计的报子声音,几乎听不到任何的响动,众人甚至都不敢讨论每一子的落点图谋。
皇帝和林芝洞沉醉在棋盘当中,仿佛自己置身于千军万马的沙场之上。而此时两人都仿佛已经在这方圆之地杀红了眼,谁也不肯善罢甘休。周围人看着大棋盘上的走势,身上冷汗直冒,就连在一旁观战的王明阳都看得热血沸腾,好像他只是这方寸之地的一枚棋子,任由皇帝执子。
皇帝和林芝洞的对局从早晨杀到晚上,两人意识上好像都有些支撑不住了,然而棋局依然未分出高下。
此时霓凰慌慌张张的跑到棋馆中,众人好像没看到霓凰一样,注意力完全在棋局的纵横之中。
霓凰喘了口气,缓缓的走到皇帝身边小声的对着皇帝说道:“父皇,封棋吧,明日再战。”
皇帝此时正在脑力风暴中,霓凰的出现打断了皇帝的思路,皇帝刚想要发火看到是霓凰,便也收住了怒气,皇帝悻悻的说道:“你怎么来了,容我下完这盘。”
霓凰抓住皇帝执子的手温柔的说道:“父皇很晚了。”
林芝洞和皇帝同时看向窗外,此时已经月上枝头。
林芝洞笑着说道:“都这么晚了,不如你我二人暂时封棋,明日再战?”
皇帝的思路已经被打断了,便只能暂时放弃,等待明日重镇旗鼓。
棋馆伙计将二人的棋局早已经记录下来,将棋谱递给皇帝和林芝洞。二人收好棋谱便离开了。临走的时候,皇帝命令王明阳守好棋局,不准任何人动。王明阳派人日夜看守。
二人的棋局第二天便传遍京城,人们也都知道了皇帝的真实身份,都纷纷称赞皇帝雄韬伟略。而皇帝对于世人的称颂却视而不见,他一心放在与林芝洞的对弈之中。
皇帝并非玩物丧志,而是这围棋之中确实蕴藏着太多的奥妙,皇帝与林芝洞这几日的对战中,皇帝发现,对弈之时不光能考研自己的棋艺,甚至能够考研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如果情绪失控,很容易掉入到对方的陷阱之中。
第二天,皇帝早早的便来到棋馆之中等待,比皇帝还早一步等在棋馆中的众人此时见到微服的皇帝都纷纷跪地叩拜却被皇帝制止,皇帝说道:“我以微服,你我便无二至,不必拘礼。”众人纷纷起身,等皇帝坐在榻上之后,众人便也坐在榻上等着林芝洞的到来。
林芝洞姗姗来迟,一脸歉意的说道:“老朽来晚了,先生等急了吧?”
皇帝此时正盯着昨日下过的棋局思考,看到林芝洞来了,便招呼林芝洞直接落座开始棋局。
就这样两人再次开始对弈,这一次依旧是从白天下到晚上,依然分不出胜负,二人落子都异常谨慎,生怕下错一子满盘皆输。
霓凰忙完公务便到棋馆之中等着,只要太阳一下山,便提醒皇帝回宫。皇帝和林芝洞便作罢,明日继续。
皇帝和林芝洞这一局棋足足下了七日才以和局收场。不过皇帝执白所以和局理应判负,不过世人还是以和局定了这场棋局的结果。而此一战,皇帝和林芝洞下的这盘棋局也被世人称之为“天和局”,世人纷纷称赞效仿,以棋会友。一时间围棋也成为了文人雅客必会的技艺。
这场棋局王明阳一直在一旁观战,收获颇丰。王明阳从围棋中确实看出了行军打仗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阵法,这也给他的军制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和经验。
这几天是皇帝过得最开心的几天,虽然他知道自己执白按照规则是输了,但是他却并不生气,皇帝非常欣赏林芝洞的棋艺,便封林芝洞为国手。
天和局传入南陈,李晸对围棋的研究不深,天和局中的奥义他也看不太懂,但是当知道这天和局的对弈之人其中一位是北楚皇帝的时候,李晸整个人都郁闷了。他找到逍遥鹤想让逍遥鹤帮着看一下这天和局,然而逍遥鹤对围棋也是一知半解,根本看不懂。
李晸得知李梦楼也一直在研究围棋,便将李梦楼给召来,李梦楼早已经拿到了天和局的棋谱,虽然李梦楼研究围棋多日,可从来没有跟人下过,他看到天和局也只能看出表面的一些东西,同样看不懂其中精妙的棋招。
李晸有些无奈,他探口气说到:“北楚皇帝竟然与解开星珑棋局之人和棋,恐怕日后我等要姓萧了。”
李晸虽然看不懂棋局的奥妙,但是他知道围棋之中包含的东西太多,兵法,谋略,人心,纵横之术,奇门玄法,这一切都能在这方寸之上体现。而北楚皇帝此时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一切,而自己却一点都不懂,日后如何与之抗衡?
南陈皇帝李晸决定在南陈也设立棋馆,并公告天下,凡是来棋馆下棋的客人,可以免费吃喝。南陈皇帝的这个举措无非是想将天下的才子都引来南陈下棋,自己也好从中学习围棋精妙。
然而公告已出一月有余,而来南陈的人却寥寥无几,并不是这些人不愿意来,而是北楚的棋馆更加的具有吸引力,况且慕瑶在北楚,国手林芝洞也在北楚,谁会为了免费的吃喝来南陈呢?
李晸的如意算盘没能打响,他甚是苦恼,看来只能派南陈的秀才们到北楚去学习。但是自从两国交恶至今,北楚已经加强了对南陈人的盘查,很少有南陈人能进到京城,这可让李晸苦恼万分。
此时李梦楼找到李晸说道:“父皇,儿臣愿作为质子,到北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