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然和柏炎将测试火铳的事情完成,并将测试的结果上书告知了皇帝,皇帝便准备大量生产火铳。可眼下的问题是这火铳的锻造技术只有慕瑶府中的老铁匠掌握了,皇帝便想封老铁匠一官半职,让他在工部负责铸造火铳的任务。
皇帝亲下圣旨,老铁匠竟然敢当着宣旨太监程海的面抗旨不尊,这可把程海给气坏了,他宣旨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敢抗旨的。
慕瑶笑着对程海说道:“程公公息怒,我手下这人就这臭毛病,您大人大量。”
慕瑶亲自求情,程海怎么敢跟慕瑶较劲,同样笑着对慕瑶说道:“公主殿下,这皇上的脾气我最清楚,这陛下的恩赏也敢抗旨,老奴回去没法交代呀。”
慕瑶对程海说道:“程公公,您回去告诉父皇,让父皇派人来我这学习铸造技术,包教包会。”
程海无奈的摇摇头离开,原话转述给了皇帝,本来程海觉得皇帝一定会生气,没想到皇帝听了慕瑶的说辞还非常高兴。即刻下旨让工部的官员和工匠去长乐公主府学习铸造火铳的技术。
这次皇帝让工部的官员和工匠一起学习,并且让他们学成之后单独铸造一把火铳,如果能够击发重赏。
工部的官员知道这是上位最好的机会,上一次因为未能完成火铳材料的研制,工部尚书之位一直空缺,多少人对这个位置是虎视眈眈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能否抓住就各凭本事了。
工部的人接到旨意之后都第一时间到了长乐公主府,有些人甚至带着铺盖直接住了进来,慕瑶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公孙无敌来处理,公孙无敌在跟官员打交道方面可是比慕瑶要强得多,对付这些人公孙无敌也更有办法。
半个月过去了,当皇帝验收成果的时候,却只有一人将火铳完整的仿制了出来,这个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慕瑶都有些吃惊,仿制出火铳的人竟然是程一铎。
程一铎在慕瑶看来只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现在却觉得他一直是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如所有人所想的那样,皇帝直接封程一铎为工部尚书。铸造火铳的事情也全权由程一铎负责。
不过这火铳的制作成本确实太高了,目前国库的预算也只够做一百支火铳而已,然而就是这一百支火铳却在日后让北楚称霸整个七洲。
北楚研制出火铳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七洲,不过没有人见过火铳的威力,大部分都认为是北楚在虚张声势,不过北楚的实力在七洲之地原本就非常的强悍。这火铳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尚未可知,但是既然他敢如此招摇一定有足够的底气。
南陈李晸听闻了消息之后只是轻蔑一笑,根本不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儿,而李梦楼知道是慕瑶主张制作的时候,他便知道这件事情必定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摆在诸国的当务之急便是弄明白这火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因此诸国都开始着手打探关于火铳的一些情报。然而北楚对于火铳的封锁过于严密,除了一个名字就再也没有关于火铳的更多的情报了。
对于火铳这件事情上南陈的做法直接的多,以武立国的南陈知道有了新的兵器,最想敢的事情便是找一处战场测试一下这东西的威力,而只要南陈发动一场战争,估计北楚的皇帝很难忍住不让火铳出现在战场之上。南陈和北楚是多年的对手,要说这七洲之地恐怕没有比李晸更加了解北楚皇帝的了。
刚刚秋收完成,南陈便发动了对北楚的战争,而这次是太子李梦楼亲率大军出征,南陈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摸一摸北楚目前的实力。
南陈起兵犯境正好随了北楚皇帝的意思,他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准备派遣火铳队奔赴战场测试一下这火铳的威力。
得知皇帝要派火铳队上战场,慕瑶直接让公孙无敌上书反对,慕瑶给出的理由是火铳技术尚不成熟,不能用于进攻作战。不过皇帝显然是没有把慕瑶的话听进去,毕竟北楚前脚刚说自己有了新的兵器,正耀武扬威的时候,南陈后脚就对北楚开战,这是对北楚的挑衅,如果北楚皇帝不应对,恐怕要丢了尊严的,这种事情可比失去火铳队要严重的多。
男人嘛,面子比较重要。
太子主动请缨要求作为主帅带兵讨伐。南陈带兵的是太子李梦楼,北楚这边肯定是要派太子出征的要不然太子今后很难服众。太子以为有火铳队在手,已经是胜券在握了,就连一向谨慎的皇帝都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皇帝还是不放心,让王明阳作为中路监军跟在太子身旁。
等大军出征之后,皇帝便召见了霓凰询问霓凰的意见。霓凰对皇帝说道:“父皇,瑶儿不同意带着火铳队出征肯定有其他的原因。这么贸然将火铳队派到前线太冒险了。”
皇帝也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毕竟有些时候是骑虎难下必须那么做,他对霓凰说道:“你带虎贲策应,确保火铳队不能有失!”
霓凰得令点兵出发。出发前霓凰特意去找了慕瑶一趟,询问慕瑶为何反对火铳队加入这场战争。
慕瑶对霓凰说道:“火铳队的技术并不成熟,贸然上战场肯定不妥,况且,我担心太子并不熟悉火铳队的弱点而导致火铳队覆灭,那这些日子的付出将全部付之东流。”
霓凰不解的问道:“火铳队有何弱点?”
慕瑶说道:“实战之中,雨天是一定不能用火铳的。如果阴雨天出动火铳队必败,一败全歼!”
霓凰听了慕瑶的说辞,心中一惊,说道:“不好!这个季节南陈多阴雨,如果南陈故意引太子深入……”
霓凰想到这里来不及跟慕瑶告别,带兵一路狂追太子。
然而没有人能拦得住太子的急功好利,就连王明阳这中监军都没能拦住,萧柏泰带着火铳队直接脱离了大部队,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冲着南陈的先锋部队便杀了过去,尽管王明阳带着人马在后面紧追不舍,但是依旧未能追上太子。
好在火铳队的实力确实不弱,只与南陈的先锋部队打了个照面,一轮齐射便将五千人马的先锋部队直接打伤打残大半,剩下的人也都被这火铳的威力吓得四散而逃。太子尝到了甜头,还想要继续追击败退的人马,却被随后赶来的王明阳给强行拦住了。
王明阳清理战场之时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火铳队连同保障队伍一共不到三百人,却硬生生的一人没伤斩杀了南陈先锋部队超过了两千人马。这一战绩可谓是震古烁今的存在,太子有理由为这战绩洋洋自得。
王明阳将首战大捷的军报送回了北楚,北楚百姓听闻振奋不已,北楚皇帝看后更是龙颜大悦,在朝堂之上放声大笑。
萧柏炎见皇帝心情不错,便走到殿前对皇帝说道:“父皇,火铳队首战大捷,以百人之力斩杀南陈两千有余,这种战绩足可证明火铳队的战力,望父皇将火铳队召回,以保存火铳队的实力。”
皇帝觉得萧柏炎说的有道理,而且在出征之前,慕瑶便上书劝阻过,此战已经证明了火铳队在战场上的地位足够撑场面了,如果现在火铳队有所折损恐怕对日后北楚的发展不利。
萧柏炎见皇帝还在犹豫便接着说道:“父皇,霓凰在出发之前曾经去询问过慕瑶,慕瑶说火铳队最怕在阴雨天中作战,火药一旦被打湿不能引燃,火铳队便是待宰的羔羊。而现在正值雨水季节,如果有失恐怕%”
皇帝听闻意识到慕瑶为什么会反对让火铳队去前线,皇帝意识到事情不对,赶紧起草圣旨,准备将火铳队召回。然而这一切此时已经是徒劳。
太子尝到了甜头之后,怎么肯就这么闲着,等到大部队全员到齐之后,又再次迫不及待的拔营起程,一路朝着南陈边境进发。
而此时的天气正如慕瑶所料想的一样,开始阴雨连绵。太子一心想要再建奇功,对王明阳的劝阻置之不理,一味冒进。
李梦楼再派士兵佯攻太子萧柏泰的火铳队,李梦楼则在一旁观察火铳队的进攻节奏。李梦楼的军事才能绝对在太子萧柏泰之上,仅仅看了一眼,便知道了火铳队的进攻方式以及缺点。
此时阴雨绵绵,虽然火铳队的士兵尽量不让火药沾水,但是阴雨天气,火药依然会因为潮湿不能点燃或者燃烧不充分,只一轮齐射,一百支火铳哑火已经十有一二。
李梦楼嘴角上扬,想好了破敌之法。
趁着夜间小雨,李梦楼派秦川亲自带队,偷袭火铳队营地。火铳队之中有一男子,带着十几个人躲在帐中遮挡雨水,车轮连射才将秦川的突袭人马打退,但是火铳队却伤亡惨重,一百支火铳被秦川掠夺的只剩下男子所带小队的不足二十支火铳。
秦川将火铳带到李梦楼的面前,李梦楼只是看了一眼便让秦川将这批火铳尽数销毁。
太子引以为傲的火铳队仅仅两场战斗便已经被消灭。要不是王明阳带人马增援及时,恐怕连太子和剩下的二十支火铳也会一同被消灭殆尽。
正当太子沮丧之时,皇帝召回火铳队的军令便到了,但是此时哪里还有什么火铳队。太子自知酿下大祸,哭丧着脸询问王明阳如何是好。
这火铳队被灭,王明阳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带队反击的男子接过军令之后,便带着剩余的火铳队人马回了九京。
而李梦楼这边,南陈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也撤军了。这战场之上只留下太子和王明阳驻守在原地不知所措。
王明阳领兵打仗这么多年,第一次碰上南陈如此用兵。大张旗鼓的起兵进犯,但是仅仅灭了一个火铳队便撤军了。王明阳意识到这可能只是针对北楚火铳队发起的一次战斗,南陈从一开始的目标便是火铳队。而太子的急功近利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
此时反应过来已经晚了,火铳队几乎被全歼。南陈已然撤兵,而太子和王明阳此时只能等皇帝的撤军军令之后才能回京。
当剩余的火铳队到兵部报到的时候,兵部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刚刚组建起来的火铳队在太子手中仅仅打了两场仗就近乎全军覆没,这要是让皇帝知道了不用想也知道后果有多严重。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皇帝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傻了,他生平第一次如此失态的瘫坐在榻上,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帝王雄风。
程海吓得裤子差点湿了,他不敢上去搭话只能畏畏缩缩退到门边上,等着雷霆暴怒的降临。
皇帝将榻上的桌子直接掀翻在地,宫人都吓得赶紧跪趴在地上不敢动弹,程海更是一动都不敢动。皇帝盛怒之下,直接下旨将太子打入大牢。旨意送到前线,王明阳只能将太子装入囚车押送回九京。
太子也知道这次自己的闯的祸不小,但是依然想要哀求父皇网开一面。皇后也是跪在殿外想要求得皇帝原谅。而这一次皇帝却并没有那么心软了。毕竟这折损了火铳队是小事儿,而丢了北楚皇室的颜面却是大事儿。
而这一次南陈可谓是赚足了便宜,不仅挫败了不可一世的北楚锐气,还灭掉了让北楚引以为傲的火铳队,更是直接让北楚的皇室颜面扫地。南陈太子李梦楼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北楚新败,北楚百姓个个垂头丧气,霓凰更是沮丧,她星夜援驰,依然抵不住急功好利的太子,她都还没到战场,整个战局便已经结束了。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上战场,却如此草率的结束,而这一切全要拜太子所赐。
此时的太子成了北楚的罪人,所有人都在指责他的无能,而百姓的呼声更是让皇帝有了易储的念头。毕竟现在的太子已经失去了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就算未来北楚王位由他继承恐怕也很难服众了。
皇帝思考良久还是没有轻易的废黜萧柏泰的太子之位,虽然太子现在在北楚百姓的心里威望有失,但是毕竟太子的身后还有他娘家的家族势力,而太子背后的势力,才是支撑北楚稳定的基石,这是万万动不得的。虽然皇帝有意想要摆脱皇后和太子的势力,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还不是时候。
大军回京之后,皇帝也只是把太子关在天牢之中个把月,便将太子放出来幽禁东宫,其他的并未进行太多的责罚。但损失了火铳队太子难辞其咎,处罚太子是一定会的,不过皇帝还在犹豫该如何处罚太子,只是幽闭东宫显然是不能让众臣信服的。
皇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皇后身后的势力先把损失火铳队的国库亏空给堵上,这样也不至于让北楚的国政后继乏力。皇后当然一百个答应,毕竟拿钱了事是最划算的买卖,毕竟他儿子的太子之位还在,那机会就还在。
反观慕瑶,她对于太子是否被废黜这件事情并不感兴趣,她只是惋惜好好的火铳队就这么被太子给糟蹋,实在是不值。现在国库的资金紧张,虽然皇后答应补充国库,但是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补全的,就算是皇帝想要重建火铳队也是有心无力了。
南陈这边,李梦楼首次带兵出征便得胜而归,重创了北楚不说,还挫败了北楚军的锐气,更是让北楚萧家颜面尽失,南陈皇帝李晸此时高兴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一连七日摆宴庆祝,南陈皇宫整日的歌舞升平。
李梦楼却并没有开心多少,他知道这次也就是北楚太子萧柏泰这个庸才带兵来犯,如果换做是王明阳恐怕就不这么好对付了,而李梦楼更担心的是如果以后在南陈和北楚的战场上碰到慕瑶,自己到时候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