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保护组织这一次发布的消息,在国际上引起的反响远远大于之前。
南北两极冰川正在融化的事实,凡是派驻了科考队的国家,都已经通过科考队传回来的消息证实。
时间还没有来到四月底,距离北极圈最近的国家雪岛,发现两极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之前世界环境保护组织预测的还要快!
“完了完了,雪岛的气温都已经突破零上十五摄氏度了!”
“太热了,都想要传短袖和体恤衫出门,笑哭!”
“我昨天看见北极熊了,热的直吐舌头!”
“雪岛即将消失,我们应当何去何从?”
在社交媒体上面,雪岛民众一边向世界各国的网友们现场直播北极圈冰雪融化的程度,一边诉说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担忧。
一旦两极冰川持续融化下去,雪岛被彻底淹没,只是迟早的事情。
世界各国的网友们看到位于北极圈的雪岛网友发布的视频后,对世界环境保护组织所发布的消息,已经相信了九成九。
“这都是我们人类无底线的向自然索取,并且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环境所导致的结果!”
“人类应当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了,我们终究要偿还这一份罪孽!”
“愿上帝保佑我们平安渡过这次难关!”
“给楼上的反思怪科普一下,地球在数十亿年前是一个大火球,还有大水球、大冰球的阶段!”
“反思怪真是让人笑死,你以为人类的活动,真的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地球的气候环境,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做梦呢!”
“我的建议是雪岛的朋友们赶紧造船,等海平面上升之后,还有机会跑到欧洲内陆去。”
世界上大部分网友们对于雪岛网友接下来的生活,并不十分在意。
他们当中有反思人类“罪行”的,有和反思怪对线的,还有科普地球各个阶段变化的。
真正给雪岛网友们出主意,应对逐渐上升的海平面的网友寥寥无几。
没有过多久的时间,雪岛总统古德白·沃门尧寄,召开新闻发布会。
这场新闻发布会除了通过雪岛电视台直播,同时也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
“雪岛的人民们,经过我国科学家根据北极冰川先进融化速度的推测,最晚将在四个月后,淹没雪岛百分之七十八的领土!”
“在整个国家的危机时刻,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
“政府现在已经开始在筹备撤离雪岛的计划,我在此呼吁,有能力自行离开雪岛境内的民众,请先行离开!”
“对于其他雪岛民众,政府在完成撤离计划的筹备之后,会为你们提供船只和食物,保证所有雪岛民众安全撤向内陆!”
雪岛总统古德白·沃门尧寄的讲话时间并不是很长,仅仅持续了十分钟。
主要内容也都是安抚雪岛民众的情绪,保证他们能够在最坏的情况下,撤离雪岛。
雪岛总统古德白·沃门尧寄之所以能够做出以上的保证,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雪岛的总人口,仅仅只有三十万!
人口只有三十万的雪岛,还比不上华夏一个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县城……
不过九成的雪岛民众,都表示十分感谢总统先生和政府,为他们的生命安全所做出的保障。
可是九成的雪岛民众,并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就能够自行离开雪岛,前往欧洲内陆。
这也是因为雪岛民众的人数原因,国家福利还很不错,几乎每一个雪岛民众,都不用为日常生活发愁。
“雪岛气候变暖,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体验,若不是海平面会因此上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这里一年四季都是冬天……”
“身为一名雪岛人,我已经很久没有在雪岛生活过了,既然上升的海平面将会淹没雪岛,在她被淹没之前,我必须要带上家人回去看上一眼。”
“请问世界上有哪里不会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我想去那里定居,毕竟搬家实在是太麻烦了!”
“雪岛的春天到了,这是第一个春天,也是最后一个春天……”
雪岛网友们对于总统的演讲,以及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公布的数据,情绪上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毕竟常年在雪岛本土生活的雪岛人,因为那寒冷的气候还是少数,超过半数都已经前往欧洲生活。
…………
沈惊鸿此时正在办公室当中看着雪岛总统的演讲,他对于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的预测数据,缓缓摇了摇头。
根本就不需要一年的时间,仅仅只需要一个半月,两极冰川融化所汇入海中的淡水,就能够让海平面上升至三十米!
雪岛最为最靠近北极圈的国家,将是第一个被滔天巨浪吞噬的国家。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沈惊鸿在相关新闻和文章的下方留下评论提醒:
“建议雪岛人尽快前往欧洲内陆地区,海平面上升,并非是今天海平面涨一米,明天涨两米这么简单!”
不过大部分雪岛网友和西方网友,看到沈惊鸿这条评论之后,都选择性的无视掉了。
因为沈惊鸿的名声,只是在国内和西方大集团总裁那里广泛传播,对于西方普通民众而言,沈惊鸿和路人甲没有什么区别……
沈惊鸿在网络上留言之后,也没有对于自己的建议是否被采纳而上心。
因为除了穿越者,没有人能够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有着正确的认识。
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不见棺材不落泪!
关闭电脑显示器的沈惊鸿,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对正在处理文件的方婷轻声道:“小婷,我们先吃饭去吧!”
“嗯,等我十五分钟,马上处理完这一份文件。”
方婷头也不抬的对沈惊鸿答道,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两人身边那似有似无的暧昧气氛,全都消失不见。
十五分钟后。
方婷与沈惊鸿一同前往船舶制造基地的食堂。
此时食堂中已经坐满了一半的工程师和学生,他们两人打好饭后,寻了个角落坐下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