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第三次泛起蓝光的凌晨,李玉在ICU病房的窗台上摊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赵丽丽的呼吸面罩随着化疗泵的节奏泛起白雾,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与他翻动书页的沙响交织成奇异的安眠曲。
"最后一道导数题,用洛必达法则会不会更快?"赵丽丽突然出声,吓得李玉的铅笔在草稿纸上划出长长一道。她艰难地转动脖颈,输液管在晨光中晃出细碎虹彩:"你黑眼圈比宋志豪的刺青还夸张。"
李玉把保温杯里的红豆汤倒进瓷碗,热气蒸腾间瞥见玻璃上的倒影——那个曾经阴郁的自己,此刻竟穿着校服规规矩矩系着领扣。窗外传来早读课的铃声,他忽然想起母亲加密文件里的课程表,最后一栏用加粗字体写着:"真正的治愈从接纳开始。"
"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计算题,你错了第三步。"赵丽丽用指尖在雾蒙蒙的玻璃上列公式,苍白的皮肤几乎与日光融为一体,"就像我的肿瘤,钋-210每138天衰减一半..."她的声音突然哽住,李玉看见玻璃反光里她迅速擦掉眼角的晶莹。
宋志豪的保外就医手续批下来那天,李玉正在图书馆整理辐射防护课的笔记。铁门开启的吱呀声惊飞一群白鸽,他抬头看见剃了光头的少年抱着《核工程基础》站在逆光里,腕间的电子镣铐已经换成运动护腕。
"赵丽丽的新化疗方案需要线性代数建模。"宋志豪把U盘拍在桌上,代码界面还残留着监狱电脑的专属水印,"你搞定矩阵计算,我负责编写衰减模型。"他的指甲缝里不再有血迹,取而代之的是石墨粉的银灰。
傍晚的樱花树泛起第六轮蓝光时,李玉在树根处挖出锈蚀的铁盒。赵丽丽十年前埋下的时光胶囊里,泛黄的作文纸上写着:"我的梦想是成为医生,治好所有被辐射伤害的人。"塑料星星折纸里掉出发光粉末,经检测正是中和放射性酶的前体物质。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李玉的理综卷被印成全校范本。当他在表彰会上展开试卷,众人发现每道大题旁都有铅笔写的批注:"丽丽说此处用齐夫定律更简洁"、"宋哥提醒注意单位换算"。校长室的老式收音机突然自动播放十七年前的实验录音,李美娟的声音穿透沙沙杂音:"...记住,知识才是对抗命运最干净的武器。"
赵丽丽进手术室那天下着太阳雨。李玉在等候区刷完最后一套英语真题时,护士突然塞来染着碘伏香的纸条:"骨髓配型成功率提升到68%,因为你整理的历年病例库。"手术灯熄灭的瞬间,他掌心的准考证已被汗水浸透姓名栏,而宋志豪刚提交的缓刑期科研项目,正在国际期刊审稿系统里闪着新消息提示。
理综考试最后一分钟,李玉的笔尖悬在核反应方程上空。他忽然想起手术室的心电监护仪与赵丽丽教他的摩斯密码,在答题卡角落画下三个相连的正弦波——那既是"活下去"的密码,也是他亲手编写的辐射衰减曲线。
樱花第七次蓝变时,三张录取通知书同时抵达医院。李玉的清华生物工程系信封里掉出赵丽丽的病危通知书复件,背面是她用化疗药水写的批注:"你的论文比止痛药有效十倍。"宋志豪的警校特招函中夹着法庭判决书,最后一页法官手写:"科技向善的证明比任何辩护词都有力。"
深秋的病房飘满银杏叶时,李玉推着赵丽丽走过实验中学新修的防辐射长廊。樱花树已被移栽到核能博物馆,树根处的新芽检测出未知的净化基因。当宋志豪的警车鸣笛经过时,他们同时望向天空——那架曾洒落药粉的无人机,如今正载着高三学生的愿望气球飞向电离层。
"其实我知道。"赵丽丽突然按住轮椅刹车,手术疤痕在夕阳下泛着珍珠色,"那天在火场,你本可以跟着王强逃走。"李玉把她的毯子往上拉了拉,指间老茧是握笔留下的勋章:"但你说过,解出正确答案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晚风卷起满地黄叶,十七年前埋在地底的辐射计量仪突然停止蜂鸣。博物馆最新展柜里,李玉的高考准考证与赵丽丽的化疗方案并列陈列,玻璃罩上镌刻着同一行公式:E=mc²,而注解写着:"光明(E)等于众人(m)乘以良知(c)的平方。"
北极圈暴雪席卷科考站时,李玉正在核对赵丽丽发来的血清素受体数据。全息投影里跳动着五年前那棵变异樱花树的基因图谱,他突然发现某个逆转录病毒序列与宋志豪的突变基因完全匹配——这正是中和放射性污染的关键酶来源。
"你母亲留下的北极星定位仪指向冰层下300米。"宋志豪的声音从防辐射耳机传来,他身后是咆哮的极地风暴。监控画面里,军用级钻探机正吐出泛着蓝光的冰芯样本,那是李美娟日记里提过的"人类文明最后备份"。
赵丽丽在清华实验室的隔离舱举起培养皿,幽蓝菌落突然发出与樱花树同频的脉动。当她将李玉的高考准考证扫描进基因测序仪,显示屏跳出惊人的结论:那张纸的木质纤维里嵌着净化酶的原始孢子。
"当年考场突然收卷,是因为这个吧?"赵丽丽把NASA的卫星图投影在冰墙上。五年前理综考试时的地震波谱,与此刻钻探机引发的震动波形完全重合。李玉的笔迹在冰晶上折射出彩虹:"原来我们早就在解题。"
钻头突破最后十米冰层时,宋志豪的防护服突然警报大作。探照灯照亮的地下空间里,数百个冷冻舱排列成DNA双螺旋结构,舱盖上刻着的编号从001到100,唯独缺少002号。李玉的呼吸在面罩上凝成白霜——001号舱里沉睡的,正是戴着呼吸机的十七岁的他自己。
赵丽丽的量子计算机突然接入北极通讯网,李美娟的全息影像在暴雪中浮现:"当年被迫启动人类净化计划时,我在你骨髓里植入了反编译程序。"她的指尖穿过李玉胸前的校徽,"当极光第三次呈现三角函数波形时,打开冰核里的潘多拉魔盒。"
宋志豪在控制台发现加密日志,泛黄的电子档案显示:002号实验体在五年前被秘密唤醒,正是他在高考当天引发了地壳震动。而那个"李玉"此刻正在清华图书馆,帮赵丽丽调试质子治疗仪。
极光如绿色瀑布倾泻而下时,三人同时启动身份验证。李玉的高考准考证、赵丽丽的化疗记录、宋志豪的判决书在激光中投射出三重全息印章。冰核裂开的瞬间,涌出的不是病毒样本,而是当年被李美娟盗取的十万份高考满分作文——那些字迹在绝对零度中保存着人类最纯粹的求知欲。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火种。"赵丽丽的声音哽咽在通讯频道里。她手中的抗癌药瓶开始发光,与冰核中的文字产生共振,在暴风雪中形成巨大的斐波那契螺旋。
当国际科考队破冰而来时,他们看见三个身影并肩站在极光下。李玉的防护面罩上写满偏微分方程,宋志豪的电子镣铐改造成的计算器正在破解冰川运动模型,而赵丽丽的医疗舱外接显示屏上,《自然》杂志的论文接收函正与癌细胞凋亡报告同步刷新。
"明天回实验中学做讲座,课题是《从三角函数到生命编码》。"李玉把冰芯样本装进印着校徽的保管箱。赵丽丽在身后举起平板,监控画面里那棵移植到博物馆的樱花树突然盛开,花瓣上的辐射值归零的瞬间,当年器材室墙面的人形轮廓正被改造成诺贝尔奖展示墙。
暴雪停歇时,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用辐射变异酶制成的疫苗正式投产。说明书首页印着三人高中时期的错题集,而致谢栏里只有一道未解的物理题——那是赵丽丽在病床上出的最后一道模拟题,答案被北极光写在了平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