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志气满满

不然他们一直拖下去,大家就一直没报纸乐子看,这一文钱虽不多,可与以前比,那就是亏了。

事情闹得越来越大。

不仅京兆府,甚至连刑部兵部吏部这样的上级衙门,都被惊动了。

差点以为是京城里发生了什么动乱又或是发生了啥群体性事件。

但经过一番打听,弄清事情原委。

刑部便受朝廷指示,勒令京兆府最多也必须在一个月内破案,言说若是缉捕盗窃这等小事都处理不好。

如何能胜任此等职位,空图朝廷供给。

因此,原本只是想碰瓷找茬给徐恒生添麻烦的小事。

经过发展,便成了这些自以为很聪明下绊子的催命符。

其实想想也知道,告状这些人,之前就没法抓人。

难道没了报纸,他们就能突然开窍突然知道咋抓人了?

想想都明白不可能。

反正徐恒生不急,他就等着这些人抓不到小偷,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前程给作没了。

可徐恒生不急,没报纸看感觉快要死了的百姓着急。

在报馆里,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去催问,但仍然是毫无进展的最新报告。

行吧,接下来就让他们去折腾去吧。

徐恒生就只管等着看戏就好了。

毕竟报纸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再加上长安城毕竟是将近百万人口的大城。

就算没市井杂情版块,也会有别的各种事,将其填满。

而且以眼下报纸销量稳步趋升的销售份数,以及每天都能收到的投稿,

徐恒生已经察觉只有后世一张报纸二分之一大小的容量,显然已是不够用了。

当然,再扩充一下报纸份量也不是不可以。

随着报馆的事宜步上正轨,原本做事都有些摸不着头绪的人。

在徐恒生一开始带着做了几次后,便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无论是扩充版面或是扩大发行,都已是完全不成问题的了。

不过,随着报纸越办越红火,有一件尴尬事,便摆在徐恒生以及报馆诸位面前。

发稿费的难题。

因着徐恒生在报纸刚发行时,就很明确打出了广收稿件,并且也说了一旦录用,稿费优厚。

每天报纸上的内容,大家都能看得到,还没豆腐大的那么块地方,就算密密麻麻的铅字比蚂蚁大不了多少。

其实也没多少字。

但这可都是千字百文钱的待遇!

随便五六百个字跟写个小作文一样喝水般容易的事。

就能赚到近百文!

要知道就算长安城里的低级官员,一个月俸禄一两千文,也就是一二两银,一年下来,这都能算是很不错收入。

一个月三十天,要是天天都能被录取,这可都比当官还要多啊!

得了甜头的人,自然是志气满满,让自己再接再厉,继续赚稿费。

没投过稿但看别人赚钱的那些人,眼红之下,自然也想碰碰运气,于是就也动笔寻找各自擅长的素材,去赚钱。

一开始稿件少,凡是送上报馆的稿件,只需坐等一会,便就能知道稿子是否被录用。

被录的...

当场就能得到银钱走人。

没被录的,便也是稿子退回,让来人再接再厉,继续好好写。

一开始可以这样做,但到了后面稿子越来越多,报馆各种工作都正轨之后。

就没法及时当场审阅当场拍板这样子。

而且报馆也算是严肃的办公场所,办公地点,怎能像菜市场那样随便让外人进进出出?

但是解决了安全及严肃问题。

这稿费发放,就越来越让大家头疼。

一开始,是采用见报之后第二天,来报馆报名字稿费。

但难免就有些别有用心,或者与投稿者熟识之人,过来冒领的问题。

这大梁朝也没个身份证,能主动报出投稿使用的名字,就已经算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但屡次被人冒领,这种既让报馆损失,又让投稿者损失的事,肯定是要想办法杜绝。

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投稿人,能将自己准确位置写出,直接送到人手上。

这才是最不会出错的办法。

可大梁朝也没有邮寄快递系统。

谁会放心把钱给个陌生人的行为?

徐恒生寻思良久,琢磨着怎么才能在这没有银行卡的大梁朝,用一种最稳妥的办法,把钱发出去。

由此,徐恒生便想到后世了。

后世银行自动打款到银行卡里,这也是在新世纪之后的事了。

在八九十年代,那些给全国各地杂志,报纸投稿的人,他们又究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徐恒生利用电脑系统查找一通。

知道了后世的邮局,有种名为电汇业务的业务。

又由此,徐恒生便想到早就在国外通用达百年历史以上的支票。

不如乘着这个机会,顺便就把大梁朝的电汇业务搞起来吧。

马上拓坎城那边的第一次互市,可定会有大宗商品交易。

大量银钱从长安到边境,这绝不可能真的把钱来回搬运。

届时肯定还是得用得这银行、甚至电汇业务,徐恒生觉得,既然迟早要搞,那不如乘着现在有需求时候。

把它拉出来用,多好。

再说,大梁朝的银行已经都办起来了,再推行这支票系统,就没什么难的了。

钱以支票形式给出去,如此一来,就能解决交递出时候的见财图谋心。

这样情形下,再对要求什么人送,自然就不用严格要求了。

制定好了计划。

徐恒生便着手进行工作了。

首先是在投稿启事中,徐恒生对之后的投稿做了写出详细地址的要求,并且还要求同时写出真实姓名和笔名。

无论是住客栈还是住家,哪都行,就算是住柴房,只要能找到人,就行。

第二步,便是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人广告。

凡是想当信差的,愿意赚钱的,都欢迎来应聘。

工作内容,也很简单,只需要将指定信件,送到当事人手上,就能赚钱。

如果腿脚灵活,更是能多赚。

这两则消息,便随着最新一期的报纸,发行出去。

徐恒生毕竟不是官府人员,他没法影响官方,只能先从自己这小报馆开始。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志气满满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