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逃难

朱捕头是真的没办法,那么多人,光就靠埋,都能把徐恒生和他给埋了。

这根本就没办法!

“有办法!你赶紧回一趟工厂,让林小寒带点人,就说我要搭个煮粥棚,让他把工厂里造饭的大锅,还有做豆腐的家伙事拿来!他能听得懂!”

徐恒生见朱捕头不服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来不及给他多解释。

“工厂里的人都懂。你尽管去就行。”

因工厂里的人,都是今年夏天逃难过来的,他们对徐恒生那一套磨豆子做豆腐饼救济人的套路都明白。

所以朱捕头只需一说,大家都明白。

目送了朱捕头架着马车赶去工厂。

徐恒生便快步走到一个无人处,打开了系统。

他想要买报废集装箱。

说起来,徐恒生在后世时,曾在一些工地上,见过这种由集装箱改造的屋子。

一天一租,每天五块钱。

这种大约六七米长,一两米宽的集装箱,是轮船码头最常见的东西。

但装完活物之后,有些集装箱就因为磨损,或者不密封等原因,没法再次使用。

这种淘汰下来的箱子,有些人收购过来,经过简单的切割安装门,窗之后,便成了一间一间至少有三十使用面积的小屋。

徐恒生之前在淘宝系统里搜索铁制品想对比铁器价格时,就看到过。

当时只是一笑而过,感慨这系统还真是强大。

却没想到,竟然在这种时候用上了。

不过,徐恒生却不敢真的买出来,直接丢在荒郊野地上,大刺刺就给那些灾民用。

这能直接从地里挖出这么多铁皮制品,而且还是明显人工制作出来的东西,傻子都知道情况不对。

不过好在这系统,在购买类似这种超大件的时候,会有个放置位置的选项提示。

甚至有地上地下的这一选项。

这就足够了。

既然担心放在地上不合理,那徐恒生就把集装箱放在地下一两米之下的位置。

徐恒生估算了一下人数与所需的集装箱数量。

原本徐恒生是打算多放一些。

但想到这种东西毕竟是铁质,如果出现太多,就算用不可思议来解释,那也就太过牵强。

因此徐恒生只买了十几来个集装箱。

反正大家都是难民,这集装箱本来就没法长久住人。

只要熬过这几天,接下来无论是朝廷救济也好,或者是放他们进城也罢。

起码活下去的希望就大了。

因此,徐恒生走离了官道,前往官道一侧的荒郊野地。

走了约莫一两里地之后。

徐恒生观察自己脚下这处位置。

既能遥望到长安城城门,距离上也不算太远。

随后便在系统里以四千块一个的价格,买了十几个。

四千块,用铜钱折算,也就是一千文钱既一两银。

用区区几十两银子的价格,就能救下远处城门外快要冻死的百姓。

徐恒生一方面感慨着有系统是何等方便,同时也在感慨百姓的命也实在是太廉价了。

将十几个集装箱以不规则分布的状态放置到地下一米左右的深处。

徐恒生便再次返回了水泥道。

已经过了些时间,想必林小寒他们,也应该快要赶到了。

果不其然。

刚等候了十几分钟,徐恒生便看到水泥道上有好些马车拉着货往这疾驰而来。

看那些车上放着诸如锅碗还有简易搭建房间的木材和工具。

说明林小寒他们,确实听懂了徐恒生给他们传的话。

马车在徐恒生身旁停下。

朱捕头领着林小寒等人,跑着过来。

“小寒,你让人去城门那边,敲着锣,把他们往空地这边引。

这么多灾民,就算我们要接济,城门脚下也绝不是合适之地。

而且我还想让他们暂时自己动手挖个土窑,解决挨冻问题,否则今晚他们大部分人肯定熬不过去。”

徐恒生嘱咐完这些,便随手往他刚才埋集装箱的位置。

“你把人往那边空地上引吧。那边地方大,再怎么多人,也能施展开。”

林小寒等人立刻点头。

朱捕头看看那片空地与城门的距离,甚至还有点不放心,

“头,这位置还是离城门太近,咱要不要再远点?”

“不用,那边就可以了,将来只要朝廷肯出城接济,这个距离就很适合。”

不管出于公私理由,徐恒生都不会同意换地方。

“朱捕头,你也跟着林小寒一起,你这身差役服,百姓都认得,大家见了你,就会默认是朝廷在出面,这样我们行事也方便。”

徐略作沉思,便又补充道。

“这些都是我的决定,到时候上面追问,你就说我强制命令你,你不得不听。”

徐恒生身为县尉,就算只是微末的八品,但他也是有一定权力的。

“行!头你放心,到时上面真要埋怨怪罪,我跟你一起受!这救人的事,哪能拖!”

朱捕头好歹也是陇右边兵出身,如今年纪虽大,但一身血气犹在!

朱捕头与林小寒一起,带着好几个人,朝城门那边走过。

剩下的人,则跟着徐恒生一起,将拉货的车赶下水泥道,来到预先埋置集装箱的那片地附近。

徐恒生估计了一下距离,便让伙计在集装箱旁大约百步的位置,开始搭建临时粥棚。

在搭建几间小草棚的同时,徐恒生也让人开始搭灶烧火煮豆渣粥,做豆渣饼。

因徐恒生那养鸡屠宰建厂厂这么长久以来,每天的豆子除了提供给鸡当饲料吃之外。

每天供应给厂里工人的伙食,也大多都是豆制品。

反正厂里人多。

磨豆子做豆腐做豆干香干千张结之类的豆制品之余。

日积月累下来的豆渣数量是非常非常可观。

要不是徐恒生一直在忙,他肯定是要扩建养殖场养猪。

一来能缓解做皂的动物油脂的紧张缺货。

二来为以后二娘食肆做各种猪肉类的菜品提供原料。

毕竟这大梁朝和唐朝一样,人主要吃羊肉。

猪肉属于贱肉没人吃,而且又不切蛋.蛋,肉腥不好吃。鸡鸭鹅更是不算肉的。

在后世常吃猪肉的徐恒生,其实挺想吃猪肉,就可惜没条件。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逃难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