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改良

其实也就是普通印刷方法的改良而已。

找来大块泥模子,再让最擅长画画的雕版伙计,比对着图画部分,用尖刀刻好阴文阳文。

到时候印刷出来的成品,就是未上色的线条板。

到时只需要在该涂黑的地图涂黑。

该留白的地方留白。

该上彩的地方上彩。

如此这般一整套手续操作下来,便能最大化的做到量产图片了。

“好,那就按你的来,至于上色的事,到时我会招些兼职人员过来涂色。”

徐恒生对这样的结果挺满意。

按陆活所说,印完之后,他就按每人每本涂色付两文钱的标准算。

要是手速快,一天能涂完三本,轻松六文钱到手。

这样的工作,就算是壮劳力,也未必每天都能赚到的。

确定好了具体方案,印刷厂便迅速开始全力运转了。

徐恒生仔细的算了一笔账。

这一本巴掌大的册子,文字有二十页,插画二十页。

加上册封册尾。总共是42页。

因为印刷量很大,成本是接近于零的。

而且还只是纸张成本。

从排版到印刷出来,大概都不到一文钱一本。

就算加上人工涂色费两文钱。

一本书成本也才三文钱。

所以算算银钱预算,徐恒生便印刷了十万本。

也就是三百两银子。

这点钱,大概都不够职业学校建造的原料钱。

用这么点钱,就能招收到学校生源,可以说是很划算了。

之所以投放这么多本,徐恒生也是有自己的考量在里面的。

首先这是全新的学校模式。

官家人家或者普通人家想培养做官人家的,肯定是不会来读的。

剩下的人家,便是更底层众多百姓。

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在偏远地区、贫穷贫瘠之地。

面对这种情况,那就只能多投放些小册子,进行宣传。

而且大梁国毕竟有近千县城,更有无数乡村。

十万册怕是只能每个地方十来本的程度。

虽不算多,但只要被人知道有这么个学校。

自然就会有人要打听,要考虑。

再说以目前情况看,这银行分点还得开不少。

一期之后还有二期三期等等期。

源源不断的生源,才能保证建造起来的学校持续运转。

徐恒生就是考虑到这些情况,才会有如此行动的。

印刷厂的效率很高。

日夜两班倒花了三天功夫。

十万册小册子就全部完成。

在这期间,徐恒生也打出了印刷作坊招临时工的广告。

但凡是会握笔的人,不论男女老少,皆可来作坊接活。

若是一次性接两本之上,甚至还提供免费午餐一份。

又有钱赚,又有烧饼羊肉汤可以吃。

这样的好事,瞬间就传遍长安城。

每天都有许多人过来领本子。

又因为这安乐坊的印刷作坊区,早就被徐恒生把那些芦苇烂泥塘平整修复过。

现在整个印刷作坊,除了那条流经的水道。

都已经有计划的在兴建房屋中了。

这一次招工。

徐恒生还特地腾出最大的一个仓库房。

又在墙边砌了好几个火炕,暖烘烘烧着炕的屋子里。

铺着地毯摆了无数小桌子。

凡是领用两本以上的人,都可以进来涂色,并招待中饭。

墙面上贴满了扩大版的插画,方面大家按照标准颜色来。

墙角则是放着颜料桶,方便众人取用。

每当有人涂好一本,便去到一旁的统计人员那,验收合格之后,当场领到钱,以及下一本,再继续涂画。

两天下来,就完成了万本之多。

印刷厂众人对这数字,都感觉很吃惊。

徐恒生却觉得正常。

现在已是十月中旬,天气逐渐寒冷。

许多活计随着天冷,能赚钱的机会就少。

但是天天在家里闲着是没法维持生活。

因此遇到这样难得赚钱机会的。

自然就要尽可能多做点,多赚些钱,才好安心。

而且眼下人越多越多。

一个大仓库都装不下,已经开始腾第二个仓库了。

这些人不仅有从小到老年纪不等的男的,连女人也都不少。

不过大部分还是中年女人居多。

偶尔有年轻的小娘子,也只是领了一本回家去画,完成之后再送来。

总之,不管怎么说,徐恒生这十万本小册子。

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完成了。

在印刷涂色的这段时间里,严糖他们这一众修火炕队伍,同样是干的热火朝天。

自从他们从宫里出来之后,生意比之前更是火爆了一倍不止。

百姓听说这些人都是给宫里圣人修过火炕,谁都想沾沾贵气。

也想体验到圣人享受的东西。

更有许多心里活络的人,就想学了这修火炕的手艺,去别处赚钱。

毕竟这大梁朝,可不是只有长安这一个地方。

眼下进入初冬,正是需要取暖的日子,正是赚应季钱的时候。

想学修火炕的人多了,严糖他们挑选徒弟的事,就很容易了。

这些常年在外做活的人,虽说见识不一定有多么多么广。

但好在见过打过交道的人多,挑选中意人,就很容易。

不过五六天功夫。

大家各自挑选的两个徒弟,就已经是干得很有模样了。

徐恒生这边的的宣传小册子第一波已经装箱备妥了。

严糖他们做完这一批火炕后,便就要随车队,朝西北出发了。

徐恒生除了交代路上的注意事项,关于羊毛收购等细节问题外。

也对他们随车带去的一万册宣传册,仔细做了番说明。

“这些学校宣传册,招录的人群为十六岁到二十二岁之间。

所以你们在沿途,只要见到年纪合适的小郎君,就可以把这册子免费送他。

至于年纪...可以放宽,不一定非得那年纪,老一点,小一点,都行的。”

徐恒生觉得这从长安出发往凉州一带的西北方。

就算再怎么遇不到人。

长达一个月的漫漫长途,肯定是能遇到一万个年轻人的。

严糖等人当然是郑重答应了,老板能将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心交给他们...听说还是朝廷弄的。

这可一定要做好,才能不辜负老板信任的。

又因为这些人都是经过突击扫盲的,所以对小册子就很喜欢。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改良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