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认错信

徐恒生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叹口气给公主回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认错信。

并在信中表示,他为了弥补错误。

会在下一次自己工厂葡萄酒酿制好以后,购买一批罐头随酒同送给公主陛下。

想着挺贵的红烧罐头羊肉,徐恒生感觉自己辛苦赚到的钱又要花掉不少,感到很肉痛。

可又不能真的在信里明说给未来媳妇听。

不得已,徐恒生便在写信之时,特地把“自己工厂”、“购买”这几个字,手工放大了一倍。

这样一来,整封信看起来,便能第一眼入目这两个超大号字,好能让公主知道。

写完信送出之后,徐恒生还没来得及送出,林小寒便急急忙忙跑进来。

“公子!公子!我找到了!我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打听到有橡木桶了!

总共有三十个大型橡木桶!就像水缸那么大的橡木桶啊!”

林小寒是真的很激动。

这橡木桶真的是太难找了。

中国也不产橡木,这桶还是当初海外商船不远万里从南洋一带带过来的。

而且也不是想着售卖,只是为了方便装东西,当容器这才能一路颠簸来到内陆长安。

“你说在几十个桶在宫城里?尚食局还是大官署?”

徐恒生有点喜出望外。

对别人来说,这大概是没办法得不到的了。

但他不同。

当初他担任校书郎时,就是兼职皇宫里吃食的活。

那些人他都熟,只要说一声,再以合适的价格,这几十个木桶就能买到。

然而,当徐恒生找到林主事,说明来意之后,

林主事带着徐恒生来到尚食局的仓库,指着挨着墙摆放的一长溜比水缸还要大的橡木桶,面带不解的问徐恒生,

“你要这些装咸菜的桶干啥?”

“啊?!”

徐恒生觉得自己好想哭。

林主事给徐恒生解释,

“这些木桶,还是十几年前,从海上送来的,一种味道不太好的咸菜,陛下又不爱吃,我们就把这些菜扔掉了,桶也就空着,你要这桶...”

林主事是真的无法理解,徐恒生怎么会想要这些闲置了十几年的空木桶?

徐恒生原先的惊喜也早就消失掉了。

这装了咸菜的木桶...还能酿酒么...

不过,唯一能让人稍微安心的是,橡木桶这种木头,轻易不坏,只要是完好无损的,就能用。

“可否拿个木桶过来,我看一下?”

徐恒生是真的需要想买来用。

林主事自然同意。

几个人抬着个比水缸还要大的橡木桶,放在徐恒生面前。

徐恒生身体探进木桶,用手检查了片刻。

木桶里面出乎意料的干净。

别说霉变等情况,就连异味都没。

“这么大的木桶,当初我们看着材质也结实,装东西也好,咸菜扔之后,就洗刷干净晾晒几天就收起来,霉变这种事肯定不会的。”

林主事旁边一个尚食局的人笑道。

这回若徐恒生真把这些木桶买走,大头自然是在尚食局这里。

闲着这么多年的木桶,放着也是浪费,真能卖掉换点外快,大家都开心。

徐恒生又检查了几个木桶之后,发现都是完好状态,便很爽快的按十两银子的价格,将这三十个橡木桶都买走了。

林主事和尚食局的人都有的赚。

他们高兴之余,便答应免费将这些木桶送货到徐恒生工厂,免了徐恒生一番折腾。

花三百多两买回了木桶,林小寒觉得很心疼。

但徐恒生却觉得挺划算。

比水缸还大的木桶,其实光按成本,就不止十两银,更何况还是进口木材。

之所以世界各地著名的葡萄酒厂都用橡木当容器,也就是因为橡木独有的气温,搭配葡萄,能酿造出独特的口味。

这口味是别的容器不具备的。

总之,酿酒的工具都齐备之后,徐恒生便开始正式酿造起来。

木桶拿回来之后,经过反复三天洗刷晒干之后。

徐恒生便通知了工厂里所有的女性工人,让她们自己报名,来做这短期的的活计。

一众女厂工听到这个消息后,全都踊跃报名。

因为葡萄收来清洗沥干之后,就尽快捏碎入桶,防止长时间摆放出现烂果。

所以徐恒生特地调出两天的厂休时间,人为创造给大家赚兼职的钱。

至于说为啥只要年轻的女厂工,这就涉及到比较高深的话题了。

总之年轻女孩子香香喷喷,看着就比厂里那些连脸都不咋洗的男厂工干净。

徐恒生为了能让葡萄更好的发酵,觉得还是女人来捏葡萄或许葡萄酒能能更加味道醇正,可以卖个好价。

于是成功被选上的女厂工们,分四五人一小组。

坐在大木桶旁边,不停的从旁边装葡萄的盘里拿出一把葡萄,就像把鸡蛋握碎那样的方式,将葡萄爆浆之后,便放进木桶里。

待到将这些大木桶装满后,徐恒生再按重量比例,将白糖倒入其中并搅拌均匀。

随后便盖住盖子,将这些木桶搬入早已准备好可以固定住横放木桶的架子上。

接下来,就交给时间了。

将葡萄酒的事忙好以后,徐恒生刚休息了不到两天,便有人来告知,食品加工点,又来新货了。

当徐恒生赶到长安城里的食品加工点时,他倒实实在在的...被挤满一整条街巷的马车给惊到了。

从山东过来的水产、从岭南过来的荔枝等,竟在同一时间到达长安。

那些负责拉车的运货人,一个个都风尘仆仆,看上去灰头土脸,不过所有运货人都极高兴也很振奋。

古代出行不易,更何况长途跋涉千山万水平安来到长安。

和运货车队快速清点完货物之后,徐恒生很大方的从加工点的的日常吃用开支里领了一笔筵席款。

请了岭南山东两地近三百的运货人吃饭,包的还是颇有名气的西市的张家食肆。

操着异地口音的壮汉们这一晚吃的很尽兴。

就连好些爱看热闹的长安本地人,也都挤在这食肆里边吃饭顺便好奇的观望。

待到这些外地拉货人吃饱喝足了,徐恒生便妥善将他们安置到加工点的工人宿舍。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我在古代当大厨
加入书架
字体
A-
A+
夜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