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核实户籍

“开设银行就能解决了。总行在长安、分行在各州府县,就行了。”

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徐恒生,深知手持一张银行卡,便能全国各地取钱花,是何等的方便。

女皇陛下听完徐恒生的描述,倒没有太多惊讶,只是淡淡点头,

“你所说这些,长安城就有,坊柜里的就有这种飞钱业务。而且这些都是私人钱庄,并不见得多方便。”

徐恒生自然也知道这坊柜。

“他们不方面的地方,就在于不是全国徐围内流通,只是有限的几个地点,比如长安与苏州长安与扬州。”

“但全国都可相通,陛下您想过银行的便捷程度嘛?”

女皇陛下缓缓点头,沉吟不语。

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它的大用途。

“听着好是好,可是若有冒领或者消息传递不及时等等情况,你又该如何应对?”

办法好是一回事,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也不难,待我回去之后,写一篇关于银行的详文,给陛下,您一看便知。”

徐恒生自然是有办法,电脑系统上随便搜搜找找,各种银行规章及运行制度,什么样的都有。

“好,那朕现在就安排人手开始准备设定白糖机构售卖事宜,你的文章写详写细,到时朕也要与群臣商议。”

徐恒生应下之后,便转身出宫。

他打算回家就开始动笔写报告。

然而还没到家,路上就有差役找到徐恒生。

“头啊,纪县令正命人找您呢!可算是找到您了。”

朱捕头擦擦头上的汗。

徐恒生又是一愣。

“找我?那赶紧走,回县衙去。”

徐恒生现在怎么说,也是长安县县尉,顶头上司找自己有事,那确实得赶紧!

“平时咱们县也没啥急事。怎么又突然要找我了?”

徐恒生有些不解。

自从他担任县尉以来,还没干过什么正经差事。

按理来说,这县衙就是大梁朝三省六部的迷你版。

徐恒生这县尉,所管的事,就是六部的那些差事。

只不过六部管的是全国。

而徐恒生这里,管的只是一个县而已。

按理说,一个县的县尉应有六人。

每人负责一块。

但朝廷有时候嫌多,就把人员缩减到两人。

一人负责官吏、学校户籍租赁仓库,这些文书类工作,又叫司户尉,

另一人,则专管兵、法事务,就是抓贼之类的捕贼县尉。

现在徐恒生便是一人担两职。

好在不是忙时,徐恒生才不咋忙。

“纪县令找我何事?你先给我说说。”

徐恒生不常在县衙,知道的自然不如朱捕头多。

“哎,也没啥,就是上头京兆尹给我们这些县分摊了活计。让我们统计长安县各家各户的人丁情况和赋税情况。总之很麻烦。”

徐恒生皱眉。

他不曾听女皇陛下提起过这事。

这便说明,应该就只是京兆尹周安自己的命令。

长官有命令,徐恒生照办就是。

再说这京兆尹管的,也不是一个长安县,它管的周边二十来个县。

徐恒生就算对这周安有看法,但也不至于要违背上司命令。

徐恒生与朱捕头回到县衙,听着快六十岁的县令,给自己详细说着任务。

原来是这京兆尹不知为何,最近突然就勤勉起来,不仅把手下各县令挨个找过去训话。

还要求他们必须在两个月之内,把各自所管的县内人口户籍和赋税等等信息,再重新清点一遍。

好将数据递交户部。

这其实是一件挺好的事。

最近一次核实户籍,还是在十年前,十年间人口变动家庭情况等等,肯定与过去有极大差别。

然而这种统计工作人人皆知,漫长而琐碎繁杂。

都不说手工誊抄。

就只说人员上门挨家挨户统计,也都要花好些日子。

这京兆尹急急忙要赶在税收之前,把这些工作弄完。

“咱这位周京兆尹,他到底要干啥呢?”

徐恒生不理解。

纪县令叹了口气,

“这还用说,想争功呗。只要在任期内干得好,这将来可就前途不可限量啊。而且他还还是景贤皇子那一派的,你说他将来当到多大官。”

徐恒生点头。

但心里却觉得不止如此。

夏二娘的事,他可还没忘呢。

这周京兆尹暗地里派人来自己工厂作恶,什么目的,不用说徐恒生都知道。

而今自己刚一回到长安,才几天功夫。

就又有这么个差事分到自己头上。

徐恒生觉得他还是谨慎点比较好。

“徐县尉,本县就你一个县尉,这事就得靠你自己了,县里你需要什么人,用什么东西,只管和我说,都能给你用。

好好做,这可是你第一件大差事,虽说压力大了点,但只要做好,将来这可都是你自己的功劳。”

纪县令对徐恒生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很爱护的。

能以这么年轻的年纪当上大梁朝最顶级的赤县县尉。

说他是宰相弟子,纪县令都不觉得吃惊。

“谢过县令,我定会做好此事。”

徐恒生心道这不就是个统计工作的活么。

前期多派点人手,把各坊各户的数据收集齐全,至于后期统计、分类等各种事宜。

他有电脑系统,谁的速度都比不过自己啊。

随便弄个电脑统计表格excel什么的,真的就是分分钟的事。

和纪县令见完面,徐恒生便前往皇城去,他们长安县的资料,还在户部,需要人去拿。

到了户部,提交了任务文书,户部的吏员很快就给徐恒生拿来了长安县的户籍资料。

“这些资料便是给你完成差事用的,你可以根据十年前的记录,在记录上添减,这样做起来会快一些。”

户部的吏员倒是挺和气,他把十来个木箱子的资料,一一指给徐恒生看。

徐恒生便让朱捕头将箱子小心收好。

在徐恒生和户部吏员签字接交这些档案文书时,户部吏员又仔细嘱咐道。

“徐县尉,这些资料,就算是我们户部,也没有多余的留存,你一定要妥善收好。”

“如果遗失或不小心丢弃,那可是连补救都找不到地方补。”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核实户籍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