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弹劾

从小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徐恒生,看见水泥路就像吃饭喝水那样理所当然。

但大梁朝长安城的百姓,却达不到这等境界。

他们非常好奇的在硬邦邦的水泥路上走来走去,还有蹲下来摸的,还有坐躺在地上的等等等。

就连和往常一样看城门的守卫,对脚下踩地的触感,也觉得不一般。

“这路面一点灰都没有,踩着就觉得干净,你说到了雨天,还会这么硬么?会不会被水泡软。”

有守卫好奇问。

“看着不像,你没见刚才有人往地上倒水么,太阳晒一会就干了,地一点事都没,这路,怕是都能赶上皇宫里的地面了。”

比守卫更激动高兴的,还是要数那些南来北往的拉货商人。

他们走到安化门就感觉到变化了。

“这地这么平,马车这么稳,太好走了。”

有货商感慨道。

“我们是走官道还是走这个水泥道?听说这条十里长的水泥道,是和官道同一走向。”

“当然走了,等走到头再拐到官道上呗。这么好走的路,牲口也省力啊。”

爱惜马匹的货商拍拍自家负重拉车的马儿。

于是,这一天的长安城南安化门,

整个官道,只有去长安方向,有人在走。

凡是出城的,就全都在走徐恒生修建的这条三米宽的水泥路。

再到后来,那条土路官道,竟是来走的人,都见不着几个了。

“老板,这些人都走我们的路,我们要不要赶!”

厂里有些出了力的人,就很生气。

自家老板出人出力出钱,凭什么那些人来走。

“万一把路走坏了怎么办!”

徐恒生不在意的摇手笑道,

“没事,路就在那,大家愿意走,走就是了。”

修桥铺路都是利人利已的好事,历史书上也写着有好些多,为了好名声,特地来

又因这路好,来往的赶车人,都把马车赶的跑得飞快,颇有后世高速公路的样子。

其实也并不会影响徐恒生他们运货。

就在工厂众人高兴的迎来第一批肉鸡出栏的当天,徐恒生就再次被人弹劾了。

这次弹劾徐恒生的,是京兆尹周安。

说徐恒生私用奇巧方法,在长安城外修了条路,还滥用职权,擅自封锁城门修路,有违律法要严加惩办。

然而女皇陛下根本就没搭理,反而借着这个机会,与众位大臣商议起,这水泥的种种用途,还让徐恒生进宫来详细说明水泥的功效。

把京兆尹晾在一旁,让他难堪至极。

徐恒生听到事情的本末之后,摇摇头。

觉得这京兆尹着实笨极。

稍微有点远见的人,都知道这水泥在建筑等各行各业工事上,将发挥多大的作用。

就比如这边境的长城和守备工事,随便找点石头浇点水泥,就可堪比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程量。

更别说自己现在还是陛下眼中的合适女婿人选。

好好揣摩一下圣意和陛下对自己一系列件事的态度。

傻子都干不出来这参人的笨事。

徐恒生觉得皇子景贤手下,要都是这样子的人,拿什么跟景鸾争皇位。

总之,徐恒生第二天就体体面面的上了朝,在年纪大的都能当他爷爷的一堆老头子重臣面。

详细解释了,水泥这种东西的功用。

不出意外的,水泥方子被陛下要走了。

虽说陛下已经明确表态,待军务稍缓之后,长安城、甚至官道将来都要使用水泥地,这消息让所有人都很振奋。

但徐恒生还是从女皇陛下的口气神态中,看出了点担忧。

军务紧急了。

当徐恒生回到工厂要开始忙碌第一批肉鸡时,景鸾公主的回信,就送到手上了。

她首先对送去的蛋糕表示感谢,觉得这蛋糕很好吃,徐恒生有心了,比以前对待她的态度要好。

以前...以前不就是没主动送万花筒么。

徐恒生哭笑不得,觉得想要理解女人可太难了。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还是让徐恒生看皱了眉头,

边境的匈奴突厥等,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很有可能,会有冲突摩擦爆发。

公主在信中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旦战事起,军费开支又要加大。

百姓生活本就困苦不堪。

但现在连军队的兵粮消耗储备,都已经快不够了,不加军费,又如何能让兵士卖力杀敌?

信上的担忧还有好多,但最切实的,也就这几条。

徐恒生对军事不太了解,但年初时候这些异族明明已经和解状态,怎么现在又有反复横跳闹起来。

这异族人果真就是不可信。

但不管怎么说,徐恒生他也暂时也帮不上什么忙。

问题太空泛不实际,没有针对性。

就算是有系统,他也没法提供具体到位的帮助。

还是先顾好自己眼前的事。

毕竟他还有那么人的生计,都压在肩头。

徐恒生收起公主的信,叹了口气。

开始第一批肉鸡的屠宰售卖工作。

白羽鸡,35天左右出栏,体重可达到五斤。

这种出栏很快的鸡,早一天出栏就能节省大量的饲料钱,是现代养殖业很普遍的一种肉鸡品种。

出栏之后,徐恒生就将鸡送入屠宰场,按鸡的部位进行流水线作业。

鸡胸肉一条流水线,鸡胗鸡心鸡肠一条线、鸡爪、鸡头、鸡翅一条线。

每条线都由单独的小队负责,单独分装,方便纠察。

屠宰完毕,之后就运往安乐坊的二娘食铺,利用硝石冻出来的冰块进行保存售卖。

两天售卖不掉的,就做成熟食放在店铺里售卖。

徐恒生在淘宝系统里买了好些现成的卤料酱包,偷偷给了二娘。

“这些调料,都是我用珍贵的渠道弄来的,二娘你自己好好调配成一味老卤,若配的好,以后这老卤,能传家。”

老卤要养,有些百年老店之所以味道极好,就是这几辈子人一直养的老卤立下的功劳。

徐恒生以前就见过百年老店艰辛藏老卤报道。

二娘神情郑重,“阿兄放心,我肯定会调配出好吃味道。”

徐恒生倒是笑着宽慰妹妹。

“不用担心,其实我们家的肉,你抹点面粉,用油炸,肯定就供不应求了。”

二娘食铺在徐恒生如此这般的指点下。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弹劾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